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央行時隔4個多月再次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不同于上次的雙降,這次央行并沒有調降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你知道嗎?我國連續兩個月實際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到”負利率“時代了。你找到讓財富保值的方法了嗎?
中國進入實際負利率時代
2015年以來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與CPI走勢圖。(枕頭財經制圖)
枕頭君先給大家普及一下負利率概念,負利率分為名義負利率和實際負利率。名義負利率就是將通常的存款利率改為負值。一般而言銀行向央行存款時可獲得利息,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銀行將錢存入央行會出現縮水,因此有望促使銀行積極放寬面向企業的貸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實行-0.1%的負利率,將從2016年2月16日起執行。
實際負利率,指通貨膨脹率(CPI漲幅)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這種情形下,如果只把錢存在銀行里,會發現財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的上漲縮水了。自2014年11月22日以來,央行已經進行了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從3%下降至1.5%,11個月以內存款利率慘遭腰斬。根據上圖所示,我國進入“實際負利率時代”。目前我國1年期存款的基準利率為1.5%,而1月CPI漲幅為1.8%,也就是說,你把錢放銀行是跑不贏通脹的,只會“越存越少”,打個比方說,你存銀行1萬塊錢,一年后你本息收入是10150元,物價若維持1.8%的上漲,那么今天1萬元可以買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180元,你存銀行一年凈虧30元!一年前的1萬元購買力僅相當于一年后的9970元。這直接導致了你的財富縮水,更別提增值了。
中國經濟或將經歷一次較長的“去杠桿”周期,短期內利率中樞仍有較大概率繼續下移,“負利率時代”或將持續一段時間。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歷過4次真實利率為負的時期,分別是1992年10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上述4個負利率時期,CPI最高值分別達到27.7%、5.3%、8.7%與6.5%。今天再次進入負利率時代不足為奇,也不必為此感到驚慌和恐懼。
負利率時代會有哪些影響呢?
那么,問題來了?負利率時代有哪些影響呢?
(一)居民存款變相縮水
對廣大中低收入的老百姓而言。負利率最為直觀的影響就是居民放在銀行里的存款會越存越縮水,這種損失的購買力被悄然轉移給負債者。因為低收入者的財富主要集中在存款,相當多的窮人會選擇繼續把有限的錢放在銀行,橫豎是縮水,拿回家塞墻洞大概要比放在銀行更不堪。
(二)銀行儲備被分流:理財產品收益進一步下跌
錢越存越少!進入負利率時代,為應對縮水風險,居民的儲蓄意愿會不可逆轉地下降,這會令銀行儲蓄被進一步分流。銀行理財市場的收益率近期依舊呈現下跌趨勢,平均收益率已經逼近4%,預期收益超過5%的產品已經成為稀缺品種。市場預計,隨著央行降準理財品收益率進一步下行將成為長期趨勢。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共有911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投資期限為127天。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82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07%,較上周下降0.1個百分點。
(三)對房地產業回暖起到催化作用
“負利率時代”到來,意味著貨幣政策已經“非常態”了。居民存款意愿會降低,投資意愿會上升,為了避免財富縮水,會將多余資金購置房產、商鋪甚至進入股市,房地產市場將率先受益。分析指出,與以往普漲的市場格局不同,接下來城市分化依然嚴重,經濟基礎較好的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速度較為明顯,三四線城市由于供求關系失衡,受益程度相對較低。
負利率時代,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
在我國4次負利率期間,房地產都呈現出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
在負利率時代,股市又不好,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走低的情況下,普通市民應該怎么理財?理財分析師建議,在目前利率很低的情況下,盡量不要讓自己的錢躺在銀行睡大覺,要想方設法進行多元化的投資理財,以讓自己的資金進行增值。
(一)黃金笑傲負利率時代
負利率,就意味著投資者將錢交給銀行是一種虧本的選擇,而黃金等傳統保值手段自然魅力大增。有“末日博士”之名的麥嘉華解釋說,當其他投資回報難覓的時候,黃金這種無收益率資產的魅力就會隨之增加。他去年12月說過,美國已經處于衰退前夜,股票今年將會下跌。
(二)保守型投資者可選擇貨幣型資產
負利率時代,居民投資理財意識更需加強,可以采用多渠道投資方案。通貨膨脹率高使得物價上漲,以實物形式存在的投資方式投資更大,同時風險也加大,倘若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低,盡量少進行這類投資,多進行一些低風險的穩健組合投資,比如貨幣基金,年化收益2.5%左右;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4%左右;國債,10年期國債券收益率3%,票據等一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以實現財富保值。
(三)適當加大負債,提高消費
專家建議,在負利率時代,老百姓應該多消費,“在保證日常開支,以及未來養老、醫療、子女教育準備金的前提下,多多改善生活,包括買房、換車、旅游。”錢花出去了才算自己的,低利率時代下不適合一味攢錢。適當加大負債反而有利于財富積累。比如巧借信用卡免息期,消費盡量刷信用卡;此外,在貸款買房的時候,貸款時間盡量長一點,省下的錢用來理財,比拿去還貸款更劃算。
(四)可配置部分美元資產
在實質負利率的情況下,居民投資的第一考量還是人民幣穩定問題。在人民幣穩定的情況下,才能考慮選擇何種投資工具。投資者不要因為僅是這微小的負利率而持有人民幣計價的資產,而是要讓自己的投資在全球配置,選擇全球最強勢的貨幣及以這種強勢貨幣計價的資產。可以說,短期內或今年剩下的時間內,人民幣再貶值的概率不會太高,但是再把時間拉長一些,人民幣貶值的概率會比較高,把這個因素放入你的投資考量中的話可以適當買入美元資產。
他山之石:全球五大央行名義負利率
德意志銀行在其最新報告中稱,負利率已經成為全球主流。
1)瑞典:抵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深度衰退,瑞典在2009年7月到2010年9月間將存款利率下調到-0.25%。2014年7月,該國重新引入負利率政策。2015年2月,瑞典央行又宣布將其主要貸款利率——回購利率下調至負值。2月11日瑞典央行再次宣布,將回購利率從-0.35%下調至-0.5%。
2)丹麥:丹麥在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間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值。在恢復了一段時間的正利率后,該國在2014年9月將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到-0.75%。
3)瑞士:2014年12月,瑞士引入負利率,其實該國早在1972年就曾經實驗過負利率,當時瑞士非居民存款利率被下調到-2%。
4)歐洲:歐元區于2014年6月將存款利率下調至-0.1%,當年9月下調至-0.2%,然后又在2015年12月下調至-0.3%。歐洲央行本周一暗示,可能在3月份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政策。市場預期,為抵擋低油價與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歐洲央行可能進一步下調負利率。
5)亞洲:日本央行今年1月29日宣布,將商業銀行在央行部分存款的利率設在-0.1%。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