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工業攻破TBM核心技術 老外稱“這怎么可能”
本報記者(左)與中鐵裝備集團設研院副院長賀飛在采訪現場
我在現場
■本報記者 張志偉
“TBM(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是掘進機之王,業內有不成文的衡量標準,如果一個隧道掘進機設備制造商,沒有掌握TBM技術,就不是一個成熟的隧道掘進機制造商。TBM核心技術一直被德國、美國等國壟斷,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是不能研發制造TBM的。中鐵工業的TBM問世,歐洲人完全不相信,他們說,‘NO,怎么可能!’”近日,在高黎貢山已經掘進近千米的隧道內,中鐵裝備集團設研院副院長賀飛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稱。
口罩一塵不染
在外界的印象中,隧道掘進現場的畫面是這樣的:機器轟響、塵土飛揚、高溫潮濕的,工人們戴著黑黑的口罩、手套,渾身滿是厚厚的塵土,汗水浸透衣衫。但等記者穿上工地特制的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口罩、手套,全副武裝,跟隨工作人員進入到距離隧道口近千米的作業現場時,記者發現,隧道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在機器的最前端只有5個至6個工人,這些工人身后不遠處是主控室,主控室完全像是一個現代化的計算機機房,TBM司機在主控室里控制整個機器的掘進。
“咱們已經站在我們自主研發的‘彩云號’TBM主機上了,最前面的幾個工人只是輔助機器作業,做一些簡單、低強度的工作”賀飛解釋稱。
“高黎貢山地處云南亞熱帶,但在‘彩云號’上,作業區空氣溫度保持在攝氏28度左右,且空氣干凈。這是因為整機采用了空氣制冷技術,通過水將熱量帶到洞外;掘進時掌子面會產生大量粉塵,首先刀盤前面會有噴水降塵,再通過先進的除塵系統,將灰塵進行搜集處理,為隧道施工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環境。”賀飛給記者解釋時沒有戴口罩,并指著記者的口罩說,“你看您的口罩一塵不染”。
高黎貢山隧道地質構造極為復雜,褶皺、斷裂構造相當發育,具有“三高”(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躍”(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和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的特征,施工難度極高。為提高設備在不良地質條件下的適應性,中鐵工業對“彩云號”進行了許多獨創性的針對性設計。
在TBM主機上,賀飛指著腳下說:“在我們腳下有一臺獨立的多功能鉆機,這臺鉆機可對刀盤前面進行360°的超前鉆孔,實現超前探測與超前地質處理。最關鍵的是這臺鉆機是潛藏在主機平臺下方,對正常作業沒有影響,需要時自動升上來與兩側裝置連成一體進行全圓作業,這比之前臨時安裝超前鉆機更方便、快捷、實用”。
賀飛指著主控室里一臺設備說,這是“彩云號”集成的三維激發極化法和三維地震法超前地質探測系統,該系統是利用TBM維保或換步時間進行地質探測,耗時短、精度高,可對刀盤前方一定距離內未開挖底層中的斷層、溶洞、含水構造等不良地質進行準確定位識別和三維成像,并將結果在主控室操作屏幕上顯示,為TBM施工決策提供重要的地質資料。這項技術在國外也沒有,屬國內首創。
據中鐵工業品牌總監焦衛華介紹,“彩云號”TBM是為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量身打造的世界最先進的大直徑敞開式TBM,整機長度230米,重1900噸,刀盤開挖直徑達9.03米,填補國內空白。高黎貢山隧道全長34.538千米,是亞洲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如果通過鉆孔、裝藥、爆破的傳統鉆爆發開挖,不僅施工風險大,而且還會對保護區內的生態產生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目前“彩云號”已經成功穿越第一個地層交接涌水帶,日掘進最高達到32.14米,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最大直徑TBM在鐵路隧道首次應用成功。
一臺TBM省下億元
2008年之前,TBM關鍵技術完全被國外壟斷,1997年,為了建設西康鐵路咽喉工程秦嶺隧道,中國企業花費3億多元從德國維爾特公司購買了2臺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這是我國在鐵路隧道施工中第一次使用這種現代化的隧道施工裝備。
“我們自主研發的TBM,目前售價1億元至3億元左右不等,掐指一算,一臺TBM可以省下近億元,目前已經售出30多臺了,而且在施工過程中也不用仰人鼻息。”賀飛進一步解釋稱,國外廠商進入中國以賺錢為目的,價格高、售后服務不及時等,而中鐵工業是以項目工程為基礎,首先考慮地質和施工的適應性,設備與施工的結合。從服務方面看,中鐵工業團隊是及時響應、快速服務。
現任中鐵高新工業總經理的李建斌全程參與了西康鐵路項目,使用國外TBM過程中的一個小故障,讓他體會到,在國外掘進機廠家眼里,花錢的中國人未必就是上帝。
“如果說我們都不去做的話,那這個產品永遠是外國人的天下,我們為什么不去試試呢?”李建斌說。而這種“試”,是嚴謹的、科學的、一絲不茍的。
之后不久,專業的全斷面掘進機研發團隊成立,承擔了隧道掘進機研發的系統化、專業化研究任務。2001年,掘進機關鍵技術被列入“863計劃”項目,決定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盾構國產化,“863計劃”項目的設立,成為國產掘進機誕生的加速器。2006年6月份,國務院將全斷面掘進機研制列入16項重大技術裝備之一。這一年,中鐵裝備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2008年4月份,“中鐵1號”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下線,并成功應用于天津地鐵1號線,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內,隧道經專家驗收全部通過。自此,被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全斷面掘進機市場開始被打破。2015年,兩臺TBM遠渡重洋,出口黎巴嫩,黎巴嫩人為兩臺TBM起名為“léa”和“Yasmina”(麗雅和雅斯米納),分別代表慷慨、正直、開放和勇敢、果斷、活力。
TBM市場有多大呢?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掘進機制造基地及應用市場。隨著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公路、水利、市政工程等建設事業的持續高速增長,我國掘進機械也迎來了飛速的發展。據業內人士分析,例如紅旗河項目及其它引水等項目的實施,將會采來大量的TBM。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