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關于扶貧,有些話我不吐不快!——一個基層公務員的扶貧感悟
點擊:  作者:公務員    來源: 公務員之家  發布時間:2017-05-21 10:54:11

 

1.webp.jpg

 

      下鄉歸來,心中不是滋味,有一種無形的焦慮感,政府不是不努力,不是不關心群眾,群眾也不是不相信政府,而是不敢去向往,心中總有顧慮,政策也不是不好,只是到了群眾那里就失去了效果,“精準扶貧”政策,注重的是“精準”,“扶貧”注重的是一個“扶”,而不是去統計,去取照片,去把他放到扶貧表里,放到電腦里,裝在資料中,或者拿著從干部職工的工資中擠出來的一袋米,一袋面,一袋化肥,一二百元去救濟撫慰,這樣的扶貧,群眾只能感受到自己的無奈。

 

      人都有惰性或者說根性劣,農民同樣有,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感受到誠心實意,就是:“你政府完你們的任務與我何干”的想法,所以成為了:“你急我不急”,“你干我不干”,從而出現了:鄉鎮干部下隊種地,鋪薄膜,摘蘋果,打農藥,還要講政策、完任務。這樣,問題就又回到原點了,“對,完任務”,干部抱著完任務的態度,群眾就只能站著看了你完你那寫在紙上的任務,這哪里有“精準”,哪里有“扶貧”的影子。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1.webp (1).jpg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父母就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和那幾畝薄田把我們姐弟養大,供我們上學,如今雖然成為了他們口中的“城里人”,可我始終知道農民生活的不易,父輩們更是深愛著那些土地,他們也始終相信“勤勞致富”,可在如今這種社會狀態下“勤勞未必能致富”,我是站在農民和干部中間的那個人,我既能理解農民的不易和各種難場,也能理解一個普通干部的無奈和無為。

 

      勤勞致富,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場經濟大潮下的農村有些不靈了。由于農民的生產是為市場而生產,他們生產的糧食或肉蛋奶,都是用來交換的商品,且沒有定價權,誰老實巴交種地誰就吃虧。早年間村里最早富裕起來的農民。是當地有名的種地能手,會養豬、養牛。在20世紀70年代末,農村聯產承包剛開始的時候,曾經輝煌一時。腦瓜靈活的,會經營土地的,學得一半點手藝的人在農村那是很富足的,是當年村里最早的萬元戶。可是,30年來,一直靠自己的勤勞伺候土地,非但沒有像那些務農人口中的“投機”者那樣過上好日子,還背了萬元的債務,已基本沒有能力繼續發展生產。

 

1.webp (2).jpg

 

      其主要返貧的原因:一是堅持務農。當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收入遠比在家種地高的時候,那些一直堅定地守在農村生產第一線的人,將父輩的土地還有農民不愿種的土地接過來經營,同時養豬、養牛,積累了一個大院子。然而,不幸的是,辛苦努力并沒有使銀行里有多余的存款,而是經常入不敷出。

 

      其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并沒有像城里人的工資那樣成百倍地增長,而是幾十年來變化相對很小。據調查發現,35年以來,小麥玉米價格僅上升了5倍,遠不如貨幣貶值的速度快,而期間城市工作人員的工資上漲了好多倍!那些聰明的農民將土地撂荒,進城打工每年可得到2萬元~3萬元的凈收入,相當于在家農民經營10畝地的收入。而前者要輕松的多,后者則非常辛苦,一年到頭都不能休息,還不能生病。

 

      二是醫療風險。農民長期經營有一定風險的農業,不生病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有個頭痛腦熱倒不要緊,要緊的是大病,慢病,需進醫院的,做手術的,需要長期服藥的,那就得做好負債的準備。

 

      三是孩子結婚與生子。農村給孩子定親辦婚事的費用越來越高,低俗的攀比之風直接造成了費用升高。以見面禮為例,20世紀80年代末為1007元,其寓意為“千里挑妻”,到20世紀末就變成了10001元(“萬里挑一”),翻了10倍;到現在干脆上升到十幾萬元。在這里我突然想起了《長恨歌》里的“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試問誰還敢生男娃?蓋房、定親、結婚、一直到生子,費用最低15――20萬元。孩子從定親到生子,將其所有的積蓄都搭上了還是不夠。

 

1.webp (3).jpg

 

      四是養殖賠錢。養豬、養羊都是為了發家致富,可是遇到豬瘟、養羊的遇到“布病”,本來想發家致富,不料,結果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五是為銀行掙錢。由于醫療、孩子娶親、加上養殖賠錢,為了在經濟上翻身,只好冒著更大的風險去貸款,年息高達12%,以不動產做抵押,同時還要有親戚擔保。為了還銀行利息,只有起早貪黑地干。這樣,其收入的一大部分要還銀行利息,等于為銀行打工,貸款越多利息就越高。以上原因不但造成了當年萬元戶的返貧,也造成了許多相信勤勞致富、堅持務農的農民淪落為今天的欠債戶,勤勞致富被逆淘汰。

 

      這就是現如今真正務農的農民的尷尬和無奈。我是深刻了解,并深有體會,因為我的父輩就是這樣的。

 

      另外,外出打工的農民,最嚴重的就是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年輕人外出務工必須帶著媳婦,不然在外幾年的兩地分居就會必然形成婚姻不穩定,這樣就出現的農村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這是橫在如今中國農村的一道無法改變的“坎”。好多家庭由于在娶一個媳婦后就返貧,讓剛過門的新娘身負重責,加之丈夫外出務工,不出一年,新娘就會出走另謀出路,因為無法面對貧困,無法堅守丈夫不在的婚姻生活,從而出現了花幾十萬元娶來的媳婦不到一年就“逃跑”的殘酷現實,這也是現如今橫在中國農村的一道無法改變的“坎”。這才是農村最真實的一面。

 

1.webp (4).jpg

 

      再站在一名基層干部的角度,我深深地了解我們的無奈和無為。沒有真正的去了解農民的實際困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干部職工多數都是工薪階層,也是憑著那一點微薄工資過日子的人,根本改變不了什么。“精準”就是去挨家挨戶摸一下誰家最窮,然后統計在表格里,錄入電腦里,再分給每個干部兩戶貧困戶,讓每個干部把貧困戶的檔案資料背上去住在貧困戶家中,就扶貧了?要求干部下鄉住村,干部無處下手,只好出蠻力,去幫農民干農活,就形成前面提到的現象,農民不干了,你們干部給你們完任務我就站著看好了,這種尷尬局面是我們基層干部下鄉住村所要切切實實面對的,出力不討好,人家煩你,因為你影響到人家的正常生活和生產了。

 

      面對現今農村存在這種大環境,扶貧就是過幾日去農戶家中攪擾一次。扶貧資金下達在相關部門,錢拿在手中卻不知道如何去幫助農民,每戶給分發下去吧,會投資的就用在了正途,卻偏偏有那好逸惡勞者,或者好賭之徒,一夜揮霍掉。做個項目,有個技能培訓之類的,農民不配合,不高興,沒時間,不參加,苦口婆心規勸,來一回算給你面子了。另外,貧困戶定義不明確,村干部有自己的考量無可厚非,但沒有幫扶到真正需要幫扶的人就是我們的失職,問題依然存在,可我們人微言輕,看到問題卻無力扭轉這種局面。說多了,村上干部會拒你于千里之外,讓你孤立無援,工作無法開展。

 

1.webp (5).jpg

 

      我們停下自己正常的業務工作去下鄉住村,搞城建的去扶貧,搞教育的去扶貧,搞科研也去扶貧,真正下鄉住村卻不知如何扶貧。當扶貧成為:今天去了給點錢,明天去了給點米、面、油,后天去了給點衣服……,最后恐怕會出現一批“以窮為榮的”中國式貧困戶。

 

      其實,真正的脫貧,還應該包括國家整體素質的提高,政治、經濟、文化素養的和諧發展,關乎民生的教育、醫療、環境衛生、法律體系的完善。保證山區孩子有學可上;醫療條件不斷改善,沒錢的也有病可醫;弱勢群體能求告有門。如此,便可脫貧。訪貧問苦不能只走過場,圖名義。“精準扶貧”也不能只是基層干部沒日沒夜的紙上談兵。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