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民間故事:
一天,張義騎著驢子到華陰縣去上任。接待他的縣丞王權,他沒想到騎驢子來到縣衙的這個老頭,會是前來上任的縣令。當有人告知他后,他才急忙帶了一大幫人馬前來迎接,說:“大人,實在對不起,有失遠迎……”。
“客套話就不要說了,我趕了大半天的路,肚子餓得咕咕叫了,有點吃的沒有?”張義直截了當說。
王權馬上回答:“接風酒宴早就準備好了。”
張義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吃的堪飽肚子就行。”
王權當縣丞多年,從未見過縣令上任不吃接風宴的。他覺得奇怪,但又不好說什么,只好要下屬備了簡單飯菜給張義吃。席間,張義問王權:“這里有什么特產嗎?”王權介紹說:“這里的黃河鯉魚肉質鮮嫩,用它做出的湯呀,味道特別好,堪稱天下一絕。”說完起身,交待下屬:“快去做鯉魚湯來。”
時間不太久,魚湯就端上了桌。
誰知張義對王權的做法很生氣,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說:“我決定,從今天開始,禁止用黃河鯉魚招待公差!凡違規者,一律懲處。”
“這新來的縣令,怎么佳肴不愛,愛素食呢?”王權百思不解。他懷疑起張義是否有病來了,“莫非他有怪癖?我要試試他看。”
王權對張義說:“大人,我們這里有一種小河蝦。老百姓捕到后,腌制成‘醋蝦’,是一種吃飯下酒的好菜,您嘗嘗嗎?”
“好,嘗嘗吧。”張義聽說是老百姓喜歡的菜,來了興趣。
王權就命下屬買了“醋蝦”來給張義吃。他吃了一口,起初覺得還可以,但慢慢地就感到味道不好了,臉上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原來這種蝦,不僅身子小,而且沒有什么肉,吃起來乏味。所以,這種“醋蝦”,富裕家庭和稍有身份的人,是根本不吃的。只有貧窮人家,買不起美味佳肴,才把“酷蝦”當作好菜送飯下酒,并招待客人。
正當王權看到張義吃“酷蝦”時皺起了眉頭而心中竊笑時,張義桌子一拍,連聲叫“好吃”,并說:“今后縣衙招待公差,就用這種菜招待!”
王權覺得,這個老頭子呀,傻里傻氣,一定會自毀前途。這樣的“怪老頭”還當縣令,實在可笑。他背地里免不了講張義的壞話,說“張老頭又怪又傻”。慢慢地,張義這“怪老頭”的丑名,也就流傳開來了。
第二年,欽差大臣來到華陰巡視,張義照例用“醋蝦”招待這位重臣。欽差回京時,張義也以“酷蝦”相送,并說:“這是卑縣的土特產,請笑納。”欽差擺手說:“你們自己享用吧。”
沒過多久,華陰城里突然涌進一批批難民。張義感到奇怪,今年我縣無災無難,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難民呢?
通過調查得知,原來情是這樣的:華陰縣隔壁的一個縣,出產一種有養顏健體功效的好茶葉。上次欽差巡視該縣時,縣令送給了他這種茶葉。帶回京城。結果,朝庭把這種好茶定為“貢品”,要該縣按量“朝貢”。而這種茶葉,只有在少數幾座高山中能生長,數量極為有限,根本滿足不了朝庭提出的數量。縣官又不敢抗拒朝庭,于是逼迫老百姓上交。老百姓實在沒有辦法完成任務,怕受懲罰,只好“走為上”。于是出現了一批又一批背井離鄉,逃往華陰縣的難民成群現象。
王權知道這個情況后,深深受到了教育。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張義面前,連連磕頭。
“王縣丞,你這是干什么?”張義問。
王權答道:“大人,我替本縣的老百姓給你磕頭,感謝您為廣大百姓著想的一片良苦用心。”
張義又問:“你理解我了?”
“原先不理解,小人愚鈍,誤會了您,以為您又怪又傻,是個‘怪老頭’。大人,我向您道歉、賠罪。”王權坦誠地說。
張義扶起王權,說:“我們做官的,處處要為百姓著想,不能為了自已的名譽、前程,就不顧百姓的疾苦呀。”
后來,華陰縣的群眾,為感謝張義這位處處為老百姓著想的好官塑了一個石像。這石像現在還在華陽老區保存著哩!這說明,為人民群眾做了好事的好官,人民群眾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
是的,毛澤東時代,培育造就了從上到下一大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謀福利的好黨員和干部、優秀黨員和干部,時間過去塊半個世紀了,廣大人民群眾還總是不能忘懷,并且津津樂道,贊不絕口。這不等于在他們的心中,樹起了一群光輝靚麗的石像么?
(作者:歐植竹,又名歐陽植竹,昆侖策特約評論員,湖南省作協會員,省文聯第四、五屆委員,省文藝理論研究理事會理事,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郴州市文聯原主席;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歐植竹:誰為老百姓做好事,老百姓就會敬重誰一一從“怪老頭”張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2025-01-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