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是我國宗教發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5月,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①]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②]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大原創性論斷為我們深入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就我國伊斯蘭教而言,如何深入系統推進宗教中國化走深走實,如何在法制軌道上推進宗教中國化,厚植中華文化底蘊,凸顯中華文化特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是黨政干部特別是宗教工作干部、伊斯蘭教界和宗教理論工作者應當深入思考并在實踐中認真解答的問題。
一、系統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必須增強法治意識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③]宗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宗教的生存和發展,取決于是否適應所處的社會。憲法總綱第一條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由此從法治意義上確定了“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道路,是我國宗教的根本出路。”[④]作為公民,無論信仰宗教還是不信仰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憲法第二章共計24條,從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遵紀守法、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等各個層面明確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從法治角度來看,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推進宗教中國化向縱深發展,是宗教界的本分,是信教公民的義務,而不是額外任務,也是確保宗教健康傳承的必由之路。
增強法治意識與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是相輔相成的。為什么社會上會一度出現“國法與教規”誰大之辯?就是因為一些信眾對“法治”、“公民”概念模糊,意識匱乏,缺乏對“法治”、“國家”意義的基本認知,甚至不知“公民”為何物。由此也提醒我們,在法治宣傳教育中,不僅要對法條進行解讀,更要講清法治的意義。由此才能使信教群眾明白,為什么公民不能僅僅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通過耐心細致做好信教群眾工作,與之相關的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才能隨之逐步得到增強。
綜上所述,系統推進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不僅有政策可循,而且于法理有據,于國情相符,也于宗教健康傳承有益。
二、系統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必須厚植中華文化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⑤]伊斯蘭教作為外來宗教,只有適應中國社會、融匯中國文化,才能在中國這方水土扎根生長,才能得到于健康傳承。
“中華民族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要充分認識到還有相當一部分伊斯蘭教教職人員綜合文化素質參差不齊,與培養“雙通人才”要求還相距甚遠。面對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在系統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進程中,必須分類施策,科學制定長遠實施規劃、考核指標,防止在工作推進中“掛空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宗教界只有建設終身學習體系,宗教界人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意識,才能盡可能多的接受到中華文化的滋養。只有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過的伊斯蘭教,才能更好的堅持中國化方向。這里的“浸潤”當然也不是“拼盤”,也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也應該是深刻的化學反應。“只有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實現了中國化的宗教,才能有利于我國社會穩定、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才能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⑦]
三、系統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系統推進伊斯蘭教中國化要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⑧]要使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深刻認識到中華各民族在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交流交融,共同開拓了廣褒疆域,共同創造和構建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與文明,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每一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都是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從而使伊斯蘭教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勇立潮頭,敢于自我革新,自覺接受中華文化浸潤。要讓群眾明白這些道理,我們的黨員干部,包括一切做宣傳思想工作的同志首先要成為理論上的明白人。其次,宗教界應當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鑄牢中化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程中,主動研學,學懂弄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中華文化為依托、為底色,自覺把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融入講解經活動中,凸顯中國伊斯蘭教特有的中華文化品質,發揮中國伊斯蘭教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系統推進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問題導向,增強法治意識,樹牢憲法權威,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在厚植中華文化底蘊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在宗教界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貫穿伊斯蘭教中國化全過程,促進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
注釋:
[①]《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5年05月21日第01 版)
[②]《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人民日報 》(2024年07月22日第01 版)
[③]《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 人民日報 》(2024年07月22日第01版)
[④]王作安:《行穩致遠 久久為功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中國宗教》雜志2016年第10期/總第203期
[⑤]《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4日第01 版)
[⑥]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重要講話單行本》2023合訂本,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第1版,第39頁
[⑦]習近平:《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第566頁
[⑧]習近平:《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第一版,第285頁
作者簡介:劉喜進,男,漢,中共黨員,曾任新疆阿克蘇地區民委(宗教局)宗教科長,現任《新疆穆斯林》雜志社副社長。有多年宗教工作經驗,熟悉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宗教事務治理等有一定程度學習和思考,2017年榮獲第十屆中國西部法治論壇三等獎,2018年榮獲全國宗教工作系統先進個人榮譽,曾在《中國民族報》、《人民政協報》等報刊撰寫過宗教工作及理論類文章。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搞】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