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正是這樣的人。在毛主席波瀾壯闊、功勛卓著的革命生涯中,曾幾次傷感落淚,呈現出他溫情細致的一面。
在烏江南岸揮淚送衣給“干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zhàn)后,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主席力挽狂瀾,力主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紅軍進入貴州后發(fā)現這里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干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一干二凈。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干人”。這些“干人”一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zhàn)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里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zhàn)員們立即圍了上來。
此時,毛主席從后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fā)生了什么事。一位紅軍戰(zhàn)士答道:“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
聽到這兒,毛主席已是熱淚盈眶。
毛主席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wèi)員拿了兩袋干糧,連同毛線衣一起送給老婆婆。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你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干人’的隊伍。”穿上毛線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里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頗富同情心的毛主席為“干人”情不自禁流淚,告訴我們時刻不要忘記窮人。這樣的淚水流給了窮人,也流給了自己。毛主席看到老百姓生活如此艱難,既感到難過,也感到內疚,更感到了肩上的責任,表達了一代偉人純樸、深厚的愛民之心。
毛主席在指揮紅軍飛渡天險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親率軍委縱隊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衛(wèi)員一起艱難地往山上爬。途中,毛主席不時地講故事和笑話,逗得大家直笑。走到半山腰的開闊地時,他說:“歇歇腳吧!”說著,就在一塊光溜溜的石頭上坐了下來,大家也圍著他坐下。
正在說笑之際,忽然,毛主席的警衛(wèi)班長胡昌保擺手示意大家停下。這時,大家才聽清頭頂上響起了嗡嗡的馬達聲,抬頭一看,從東南方向來了幾架敵機。毛主席急忙讓大家隱蔽,可來不及了。人們還沒來得及跑開,敵機便俯沖下來,扔下了幾顆炸彈。呼嘯的炸彈成群落地開花,爆炸聲震耳欲聾。其中一顆炸彈落在離毛主席很近的地方。
眼疾手快的警衛(wèi)班長胡昌保大喊一聲“主席———”,隨即猛地向毛主席撲去,趁勢將他推向一邊。瞬間,毛主席剛剛休息的地方騰起了煙柱。大家不顧一切地圍了過來,只見胡昌保雙眼緊閉,渾身是血,倒在地上。所幸,毛主席沒有受傷。
滿身塵土的毛主席蹲在胡昌保身旁,一邊用手撫摸著他的頭,一邊輕輕地呼喚著:“小胡,昌保同志……”在毛主席的呼喚下,胡昌保緩緩地蘇醒過來。
毛主席連忙喊衛(wèi)生員給胡昌保包扎。胡昌保躺在毛主席的懷里,望著圍在身旁的警衛(wèi)班戰(zhàn)友們,緩緩而吃力地說:“同志們,不要難過!你們替我保衛(wèi)好主席吧!”
胡昌保看著大家,然后慢慢地閉上眼睛,頭一歪,倒在了毛主席的懷中。
毛主席把胡昌保輕輕放下,叫人取來一條毛毯,蓋在烈士遺體上。
面對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戰(zhàn)士,毛主席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淚水從寬闊的臉頰上不停地流了下來……
一代偉人把自己不輕易流的淚水,流給了自己的警衛(wèi)班長。因為,這位班長不僅救了毛主席的命,他更是一位品格高尚、工作負責、為人真誠的人,毛主席的眼淚,更多的是送給了胡昌保的品格和精神。
彭雪楓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也是毛主席的愛將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南征北戰(zhàn),智勇雙全,戰(zhàn)功卓著,深受毛主席器重。他率軍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zhàn)功卓著,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兩次率軍攻占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地……同時,他也敢于堅持原則,犯顏直陳。為此,他曾同毛主席發(fā)生了一次爭執(zhí),并互相拍了桌子。毛主席不僅沒有記恨,而且還屢屢委以重任,在黨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然而,就在抗戰(zhàn)勝利前夕,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創(chuàng)始人、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在一次指揮作戰(zhàn)中不幸中彈犧牲。
得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毛主席默然神傷,不由得淚流慨嘆:“小小的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延安彭雪楓追悼大會】
為了不影響部隊的士氣,也為了保護身懷六甲的彭雪楓愛人林穎,師領導請示新四軍黨委后,決定暫緩公布彭雪楓陣亡的噩耗。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才公布于世,毛主席、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禮堂沉痛追悼彭雪楓。中央大禮堂門口掛著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挽聯:“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國;打日寇,打漢奸,千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毛主席、朱德、劉少奇、彭德懷和陳毅等也都致了悼詞,他們的共同挽詞是:“二十年艱難事業(yè),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里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聽聞百姓遭災而難過流淚
農民出身的毛主席和農民有一種天然的感情,因為農民,毛主席曾經流下眼淚。
1950年夏天,安徽、河南交界地區(qū)突降大暴雨,而且,大暴雨連續(xù)下了半個多月也沒停。大暴雨引發(fā)了罕見的大洪水。洪水迅速順著淮河河道下流,流到淮北地區(qū)時,很快就溢出河道。剛剛獲得解放不久,正在進行土地改革的淮北地區(qū),一下子就被泡在了洪水里。農民的房屋被沖毀,大片土地被淹。特別是,由于洪水來得突然,許多民眾來不及逃避而被淹死。有的農民為了逃避洪水,只好爬到了樹上,但被洪水沖來的毒蛇也都爬到了樹上,出現了人蛇共爭一棵樹的現象。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人蛇共處一樹,許多農民不幸被毒蛇活活咬死了。洪水過后,淮北成了一片澤國。人無糧,馬無草,許多人被餓死。當時,隱藏在淮北地區(qū)的國民黨特務和反革命分子也趁機造謠說,老天發(fā)怒,要共產黨坐不穩(wěn)江山。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面前,淮北民眾處在驚恐和慌亂之中,生計也陷入了困境。
當時,皖北區(qū)委對災區(qū)民眾十分關心,除了組織抗洪和救濟災民外,還立即組織干部下去調查。調查者的足跡幾乎踏遍了整個淮北地區(qū)。調查者回來后,以區(qū)委的名義寫了一份淮北災情的報告。這份報告,以加急機要件,疾送北京中南海。
關于淮河出現洪水的情況,毛主席早幾天就知道了。他很關心洪水造成的民眾受災情況,關注著民眾的生產、生活和那里的土地改革工作。但是,當時他還不知道淮河的泛濫給淮北人民造成如此重大損失。
7月20日這天,毛主席正在菊香書屋批閱文件,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急匆匆地送來一份機要急件。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文件,打開送來的機要急件一看,是華東軍政委員會關于1950年淮河大水受災情況的電報。毛主席讀著電報,臉上立刻浮現出沉重的表情。當即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須考慮根治辦法,現在開始準備,秋起即組織大規(guī)模導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導淮,免去明年水患。請邀集有關人員討論:(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導淮問題。”
8月5日,中共皖北區(qū)委關于淮北遭受洪災情況的報告的機要急件送到了毛主席手中,電報中說:“今年水勢之大,受災之慘,不僅重于去年,且為百年來所未有。淮北20個縣、淮南沿岸7個縣均受淹……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沒。由于水勢兇猛,群眾來不及逃走,或攀登樹上、失足墜水(有在樹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統(tǒng)計489人,受災人口共990余萬,約占皖北人口之半……由于這些原因,干群均極悲觀,災民遇到干部多抱頭大哭……”
當毛主席讀到這份機要急件中寫的“有些災民因躲避洪水不及,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這些文字時,不禁難過地黯然落下了傷心的淚水。
隨即,他在電報中“由于水勢兇猛,來不及逃走……”“不少是全村沉沒”、“被毒蛇咬死者”、“今后水災威脅仍極嚴重”、“多抱頭大哭”等處下邊,著重地畫上了橫線。并在電報上給周恩來寫了批示:“請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導淮計劃,送我一閱。此計劃8月份務必作好,由政務院通過,秋初即開始動工。”周恩來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抓救災的同時,加緊了對治淮工程的具體部署。8月底治淮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在周恩來總理主持下對淮河水情、治淮方針及1951年應辦工程作了反復研討,為政務院發(fā)布治淮決定作了充分準備。之后,治淮工程緊鑼密鼓一步步有序推進。
毛主席一直關注著治淮工程,當他看到從治淮工地上傳來的一份份捷報時,十分高興。1951年5月,由邵力子擔任中央治淮視察團的團長,率團去治淮工地視察。行前,毛主席親自會見了邵力子,關照他們視察中要了解的情況和需要詳細詢問的問題。最后,毛主席親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叫身邊工作人員把這個題詞制成4面錦旗,由邵力子代表他把這4面錦旗分送給奮戰(zhàn)蘇北運河等治淮水利工地的淮委及豫、皖、蘇3省治淮機構,并發(fā)表《告淮河流域同胞書》。毛主席的親筆題詞送到治淮指揮機關,消息和毛主席的題詞迅速傳遍工地,工地上一片歡騰,進度倍增……
還有一次,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河北唐山、豐南一帶發(fā)生了7.8級的強烈地震,隨后又出現多次余震。擁有百萬人口的工業(yè)城市唐山被夷為一片廢墟,人民生命財產蒙受重大損失。這時,毛主席許多時間處在昏迷半昏迷狀態(tài),靠鼻飼生活。但他清醒時仍十分關心唐山震情。他身邊的醫(yī)療組成員、神經病學和老年醫(yī)學專家王新德回憶道:“送來的地震情況匯報,主席不顧個人病重,都要親自過目。這場地震傷亡達二十四萬多人,其他的損失難以估量。當秘書報告地震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后,主席哭了——我第一次親見主席嚎啕大哭。”這體現著他把對黨和國家根本命運的深切關注與千千萬萬基層百姓的根本利益及眼前安危冷暖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1976年1月8日上午9點57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鞠躬盡瘁、耗盡了心血的周恩來總理病逝。在這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內,周恩來的病情報告便不斷送到主席這里來。毛主席靜靜地看著這一份又一份的病危報告,治療方案、搶救方案的報告。
周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中央警衛(wèi)團團長張耀祠得知這一噩耗,馬上來到毛澤東主席的大廳,告訴了在毛主席臥室值班的護士。中午吃過飯后,毛主席休息了兩個小時,下午3點多鐘,政治局派人送來了周總理逝世的訃告清樣。值班護士小孟收下來,看毛主席睡醒覺,精神還算可以,她決定找機會把總理逝世的消息告訴毛主席。
按照慣例,這時小孟給毛主席讀報,讀文件。她先讀了些別的內容,然后她覺得再也沒法隱瞞了,便稍稍停頓了一會兒,拿起那張《訃告》清樣,她一向很高的嗓門,很快的速度,忽然變得低沉、緩慢:“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周恩來同志,因患癌癥,醫(yī)治無效,于1976年……”
毛主席聽著聽著,慢慢地閉上了眼睛,緊鎖起眉頭,不一會兒,閉著的眼睛里漸漸溢出兩行淚水,一直流到了臉頰。小孟自己已經哭出聲來,泣不成句地堅持讀完了訃告。
身在重病中的毛主席沒有說一句話,只任淚水默默地流淌,淚水流過了面頰,流到了嘴角,流到了脖頸。他始終不說一句話。幾十年同舟共濟,幾十年風風雨雨,幾十年來的得力助手,周恩來先走一步,永遠離去了。這對于毛主席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長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從心,他不能不觸景生情了。
14日下午,工作人員為毛主席念中央送審的周恩來追悼大會上的悼詞稿。聽悼詞時,毛主席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失聲痛哭。這在毛主席是極少見的。這其中有對自己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同時也有他對黨和國家未來命運的強烈關注和深深的隱憂。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原標題《毛主席淚眼背后的感人故事》,修訂發(fā)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