戰爭能力要在平常時候積累
——以色列摧毀敘利亞軍事力量的啟示
張志坤
人們都知道這樣的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情,功夫都要下在平時,都是事前辛苦打磨積累的結果,而不能臨陣磨槍,臨急抱佛腳完全不行。武裝力量遂行戰爭的能力與功夫也是這樣,也要在平常時節加以塑造積累。否則,當戰爭來臨之際,就經不起考驗,輕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狼狽不堪,重則手足無措,導致一敗涂地。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國家的武裝力量就做得比較出色、比較到位。譬如,拋開戰爭正義與否的屬性不談,僅就戰爭的藝術水平而言,此次趁敘利亞政局劇變,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打擊行動就堪稱這方面的一個經典。
以色列對敘入侵軍事行動,受到了聯合國和多國譴責。但如果僅從軍事角度看,以色列方面確實戰績輝煌,所獲成果令人刮目相看。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固然有大亂之中敘利亞已樹倒猢猻散、官無斗志、兵無戰心的原因,更重要的還是在平常把功夫做得很到位、很精確。具體表現是:
其一,信息情報準備。如此干脆利索的打擊行動證明,戰前以色列完完全全掌握敘利亞軍事力量的動向,連一絲一毫都不曾遺漏。甚至可以說,就算敘利亞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自己也都沒有以色列掌握得更詳盡、更精準。做到這一點得下多么大的功夫!可想而知,此前以色列一定通過各種偵察、間諜等手段做了大量的積累,這其中一定既有高度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也有最原始的金錢收買與政治策反等,至于這其中究竟有多少內應配合,那就只能是“天曉得”了。
其二,行動方案準備。不到50小時之內遂行將近500次軍事襲擊,平均一小時進行至少十幾次軍事打擊。如此大規模高度密集的戰爭行動,其具體行動方案絕無可能臨時草就,一定為事前經周密策劃而制訂,并進行反復演練驗證以臻成熟完備。否則,沒有預案而匆忙上陣,臨急之際現炒現賣,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如此井然有序、節奏清晰,而將出現相當程度的混亂。
其三,武器彈藥準備。高強度的出擊對武器裝備是極大的考驗,在這一點上,以色列武裝力量一直都很出色。上述400多次軍事打擊絕大部分都由以色列空軍來實施,考慮到以色列空軍的實際規模,可想而知這是多么大的出動強度,其武器裝備的完好率可以說近乎100%。在此之外,還有彈藥準備,不但要數量足夠,而且還必須品種齊全,在不同任務下針對不同打擊目標精準配備不同類型的彈藥。這在大規模、高密度復雜軍事行動中都構成艱巨的考驗,而以色列武裝力量顯然經受住了這樣的考驗。
任何一支武裝力量,其戰爭能力都絕非幸致,都需在平常時間一招一式練出來的。沒有平常功夫,不做好深入扎實的準備,驟然急促的軍事戰爭行動就將難以為繼。以色列上述表現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應認真地加以借鑒吸收。
一是針對潛在作戰對象做好全面準備。面向未來,中國潛在敵人眾多,潛在作戰對象也不可勝數,這些潛在對象既有中國周邊國家,也有大洋彼岸國家,甚至還有遠在天邊舊帝國余孽,國家之外還有各種非政府勢力等;所要遂行作戰的區域,既有傳統的海陸空,也有軍事戰略新高地、新邊疆,譬如電磁空間、信息網絡空間、外太空空間等;作戰樣式既有傳統的常規戰爭,還有非傳統的維和治安戰,更有高科技技術支持下的人工智能(AI)戰爭等。對于這一切潛在的作戰對象、作戰區域和作戰樣式,中國都必須做好相應的信息情報準備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全面、系統的推導預演,在此基礎上做好相應的行動預案。
面對現實,我們勿庸避諱戰爭計劃這個話題。事實上,當代中國的戰爭預案不僅僅是幾個、十幾個,而應該是幾十個、上百個才行。當然,相關工作一定量大面廣,這就需要平時功夫到位才行。
二是有針對性加大軍事訓練的力度和強度。一般而言,像中國這樣實力雄厚的大國,應對持久戰爭歷來都屬長項,都具有天然的優勢。但對于短促激烈的局部戰爭則有所不同,短促激烈的戰爭往往都是幾場戰斗解決問題,期間所釋放的是武裝力量瞬時間的爆發力,大國的雄厚潛力及其實力有鞭長莫及之虞。這就要求國家常備武裝力量應保持在較高的戰斗水準上,要打造出一把行動迅猛、戰斗能力十分突出的尖刀精兵。為此,就要在嚴格挑選的基礎上加大軍事訓練的力度與強度。須知,一般的規律是,平時練到十層,戰時才能發揮出七、八層;平時只練七、八層,戰時就要可能不及格了。
當然,在軍事訓練之外,還必須注重思想政治訓練,沒有舍生忘死的精神,什么武器裝備都不靈。對于此次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急速崩塌的原因,許多人都將其歸咎于經濟,什么敘利亞武裝部隊沒錢,士兵薪水太低,一個月軍餉折合只有40元人民幣,低于當地平均收入水平之類,說起來好像反政府軍各個都腰纏萬貫、富得流油似的。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無論是此前的阿富汗政府軍、伊拉克政府軍,還是現如今的敘利亞政府軍,這些正規武裝力量之所以一觸即潰,核心的原因在于失去了靈魂。發軍餉的正規軍打不過不發軍餉的非正規軍,穿皮鞋的軍隊打不過穿草鞋或拖鞋的軍隊,類似的案例中國有過,廣大第三世界有過,現如今敘利亞不過是小規模再度上演一番而已。
三是要儲備足夠充分的彈藥裝備。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和混亂的中東戰爭都充分說明,現代戰爭對武器彈藥的需求量大面廣,高度多樣化。這就需要在平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和儲備,要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以色列可以得到美西方的鼎立支持,擁有可靠的外援渠道,而中國這樣的大國則只能立足自己,必須自給自足才行。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總體背景下,今后的世界將烽煙四起、炮火連天。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武裝力量將只有戰時與休戰,已經沒有什么和平歲月了。為此,漩渦中的大國中國,理應在平時就積累起足夠和充分的戰爭能力,既要吃飯、又要備戰,二者需統籌兼顧、不可偏廢。這樣說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刻不容緩。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陳曾明:尹錫悅敢發動戰爭,要當戰時總統? 美國要在半島冒險,點燃東北亞戰火?
2024-12-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