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三農問題研究專家溫鐵軍教授提出了“人民經濟”的概念,引起了經濟學界的廣泛爭議,有人認為是對經濟規律的不尊重,有人批評說是對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的否定,這些帽子可謂是危言聳聽,令人感覺必須要加以辨別是非曲折,感覺真理只有在辯論中進一步發展闡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論辯雙方的各自的邏輯起點。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出發點就是將自由市場經濟當作天然合理的教條,認準了只有相信市場自然調節功能的經濟學才是經濟學;相信市場是萬能的,市場會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將“看不見的手”看作是最合乎市場理性的力量,對于市場之外的其他因素天然排斥,似乎除了市場規律,其他都不能叫規律。殊不知,市場經濟自從發展以來不斷被“市場失靈”所挑戰,資本主義國家不斷發生的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很早就被人們所注意,經濟危機所造成的資源的浪費就是市場不合理性的一種體現。市場經濟的第二個不合理性的后果就是造成并加劇了貧富分化的“馬太效應”。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兩極分化擴大了人類社會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只會加劇人類社會的矛盾。
要解決市場經濟所造成的“經濟危機”與“貧富分化”的這兩大怪胎,必須打破市場原教旨主義的神話,尋找更新的出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最早就提出了改造資本主義的良方,那就是要從化解勞資雙方的矛盾的視角來看待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經濟秩序的不合理性,建構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馬克思在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理論時,一針見血地指出:資本主義的經濟學試圖將資本主義所有制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亙古不變的教條,實際上是希望維持資本權貴的利益,馬克思是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自由解放的立場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財產公有制,具有非常明確的“人民性”和理論創新性。
過去的經濟實踐與經濟研究表明:單一的經濟模式并不符合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適應的要求。也就是說處于不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經濟經營方式與所有制的形式必須是多樣化的,而不是單一的私有制與公有制就是最合理的。經濟發展的實踐顯示:多元經濟格局是符合實際需要最為恰當的經濟架構,而不是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們鼓吹的只有私有制才是最合理的經濟模式,自由主義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就在于他們盲目鼓吹所謂的產權理論,并將產權問題教條化和形而上學化,似乎不能觸碰這個私有產權的老虎屁股,將私有財產當作萬古不變的信條。其實,私有財產也是人類發展的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私有制起源于財產的剩余和人的自私貪婪的天性,卻不能體現人類社會的合作精神;人類在遇到復雜的難題時并不是憑個人的力量就可以解決的,人類在本質上是群居與協作的動物,在遠古時代人類只有通過相互合作才能對付猛獸,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工協作的社會,每個人只有依賴他人的專業技能創造的文明成果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個人的私有財產的獲得也是在仰仗他人的恩惠下才能獲得的。
私有制的排他性明顯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對立性,不符合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合作精神。近代以來的經濟實踐表明:財產的社會化公有是一種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那種固守私有財產的宗教般的信仰,不符合現代社會財產公有化的事實,這種盲目崇拜私有制的結果只會加劇人類的分化與對立,人為設置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從現有的股份制經濟類型看,這種多元主體甚至淡化了個人財產占有方式的私人所有,大大削弱了私有產權的合理性,為實現財產的社會化公有提供了可能性。過去那種產權明晰所產生的激勵效應只有在社會化不充分的時期,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作坊式經營條件下,才能顯示它的看得見的效果。在生產社會化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這種激勵可以通過制度化的社會管理來替代,股份制的基礎上出現的代理經紀人制度就是這種股份社會化后的產物。
其次,西方經濟學的范式不是唯一合理的經濟學理論。由于以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為代表的經濟理論其自身的內在矛盾在理論與實踐上的不完備性,急需要進行理論上的創新替代,“人民經濟”的理論正是適應這一時代呼喚的產物。
“人民經濟”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的一種繼承與發展。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最早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已經做了深入的分析與批判,但馬克思沒有看到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我們必須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維護無產階級利益的人民立場堅守并強化,馬克思正是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極端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站在維護無產階級利益的角度提出要變革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建立更合理的社會制度。經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長期共存的實踐,我們發現:這兩種社會制度各自有著自己產生的客觀社會基礎。資本主義是人類出現了私有制之后的產物,它無法克服其自身固有的矛盾與局限性,對資本主義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造有助于克服資本的局限性。遠的不說,就拿應對疫情而言,資本主義國家的醫院都是私有的,它無法不顧及資本家的經營成本而無條件地接受社會大眾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只有在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因為我們的醫院是國家所有的事業單位,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與醫院進行對接,彌補醫院在抗疫過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可以說“抗疫是人民經濟”的一個勝利,如果我們的醫院都是自負盈虧的私立醫院,他們如何免費地收治這些大量的病患呢?美國抗疫不是很成功,不是他們的政府不努力,而是他們的醫療體制決定了他們無法不計成本地滿足社會對醫療資源的需求。
第三,“人民經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經濟。市場經濟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具有投機炒作的機會主義風險,因為資本單純追求利益的動機,會使得資本瘋狂地為了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而進行惡意地炒作。疫情封控期間,一些地方出現高價蔬菜豬肉香煙等生活必需品,說明市場本身具有失控的可能性,沒有政府的監管,人民的利益就很難得到維護。正是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才實現了市場的穩定有序,最大限度地維護了人民的利益。這在實踐的維度詮釋了“人民經濟”的完整內涵,保證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第四,“人民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邏輯基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作為我們經濟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我們搞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建設必須要讓人民得到實惠,人民應該是占人口的大多數,市場經濟的自發結果是造成少數富人群體,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如何帶動大多數人跟隨富起來,是一個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只有從政府的宏觀政策的角度才能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如前文所言:市場只會使“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要扭轉市場經濟造成的不合理結果,政府必須有所作為,政府可以通過調節稅的方式,讓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或者免稅的方式,甚至于政府還可以對特困群體增加低保收入的方式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政府只有成功地解決中國廣大低收入群體的脫貧攻堅難題,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才能回答“我們過去為什么成功,將來如何繼續成功”的歷史之問。
第五,“人民經濟”是促進經濟健康良性循環的經濟。從消費經濟的角度看,富人的消費能力也會有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從這個視角看,富人收入的增加,他們的消費不會進一步擴展,社會消費能力并不會顯著提升,至多是增加他們銀行賬戶上的存款數額。相反,如果是社會大眾收入的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增強,對社會生活用品的消費需求會顯著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會促進生產領域的擴展,從而在消費與生產之間建立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這樣可以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社會整體的進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希望維持的是一種“權貴經濟”的既得利益,他們擔心提倡“人民經濟”就會沖擊非公經濟,這是他們對“人民經濟”極為不滿和痛恨的根本原因。但這是不符合國家推動經濟良性健康發展的現實需要,只能是一種日落黃昏時的昨日明花。
綜上所述,“人民經濟”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的最清晰的理論表達和創新,它打破了過去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經濟理論所壟斷的經濟發展問題上的話語霸權;“人民經濟”是對“權貴經濟”的一次有力沖擊和有效應對,提出了在新時代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立場和方法,創造了經濟學的中國學術話語的新范式,是一次重要的理論創新。
作者:左克紅 系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哲學博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