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達坂城漫山遍野的風電機組
橫跨中亞和特提斯兩大世界級構造成礦域的新疆,已發現礦產資源種類153種,占全國173種的88%,是全國少數幾個礦種比較齊全的省份之一;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產103種,占全國已查明礦產的63%。其中,新疆查明煤炭儲量4500億噸,占全國的25%,預測儲量居全國首位,約占全國煤炭資源預測總量的40%。新疆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煤倉”。
豐富的煤炭資源,一直是新疆承接我國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決策、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壓艙石”,為新疆國家級煤電基地、煤制油氣戰略基地等戰略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而這一資源優勢,也深度塑造了新疆的能源格局。
新疆工業企業的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長期居高不下,2019年新疆煤炭消費量中工業消費量占比高達97.03%,全疆共3182家工業企業,其中70%以上通過煤炭獲取能量。2021年,新疆的火電發電占比高達80%以上,達3670.7億千瓦時。當年新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高耗能行業占比過半。原新疆大學校長姚強指出,“‘雙碳’背景下,新疆的資源稟賦不一定是真正的優勢,反而可能是一個限制。新疆面臨著高耗能高排放、六大兩高行業比重大、煤炭仍占主導地位、產業鏈短與人才短缺四大挑戰。”在實現“雙碳”目標這一新的時代命題下,能源轉型壓力不容小覷。
“敢教日月換新天”。僅僅3年,看似難以逆轉的新疆發電裝機結構呈現“滄海桑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疆新能源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048億千瓦,裝機占比突破50%,成為網內第一大電源。2024年前三季度,新疆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1998.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642.3萬千瓦,太陽能裝機1356.2萬千瓦,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綠色成為新疆能源開發的亮麗底色。
落筆風電資源
推動能源轉型
新疆能夠實現這一歷史性突破,歸功于沒有將經濟發展置于“地大物博”的舒適區之中,而是在向“地下”尋資源的同時,也向“天上”捕資源。
實際上,新疆不只是化石能源的聚寶盆,更是風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風水寶地”。新疆的太陽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技術可開發量的40%,位居全國第一;風能資源總儲量10億千瓦,位居全國第二,技術可開發量占全國的15.4%。這給新疆提供了將可再生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優勢,推進能源轉型進程的堅實基礎。
“風物長宜放眼量”,在黨和國家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下,坐擁海量風光資源的新疆,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先行區之一。早在1985年,新疆風電產業就已經開始了探索;1989年,新疆達坂城矗立起13臺從丹麥進口的150千瓦風電機組,這座容量還不到2000千瓦的風電場,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規模最大的風電場,為中國風電行業埋下了一粒“種子”。經過近40年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截至2024年12月,新疆風電裝機量已超4364萬千瓦,是當年的近20萬倍,安裝的風電機組單機功率已達10兆瓦以上,是當年的60多倍。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指導下,新疆現已形成以塔筒、底座、機艙罩、葉片等部件為一體的風電裝備產業鏈。新疆風電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屹立于世界之林,為新疆取得能源轉型歷史性突破擔當“主心骨”,為中國風電引領世界擔當“排頭兵”。
▲1989年的達坂城風電場
新疆風電的蓬勃發展,孕育了眾多生于新疆、扎根新疆、建設新疆的本土優秀企業,從達坂城風電場的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風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從建設達坂城風電場開始,全體金風人就懷揣著3個夢想,在達坂城建設成百上千的風機、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風機、將中國風機推廣至全世界。如今,這3個夢想都實現了。”金風科技副總裁兼新疆大區總裁高金山表示。
作為與新疆風電產業“同呼吸、共命運”的龍頭企業,金風科技從新疆起步,走向全國,如今業務已遍布6大洲42個國家,全球風電裝機超1.2億千瓦,取得了風電機組核心部件100%國產化、突破整機仿真、PLC控制系統等多項成就。如今,金風科技持續以新疆作為重要發展基地,深度挖掘新疆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著力推動產業創新,為新疆綠色發展的時代命題執筆作答。
落筆科技創新
促進自立自強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也是產業振興的關鍵所在。
作為新疆風電產業的首批建設者之一,金風科技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為我國風電技術進步作出了建設性貢獻。成立初期,金風科技承接國家“九五”攻關計劃,于1998年成功研制中國首臺國產化600千瓦風電機組,并在達坂城風電場成功投運,為風機國產化樹起了第一面旗幟。2005年,金風科技自主研制的1.2兆瓦直驅永磁風電機組在達坂城風電場試運行,在全球范圍率先開啟了直驅風機技術路線。這是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風機,為日后國產風機的“茁壯成長”奠定基礎。
2024年,金風科技承擔了20多項國家及自治區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陸續推動實現了風機仿真軟件、新型傳動鏈、大型主軸承、超高塔架、模塊化葉片、構網型技術等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產品技術自主開發。
“2024年10月,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由金風科技牽頭的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在新疆正式揭牌,為中國風電打造了又一臺‘創新引擎’。中心將集聚全國乃至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引領風電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突破。”高金山表示。近一年來,金風科技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自治區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科技獎項,這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為樹立新疆風電科技品牌,實現中國風電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重要貢獻。
落筆產業集群
催化“鏈式反應”
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五大戰略定位”,對新疆工作明確提出新任務新要求。在政策驅動下,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新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抓手。2024年,新疆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新材料、能源裝備等產業快速增長,新能源裝機規模進一步提升,展現了新疆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
高金山介紹,圍繞新疆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關鍵任務,金風科技主動融入新疆“十大產業集群”建設,已在烏魯木齊、哈密、木壘、塔城、若羌建成投產年產能超1000萬千瓦的5個差異化產業基地,保障新疆風電裝備高質量交付,助推新疆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
▲金風科技達坂城零碳數字智慧工廠
在產業基地建設過程中,金風科技還為新疆推動工業減碳提供“金風經驗”。達坂城風電裝備產業基地是新疆首個零碳智慧園區,園區配置2兆瓦風電、403千瓦光伏以及磷酸鐵鋰儲能裝置,可實現廠房95%的綠電自供。依靠金風科技智慧能源平臺,以及光學輔助硬件等設施,園區每年可減少1800噸標煤使用量。廠區實現5G信號全覆蓋,通過脈動式自動化生產線、無人生產等技術,實現生產周期縮短30%。達坂城基地不僅樹立了綠色化、智能化生產的標桿,也為風電產業鏈發揮新質生產力提供了范本。
金風科技作為新疆風電“鏈主”,除依托自身力量打造產業基地“錨點”,多年來還堅持強鏈補鏈,吸引了哈密中車新能源電機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核心部件產業鏈企業落地新疆,豐富了新疆制造元素,為推動中國風電產業從新疆走向中亞地區,實現能源互聯做好充分準備。“十四五”以來,以金風科技為龍頭的風電產業鏈企業在疆產值超100億元,落戶以來累計在疆產值860億元,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強、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鏈企業“鏈式反應”。
落筆能源保障
打造優質項目
能源資源是新疆最顯著的優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新疆加快構建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出“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14個地州市新能源裝機規模已經全部突破百萬千瓦,全疆建成哈密、準東、南疆環塔里木3個千萬千瓦級能源基地和10余個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實現全域覆蓋,有力支撐各地(州、市)經濟發展。
在支撐新疆打造能源保障基地的過程中,金風科技積極擔當“先鋒隊”。截至2024年11月,金風科技在疆累計裝機超2181.01萬千瓦,占新疆風電裝機市場的53.4%,排名全區第一。在新疆166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地域上,金風科技打造了一批優質風電項目,為推進新疆風電大基地建設、中國風電規模化發展貢獻力量。
▲新疆昌吉木壘國家電投六期一標段風電場
在達坂城,新疆龍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達坂城二場“以大代小”增容技改風電項目實現了中國風電的“新老接棒”,33臺金風6兆瓦級機組替換了155臺老舊機組,將全場年發電量增加至8.56億千瓦時;在塔城,中廣核新疆瑪依塔斯風電場的金風機組,已在暴風雪的洗禮中穩定運行13年,為該風電場贏得6次中電聯5A風電場稱號;在若羌,中廣核若羌縣100萬千瓦風電場(二標段)安裝67臺金風科技7.5兆瓦機組,全場到貨僅用時70天,吊裝完成用時74天,彰顯中國速度;在吐魯番,中電建托克遜風電項目坐落于全國陸上最大極限風速區域,32臺金風科技8兆瓦機組在40米/秒的狂風中挺立,將曾經令人談之色變的“風災”,轉化為造福社會的綠色電力。
▲華電北疆百萬千瓦風光大基地項目
在新疆增量風電項目的交付過程中,金風科技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交付任務,保障并網時間節點。2024年12月21日,安裝金風科技GWH221-10兆瓦和GWH221-9.1兆瓦機組的新疆華電達坂城50萬千瓦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成為華電新疆新能源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的里程碑。該項目創造了“133天完成首批5萬千瓦并網發電,183天機組全容量并網發電”的建設“加速度”,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再次彰顯了金風科技與能源央企精誠合作,為新疆風電規模化發展發揮合力的建設性作用。
截至2024年11月底,金風科技在疆服務運維總量已經超過1575萬千瓦,為新疆風電實現高水平安全保駕護航。在2023年度中電聯優勝風電場評選中,新疆有38個安裝金風機組的風電場獲獎,其中7個獲得5A評級,排名全區第一,這些都是金風科技打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可信賴”表率。
落筆“疆電外送”
服務全國用能
今天的新疆,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邊疆地帶”,而通過“疆煤外運”“疆電外送”等大國工程,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新疆的資源優勢不僅轉化成自身的產業優勢,更轉化成全國的發展動力,這是新疆各族人民對神州大地繁榮發展的貢獻。
如今在鄭州打開一盞電燈,點亮它的很可能是來自新疆的電力。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疆電外送”首個特高壓項目。截至2024年11月底,新疆外送電量已超8000億千瓦時,送電范圍覆蓋22個省份,實現了“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目標。而其中更為亮眼的是,新疆新能源外送電量占到總外送電量的三成。新疆在為全國經濟發展輸送能源“血液”的同時,也將外送通道化作綠色“動脈”,促進全社會生產生活與碳排放“脫鉤”。
哈密市已擁有兩條特高壓輸電線路,是“疆電外送”的重要樞紐。高金山說,金風科技積極利用風電項目支持樞紐建設,在哈密十三間房特變電工一期50兆瓦風電場,全場金風機組為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輸電;我國首個“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項目——新疆華電天山北麓新能源項目和華潤電力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項目也將安裝290萬千瓦金風科技風電機組,為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提供綠電動力源。
▲哈密十三間房特變電工一期50兆瓦風電場
落筆“一帶一路”
鞏固向西“橋頭堡”
中國新疆與中亞國家山水相連,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新疆近年來加快打造亞歐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高質量發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請進來、走出去”,開展多層次經貿合作和溝通交流,迎來與中亞國家多領域、全方位合作新局面。
▲烏茲別克斯坦Zarafshan 澤拉夫尚項目
作為一家國際化企業,金風科技將“立足新疆,輻射中亞”作為公司發展戰略之一,為新疆建設“向西開放橋頭堡”添磚加瓦。截至2024年11月底,金風科技在中亞區域風電裝機總容量超73萬千瓦。其中,中亞地區最大風電單體項目——烏茲別克斯坦Zar af shan項目,可滿足50萬戶烏茲別克斯坦家庭的電力需求;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Shel ek風電場,被列入中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項目中哈產能合作重點項目清單,每年為當地提供約2億千瓦時綠色電力。
高金山說:“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區域。近年來,我們借助新疆區位優勢,與中亞各國開展高層互訪,取得了新能源項目簽約、新能源合作備忘錄簽署等諸多成果。”
“新疆是金風的搖籃,無論我們向外走多遠,都會永遠扎根這片熱土,與新疆發展同頻。‘十四五’以來,我們制定了‘在新疆·再起航’戰略發展規劃,著力打造1座科創中心、5座產業基地、3座國際級行業公共實驗風電場,為新疆新能源產業發展再造新引擎。我們將堅持自主創新,繼續發揮產業鏈帶動作用,拓展國際合作,堅定支持新疆完成國家戰略任務,踏絲路,開新局,謀新篇。”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表示。
如今,從“中國煤倉”到“萬里風光”,新疆正在拓展從化石能源到清潔能源的能源利用維度,并以此創下世界矚目的新能源產業成果,推動中國綠色發展的奮進步伐。在時代大考中,新疆揮筆寫下“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新疆的綠色發展時代命題,也將在金風科技等廣大產業龍頭企業的助力下“風頭正勁,自信作答”。
來源:新疆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