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黃庭民:毛澤東是如何圍繞統一臺灣進行對美斗爭的?
點擊:  作者:黃庭民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2-09-07 10:28:41

 

1.jpg

【謹以此文紀念毛澤東主席逝世46周年】

【摘要】總結毛澤東時代針對美國支持臺灣分裂勢力阻礙我們統一臺灣,首先在指導思想上確認美國精英是不講道理的強盜,以打擊他們為主,逼迫他們從臺灣撤軍。從行動上看,第一是廣泛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武裝反抗美帝霸權,給美國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僅美國侵越戰爭軍事開支高達1700億美元,僅次于二戰,靠掠奪西方盟友支持戰爭,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西方盟友為避免經濟損失,不再支持美國精英,使得美國物價飛漲,按照黃金或石油價格計算,十年上漲25倍,經濟瀕臨崩潰,無法繼續戰爭。第二是在意識形態領域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精英,揭露美國精英的強盜和紙老虎本質,極大地喚醒了世界各國人民反抗美帝的斗志,不僅在第三世界國家,而且在美國和西方國家都極大地孤立了美國精英。美國民眾抵制對外侵略政策,不再當兵,致使美國義務兵役制無法執行;西方國家不再政治上和經濟上支持美國。美國和西方民眾的覺醒,使得美國精英必須不斷提高民眾的收入,再也無法依靠壓榨民眾來支持戰爭,不得不停止戰爭,從我國臺灣和中南半島撤出軍隊,使得我國極大地改善了統一臺灣的環境,推進了我國統一臺灣的進程。


最近臺灣蔡英文對記者公開說臺灣有美國駐軍,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國內輿論紛紛要求,盡快軍事統一臺灣。本文回顧毛澤東時代圍繞統一臺灣進行對美斗爭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以汲取有益的經驗。

一、建國初從軍事進攻蔣匪到全面打擊美帝為主


臺灣問題本是我國內政,是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集團在美帝支持下,退守臺灣形成的。毛澤東曾在建國初就制定了解放臺灣的軍事計劃,在1949年底成立了由粟裕任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積極籌劃軍事攻臺。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發表的《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中提出的1950年任務,就包括解放臺灣。到1950年4月13日,毛澤東在致斯大林電中將武力解放臺灣的時間推遲到1951年。電報說:“奪取臺灣的作戰,準備1951年進行之。”

但1950年6月27日,也就是朝鮮戰爭爆發后第3天,美國在正式派兵入侵朝鮮同時,以臺灣地位未定為理由,派軍隊進駐臺灣,增加了軍事統一臺灣的難度。到了8月底,美軍又多次轟炸中國東北。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則公開聲稱,鴨綠江不是中朝天然分界線,公開威脅要侵略中國。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回憶錄[1],當時美軍制定了入侵中國東北的計劃,杜魯門也批準了這個計劃,聲稱盟國反對而取消,實則是被志愿軍打回而無法實施。當時我軍不得不將主力調到朝鮮戰場,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殊死的較量。到1953年7月27日志愿軍與美軍簽訂停戰協議為止,按照美國政府在首都華盛頓樹立的韓戰紀念碑上雕刻的數據,被消滅的聯合國軍高達225萬人,包括美軍17萬多[2]。大部分是中國志愿軍消滅的,中國志愿軍傷亡約36萬。在經濟上,美軍消耗的軍火高達1700億美元,此外,還有大量傷亡帶來的每年都需要支付的軍人撫恤金。對比中國軍費支出一共為62億人民幣。

 

當時中國為對付美軍對我國東北的軍事侵略,派志愿軍抗美援朝,統一臺灣只好延后。戰后毛澤東領導我軍重新開始進行軍事統一臺灣行動。中央軍委1954年8月13日制定的“充分準備,逐島攻擊,先選敵最小最弱的一個島子攻占之,求得戰必勝,攻占后即鞏固之,然后再看情況決定下一步的作戰行動”。到1955年2月23日,我軍解放了浙江東南沿海全部島嶼。1955年7月8日彭德懷主持召開關于福建沿海作戰方針問題的會議,制定沿海作戰計劃,準備繼續解放馬祖、金門。

 

但是,毛澤東這時敏銳地觀察到:在大陳島解放的第三天,1955年1月25日,美國眾議院、參議院通過《防御臺灣聯合決議》,明確授權美國總統可以在他認為必要的情況下,使用美國部隊阻止我軍對澎湖列島和臺灣進攻[3]。如果我軍攻打澎湖列島、臺灣,美國勢必軍事干預,中國必然在不對稱的中美海上軍事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此時如果我軍奪取了馬祖、金門,將正中美國下懷,勢必造成海峽兩岸的長期分裂,有利于美國制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因此, “武力解放臺灣”,在相當一個時期內也難以實現。

 

毛澤東從國際戰略全局出發,毅然決定暫時停止解放馬祖和金門的軍事行動。1955年2月3日,周恩來向出席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等專業會議代表所作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的立場是:臺灣是屬于中國的”,“不解放臺灣,決不罷休”。我們的方針是:“只要美軍撤退,臺灣可以和平解放。”這等于說,將美軍趕出臺灣作為主要努力方向。

 

那該如何進行?1953年9月12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發表題目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后的任務》的講話 ,指出,“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也就是說,必須狠狠打擊美帝,才能讓美帝不得不從臺灣撤軍。這也是美國精英敵對中國,中國必然的行動。此前美國精英曾試圖推動臺灣獨立或讓聯合國托管,破壞中國的領土完整,侵犯中國的主權。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美國于1954年9月6日,組織英、法、澳、新和泰國,巴基斯坦,菲律賓八國外長在馬尼拉舉行會議,并于8日締結了地區性軍事同盟條約,即《東南亞條約》。當時英法在東南亞仍然控制了南越等殖民地,被美國網羅。所針對的圍堵對象是奉行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條約公開聲稱防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勢力向東南亞地區擴張,類似如今美國又重新糾集美日澳印成立四方同盟、美英澳軍事聯盟和“五眼聯盟”,公開對付中國。

 

當時美國精英還積極支持法國占領越南。二戰結束日軍投降后,越南共產黨發動全國起義,1945年9月2日,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宣布獨立,廢除與法國簽訂的一切條約。但法軍在英美軍隊支持下,9月21日登陸西貢,到第二年4月6日占領首都河內。此后越南共產黨領導武裝斗爭,試圖趕走法軍。美國則提供軍事援助,到1954年達到5560億法郎,占法國戰爭軍費預算的73%[4]。美國通過援助取得控制印度支那的廣泛權利,包括同多國簽訂軍事同盟協議,在中國和越南的周邊形成了一個軍事包圍體系。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很快提供軍事援助和軍事顧問支持越南反法斗爭。在以奠邊府大捷為標志的1953-1954年冬春大反攻中,越軍共殲法軍112000人,法國不得不簽訂停戰協議,從越南北方撤出軍隊。但美國卻在此后派駐軍事顧問進入越南南方,后來又發展為軍事侵略行動。

 

二戰后美國精英試圖建立覆蓋全球的霸權,在全球曾建立1000多個軍事基地,派駐軍隊,侵占控制很多國家和地區,試圖取代英法,控制這些國家和地區,為美國霸權服務。毛澤東主席則領導中國人民,積極支持亞非拉國家獨立,為很多發展中國家培養軍政人才,從而針鋒相對地打擊破壞美國的霸權戰略。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作出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以及世界上一切國家的和平運動和正義斗爭,我們都必須給以積極的支持”的戰略決策。他多次對亞非拉的朋友說:“中國人民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國主義斗爭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勝利,并對他們的一切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的斗爭給以熱烈的同情和支持。” “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應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斗爭”,“先獨立的國家有義務幫助后獨立的國家”。他還說:“所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要我們助一臂之力,我們都是愿意的。”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新中國始終積極支持廣大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斗爭。

 

例如,1958年7月,黎巴嫩穆斯林發動武裝起義,試圖推翻基督教徒建立的親西方政權。7月15日美國派艦隊開到黎巴嫩,派海軍陸戰隊入侵黎巴嫩,支持跟從他們的基督教勢力。毛主席在中央會議上說:“美國在中東燒了一把火,我們也在遠東燒一把火,看他怎么辦。”從這一戰略意圖出發,炮擊金門開始了,我軍炮擊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占領金門,也不是消滅多少敵人,而在于牽制美國的軍事力量,摸清楚美國對華戰略的意圖,同時也可以震懾臺灣國民黨政府,揭穿美國精英的本來面目,促成和平統一臺灣。

 

1958年8月23號晚6時30分,我軍以猛烈炮火轟擊大小金門等島嶼,共發射出了3萬余發炮彈,約600噸的鋼鐵在幾十分鐘內傾斜在金門這個彈丸小島上。我軍這次炮擊金門,把美國和臺灣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時美國海空軍的很大部分力量都被集中起來去應對黎巴嫩危機,不得不將艦隊從地中海等地開往臺灣,從而有力支持了黎巴嫩人民的獨立斗爭。

 

在炮擊金門當日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會上,毛澤東說:“我們的要求是美軍從臺灣撤退,蔣軍從金門、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臺灣太遠打不到,我就打金、馬。這肯定會引起國際震動,不僅美國人震動,亞洲人震動,歐洲人也震動。在美國干涉臺海后,中央決定因勢利導,將金門和馬祖作為拴住美國人的兩根鉸鏈,使其如食雞肋,騎虎難下。”這也顯示了毛澤東對付美國的行動策略。

 

二、在越南戰場上反擊美國,使美國物價飛漲,經濟瀕臨崩潰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美國精英則試圖控制占領越南,對付中國。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主要通過軍事援助支持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后來就逐漸取代法國,到1961年5月美國派美軍進入南越并提供軍事援助。至1962年底在越美軍人數1.2萬人,飛機約240架。美軍為南越軍隊提供了大量的先進裝備。1963年11月肯尼迪遇刺后,副總統約翰遜繼任總統,更是大規模將美國地面部隊派往越南,此時美軍成為越南戰場上主力,南越軍隊只是輔助軍力。美軍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控制越南,而且要在越南建立進攻中國的橋頭堡。當時美國派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頻繁巡視中國領土,多次制定入侵中國的計劃,試圖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的影響。

 

毛澤東敏銳地觀察到美國的行動,1964年8月17日、20日,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現在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于備戰。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后方。這次會議決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設三線,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保證。另一方面則積極支持越南人民的反侵略戰爭。正如郭松民先生所指出的[5],抗美援越戰爭,是新中國打破美國圍堵的收官之戰。通過抗美援越,中國既打敗了美國;又使美國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平等地位,在中國提出的條件下恢復與中國的雙邊關系。

 

從局部的角度看,中國必須把美國趕出越南,乃至整個印度支那,消除美國對中國邊境的軍事威脅。無論是為了中國的安全利益,還是出于意識形態的考慮,這一仗都勢在必打。但是從全球宏觀格局來看,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短時間內難以撼動,中國要打破圍堵,獲得正常的國際環境,同時抗衡蘇聯的威脅,也需要中美關系的改善。抗美援越戰爭的勝利,使這兩個看似不能兼容的目標同時實現。

 

和在朝鮮戰場上中國直接派出志愿軍同美軍作戰不同,在越南戰場上,毛主席選擇了向越南人民軍提供武器裝備和后勤支援,派出高射炮兵、鐵道兵、掃雷部隊等參與后方保障,但不派一線部隊直接和美軍作戰(當然,公開宣布的前提條件是美國地面部隊不過北緯17度線)的方式,這就使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處于一種非常舒適、從容的地位。所以才會出現在頭腦簡單的人看來似乎難以理解的畫面:

 

一端,中國的高射炮兵在湄公河畔擊落一架又一架美國飛機、越南人民軍在叢林中手持中國制造的半自動步槍向美國大兵射擊;另一端,美國總統、美軍總司令尼克松帶著一種雀躍的心情,笑容滿面地走進中南海毛澤東主席的書房。其主要原因是美國精英害怕在越南戰敗退出,中越出擊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如泰國,從而讓美國拉攏的盟友離心離德,導致霸權崩潰。

 

從軍事角度看,抗美援越可謂抗美援朝戰爭的升級版,中國以遠低于抗美援朝的戰爭成本,獲得了并不遜于抗美援朝的勝利成果。據統計,為了幫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斗爭,中國先后派出支援部隊共計32萬余人,其中1070人犧牲,4200人負傷。同時,還向越南無償提供了總量達94億余噸的武器裝備和其他作戰物資。包括:飛機179架,艦船145艘,坦克、裝甲車、履帶牽引車1044輛,汽車16333輛,火炮37500余門,槍支216萬余支(挺),炮彈128887萬發,壓縮干糧、副食品15.3萬余噸,以及大量工兵、通信、防化器材、裝備零件、軍需被裝及其他物,總價值達200億美元(當時價格)。

 

美國的損失則極為驚人。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美軍死亡5.6萬余人,受傷30多萬人,直接耗資1700多億美元,戰后美國還要每年為參戰的300多萬退伍軍人更大開支。在越南北方,美國共損失3689架固定翼飛機[6],其中1707架是被中國高射炮兵擊落,另有1608架被擊傷[7],占美軍全部損失飛機中大多數。

 

單從成本看,中國付出的戰爭成本不到美國12%。但中國達到自己的雙重戰略目標:既把美國趕出了中南半島,打破了美國的圍堵,又實現了中美和解。而美國則失去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當時美國借助軍事威脅,讓西方各國加入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承諾不限制美元支付,于是美國精英就人為規定美元高含金量,從而抬高美元匯率,形成貿易逆差,其實質是讓美國精英印美元,從西方各國低價進口物資,從而支持美國對外發動的侵略戰爭。到1971年美國通過這種方式為美國籌集到的戰爭開支,就是西方各國儲備的美元,超過600億[8],超過二戰美國對盟軍提供的軍火。其嚴重后果,就是讓西方各國都出現無法抑制的通貨膨脹。1971年5月初,西方各國政府紛紛下令停止接受美元[8],從而不再接受美元,美國只能獨自承擔戰爭帶來的經濟代價。此后十年,美國陷入嚴重的通貨膨脹,按照美國此前使用的美元發行依據黃金價格計算;或者按照后來宣傳的美元霸權依據石油價格計算,十年都上漲25倍之多,平均每年上漲38%,與蔣介石抗戰期間發行的法幣相當。當時美國物價飛漲,經濟瀕臨崩潰,再也無法支撐侵越戰爭。

 

當時中國反而與西歐國家達成協議,使用人民幣結算雙邊貿易,使人民幣成為中國對外貿易主要結算貨幣,可以用人民幣從西方各國進口物資,到1972年廣交會上,中國對外貿易結算63%使用人民幣[9]。事實上當時西方各國在經濟上政治上都公開支持中國,例如,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投票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西方國家都不顧美國種種拉攏和威脅,投票贊成。

 

西方盟友停止經濟上支持美國后僅過了2個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就派遣其主要助手基辛格秘密訪華,第二年2月初尼克松訪華,發表上海公報,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承諾從中國臺灣和越南等中國周邊地區撤走美軍。此后美軍撤出了印度支那,不僅撤出了越南、柬埔寨、老撾三國,也包括泰國和緬甸,整個中南半島再沒有美國軍事基地(直到2004年美國重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美軍實際上撤過了南海,退守到了菲律賓一線。這也極大地幫助了越南,使得越南北方政府很快統一了南方。

 

三、文化和意識形態上的較量

 

對付美國為首的西方侵略勢力,更重要的方面是意識形態方面。毛澤東主席曾指出,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蘇聯由于意識形態領域的大敗虧輸、全盤西化,接受了西方自由派的那套說辭,結果換來了亡黨亡國的下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還算稍微好一些的,雖然物價飛漲,大體上還保持了國內的和平,烏克蘭才是真的被西方忽悠瘸了。在蘇聯時代,烏克蘭不但保有核武器,擁有強大的工業實力,甚至可以造航母和轟炸機這種現代工業的皇冠。蘇聯解體后,烏克蘭指望西方保護,自廢武功,銷毀了核武器,保存的工業基礎也受西方忽悠而開放,被涌入的西方資本侵吞一空,國家還成為了西方與俄羅斯角力的戰場,戰爭時時降臨了這片土地。人民生活陷入極端貧困,失業率暴增,大量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去從事非法行業,毒品、槍支、人口買賣等犯罪活動激增,烏克蘭甚至有了歐洲妓院的稱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國家的巨大恥辱。

 

由此可見,占領意識形態的陣地有多么重要。這一點,毛澤東同志在1942年就強調過了,他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戰勝敵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槍的軍隊。但是僅僅有這種軍隊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文化的軍隊,這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不能凝聚民心軍心,就不可能組織一支強大的軍隊,就不可能戰勝內外敵人。

 

新中國成立后,宣布的對外政策是,打掃干凈再迎客,徹底清理了美國和西方在中國的特權。當時美國精英很不甘心巨大利益被清理,公開追究,誰丟失了中國,仿佛中國是屬于美國的,也實際上說明,舊中國實際就是美國控制的殖民地。在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安排下,1950年2月9日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發表公開演講,指責美國國務院被共產黨間諜控制,在美國掀起了反共浪潮。共產主義思想和意識形態也就成為美國主流媒體聲討的對象。當時美國有2000多萬人被審查,約占美國成年人口四分之一,著名五星上將,國防部長馬歇爾都被迫辭職。

 

這也是美國精英為軍事侵略中國做輿論準備。按照美國總統杜魯門回憶錄介紹[1],美國侵朝軍隊制定了進攻中國東北的計劃,他也批準了該計劃,但因盟國反對而取消。就實際來看,當時美軍飛機已經多次轟炸中國,陸軍沒有進入東北境內,主要原因是志愿軍打敗了美軍,使得美軍根本沒有機會登陸我國東北。

 

當時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才成為中國舞臺的主角,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還很小,更不用說,影響美國和西方的意識形態了。但是,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不僅戰勝了美軍為首的西方十六國聯軍的進攻,而且俘虜了很多西方各國士兵,按照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韓戰紀念碑記載[2],聯合國軍除死亡415004人,傷殘425868人外,其中被俘美軍就有7140人,失蹤8177人,聯合國軍則被俘92790人,失蹤470267人。根據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公報,志愿軍總共俘虜了7218名美國軍人;朝鮮人民軍俘虜了2000多名美國軍人;共約接近9500名被俘美軍。在志愿軍的俘虜營里,他們都廣泛接受了志愿軍的思想教育。1953年雙方交換俘虜時,有21名被中國軍隊俘獲的美軍戰俘和1名英軍戰俘宣布拒絕遣返回自己的國家,而是選擇到中國生活居住,就是志愿軍揭穿美帝意識形態謊言的結果。

 

在志愿軍的宣傳感召下,美軍甚至有成建制的連隊集體投降當俘虜。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建制軍隊向他國軍隊投降。這一切自然與毛澤東領導的志愿軍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戰場斗爭有關。毛澤東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早就精辟地指出,“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美國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資產階級一個階級的獨裁統治的別名。美國有很多錢,可惜只愿意送給極端腐敗的蔣介石反動派。現在和將來據說很愿意送些給它在中國的第五縱隊,但是不愿意送給一般的書生氣十足的不識抬舉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當然更加不愿意送給共產黨。”

 

志愿軍俘虜的美國和西方各國俘虜回國了,順便也將新中國的意識形態帶回西方各國了。新中國的意識形態就開始在美國和西方開始發芽壯大了。此外,雖然美國和西方極力封鎖新中國,卻不得不與開始走上世界舞臺的新中國打交道,不得不受新中國意識形態影響。例如,1954年日內瓦會議談判朝鮮和中南半島和平問題,當時美國精英害怕美國官員受中國外交人員影響,甚至規定參會人員不得私下與中國人接觸[10]。

 

但是,經過志愿軍教育的戰俘們已經回到美國和西方了,就由不得美國的精英老爺們了。他們回美國后,很快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抗斗爭。進入60年代以后,黑人抗暴和爭取民權的斗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逐漸把非暴力直接行動發展為以暴抗暴的群眾武裝斗爭,斗爭中心也由南部轉向北部黑人集中的大城市。

 

1963年8月,金博士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館前廣場聚集了二十五萬名群眾,并發表他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產生了廣泛的輿論影響。1964年2月3日紐約市840所公立中小學校師生聯合舉行大規模罷課、罷教,參加達50萬人。1965年8月,洛杉磯市掀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武裝抗暴斗爭。1966年,在芝加哥、舊金山、克利夫蘭等幾十個大城市相繼爆發了黑人暴動。1967年美國黑人在全國100多個大城市舉行了200多起武裝抗暴斗爭。1968年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125個城市相繼爆發了黑人武裝抗暴斗爭,總統約翰遜一共抽調了五萬五千名陸軍和州兵進行鎮壓[11]。

 

到上個世紀60年代,借助抗美援朝的勝利,以及在中國支持下全世界范圍內殖民地獨立浪潮推動下,以毛澤東思想為主體的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已經成功植入西方。多數西方知識分子被中國所吸引。作為美國的中國研究首席專家,哈佛大學的費正清教授在1972年就寫道[1, 12]:“中國人似乎很健康,他們衣食充足,宣稱自己是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的公民……在農村所發生的變化是神奇的……毛澤東主義的革命總的來說是幾個世紀以來發生在中國人民身上的最好的事件。”即便是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在與毛澤東會面時,也高度評價毛澤東的著作改變了世界[13]。

 

美國歷史學家Wolin教授總結說,正如毛澤東常常強調要發展出一種“具有中國特點的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一樣,反過來,在當時的西方情境中,人們也有充分的理由談及“具有西方特點的毛澤東思想”[14]。“當1966年毛澤東......在西方學生中找到了大批支持者。西方學生中的支持者能夠很容易對中國的北京、上海和武漢等城市中的相同群體產生認同,認同這些人在奮力捍衛中國共產主義的革命銳氣,以防止它退化到那種官僚和獨裁主義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

 

西方學生積極響應毛澤東號召,其頂峰是法國在1968年5月爆發的學生運動。全國性的學生抗議浪潮加上1000萬市民(幾近全國總人口的15%)積極支持而舉行的總罷工,從而達到高潮,它一度迫使戴高樂總統逃避到了德國的巴登。當然,法國并不是唯一經受如此嚴重的社會政治變化的國家。類似的抗議活動也發生在紐約、芝加哥、柏林、華沙、布拉格、墨西哥城和其他地方[14]。

 

這些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學生抗議發生的背景是美國在越南發動了戰爭,美國使用了那些公然違背道義的手段,如地毯式轟炸、枯葉劑、凝固汽油燃燒彈和毒氣等[15];從1965年到1972年,美軍在越南投彈量高達755萬噸,是二戰投彈總量的2.7倍[16],以此來摧垮一個尋求獨立的發展中的亞洲國家的政治意愿。

 

盡管資源有限,越南在中國人民支持下,仍設法打敗了地球上最強的軍事大國,使美軍不得不從越南撤軍。這場戰爭被廣泛視作第三世界國家與西方政治和軍事強權的對抗。當時日本、德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的青年學生還組織起來發起了武裝斗爭,要推翻西方的統治者,支持世界各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意大利紅色旅就曾抓住了擔任國會議員的前總理莫羅[17]。美國國內的反戰斗爭也同樣此起彼伏,綿延不斷。1968年4月4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后,美國125個城市發起反戰抗議示威活動和武裝反抗斗爭,美國聯邦政府出動5.5萬名士兵進行鎮壓[11]。美國著名電影《阿甘正傳》,就不得不對當年美國社會的反戰思潮有所反映。

 

西方學生們的反抗運動,同樣受到西方學者們的支持。當時很多西方知識分子認同毛澤東的成就和發展路線[14]。英國著名哲學家湯因比在其著作中指出[18],中國的領袖們正在采取措施防止悲劇的重演。如果中國人真正從中國的歷史錯誤中吸取教訓,如果他們成功地從這種錯誤的循環中解脫出來,那他們就完成了一項偉業,這不僅對于他們自己的國家,而且對處于深淺莫測的人類歷史長河關鍵階段的全人類來說,都是一項偉業”。湯因比[19]從兩次世界大戰的后果出發,對西方民族主義軍事擴張路線的悲觀和絕望;高度評價了中國文明和平融合,將希望寄托在毛澤東領導對中國文化的改造,改革中國的文化和思想,打破中國文明的歷史怪圈,為人類社會的統一和發展作出貢獻,并將其看成是人類最后的希望[18]。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美國精英處于內外交困的時候,美國和其主要盟友英國和日本都嚴重通貨膨脹,美元則從1971年1盎司黃金價值為35美元增長到1980年的850美元,上漲了25倍,平均每年高達38%,跟隨美國最緊的日英兩國的年物價上漲率曾高達30%[20],經濟瀕臨崩潰。其主要原因,就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產油國團結起來,在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支持下,擺脫了美國控制,自行將石油價格增加數十倍,從每桶1-2美元增加到30多美元。美國由于侵略越南戰爭,遭到中國人民支持下的越南人民的反抗,加上國內和西方盟國的反對,包括美國青年紛紛起來抵制從軍,美國精英不得不承認失敗,再也無力發動戰爭鎮壓第三世界國家獨立斗爭,來控制石油價格了。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承認中國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從而承認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這一偉大勝利的背后,是中國在軍事與軍事技術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當時中國連續擊落美國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使美國于七十年代初不得不停止了對中國的軍事偵查。美國侵越戰爭期間,由于越南的熱帶叢林氣候,流行瘧疾,加上當時侵入人體的瘧原蟲對瘧疾特效藥喹啉產生抗藥性,從而給越美兩國士兵帶來了災難,以至于美軍有10多萬人都患上瘧疾,失去戰斗力,甚至死亡。當時美國政府集中了美國大批優秀科學家們,篩選了20多萬種藥物,尋找和開發一種新的治理瘧疾的特效藥,卻無一成功[21]。中國的科學家反而發明了青蒿素,直到現在,青蒿素還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推的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也是新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為此,發明者屠呦呦教授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此外,我國成功發射了“兩彈一星”,建立了戰略核武器系統,打破了西方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軍事斗爭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在軍事方面的技術勝利,更說明科學技術方面的能力,也充分說明了當時中國取得了偉大的科技成就。

 

正是中國在軍事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導致美國和西方軍事上圍堵中國的失敗,美國和西方不得不承認新中國政權,公開放棄試圖通過武力控制中國的企圖,從而標志著西方承認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至此,中國才真正擺脫近代以來,一直籠罩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生存威脅。這是舊中國100多年來,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流血犧牲,努力奮斗,犧牲數千萬人,而沒有成就的目標。中國人民在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取得的這一偉大成就,是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偉大貢獻,無論怎么高評,都不為過。這也是用意識形態凝聚民心產生的必然結果。

 

當時的中國對西方社會也產生了深刻影響,讓西方精英第一次認識到,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西方等級社會第一次從根本上得到了觸動;美國種族隔離政策被廢除,黑人第一次被置于平等的地位。從美國電影藝術來看,與五十年代相比,七十年代以來,美國電影作品上的公開宣傳不同階級的不平等才逐漸消失。西方學者認為,西方社會第一次走向比較自由和平等的時代[22]。那是第三世界國家走向獨立的時代,也是西方不敢以武力公開否決各國獨立的時代。

 

毛澤東去世的時候,美國總統福特評價說:“毛主席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對歷史的影響將遠遠超出中國的國界”,“在任何時代成為歷史偉人的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美國人不會忘記,正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中國同美國一起采取行動結束了一代人的敵對情緒,在我們兩國關系上開創了一個新的和比較積極的時代。”

 

四、建立全球反美統一戰線,孤立美國精英

  

雖然上層精英把持了國家權力和國家機器,比普通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力量,但是,毛主席是世界上第一個相信并向世人證明,真正的力量來自民眾,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毛主席也是第一個以此為原則,制定了群眾路線的工作方針,以人民利益為標準,處理一切國內外事務。早在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就發明公開聲明,指出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并進一步解釋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政治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這是因為,美國精英所掌握的任何力量,其主體都是由人民組成的,包括軍隊和警察,沒有人民的支持,他們是沒有任何實力的。

  

1)支持美國黑人和普通老百姓反抗美國精英的壓迫,使美國精英在國內陷入孤立

  

美國是英國殖民者占領美洲印第安人領土,建立的國家,對印第安人實行種族滅絕的政策,卻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迷惑了很多人。美國比西歐封建制進步的地方在于廢除了封建等級制度,但又建立了以財產為標準的新的等級制度,黑人是作為奴隸被販賣到美國,為美國精英服務的。1864年南北戰爭期間,北方政府為贏得戰爭,宣布廢除奴隸制,使得美國南方大量奴隸奮起反抗南方政府,為北方贏得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戰后,南方白人政權仍然實現了不平等的種族隔離制度,限制黑人的正常權利,包括選舉權,在各方面歧視黑人,使黑人在各方面都落后美國白人,如死亡率一直是美國白人2倍左右,人均收入和財富都遠遠低于美國白人。

  

在朝鮮戰場上,在志愿軍的感召下,曾有一支黑人組成的連隊,因受美軍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而整體投降志愿軍,使得美軍再也不敢在軍隊中實現種族隔離政策了,從而打破了美國國內種族隔離政策。而被志愿軍俘虜的黑人士兵受到志愿軍反抗壓迫和人人平等的教育宣傳,回國后,又將反抗斗爭的火種傳播到黑人社會,從而在美國掀起了反抗種族隔離和歧視的斗爭,席卷美國各地。侵越戰爭的巨大消耗,使美國經濟不勝負荷,物價飛漲,以黃金價格計算,年平均上漲41%。底層老百姓紛紛公開反抗,按照參考消息轉載的美國報紙報道,美國100多個城市出現武裝反抗斗爭。在美國西部最大城市洛杉磯,反抗者曾收繳數千支政府槍支,逼迫美國中央政府派出2萬多人的軍隊進駐城市鎮壓反抗。美國各地年輕人紛紛抵制當兵,使美國長期執行的義務兵役制再也推行不下去,不得不改為花錢雇人當兵[23],經濟開支增加,士兵素質下降,嚴重影響美軍士氣和戰斗力。當時美國的上層精英陷入被嚴重孤立的狀態,侵略越南政策再也執行不下去。

  

2)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反抗美國精英支持和收買的走狗,在國際上孤立美國精英

  

二戰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被英法等西方國家控制,是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戰后,殖民地人民紛紛覺醒,追求獨立。美國也打著支持殖民地獨立的旗號,收買殖民地上層,試圖掌控殖民地。美國比英法高明的地方在于,美國花大力氣為很多小國培養了大批“人才”,灌輸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從而服務于美國精英的利益。其所控制的殖民地名義上是獨立的,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被美國的代理人控制。美國在全世界各地大建軍事基地,在軍事上威脅各國,直到現在,美國在全世界還有400多個軍事基地。美國還為其代理人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支援,取得政權。但是,中國全面支持各國人民的解放斗爭,為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培養了大量軍政人才,主導了很多國家的獨立斗爭,到七十年代,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都獨立建立國家,大部分國家都不受美國控制,支持中國反抗美帝國主義的霸權斗爭。即使少數被美國控制的國家,也存在大量反美武裝,使美國不僅難以掠奪它們的資源,反而需要美國精英提供軍事物資和人員去幫助它們鎮壓,成為美國的沉重負擔。1973年美國和西方支持以色列進攻中東周邊國家,中東產油國對美國和西方禁運,使美國和西方陷入嚴重的能源危機中。美國當時在國際上也陷入空前的孤立狀態,在聯合國的議案常常遭到第三世界國家的阻擊。

  

3)區別對待美國的西方盟國,孤立美國精英

  

毛澤東主席善于利用美國和西方盟友之間的內部矛盾,區別對待西方國家。新中國成立時,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卻沒有解放香港,讓英國繼續控制香港,由于香港供水必須依靠大陸,使得英國不得不妥協,從而為中國與西方之間保留了聯系的通道。1950年1月,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6月17日,中英達成互派代辦的協議,建立代辦級外交關系,1972年升級為大使級外交關系。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主席后來又提出“三個世界”理論,公開揭示西方各國也受美國掠奪和壓迫的事實,提請西方老百姓起來反抗。

  

當時美蘇兩大集團開展的軍備競賽,大力發展毀滅性的核武器,使西方知識階層十分擔心人類陷入毀滅的境地。中國成功研制核武器后,公開宣布不首先對他國使用核武器,受到西方知識分子的廣泛歡迎。后來,西方知識界和青年學生還紛紛響應毛澤東主席的“造反有理”號召,組織群眾性的政治運動,反對美國和西方精英的對外侵略政策。法國巴黎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罷工游行活動,占人口15%的老百姓參加,迫使總統戴高樂逃到了國外。意大利紅色旅發起武裝斗爭,綁架了總理莫羅。西歐各國廣泛掀起的群眾運動,也限制了西方國家政府支持美國對外侵略的政策。當時美國在全世界各地遭遇廣泛的反美斗爭,尤其是越南戰場的大量消耗,使得美國國內經濟不勝負荷,不得不借助西方同盟,從西方盟友手里免費獲得物資,掠奪西方盟友,例如,美國借助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要求的西方各國對美國有限開放貨幣主權,通過增印美元,從西方各國購買物資。西方各國則通過合法手段反制美國,例如對美元儲蓄收稅,為美元消費提供補貼等減少國內民眾持有美元,限制貨幣主權被美國侵犯的程度,后來干脆通過行政手段,將美元排除出國際貿易。西歐各國群眾則經常性地公開組織集會,抗議美國的霸權主義對外侵略政策和行動,各國政府順應民眾要求,公開反對美國的侵越政策,不再派軍隊到越南加入美國派遣的侵略軍,使美國上層精英在西方社會陷入十分孤立的境地。

 

4)聯合蘇聯對付美國

 

到六十年代初,我國與蘇聯關系破裂已經公開化,但是,毛澤東主席將雙方的爭端局限在意識形態領域,爭論的焦點是如何搞社會主義。這就逼迫蘇聯不得不和中國一道,支持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對付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從而將蘇聯集團也拉入到抗美援越的前線,增強了我們對付美國精英的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了美國精英。

 

五、分析與總結

 

美國精英究竟是毛澤東主席總結的不講道理的強盜,還是公知們宣傳的普世燈塔,是決定我們對付美國策略和行動的關鍵,也是對付美國支持的臺灣分裂勢力的關鍵。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美雙方結束敵對的根源之一,是毛澤東時代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輸出,揭露了美國精英的強盜本質,極大地促進了美國人民的覺醒和反抗,推動美國的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提高了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美國黑人的社會地位,從而被美國人民所認同,使得美國精英不得不放棄公開敵對中國的政策。美國總統福特在紀念毛澤東逝世時不得不公開承認,是毛澤東推動中美兩國結束敵對情緒。

 

如今公知們公開將美國打扮成人類的燈塔。他們荒謬地宣傳[24],“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首先就是要對美國開放。不對美國開放,對任何其它國家開放都沒有用”,因為“跟著美國的國家都富強了[25]。”這番話的內在邏輯是,第一,中國很窮,需要向美國學習;第二,我們向美國開放,讓美國充分了解我們,美國就會幫助我們變富。這等于天真地假設美國人是天使,會無私地幫助中國。

 

其實美國精英拿胡蘿卜和大棒推銷的西方自由市場經濟學及其衍生的華盛頓共識經濟政策,其基本公理就是人是自私的[26]。美國人有美國人利益,中國人有中國人利益。兩者從利益上講是相互對立的,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在國際舞臺上,就是戰略對手;在戰場上,就是要槍炮伺候的敵人。在朝鮮戰場上,美國軍隊和中國志愿軍也確實面對面干了一仗,美國軍隊被中國志愿軍消滅了很多。按照中國官方公布,消滅了美軍39.7萬人;按美國官方公布,超過17萬人;而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則被中國消滅了225萬人[2]。這是美國精英承認的第一次軍事失敗,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軍事失敗。

 

崇美精英們顯然沒有學懂美國精英推銷的西方經濟學,因為其基本假設與美國精英在西方經濟學諄諄教誨的真理是相互矛盾的。他們顯然不認為美國精英是自私的,而是指望美國精英們是無私的天使,會主動幫助中國人致富。在他們看來,跟著美國的日本、我國臺灣、南朝鮮等等都變富了,顯然是美國幫助了它們,美國也會幫助中國。

 

在這些地方變富過程中,也許美國確實“幫助”了他們,并且發揮了作用。但美國幫助這些地方勢力,是指望它們充當美國進攻中國的炮灰。朝鮮戰場上,南朝鮮人就是主要的炮灰,被中國軍隊消滅的南朝鮮軍隊是美國軍隊的5倍以上。當時美國軍方還制定了大規模軍事侵略我國東北的軍事計劃,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也批準了這個計劃,只因軍事失敗,才僅僅執行了一部分[1],包括在我國東北通過飛機大量投放細菌發動細菌戰[27] ,多次轟炸我國東北[28],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奧斯汀(Warren R. Austin)在聯合國發言,不得不承認了美國對中國東北的轟炸,但以誤炸搪塞[29]。只是美國軍隊很快就被打敗,無法在中朝邊境駐足,更無法讓美國陸軍登陸中國東北,只好放棄了侵略中國的計劃,南朝鮮炮灰沒有起到美國精英所期待的作用。

 

盤踞我國臺灣的國民黨蔣介石軍隊也是美國的炮灰,曾在美國支持安排下,由美國提供飛機和軍火,派空軍轟炸上海等重要工業城市,對上海的轟炸整整持續一年多,1950年2月6日轟炸所產生破壞最為嚴重,造成軍民死傷近1500人,上海的電力設備損壞高達五分之四[30],隨之全市停電,工廠停工,商店關張,錢莊倒閉,交通秩序混亂,市民生活更是一派狼藉,春節節慶氣氛全無,夜晚的大上海一片漆黑。蔣匪集團很好地充當了美國炮灰。

 

菲律賓是美國最早的殖民地,美國在十九世紀末就控制了菲律賓,只是菲律賓與中國隔著浩瀚的中國南海,又很貧窮落后,無法成為美國進攻中國的有用炮灰,也就一直貧窮了。

 

日本是美國最好的炮灰,近代以來,美國一直支持日本人侵略中國,在日本歷次侵華行動中,美國都是日本戰略物資的主要供應者。先后將琉球、臺灣和朝鮮從中國肢解,后來又占領中國東北,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按日本軍方官員說法,日本本是資源匱乏國家,根本沒有能力進攻中國,主要依靠美國提供物資[31]。很多美國精英也很清楚這一點,例如曾經擔任美國國務卿和二戰陸軍部長的史汀生(Henry Lewis Stimson)先生就公開在美國紐約時報[32](p100)上批評美國給日本提供戰略物資,認為美國政府只需禁止美國供應物資給日本,中國人就很容易打敗日本的侵略,而且贏得了美國輿論的一片稱贊[33]。從1931年到1941年,美國精英向日本提供的戰略物資高達20億美元[34],而日本進攻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以后,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賣給中國用于抗日戰場的物資僅有2億多美元[35],主要用于緬甸戰場[36, 37] 。蔣介石曾致電羅斯福指出[38],“到1944年6月,中國內地全部之軍隊,除云南遠征軍之外,并未有租借案之一槍一炮”。民國政府官員抱怨,到1944年9月,美軍運抵中國抗日戰場的軍火,不足一個師作戰一星期需要[36]。然而,蔣介石和他的留美精英組成的政府,卻在“九一八事變”后,一直迷信美國和西方承諾保護中國領土和主權,幻想美國和西方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長期實施不抵抗政策[39],致使日本不戰而獲,侵略野心膨脹,導致全面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又背著中國,伙同俄國人制定《雅爾塔協定》[40],割走了中國外蒙領土,占領旅大等港口,這是中國近代以來損失國土最大的一次失敗。借助日本侵略中國,美國既削弱了中國實力,也極大地削弱了日本實力。到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軍隊同時登陸中日領土,讓中日兩國都成了美國控制的半殖民地。二戰后,更是提供了30億美元軍火等物資[41],幫助蔣介石鎮壓人民的反抗,屠殺中國軍民;還有表面上聲稱歸還中國,實際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42]。

 

但是,即使在當代中國,由于美國精英通過文化侵略培養了大量美國崇拜者,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和網絡,到處充斥了美國幫助舊中國的神話,如拍攝電影紀念駝峰空運[43] 。舊中國時代最后一任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試圖分裂中國為南北中國,又被精英們迎回了中國[44]。我國知識界甚至在八十年代開始,就按照美方要求,修訂辭典字典辭海[45]和百科全書等主流意識形態工具書[46]。美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教科書,實質上與美國培養經濟金融人才的教科書在很多方面是相反的[47],是美國的意識形態教科書[48, 49],卻成為中國大學的主流教科書[50],主導了中國的經濟學教育[51],從而向中國的大學生灌輸美國的意識形態,培養了大批信奉西方意識形態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崇美精英支持下,占據了我國主流媒體。崇美精英們甚至在中國的中小學教科書上宣傳美國的普世形象,以至于我國教科書中,有多篇文章盛贊大奴隸主華盛頓,甚至普遍將優良品質與西方人關聯起來,而中國人則與惡劣品質關聯起來[52],書中大凡做好事,有好品質的主人公,都是西方人,相反做壞事,品質惡劣的,則都是中國人。這些教科書都成為鄙視祖國文化,宣揚美國意識形態的主要工具之一,已經洗腦了數十屆畢業生。

 

如今從根本上批判美國和西方意識形態的聲音,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已經很難聽到。相反,推銷美國的意識形態不但不遭遇反對,反而支持者眾多,而且公開反對與美國在意識形態方面對抗。甚至像方方這種公認的崇美公知都有高達500萬粉絲,此人以造謠污蔑中國防疫為主的日記,能夠以最快速度在短短10天時間內出版,注意書名《武漢日記:來自疫情中心源頭的報道》,暗示病毒來自武漢,就是在為西方免費提供對付中國的炮彈。這都充分顯示,美國和西方的殖民主義文化早已深入中國,影響中國整個社會了。

 

為什么在中國,有大批精英篤信美國,幻想美國天使般的幫助,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精英一直自詡為上帝的選民,將自己的國家視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巔之城”,并肩負著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美國的很多普通民眾則在美國精英的召喚下,經常到世界各地推銷美國的文化,真誠地幫助各國老百姓,以及真誠地幫助在美國的外國人。大多數中國人,在與美國民眾交往的時候,常常能感受到美國民眾的善意和幫助。但這并不說明,美國精英會幫助中國,而是借此來欺騙各國人民,包括美國人民。更重要的是,美國精英通過在華設立基金會、思想庫、游說團、以及投資企業等組織,以及提供獎學金等吸引中國學生學者到美國留學講學等,將大批學生學者,領導干部的子女親屬、退休干部吸收到這些組織,同時通過國內和境外的利益安排,拉攏、收買、最終控制中國內政外交的決策者和執行者。美國中央情報局早就專門提出了《和平演變中國十條訓令》,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他的《1999:不戰而勝》一書中預言:“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長期以來,美國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于對中國政府的顛覆活動,很多活動都是公開進行的,例如,2021年4月24日美國國會通過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有一項非常明確的內容——國會每年撥款3億美元用于針對中國的顏色“革命”,實質是在中國制造動亂。

 

公知精英們公開主張與國際接軌,實際就是與美國精英宣傳的思想接軌;就是接受美國和西方精英推銷的一套制度、文化和意識形態,也包括價值觀,老老實實當美國的精神殖民地。清華大學某著名教授公開認為,美國特朗普總統在貿易戰中對中國提出的要求,90%是有利于中國的[53]。某些官僚公開主張,借助外來壓力推動改革,實際就是按照美國要求進行改革。毛主席在世時,對于美帝“和平演變”的陰謀早有洞察,并做出了警示。毛主席告誡我們:“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仗我們是不怕打的,帝國主義要想‘和平演變’我們這一代人也難;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講了。中國人講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到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情形又會是個什么樣子呢?”“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國的大地上,再出現人剝削人的現象,再出現資本家、企業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鴉片煙,如果那樣,許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但是,如今世上不再有毛澤東領導世界人民反抗美帝的剝削和壓迫,于是美國精英們不斷壓榨各國包括美國老百姓,美國的貧富差距也一樣逐漸加大,到2010年美國國內就形成了99%對1%運動。但美國精英卻將鍋扣到了中國頭上,中國的精英們主張與美國接軌,不能很好地反擊美國精英的污蔑宣傳,自然完美地配合了美國精英,讓美國老百姓相信了美國精英的謊言。于是,如今美國的民意調查,73%美國民眾都敵視中國[54]。這是一個敵對國家才能達到的比例,也對美國政治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美國參眾兩院的議員們雖然兩黨在國內議案方面對立十分嚴重,只講黨派利益,常常為此打得不可開交,但在表決對付中國的議案時,都十分一致,很少有反對者。議員們十分熱心于發起攻擊中國的議案,以便增加支持的民意,最近幾個月甚至到了每天都能通過幾個反華議案的頻繁程度。10月31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羅馬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這幾年,美方肆意干涉中國內部事務,本屆國會(今年1月20日開始,不到10個月)就出臺了300多項反華議案,平均每天超過一項。如果有一天,美國精英們決策軍事進攻中國,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民意反對,美國精英們早已為此做好了民意動員。這與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民眾響應毛澤東的號召反戰,導致美國不得不承認侵越戰爭失敗,放棄公開敵對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意識形態上的投降,必然導致災難性后果,甚至徹底失敗。毛澤東主席告誡我們,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不是東風壓倒西方,就是西方壓倒東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當政時,是美國精英在意識形態領域遭遇毛澤東全面反擊的時代,體會最深,后來在其著作中指出:“盡管我們與蘇聯在軍事、經濟和政治上進行競爭,但意識形態是我們爭奪的根源。如果我們在意識形態斗爭中打了敗仗,我們所有的武器、條約、貿易、外援和文化關系都將毫無意義。”毛澤東時代從來都是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的意識形態,公開提出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美帝國主義反動派是全世界被壓迫人民的敵人,號召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反動派及其走狗。就是尼克松訪華,走下飛機,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標語,絲毫不會因美國減少敵意而妥協。相反,與國際接軌,迷信美國精英的意識形態,必然導致蘇聯式意識形態崩潰和國家崩潰,給人民帶來驚天的災難。我們理應借鑒毛澤東時代的成功經驗,理直氣壯地揭露西方帝國主義的強盜本質,回擊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污蔑,同時在政治經濟領域反擊美帝。

 

由于意識形態領域的妥協退讓,讓西方文化侵入我國,控制國內民眾思想,很多富豪迷信西方宣傳,他們在國內政策支持下發財后,熱衷于將財產轉移到美國和西方,前往他們心目中的圣地生活,甚至因為迷信美國精英的意識形態宣傳,將在中國賺來的億萬財產免費捐獻給美國大學或基金會等機構。例如有史以來給哈佛大學捐款排名第一和第四的都是在我國發財的富豪。今年年初,美國精英公開污蔑中國在新疆搞種族滅絕,等于指責精英們犯下反人類罪,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國軍事力量保護,他們恐怕早就被押上美帝審判臺,接受美帝審判了。但是崇美精英們還是在千方百計地宣傳向美國妥協,不敢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霸權。這是美國大兵又敢于重新踏上中國領土臺灣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國民意支持美國精英反華的主要原因。

 

總結毛澤東時代針對美國支持臺灣分裂勢力阻礙我們統一臺灣,首先在指導思想上確認美國精英是不講道理的強盜,以打擊他們為主,逼迫他們從臺灣撤軍。從行動上來看,第一是支持第三世界國家武裝反抗美帝霸權,給美國造成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整個六十年代美國軍事開支超過二戰,美國主要依靠掠奪西方盟友支持戰爭,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西方盟友為避免經濟損失,不再支持美國精英,使得美國物價飛漲,按照黃金或石油價格計算,十年上漲25倍,經濟瀕臨崩潰,無法繼續戰爭。第二是在意識形態領域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精英,揭露美國精英的強盜和紙老虎本質,極大地喚醒了世界各國人民反抗美帝的斗志,不僅在第三世界國家,而且在美國和西方國家都極大地孤立了美國精英。美國民眾抵制對外侵略政策,不再當兵,致使美國義務兵役制無法執行;西方國家不再政治上和經濟上支持美國。美國和西方民眾的覺醒,使得美國精英必須不斷提高民眾的收入,再也無法依靠壓榨民眾來支持戰爭,不得不停止戰爭,從我國臺灣和中南半島撤出軍隊,使得我國極大地改善了統一臺灣的環境,推進了我國統一臺灣的進程。

 

這一歷史進程為什么后來被逐漸逆轉,美國反華民意為什么又恢復到新中國建國之初的狀態,美國大兵為什么又重新登陸我國領土臺灣,這是需要我們在學習毛澤東中尋找答案和汲取經驗的。

 

參考文獻:

1. 哈里·杜魯門著, 杜魯門回憶錄 下. 2007: 北京:東方出版社. p. 424,481.

2. 劉明福, 解放軍為什么能贏:常勝之師戰略戰術全解密,注:美國政府在首都華盛頓所建韓戰紀念碑上公布的數據,參觀者都可以拍攝到,網上有很多人公布了照片. 2012: 人民武警出版社. p. 109.

3. 陶文釗, 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第2卷 1949-1972 上. 2004: 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 p. 437-438.

4. 段立生著, 柬埔寨通史. 2019: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p. 162.

5. 郭松民,  抗美援越:毛澤東的雙重勝利—— 新中國的五次戰爭系列

http://m.jqdstudio.net/ssjj/guojipinglun/2017-06-24/116999.html. 2017-06-24.

6. Isserman)著;孫寶寅譯, 美.莫.艾.M., 美國人眼中的越南戰爭. 2006: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p. 119.

7. 金衛星著, 中美關系史綱 1784-2010. 2014: 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p. 222.

8. Hudson, M., 金融帝國,美國金融霸權的來源和基礎,嵇飛等譯. 2008,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p. 118,311,335,401,84,306.

9. 中國銀行行史編輯委員會編著, 中國銀行行史 1949-1992年 上. 2001: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p. 396-417.

10. 金沖及主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周恩來傳 3. 2011: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p. 1030.

11. 美國黑人的覺醒(45),https://ckxx.online/read-htm-tid-116233-fpage-10.html, in 參考消息1968.7.21,轉自香港大公報. 1968.

12. Fairbank, J., The New China and the American Connection. Foreign Affairs, 1972. 1972(10): p. 31 -36.

13. Nixon, R., 尼克松回憶錄.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p. 673-674.

14. Wolin, R., 毛澤東的影響: 東風西進,紀念毛澤東誕辰 120 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報告. 國外理論動態, 2014. 2014(4): p. 47-56.

15. Chomsky, N., 反思肯尼迪王朝,童新耕譯. 2005, : 上海譯文出版社.

16. (日)正村公宏著;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日本經濟研究室譯, 戰后日本經濟政治史.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 557,685-686.

17. (美)琳達·勞賽拉編寫;高哲民等譯, 政治謀殺案. 2000: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 362-366.

18. Toynbee, A.J., 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 2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 湯因比 and 池田大作, 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1999, 北京: 國際文化出版社.

20. Friedman, M., 貨幣的禍害,安佳譯. 2008, 北京: 商務印書館. p. 182-195.

21. 王哲著, 微戰爭 3 對決瘧疾、艾滋病、流感. 2014: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p. 36.

22. 許平, 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解讀. 探索與爭鳴 2008. 2008(12): p. 19-23.

23. 田小文等主編, 外國兵役制度概覽. 1997: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p. 7.

24. 李慎之, 談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 網上有全文,武賢明在菏澤學院學報2008年7月一期上發表的文章《鄧小平國家安全思想之嬗變》有引用,全文見:

http://www.doc88.com/p-78247265759.html. 戰略與管理, 2000. 2002(4).

25. 袁明,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美國因素. 外交評論, 2005. 2005(6).

26. Samuelson, P.A. and W.D. Nordhaus, 微觀經濟學,蕭琛主譯. 2012,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

27. 孟濤, 關于朝鮮戰爭中美軍實施細菌戰的再考察.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13(05): p. 33-40+125.

28. 外交部, 我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聲明嚴斥麥克阿瑟及奧斯汀無恥讕言. 人民周報, 1950. 1950(7): p. 4-8.

29. Austin, W.R., U.S. Plane May Have Strafed China, in Pittsburgh Post-Gazette. 1950.

30. 張犇著, 1950年上海大轟炸. 2017: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1. 中原茂敏著, 大東亞補給戰. 1984: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p. 69-72.

32. 李長久 and 施魯佳, eds. 中美關系二百年. 1984, 新華出版社. p. Pages.

33. 金仲華等著, 1938年的世界. 戰時出版社. p. 92.

34. US_BUREAU_OF_CENSUS, HISTORICAL STAT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LONIAL TIMES TO 1970. 1975,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 903,692,820.

35. 章百家, 中美結盟與美國租借物資援華——為抗日尋求外國軍事援助的經歷之三. 百年潮, 2004(11): p. 20-27.

36. 章慕榮, 日本侵華時期國民政府陸軍武器裝備建設之考察,第35頁, in 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歷史專業. 2004.

37. 陶文釗編, 反法西斯戰爭時期的中國與世界研究 第6卷 戰時美國對華政策. 2010: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p. 317.

38. 黃仁宇, 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2008: 九州出版社. p. 321.

39. 陶文釗, 中美關系史. 1999: 上海人民出版社. p. 73.

40. 唐家璇, 中國外交辭典. 2000: 世界知識出版社. p. 730.

41. 美國國務院編, 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 in 中美關系資料匯編第一輯. 1949, 世界知識出版社: 北京. p. 84.

42. 管建強, 美國處分釣魚島群島、琉球群島嚴重違反國際法. 東方法學, 2012(06): p. 104-113.

43. 姚安濂, [大揭秘]“駝峰航線”的悲慘故事_大揭秘_視頻_央視網

http://tv.cntv.cn/video/C33859/8492fb84c7973ddd298396f60a4e5c44, https://www.iqiyi.com/v_19rro24kfc.html. 2012.

44. 張文木. 司徒雷登其人其事-

https://www.guancha.cn/ZhangWenMu/2013_11_22_187466.shtml. 2013.

45. 陳守禮著, 革命歷史與領袖不容歪曲和否定. 2008: 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

46. 夏征農, 致《中流》雜志編輯部函. 百年潮, 2000(6): p. 28.

47. 黃衛東, 美國的金融洗劫為什么能夠得逞? 海派經濟學, 2017. 2017(2): p. 123-139.

48. Hoover, K.R., economics as ideology, Keynes, Laski. Hayek and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2003,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49. Turner, R.S., Neo-Liberal Ideology:History, Concepts and Policies. 2008: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50. 徐秋慧, 中美大學經濟學教材比較.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 2011(01): p. 29-33.

51. 史蒂夫·科恩, 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如何主導了中國的經濟學教育? 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011年11月在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舉行的“多元化經濟學學會國際聯合會”第三次年會上的演講文稿), 2016. 2016(1).

52. 科學星球. 驚怒!語文教材被篡改!有人給孩子灌輸奴化思想、摧毀我們的文化自信!

https://mp.weixin.qq.com/s/DcjL8loEIUfWJqGv6J_R3w. 2021-12-10.

53. 李稻葵. 中國最早會在周五與理性瘋狂的川普達成協議,2019.5.8 

54. 環球時報評論. 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反華情緒泛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725371941860430&wfr=spider&for=pc. 2020-07-31.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