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微博、微信上瘋傳日軍留下的一段有關中日空戰的錄像資料,中國空軍單機迎戰日軍機群。不知所以然者,極盡煽情之能事。殊不知,不尊重基本事實,單憑主觀好惡去演繹嚴重脫離歷史事實的故事,這也是對抗戰英雄的不尊重,甚至是褻瀆。如果只是小說創作倒也罷了,但打著歷史真相的幌子招搖過市,戲耍公眾,這就有必要說道說道。歷史,尤其抗戰歷史,不能毀在抗戰神劇與抗戰歷史神發明上。史實考證態度要正,正之核心在于求真;史識能力要具備,切莫有意無意夸大或美化,煽情帶不來歷史真相。歷史自覺在這個胡編亂造、不負責任的時代,尤為顯得珍重。
其實,關于薩蘇在單機迎戰方面的再創造本來不打算談,畢竟去年對他這篇文章已作過批駁,再說也了無新意,反倒使得其這一歷史發明再次傳播。然而,沒想到最近比去年傳的更廣泛、更煽情,新浪微博上認證為@共青團 的也秀了把可憐的歷史自覺,推介時那是相當煽情,各路媒體也不甘示弱,引得一眾盲流躁動。如此浮躁的風氣,也難怪抗日神劇曾充斥熒屏了。告別了土共題材的抗日神劇,卻又一窩蜂追捧果果版的抗戰神劇,甚至為此自覺高尚與尊重歷史,著實令人驚奇竟有如此精分之為。下面就具體分析下薩蘇在文章中和去年在北京一檔節目中是如何破綻百出的。
薩文與薩節目的相關內容出入
去年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薩蘇參加了北京臺一檔談話節目,里面涉及到單機迎戰一事,并附有錄像資料。其一,時間的錯誤;在節目中薩明確說是1940年5月28日,而據以支撐的日軍錄像資料卻是1940年7月24日,且其在文章中也是7月24日。為何改口在節目中說成5月28日就不得而知了,也許節目中口誤吧。但這兩個日期實在不容易記混并導致口誤。其二,地點的錯誤;薩文與節目中均指的是成都,但與民國史料記載對比可知5月28日發生的空襲是重慶。其三,主人公的不明確;文中稱查證為李姓飛行員,并在后來任志航大隊大隊長,并對其后人有過采訪。節目中提到有其日記佐證,并煞有介事的把曾在文章中那句真實性存疑的“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該我這個老師上了”搬出來。然而至今未見薩拿出日記來,能夠生動描繪如此細致這么重要的材料支撐不應該回避才是。不管是在其相關文章中,還是參加的節目中,栩栩如生、生動道來的這一驚天大空戰竟然關鍵材料支撐要么沒有,要么明顯時間、地點對不上。考慮到這種傾向與抗日神劇的一致性,必須再次予以批駁。
1940年7月24日成都空戰是可以確定的
由于薩文中所寫的日期與日軍留下的相關材料記載的日期一致,只要薩承認去年節目中5月28日是錯誤的,在時間上也就不多說了。也希望堅持5月28日的多方考證下,莫繼續出糗。從日方的材料來看,薩所說的相關內容和引用的錄像,都明確無誤指向1940年(昭和15年)7月24日,參見截圖中視頻右方的日文解說詞。 日本NHK原始視頻《俄然敵機現る成都大空襲》(4分11秒起)http://t.cn/Rte9P9f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著的《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中相關內容
另外,這一日期也恰能與民國相關史料記載對上。在中國第二歷檔案館針對抗日戰爭正面戰場(鳳凰出版社出版)的編著文中,可查到相關內容。包括起飛架次、型號、編號、編隊、人員、損傷、起飛地點、空域等等信息。民國29年7月24日,發生在成都的這次空戰,果果空軍戰機絕非一架參與,乃29架,有12架E-15、3架士校E-15、8架霍克3、4架E-16、1架格機、1架地瓦丁。日方也不是32架,而是33架。果果有其中六架飛機被日機槍彈擊傷,但果果擊落日方一架重型轟炸機。此外,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收藏的日軍《第3飛行集団戦闘要報運第67號送付の件》也記載空戰有相當規模。 http://t.cn/a1t4Xv
這無法與薩的所謂單機迎敵機群之描述對上。
“單機迎敵”為何沒有說服力
至于5月28日空襲重慶而發生的空戰,其規模也不算小,同樣沒有“單機迎敵”一事。另外,即便是薩、日方錄像文字解說日期都出現了錯誤(至于5月28日或7月24日除了能夠相互印證的重慶、成都空戰,是否還有另外一場空戰,則果果、日方都沒有相關材料予以支持這種說法,可能性基本為零),單就錄像資料本身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所示錄像是否為完整空戰過程。若非完整空戰過程,僅憑其中一片段無法確認為“單機迎敵”。第二,所示錄像是否經剪輯、拼接或其他修改。這個情況不排除,同樣不能認定存在“單機迎敵”。第三,日方及其當時兩隨行記者均沒有言及此錄像為當日空戰全過程,無法予以補強“一比三十二”的說法。這段錄像所能夠說明的情況只能是:其一,僅僅是所拍到時段內的情況;其二,僅僅是所拍到角度范圍內的情況;其三,僅僅是這一時段、角度內的空域作戰情況。沒有其他更具說服力的材料予以補強的情況下,認可并傳播“單機迎敵”“一比三十二”,這不過是又一次的“抗日神劇”的集體意淫,這絕不是對抗戰英雄的贊頌與敬仰,而是在無恥的消費。這與“手撕鬼子”“褲襠藏手榴彈”“神箭點射鬼子”等等在本質上并無區別。一方面極盡嘲諷抗日神劇的泛濫,一方面又主動制造、迎合、傳播另一種抗日神劇;一方面質疑黃繼光、邱少云、毛岸英、狼牙山五壯士、手榴彈打下飛機,甚至極盡妖魔化演繹之能事,一方面又對“單機迎敵”淚流滿面吹捧,質疑精神立馬消失了,并對提出材料予以反駁“單機迎敵”不實的掄起道德良知大棒,不乏扣帽子、貼標簽。他們對事實如此排斥,甚至面對層層材料無法抵賴后竟然語出沒有相關記載予以印證并不代表不存在,試問不以相關材料相互印證為基礎,難道以主觀演繹、胡編亂造為方向嗎?看來有些人為了涂脂抹粉果果已然不顧吃相。為任何黨派抗戰涂脂抹粉都不是考證歷史事實的正確態度。
這種尊重歷史、多方求證的態度,絕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應有的歷史自覺、求實去偽的過程。歷史考證不是編故事,尊重并敬仰抗戰英雄不是靠煽情抹淚,而是要對歷史事實存有起碼的敬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