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朋友發來這樣一條私信:
在長津湖戰役中,如果美軍陸戰一師在下碣隅里依托野戰機場構筑環形防御工事,再通過機場獲得空中支援和后勤補給,是否可以復刻砥平里戰役?畢竟當時負責穿插的第九兵團由于在山地長距離行軍,只能攜帶步槍機槍迫擊炮手榴彈等輕武器,這對于裝備重炮和坦克的美軍威脅并不大。
這顯然是軍事愛好者最常見的錯誤,不看地形。以前很多公知喜歡抓住這一個缺點混淆黑白,把大勝仗活生生抹黑成慘敗,大家還是要有基本的地圖檢索能力和軍事地形常識,長津湖戰役中所謂的“陸戰一師龜縮一團志愿軍就打不下來”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而且整個二次戰役東線戰場志愿軍人數僅為15萬人,你要是覺得韓國人也算人的話,聯合國軍總人數10萬,而且志愿軍是圍殲作戰,火力水平還遠遠不如聯合國軍,其實是以少數兵力兵器圍殲多數兵力兵器,最終造成的傷亡,聯合國軍也遠大于志愿軍。
這是什么?這是無可抹黑的大勝仗。
許多公知著力渲染志愿軍的傷亡,刻意回避韓國人的死傷,僅以美軍傷亡對比志愿軍傷亡,從而營造一種“美軍火力強大志愿軍死傷慘重”的假象,以達到顛倒黑白的目的。
能夠有這種問題也是受到這種說法的影響,腦子里形成了“志愿軍啃不動美軍”的映像,好像美軍只要固守,志愿軍就無可奈何。實際上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如果真的啃不動,美軍又不是傻子,他剛開始就固守、一寸地盤不丟,不好么?
公知流毒要清理,還是要靠自己提高水平,查一下長津湖附近地形,搞清楚各個部隊進攻路線,謠言不攻自破。
這是下碣隅里附近的地形,可見,所謂“下碣隅里”只是個縱深十分有限的小村子,機場跟村子之間還有一段路,也并不存在什么構筑“環形工事”的空間。守這個地方不可能搞什么“環形工事”,地形不允許。下碣隅里附近就是個狹長山谷,東南高、西北低。另外當時是冬季,長津湖湖面全部結冰,實際上是可以通行的,應當看做平地。
美軍要固守,只能守住整個峽谷。
一、空中方向:
目前長津湖這個機場是朝鮮的一個空軍基地,跑道經過了修整加固,并且修建了地下機庫和飛機掩體,在陸戰一師待在這里的時候條件遠遠不如現在,跑道長僅為880米。跑道方向也不是現在那個方向,是滑行道的方向,靠近下碣隅里那一邊,還不到現在的滑行道一半那么長。
注意這些數字,這對于理解下碣隅里機場的空中通行能力極為重要。
當時美軍主力運輸機是C47,長這樣:
這玩意兒實際上就是道格拉斯的DC3,到現在還有在天上飛的,中國南極科考隊還給改了發動機,從活塞發動機改成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在南極飛,叫“雪鷹601”,可見這個飛機確實皮實,DC3在飛友圈子里是著名的“皮實耐操”。
但是,皮實耐操的另一個意思就是運載能力有限。
這個飛機的最大載重能力僅為3噸的水平,“商用載荷”要根據航程、返程燃油等等數據確定,最終實用載荷可能也就在2噸以下。另外這個飛機機艙面積、高度都十分有限,無法裝載大型裝備例如榴彈炮等等。美軍吉普車都放不下,裝一輛“威利斯”都費勁,拿來給一個師運補給你也是太高看它了。
為了達到最大載荷,飛機的滑跑降落距離都要相應延長,C47空載起飛滑跑距離都有400米左右,滿載要長的多。
此外飛機是需要燃油的!返程油料怎么辦?長津湖可沒有油田沒有煉油廠哦,返程油料只能自己帶,最經濟的方式就是飛機準備好返程油料,這就必然限制了載重量。不計成本的方式是用別的飛機空投,但是這就需要極其龐大的機隊,而且那個年代空投成功率相當的低,飛到志愿軍頭上去的可能性很大。
綜合機場和飛機條件看,空中補給根本就不現實,沒有任何辦法支持一個陸軍師的正常作戰需要。一個師戰時要維持火力,每天消耗上千噸物資是常事,人吃馬嚼加上彈藥消耗、裝備損壞,500噸已經是個極為危險的水平了,志愿軍都夠嗆美軍更不用說。
物資消耗的大頭是這些家伙:
這玩意兒一天打個一兩噸的彈藥跟玩兒似的,一個師組個“烏龜陣”一天打掉上百噸炮彈輕松加愉快。其它口徑彈藥、食品、油料補給等等加起來,500噸維持陸戰一師一天的消耗,戰斗力會大打折扣。
這就要求C47一天至少要維持250個起落。
一個戰場簡易機場一天維持250個起降班次,哪怕志愿軍完全不干擾,24小時全時運作日夜不眠,1小時起降頻次也達到了10次以上,6分鐘一個航班。
6分鐘完成降落滑跑、脫離跑道、卸載2噸貨、進入跑道、滑跑起飛,你信不?你連跑道凈空都做不到,天底下沒有飛機可能這么飛的。某些大型民用機場可以做到一分鐘起飛一架飛機那是因為有多跑道、有專用卸載場、起飛排隊滑行道、輔助起降設備、大型空管雷達這些設施,這個在1951年的長津湖是不可能有的。
所以,沒有外星人幫忙、時空穿越、空間折疊,1951年的美國空軍完全沒有可能性維持陸戰一師運作。
二、陸上防御:
你以為的打“烏龜陣”:
進攻方四面八方平均分配兵力,防守方也四面防守,大家打得有來有往。
這種戰術只有春秋的時期流行,戰國都不大這么打了,志愿軍要是這種戰術水平那么大概八一南昌起義就是絕唱。
實際上陸戰一師擺不出這種陣型。
志愿軍也沒那么傻。
陸戰一師的現場防御必定無法組織,無論怎么排兵布陣都是被吊起來打的結局,不可能改變全軍覆沒的結局,只能跑路,話先擺在這兒一會兒你不要說我防御布置擺得爛,因為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沒辦法防。
防御陣地布置,主要是三種:制高點防御、狹長通道防御、陣地戰塹壕體系防御。陣地戰防御只有可能在大平原才有可能,比如一戰的凡爾登戰役,在長津湖是不可能的。陸戰一師最理智也最瘋狂的辦法只有制高點防御和通道防御結合,在制高點建立防御要點,在通道里組織陣地防御,每個通道兩側山頭占住,通道里設置陣地形成交叉火力。當然瘋狂就瘋狂在居然有人想這么干。
大概就是這么個操性。
提前聲明陸戰一師擺不出這個操性,他兵力不夠用,咱大方一點給他空投一個不吃不喝不消耗物資的幽靈“陸戰二師”過去幫忙,這個陣地才能扯圓了。
但是就這樣也是被9兵團亂操的德性。
9兵團要打穿插迂回的路徑不要太多,簡直到處是篩子,更不要說聲東擊西、圍點打援這些高級戰術了,簡簡單單的“結硬寨、打呆仗”都可以干。
27軍從長津湖湖面發起佯攻,迫使陸戰一師(含”幽靈二師“)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防御長津湖方向;26軍穿插迂回到南側的古土里以北地域;20軍從西北方向發起襲擾,直接威脅機場。
陸戰一師(含”幽靈二師“)將不得不集中剩余兵力兵器及預備隊頂住20軍的側面攻擊,從而給26軍迂回創造條件。一旦26軍在古土里北側建立防御陣地,陸戰一師(含”幽靈二師“)就陷入了包圍圈。
這時候27軍撤出戰斗,原地睡大覺也行,撤回去修整也行,就放個大口子也可以,干脆轉入就地防御也沒問題,陸戰一師(含”幽靈二師“)怎么辦?他敢撤了北邊兵力嗎?不敢的。
26軍這時候想干嘛干嘛,從古土里方向發起進攻可以,就那么守著等著老天爺凍死陸戰一師(含”幽靈二師“)也行。
20軍我們就當他頂得住吧。
這就是最笨最笨的進攻打法了,美軍依舊是防不住的。
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比歷史還聰明,歷史比你聰明很多倍。
歷史上陸戰一師選擇了拼命跑路,以至于拼了老命也要保住水門橋,溜之大吉。有一段時間國內互聯網公知泛濫,把長津湖戰役歪曲成了“美軍單方面屠殺”,這純屬是扯犢子。長津湖戰役唯一的缺陷在于“未能全殲”而不是任何方面的失敗,就是一場考試考了99分,沒拿到滿分100分而已。在公知渲染下成了60分乃至于不及格,只要智商正常都知道99分跟60分區別蠻大的。
陸戰一師的實際表現極其糟糕,人數上并不處于劣勢,還有火力上的絕對優勢,依舊打了個大爛仗。
烏龜陣拯救不了陸戰一師,要拯救他,只有“支部建在連上”。
END
作者龍牙 來源:龍牙的一座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龍牙:美軍單方面屠殺志愿軍?一場無可抹黑的大勝仗,小心別被公知帶偏了!
2022-02-09陳曾明:我們要向韓國看齊,像韓國那樣嗎?——評羅昌平污辱長津湖志愿軍英烈
2021-10-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