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恩格斯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過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偉大人格、卓越才華、杰出貢獻和巨大影響給以最高評價。梳理和闡釋恩格斯的這些評價性論述,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馬克思去世之際,恩格斯在給友人的信中和在馬克思墓前講話中,對馬克思的地位和貢獻作了總體性評價。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也在多個場合通過澄清他和馬克思的關系,明確了馬克思是科學理論的主要創始人,并從學術思想和實踐活動兩個基本維度對馬克思的著作、思想、活動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評價。恩格斯的評價鮮明、準確并富有感情,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恩格斯怎樣評價馬克思?”這似乎只是一個私人性話題,沒有學術內涵和研究價值。正因為如此,在學界關于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思想的研究中,這個問題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其實,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和理論話題。恩格斯在馬克思生前,特別是去世之際和去世之后,曾多次從不同角度對馬克思的人格和才能、著作和思想、活動和貢獻作出評價,內容十分豐富,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系統梳理和闡釋這些論述,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特別是準確把握馬 克思和恩格斯的關系,反駁種種“馬克思恩格斯對立”的言論,而且有助于我們在今天更好地學習馬克思、恩格斯的偉大人格和科學理論。
一、對馬克思歷史地位和世界影響的評價
對馬克思的歷史地位和世界性影響的評價是一種總體性評價,是恩格斯評價馬克思的總基調和總結論。這些評價,開始于馬克思的晚年時期,而集中在馬克思去世之際,也一再出現于馬克思去世之后的某些場合。
在馬克思生前,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總結性評價是比較少的。特別是在他們活動的前期,沒有必要和機會進行這種評價。而隨著馬克思著作和思想的影響日益擴大,隨著社會公眾特別是工人群眾日益想了解馬克思及其貢獻,恩格斯才開始進行這種評價。1875年10月15日,恩格斯致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奧古斯特•倍倍爾的信中寫道: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去世。恩格斯先是給幾位朋友發電報,隨后又寫信報告噩耗,在接連三封重要信件中對馬克思的歷史地位作了精辟評價。當天夜間,恩格斯給愛德華•伯恩施坦寫信說:
接著,恩格斯又給威廉•李卜克內西寫信說:
次日,恩格斯又給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爾格寫信:
1883年3月17日,馬克思被安葬在倫敦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稱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并說:
接著分別從馬克思作為科學家和革命家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從前者來說,恩格斯強調了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現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意義;從后者來說,強調了馬克思的畢生使命和革命精神,以及在革命斗爭中的輝煌業跡。恩格斯最后總結道:
在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理論和實踐上擔負起“第一提琴手”的責任。他在再版馬克思的著作,闡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指導共產主義運動的過程中,針對人們在他們二人關系上的一些說法,恩格斯多次就他和馬克思的關系作出澄清,突出重申了馬克思作為理論主要創始人的地位和貢獻。
1884年10月15日,恩格斯在給約翰•菲力浦•貝克爾的信中寫道:
1885年9月,恩格斯在為自己的著作《反杜林論》寫的新版序言中指出:
恩格斯在1886年1月至2月初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寫道:
在這里他加了一個注釋,專門談了他與馬克思在理論合作上的關系。他寫道:
1887年8月29日,恩格斯在致布魯諾•舍恩蘭克的信中寫道:
1893年7月14日,恩格斯在給弗蘭茨•梅林的信中寫道:
晚年恩格斯除了澄清他和馬克思的關系外,還在許多場合談到馬克思的世界性影響。他在寫于1885年10月的《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一文中指出:
1887年1月,恩格斯在《美國工人運動》一文中談到“馬克思學派的社會主義者”和“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現代社會主義者”[15],并將馬克思稱為“現代社會主義的偉大創始人”[16]。1888年2月,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單行本序言中談到,
1894年1月3日,意大利社會黨人朱•卡內帕請求恩格斯為1894年3月起在日內瓦出版的周刊《新紀元》找一段題詞,用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的社會主義紀元的基本思想,以別于但丁曾說的“一些人統治,另一些人受苦難”的舊紀元。恩格斯在回信草稿中寫道:
二、對馬克思的科學精神和學術思想的評價
馬克思一生好學,在流亡生活中依然博覽群書,為革命者作出了榜樣。1853年4月12日,恩格斯在致約瑟夫•魏德邁的信中寫道:
1885年7月24日,恩格斯給倍倍爾的信中談到做學術的科學態度,特別是對青年考茨基的不嚴謹態度進行了批評,認為大家都應該向馬克思學習。他寫道:
1885年5月5日,恩格斯在《資本論》第2卷序言中談到馬克思對科學工作的嚴謹態度,寫道:
恩格斯對馬克思的理論貢獻作了總結,特別強調了其中的兩大發現。在寫于1876-1878年的《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就明確談到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及其意義:
1877年6月,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再次提到了馬克思的兩個重大發現:
最后,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又一次強調:
在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中,恩格斯首先強調馬克思發現唯物史觀和揭示歷史規律的意義。1885年2月,恩格斯在為馬克思《路易•波拿馬的霧月十八日》撰寫的第三版序言中寫道:
1895年3月,恩格斯在為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寫的導言中,談到了馬克思在創立唯物史觀后對這個理論的成功運用。他寫道:
恩格斯同樣高度評價馬克思的第二個偉大發現,認為
恩格斯一再高度評價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特別是《資本論》。1859年8月,恩格斯在介紹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時寫道:
1868年3月,恩格斯在為《資本論》第一卷寫的書評中寫道:
恩格斯撰寫的《資本論》第1卷1886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
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后面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是由恩格斯整理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恩格斯也一再發出感嘆并作出高度評價。1883年5月22日,在談到整理馬克思《資本論》續卷時說:
1885年6月3日,恩格斯在致左爾格的信中談到《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寫道:
1885年3月8日,恩格斯在致勞拉•拉法格的信中寫道:
1895年3月12日,恩格斯在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寫道:
恩格斯不僅強調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同時也多次談到他在其他方面的重要貢獻。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談到“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科學史冊的許多重要發現”[38]。還說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在強調了兩大發現后指出:
恩格斯曾談到馬克思對唯物辯證法的貢獻。他在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寫的評論文章中寫道:
恩格斯還強調了馬克思將以往的“財產公有”改為“生產資料公有”對社會主義運動的意義。1895年3月,恩格斯在為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寫的導言中寫道: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生命的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44]
“我很高興地看到,貴國的社會黨人在自己的綱領中接受了我的已故朋友卡爾•馬克思所創立的理論的基本原理,這個理論把歐美幾乎所有社會主義者都團結在一個統一的戰斗隊伍中。當這位偉大的思想家逝世的時候,所有文明國家中的社會形勢和政治形勢以及我們黨所取得的成績,使他可以瞑目,因為他可以深信,他為把兩大陸的無產者在同一面旗幟下團結成一支統一的大軍所作的努力,定將獲得圓滿的成功。但是,如果他能夠看到,從那以后我們在美洲和歐洲所取得的巨大成績,那該多么好啊!”[46]
“蓋得的確到這里來過,當時是為了起草法國工人黨的綱領草案。導言就是在這里,在我的房間里,我和拉法格都在場,由馬克思口授,蓋得筆錄的:工人只有在成了他們的勞動資料的占有者時才能獲得自由;這可以采取個體形式或集體形式;個體占有形式正在被經濟的發展所排斥,而且將日益被排斥;所以,剩下的只是共同的占有形式,等等。這真是具有充分說服力的杰作,寥寥數語就可以對群眾說得一清二楚,這樣的杰作是我少見的,措辭這樣精練,真使我自己也感到驚嘆。”[47]
“這些先生們往往以為,一切東西對工人來說都是足夠好的。他們竟不知道,馬克思認為自己的最好的東西對工人來說也還不夠好,他認為給工人提供的東西比最好的稍差一點,那就是犯罪!” [48]
“馬克思由于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成就已經贏得了這樣的地位,各國工人運動的最優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們在緊要關頭都向他請教,而且總是發現他的建議是最好的。他已經在德國、法國、俄國贏得了這種地位,至于在比較小的國家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并不是馬克思把自己的意見,更談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而是這些人自己來向他求教的。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對運動極端重要的影響,正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49]
“只有在時局變得更動蕩一些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感受到失去馬克思是失去了什么。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像馬克思那樣高瞻遠矚,在應當迅速行動的時刻,他總是作出正確的決定,并立即切中要害。誠然,在風平浪靜的時期,有時事件證實正確的是我,而不是馬克思,但是在革命的時期,他的判斷幾乎是沒有錯誤的”。[50]
“突出地顯示了作者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已初次表現出的驚人的才能,即在偉大歷史事變還在我們眼前展開或者剛剛終結時,就能準確地把握住這些事變的性質、意義及其必然后果。”[51]
“共產主義者同盟……這個不大的戰斗隊,卻擁有一個大家都樂于服從的、第一流的領袖馬克思,并且賴有他才擁有一個至今還完全適用的原則性的和策略的綱領——《共產主義宣言》。”[52]
“沒有一家德國報紙——無論在以前或以后——像《新萊茵報》這樣有威力和影響,這樣善于鼓舞無產階級群眾。而這一點首先歸功于馬克思。”[53]
“編輯部的制度是完全由馬克思一人決斷。一家必須定時出版的大型日報,如果采用別的制度,就不能保持一種貫徹始終的立場。況且對我們來說,由馬克思一人決斷是理所當然和毋庸置疑的,我們大家都樂于接受它。首先是馬克思的洞察力和堅定立場,才使得這家日報成了革命年代德國最著名的報紙。”[54]
“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老實說,協會的這位創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55] 1887年1月27日,恩格斯在致弗洛倫斯•凱利-威士涅威茨基的信中寫道:“當馬克思創立國際的時候,他草擬的總章程使當時一切工人階級社會主義者……都可以參加國際;就是由于這種廣泛性,國際才成為它當時的那個樣子”。[56]
“我接受您的關于撰寫卡爾•馬克思傳略的建議,這個傳略同時也是1848年以前德國共產黨和1852年以后社會黨的簡史。”
“從這個角度撰寫的一個人的傳記會變成一個無疑以馬克思為其最高體現的黨的歷史,這也會引起法國民主派的極大興趣。正是這種考慮促使我放下我的工作,致力于這一著作,要寫好這樣一部同它的主題相稱的著作,需要花費時間,也需要進行研究。”[57]
“我感到驚奇的是,馬克思甚至把1848年以前所寫的幾乎全部文稿、書信和手稿都保存下來了,這是寫傳記的絕好材料。傳記我當然要寫。另外,這部傳記也將是一部《新萊茵報》和1848-1849年下萊茵地區運動的歷史,是一部1849-1852年討厭的倫敦流亡生活的歷史和國際的歷史。”[58]
“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59]
“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61]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8頁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15頁
[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501頁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7、558頁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頁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頁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1004頁
[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1-572頁
[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3-384頁
[1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頁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頁
[1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4頁
[1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1-642頁
[1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16頁
[1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4頁
[1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78頁
[1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218頁
[1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6頁
[1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11頁
[2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頁
[2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頁
[2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頁
[2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2、724頁
[2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2頁
[2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667頁
[2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8頁
[2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74頁
[2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頁
[2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10頁
[3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頁
[3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1頁
[3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頁
[3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9頁
[3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頁
[3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531頁
[3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頁
[3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2頁
[3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2頁
[39]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6頁
[40]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頁
[4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3頁
[4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5頁
[4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1頁
[4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頁
[4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527頁
[4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頁
[4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6-467頁
[4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頁
[49]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7-468頁
[5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頁
[5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頁
[5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
[53]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頁
[5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頁
[5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頁
[5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88頁
[5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頁
[58]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8-509頁
[59]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單行本,第1頁
[60]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單行本,第3-5頁
[61]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單行本,第1-2頁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來源:“思想火炬”微信公號,轉載自“《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四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