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內誰最憋屈?恐怕許多人會笑指杜聿明和陳長捷。
本來淮海戰役時杜聿明都要逃脫了,卻被蔣介石空投手諭逼回——非杜聿明之過,實為蔣校長“之功”,杜聿明能不憋屈嗎。
至于“長捷兄”,跟杜聿明屬于一種情況。傅作義一面跟我方秘密和談,一面告知陳長捷必須守住天津,以至于當我軍攻入其指揮部時,他還正在跟傅作義打電話。
于是入了功德林后,陳長捷都憋屈死了,認為自己被出賣了。其實這事還真不能全怪傅作義,畢竟當時陳長捷身邊,安插著蔣介石的心腹嫡系杜建時呢。
至于傅作義,他起義是提著腦袋在干,能控制住北平城就是極限了,怎么可能還顧得過來天津?須知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杜建時一告知蔣介石,以為北平城內李文、石覺等人都是吃素的?
所以,只要搞明白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國軍各派系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便可看出陳長捷的憋屈程度,比不過杜聿明,無非他喊冤的底氣和嗓門更大罷了。
那么莫非杜聿明是最憋屈的?不然,因為還有許多位比杜聿明更甚。比如中將軍長韓浚,也是黃埔一期生,被俘在萊蕪戰役——看著似乎沒啥,若深挖絕對驚爆眼球。
這位韓浚,竟然是秋收起義的副總指揮,只不過由于起義前被俘了,隨后就重回蔣介石手下。現在就問一句,韓浚憋屈不憋屈吧。
你說杜聿明憋屈,好歹是國軍名將,三大戰役指揮了兩個。你說陳長捷憋屈,好歹可以在功德林喊冤。
可韓浚呢,既沒有啥名氣,也無法喊冤,只能在功德林里,畫著圈圈罵自己——當年若沒被活捉,參加了秋收起義,以我副總指揮的頭銜,如今會是啥地位?恐怕連陳賡都不在話下了……
那么莫非功德林內,韓浚是最憋屈的?錯!功德林內藏龍臥虎,韓浚再憋屈,事實上也是沒有參加秋收起義。
猶如功德林內,另一位憋屈大佬曾擴情一樣。他黃埔軍校時,可是周主任的得力助手,兩人連辦公桌都挨著。可誰讓后來曾擴情,那么早結婚,為了養家而一頭扎入有錢的蔣校長陣營內,沒跟著周主任去參加南昌起義呢——
須知新中國十大帥、十大將中的許多人,都參加了南昌起義。所以也難怪《特赦1959》中,陳賡去探望黃埔同學時,曾擴情就無奈表示:要不是走錯路,我會跟著陳賡來看望你們……
不過問題是,啥都怕對比,韓浚也好,曾擴情也罷,無論怎么說都是沒參加上。可偏偏在功德林內,卻有兩位國軍中將,實打實的參加了南昌起義,因此這兩位才是最憋屈的……
其一:功德林“第一隱性大佬”文強
熟悉歷史的人,一看這個名字和筆者給予的定位,恐怕都會笑,所謂:論跟我方的關系,沒有人能比得過文強。哪怕韓浚、曾擴情、宋希濂(跟陳賡關系親密)等,都會主動讓出C位。
文強是黃埔四期畢業,據《文強口述自傳》記載:當時他是跟表弟毛澤覃一起去考黃埔軍校的,由他全程負責一路花銷。只不過文強考入了,毛澤覃卻沒考上——為此文強還曾很不理解,咋當時就不動用關系?
文強畢業后參加了北伐,是在鄧演達手下,并在武昌城外接受了一個任務:由于朱德回國,鄧演達派文強帶著四十人,到朱德手下一起入川。就這樣文強又成了咱朱老總手下的得力助手。
直至1927年朱德去武漢后才分手,但很快就又在一起了,這就是南昌起義。即,文強不僅參加了南昌起義,還在起義失敗后,又先后跟著周總理、周逸群、朱德等一起行動,直至最后文強到了潮汕,隊伍被打散后,他才逃至香港。
瞅瞅,文強這經歷牛不牛?之所以后來他投靠了蔣介石,概括說來就是,當時太年輕氣盛,根本受不得委屈,于是一怒之下走錯路。
但不論怎樣,文強后來又先后在戴笠和程潛手下,直至淮海戰役爆發時,他被杜聿明點名要走,當上了杜聿明的參謀長,結果卻跟著杜聿明一起兵敗陳官莊被俘,而入了功德林。
在功德林內,文強可謂妥妥的死硬派一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性格導致。其實筆者總覺得,文強跟黃維的脾氣有點類似,都是即倔強,還帶有一股子傲氣。
文強最經典的事例就是,在抗美援朝爆發后,他洋洋灑灑五千字文章,論述美軍不可戰勝,最終卻成了笑料。
因此,文強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所以才說論憋屈,沒人比得過他。但文強自己卻不這么認為,比如特赦后文強拒絕去臺灣,表示“唯一的意志是定居大陸”,并至死都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而“非常高興”。
其二:功德林“第一鐵血戰將”劉鎮湘
為何說劉鎮湘是功德林“第一鐵血戰將”,懂得恐怕都會大笑,所謂“小謀山大捷的首兇”。
即,在功德林內,劉鎮湘發現竟然還有日本戰犯,于是一怒之下率先找茬動手了。國軍出動了五位戰將,雙方在一座小煤山上,奮勇展開“搏殺”。
事后,有人把這事告知了杜聿明。當時杜聿明張口就問:弟兄們吃虧了沒有?
答:我部獲得全勝。
杜聿明滿意的“嗯”了一聲——是謂小謀山大捷,這事也成了劉鎮湘,最著名的事了。
不過可知,劉鎮湘也曾參加過南昌起義,而且還是在葉挺的手下。在激戰中劉鎮湘負傷,因此隨后他就脫離了南昌隊伍,兩年后才輾轉回到了老家。由于劉鎮湘是黃埔生,于是陳濟棠就招攬他進入了粵軍。
也就是說,劉鎮湘脫離南昌隊伍后,就加入了粵系,成為粵系將領。隨著蔣介石擊敗粵系,劉鎮湘回歸到蔣介石身邊,自然被順利接納——畢竟是黃埔生身份。從此,劉鎮湘就鐵了心追隨了蔣介石。
在解放戰爭時期,他成為黃百韜手下軍長,統領第64軍,在碾莊突圍無望時,劉鎮湘換上了軍禮服,把獲得的所有勛章掛在身上,拿著槍要玩命,卻被我軍生擒,而送入功德林——也是妥妥的死硬派,因此直至最后一批才被特赦,回到了老家廣西。
所謂,本是將星苗,卻入功德林,文強和劉鎮湘,都是這種情況,因此才是若論憋屈,誰也比不得這兩位……
來源:無人的江湖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功德林最憋屈的兩位戰犯:都參加過南昌起義,卻最后一批才被特赦
2024-05-10解放軍報送南昌起義畫冊給朱老總,朱責問:領導人里我怎能排第二
2024-03-1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