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記者旁聽陸軍某合成營官兵研討交流——
訓練課題對接聯合作戰
■佟海正 劉仁浩 解放軍報記者 陳利
室外,爆竹聲聲;室內,研討熱烈。
“1號機群,監偵戰場態勢;2號機群,伴隨右翼突擊隊發起沖擊……”春節期間,記者到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采訪,正好碰上某合成營官兵圍繞對接聯合作戰的訓練課題展開研討交流。
“時間緊迫,我們只有利用假期,帶領干部骨干對這些課題逐一把脈會診。”該營袁營長告訴記者。
該營指揮作業室內,正播放某聯合作戰課題演練錄像。畫面中,多型無人機同時升空并按任務分工編隊,飛向目標空域。“營里配備了多型無人機,著眼使命任務,我們要圍繞‘有人+無人’課題展開攻關。”袁營長告訴記者。
隨著合成營作戰編組不斷融入聯合體系,該營訓練課題攻關也在加速對接聯合軌道。從集團軍機關作訓參謀到合成營營長的任職經歷,讓袁營長深刻認識到,未來戰場上的任何一支力量,都可能成為合成營遂行作戰任務的重要支撐。
置身聯合“棋局”,合成營官兵既是“棋子”也是“棋手”。然而,勝任“棋手”并不容易。交談中,袁營長向記者講起一段經歷——
那次,他帶領官兵擔負主攻任務。進攻至一堅固工事時,某連向上級申請跨軍種火力打擊支援。由于不熟悉跨軍種臨機協同流程,火力支援未能及時到位,導致任務失敗。
戰場失利,催生主動求變。新年度訓練一展開,袁營長就動員官兵“跳”出本級本崗局限,思考聯合作戰背景下任務拓展和兵力運用,進一步挖掘合成營新的戰斗力增長點。
經過一次次“頭腦風暴”,該營確定了10余個對接聯合作戰的訓練攻關課題。袁營長介紹:“這些課題,打破的是單兵慣性思維,喚醒的是官兵聯合素養。”
此言不虛。某連鄔連長結合近年來的典型戰例,深入研究“某型突擊車在聯合作戰中火力單元與偵察單元的角色轉換”課題;火炮技師鄒俊著眼實戰需求,鉆研“利用空軍某型無人機引導炮兵火力對運動目標追蹤打擊”課題……置身研討交流現場,記者越聽越佩服。
“空域規劃圖”課題研討結束,偵察班班長王云臺匯報“某型無人機引導聯合火力打擊”課題的攻關進展情況。王云臺介紹,他們通過充分發掘無人機抵近偵察和空中視角優勢,研究如何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向聯合作戰平臺發送即時信息,引導聯合火力進行精準攻擊。
“我們和其他軍兵種有哪些溝通不暢的地方?”“無人機抵近偵察的最佳距離是多少”……集體研討交流環節,官兵暢所欲言。
一上午時間很快過去。走出該營指揮作業室,袁營長告訴記者,春節假期一過,全營官兵將繼續圍繞這些訓練課題,邊研究論證,邊融入訓練探索,盡快補齊戰斗力短板,切實提升戰斗本領!
來源:中國軍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