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電視臺組團編造 的政論 劇《將改革進行到底》 熱播了 。一群“三高”式的人物:高官 、高人(含洋人),高層(含富人)傅粉登場。他們滿面春風,頤指氣使,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唾沫橫飛,滿口洋話、套話、廢話 ,看似滿腹經綸 ,實則拾洋人牙慧 。論證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卻引用用美國《紐約時報》評論,似乎我們黨的決議還要經過美國人舉手表決才能得到央視認可。保障、鞏固我們的國家安全,也是我們改革要達到的目標之一,美國人既然能把中國人民的利益當做他的利益,何不結束對中國的圍堵、終止在南朝鮮部署薩德?
改革本是好事,我不反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偉大的改革,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最徹底最進步的改革,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是偉大的改革,農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是偉大的改革,正是這些改革,奠定了中國崛起的基礎。今天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正是前面改革栽下的樹在開花結果。繼續深化改革,就是改掉改革過程中的錯誤,鞏固已有的成果,向新的更宏偉的目標前進。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本身不是目的 。改革只是工作方法,是術,是為道服務的。我們的道是什么?共產黨綱領是道,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制度是道,改革的目的是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奮斗。近期的目標是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現在不提四個現代化,只提小康,因為小康是以人均貨幣收入為標準,四個現代化是物質是以物質為標準的),一切改革應該是圍繞著實現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這一目標進行。鄧小平同志曾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訂了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是為實現共產主義準備物質條件,四個堅持,是基本路線的方向,改革開放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
“三高”?人士滿口 “改革”、法治、市場,滿口官話、套話、廢話,究竟怎么改、改什么?怎樣的法治 ? 怎樣的市場?
改革本來是個好詞,可是現在老百姓聽到“改革”?,難免心驚肉跳。人民公社改掉了,很快可能出現糧食危機,國企改得所剩無幾了,改掉了共產黨執政基礎,改出了大量貪官,醫藥改革了,改出了老百姓看不起病,食鹽經營改革了,改出了假鹽和漲價,改掉了投機倒把罪,改的人民幾代的錢都集中在房地產上,改出了制造業的蕭條,金融改革了,改出了操控股市,改出了資金外逃,改出了高利貸,改出了于歡傷人。這些都涉及到法治和市場,怎么不見三高人士說怎么改掉這些弊端?這些“改革”,已經違法,如果說法治,那就要果斷依法糾正,這些“改革”,已經涉嫌違反憲法總綱,談法治,首先要維護憲法的權威。說市場,那就要依法管理市場。改革應該是提高政府駕馭市場的能力,而不是讓市場駕馭政府。
允許改革失誤,不允許不改革,這是正確的。是人都可能犯錯誤,改革就是不斷糾正錯誤。改革就是改革弊端,就是糾正錯誤 。?研究改革,反思改革,總結改革,指出改革中的失誤,糾正改革中的錯誤,不是否定改革,而且是對改革最大的支持,也應該是改革的內容。因為任憑錯誤繼續,就會導致改革失敗。這一點,鄧小平同志早就告誡: “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地走了邪路了。”
憲法規定: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改革同樣要在憲法規定的框架下進行,就是修改憲法,也無權改掉上述內容,沒有人有改掉社會主義制度的權力。前面說過,改革只是工作方法,往好處改是改革,往壞處改就不是改革了。例如房子裝修,為了有效利用空間,配置家具,美化居室,那是正確的改革;如果以改革的名義打掉四柱八梁,哪怕在房子里貼滿山水畫,都不能避免房子倒塌,無論怎樣振振有詞,都掩飾不了那種實際的破壞。人類社會是在改革中前進,改革沒有終點,但改革有界限。偏離改革的方向,偏離共產黨的初心的改革不是改革,那是破壞!
改革,是為最廣大的人民謀利益,人民有權建議,人民有權參與,評判改革成敗,只有中國人民,而不是《紐約時報》,主導改革的也只有人民,而不是閉門造車的“精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澄:改革的“底”在哪里?!——觀熱播劇《將改革進行到底》有感
2017-07-22褚紅:《軟埋》到底想‘軟埋’什么?——讀一部為土地改革翻案的小說
2017-07-11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