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顯君: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汽車產業系統工程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產業創新系統、技術創新、競爭戰略、創新戰略、管理整合及業務流程再造、開放式創新與經營模式。
當美國對敘利亞狂轟亂炸并追加制裁俄羅斯之際,很多國人,包括一些號稱著名戰略家以為它對中國的貿易戰會偃旗息鼓,至少現階段不會再起風浪。然而,出乎太多善良國人意料的是,北京時間4月16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對我國中興通訊公司實施制裁,定點打擊。
擔憂與絕望、憤怒與慷慨、決心與斗志,瞬間蔓延于線上線下。
而我要說的:感謝特朗普及美國政府這一制裁!因為:
它讓中國徹底明白了美國貿易戰的意圖,否則我們還陶醉在對美大豆等高明的“七寸反擊”中;
它讓中國徹底清醒冷靜對待自身的實力,否則我們還沉醉于“經濟奇跡”和“新四大發明”而不能自拔。
它讓中國決心突破制約產業的核心瓶頸,否則我們會在芯片等核心技術的依賴中逐漸喪失競爭資本。
具體而言,美國制裁中興通訊,敲響了制約中國崛起的四座喪鐘!
1、戰略短視喪鐘
很多智庫和戰略研究者,根本沒有預測到這場來時兇猛的貿易戰,時至今日仍有人天真地認為特朗普很快就會回到談判桌上。
關于中美貿易戰的原因,戰略短視更是無以復加,主流觀點是:特朗普為了中期選舉和商人敲詐的本性。這種觀點對我國制定長遠且有針對的對策危害至極,比如認為此次貿易戰原因是為了中期選取,便導致了我們的反擊重點就是美國的大豆,因為豆農是特朗普重要的票倉來源。但是美國社會根本不是由農民左右的,而是華爾街,是金融寡頭!因此,那些認為我們的反制裁打到了美國的七寸,真是天真地可愛!
事實上,美國無論誰任本屆總統,無論是特朗普還是特沒譜,都會對中國進行這樣的貿易戰。因為今天的中國已經威脅美國的利益、霸權和它所控制的世界秩序。20年前在安理會總投棄權票的中國,近年來突然頻頻投起了否決票,這讓美國很不適應!
因此,制裁美國豆農,根本不會讓美國收手,因為此貿易戰,不是特朗普而是美國精英集團乃至美國對中國早有預謀的組合攻擊,企圖把中國高科技產業進而把中國崛起扼殺在搖籃中。
因此,那些認為美國制裁是中興通訊咎由自取(如沒有管理好絕密文件、不顧美國制裁伊朗而“頂風作案”等)的說法根本不成立。按照美國習以為常的套路和伎倆,即便中興無錯也必須找出罪狀,即疑罪從有。這套邏輯,害慘了伊拉克(一小瓶洗衣粉就定為化學武器)、敘利亞和俄羅斯。
今天的中國,舉國必須認識到:這不絕不是一場貿易戰,而是一場守成或在位大國掐斷崛起大國的戰爭,只不過目前階段表現為經濟戰,但如果持續升級不排除軍事戰。
因此,特朗普突然對中興動手,敲響了中國戰略短視的喪鐘,它讓整個國家重視長遠思考,戰略應對。
2、粗放發展喪鐘
量變到質變是后發國家產業發展的基本邏輯。但長期依靠數量而非質量的發展,必將掉進競爭力和創新力逐漸弱化的陷阱。
一個不占領科學前沿、忽略基礎研究、缺乏核心技術的國家無法最終實現大國崛起,即便正在崛起之中,也將被在位大國擊得潰不成軍!
美國制裁中興通訊,就是要掐斷中國眾多依賴美國芯片的產業發展之路,摧毀中國制造2025的美麗愿景。
1820年,大清王朝GDP占到當時世界總量的三分又一。但總后20年開始,依靠數量而非質量堆積起來的虛胖國體,頃刻間被洋人的堅船利炮粉碎得不成體統,體無完膚。
美國肆無忌憚乃至毫無廉恥的霸權和底氣,源自它對高技術產業核心技術和科學前沿的控制和占領,而非房地產和物流等服務業。
今天,中國GDP構成中,房地產、物流、金融、電商、餐飲和游戲等產業占有相當比重。中國要想崛起,哪怕和平崛起,必須提升GDP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含量。
否則,中國夢,只是南柯一夢!
事實上,近20年來,幾乎每屆政府的每一年都提出要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但是為什么今天仍未有根本變化,主要原因是考核機制出了問題:重視GDP總量考核,忽視GDP結構質量考核。
年年要改變,卻沒有改觀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沒有真正意識到長期粗放發展的深重危機,貨幣資本長期流動在房地產及在金融體系內自循環,國家產業政策及資源還沒有真正猛力聚焦在芯片這類瓶頸產業。
這次特朗普選擇制裁中興通訊,掐到了中國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命門”,真正敲響了中國粗放發展的喪鐘。
3、妄自尊大喪鐘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很多人開始沉醉40年的“經濟奇跡”,藐視西方的低速發展。
很多國人看到西方陳舊的道路和地鐵時,便認為:美國在衰落,日本在衰落,歐洲在衰落。仿佛唯有中國風景這邊獨好!
中國在某一領域取得一點成就后,網上便涌起“秒殺美國”、“西方嚇尿了”的豪言壯語。
特別當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橫行并給人們帶來高度便捷,竟然被國人列入“新四大發明”之列。幸虧這個新發明組合還有一個中國高鐵!
然而當中國人熱炒和沉醉在自己創造的“新四大發明”時,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定竊喜大笑!
何以至此?因為憑借者四個產品,無法實現中國的強大崛起!
因為除了高鐵外,新四大發明到底為中國的科技、競爭和創新能提供什么?即便包括高鐵,最底層、最基礎的核心技術是不是我們已經完全掌控?如果某一日歐洲出來一個歐朗普,高鐵能否遭受中興一樣的命運?
更有甚者:共享單車主要提供了方便,即便覆蓋每一寸國土又能怎樣?改變中國國際競爭和創新的根本面貌?支付寶只不過改變了支付方式,提供了便捷,當美帝的高科技彈炮及產品來襲時,我們的國家和企業能否抵擋得住?網購及電商再發達,也只不過改善了交易的時空和效率,但并無法改變中國產品存量的競爭力和創新力。請加微信公眾號:工業智能化(robotinfo) 馬云都在關注
如果中國上下都崇尚阿里和騰訊的“二馬創新”方式和成果,那么中國將永遠無力應對美國的盤剝、控制乃至洗劫。
民眾對國家的成就自豪歡雀,乃愛國當然之情理,也是國家和民族進步之動力。但盲目自大、以己之長度人之短,會失明學習的雙眼。
曾經占盡世界GDP總量優勢的大清,罔顧歐洲生機盎然如火如荼的產業革命與科技創新,依然固步自封,沉浸在天朝盡善盡美的農耕帝國虛華中。
驕兵必敗,盲目自大必衰!
何況中國當今的科技實力、教育水平、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還遠沒有超過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甚至很多方面還存在相當差距!
如果不是特朗普對中國發動一環扣一環的貿易戰,很多人還會沉浸在“經濟奇跡”、“大國崛起”和“新四大發明”之中,一直自嗨著沉醉著,剛醒睡獅又綿綿入夢!
因此,感謝特朗普,感謝美國,為中國敲響了妄自尊大的喪鐘,讓幾近入眠的中國再一次覺醒。
4、崇洋媚外喪鐘
蕭伯納說過,人類有兩出悲劇:一出是肆意妄為,一出是萬念俱灰。
和妄自尊大一樣可怕的是崇洋媚外,它使一個國家逐漸喪失斗志,成為附庸。
然而,中國百年近代屈辱史,以及中國科技和產品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崇洋媚外仍大有市場:開洋車,穿洋衣,擦洋粉,交洋人,才是尊貴,才是品味。
就連一些知名學者都成了“西跪一族”,比如一些經濟學家將西方自由市場奉為圭臬,凡是西方書本說的絕對是對的。這些人罔顧美國限制高科技產品向中國流動和動不動制裁他國企業的事實。科學的本質是證偽,而他們不知被證偽了多少次!
縱觀近二十年國際風云和產業競爭變化,美國等西方集團以和平的名義踐踏和平,以民主的名義踐踏別國的民主,以自由市場的休克并瓦解競爭國的經濟。
前蘇聯死不瞑目,今天的俄羅斯仍在哭泣。
把發展和夢想建立在西方國家基礎上,是一種幻想,天真的幻想。
美國對中興通訊一劍封喉,正是血淋淋的事實和教訓。
盡管我們有的是骨氣,盡管殺敵1000自損800,但如果美國掐斷所有中國使用其芯片的企業,又該是怎樣的圖景?
所以,感謝老特的一劍封喉,它敲響了中國崇洋媚外的喪鐘!
5、總結
突破關鍵產業的核心技術,已成為舉國最重要的戰略任務。
今日中國之關鍵問題
從經濟鴻溝到科技鴻溝
我們必須謹記:
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創新能力是買不來的
競爭能力是買不來的
競爭不是肥肉的堆積
崛起的大國必須依靠強壯的身軀
美國遵循叢林法則
殺氣來的時候
半眼都不眨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
丟掉幻想
準備斗爭
去年捉著《汽車理想國》結語,似乎是寫給此時深受貿易戰的祖國:
一個民族和一個產業的沉淪都離不開兩點:自大與自卑;自大使人無視問題,自卑使人無法進取。
一個民族和一個產業的振興也離不開兩點:遠拓與深耕;遠拓充滿創新精神,深耕秉持工匠精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今日中國的中興們及其產業,一定很痛苦,但未來一定會幸福。
未來是歷史的延續,讓華夏的歷史告訴未來:
5000年的文明從沒有斷流過,任何外來者且是匆匆過客。
新中國初生之際,多么羸弱,但美帝糾結的13國聯軍也沒有阻擋我解放軍的步伐!
蘇聯當年撤走所有援建專家,初期的祖國硬是依靠自身完成156項重大工程建設,奠定了中國工業的骨架,樹立了華夏民族的新脊梁!
美國南海橫行,阻止我軍向深藍挺進了嗎?沒有!種島,種出了中國不沉的航母!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后記:此文寫在米蘭飛回北京的萬里上空。這兩天活動十分緊張,加上自己倒時差能力實在缺乏,原本一路想好好休息,但特朗普政府突然制裁中興通訊讓我難以入眠,必須寫點什么。國際貿易雖非我研究領域,但貿易及貿易戰的背后,實質是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競爭。而創新與競爭是自我攻讀碩士以來一直研究的主題。在整個寫作過程中,耳畔始終回響著:突然四賽狼煙起,問儒生,誰能揚征帆?
政府很清醒,民間反倒很狂熱!這是一副極好的清醒劑
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突然發布對中國龍頭企業的出口禁令——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禁令有效期將長達七年。
這讓很多人措手不及。
中興的遭遇正應了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說過的話——
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不錯,過去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科技創新基礎不牢,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創力還不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全球化產業分工給中國經濟騰飛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但弊端也越來越為人們所看清:我們占據了管道,人家掌握著開關;我們畫好了整條龍,人家不點睛龍就飛不了。
拿中興通訊這次的遭遇來說,凸顯出了我國核心技術缺失的軟肋,尤其是互聯網產業、集成電路產業、電子整機產業等方面,中美的技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為什么美國制裁一家中國企業就有如此大的影響?我們平時太狂熱自大,需要自己給自己潑一杯冷水了。
每次提前貿易戰,國內眾多狂熱分子總是盲目自吹,藐視美國,以為喊喊口號就能打贏美國。這樣的所謂愛國表現,往往會把祖國推進深淵。
今天,重新推薦閱讀工信部部長苗圩的這篇講話,也許能讓一些盲目自大的人得到一點點啟發。真正的愛國,不僅要知道自己的長處,更要認清自己的短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
“中國制造”不像我們想象那么強大,西方工業也沒有衰退到依賴中國。我們的制造業還沒有升級,但制造業者卻已開始撤離。在向服務業轉型的口號聲中,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按捺不住,站出來說了真話。
苗圩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對《中國制造2025》進行全面解讀時指出,在全球制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于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制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為主管制造業的中央大員,苗圩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國家認知。
苗圩說,全球制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制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制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
看看全球科技實力排名,中國還差多遠:
第一名:美國
迄今為止,美國的大學匯集了全球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占了17所(清華大學大約排名在600名左右)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全球十大科技頂尖公司,美國占據了八家!英特爾向全世界提供芯片,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占據了軟件業的基礎市場(從百度到騰訊到中國各個政府部門,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數據庫軟件和技術)。
美國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實驗室,在軍工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醫學技術領域,在信息科學領域……美國以無可匹敵的實力和壓倒性的技術優勢雄居世界之首。
假如明天美國說他們研究出了這款飛碟,也沒人會奇怪。
第二名:英國
羅羅發動機。這樣一個發動機,牽動的是材料、機械、動力諸多的領域。而中國的大飛機夢,還剛啟程。
我們眼前所見的,滿眼都是日本和德國的設備,但是卻很少有人關心,這些機器設備最核心的部份大多使用了由英國ARM公司設計的芯片。
諾獎獲得人數,英國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在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學中,美國占據了75所,英國占據了32所,遠遠超過其它國家。
盡管英國在工業規模上有所衰退,但它仍擁有世界頂尖的航空發動機企業羅羅,在鋼鐵、制藥、生物育種、航空航天、機械、微電子、軍工、環境科學等方面都處于世界一流之列。
由于英國擁有世界上不少最好的大學(僅次于美國),英國依然保持著世界第二的科學技術,對世界科技做出了杰出貢獻(如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第三名:日本
美國國家專利局的專利申請數中,日本是僅次于美國自己本身的第二大國,這一直被視作是日本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全球大學的排行榜和對世界科技貢獻度上面,日本的大學僅次美英。
日本擁有很多大集團和大公司,如東芝,三菱等等,這些公司都擁有很強悍的科研實力,日本注重細節的精神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從而占據市場,這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發經費。從開始的仿造到后來的技術創新,日本的崛起成為亞洲的一個神話。
在20個關鍵科技領域,日本的排名都很不錯,在材料科學,尖端機器人等等,日本都擁有巨大科研實力。
日本經濟近年來或許出了些問題,但絕對沒有停止科技升級的步伐。
第四名:法國
巴黎擁有相當多的知名大學,法國大學一般分為高等商學院和工程師學院,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模式。
與英國不同,法國保持科技優勢是通過國家的高投入來實現,法國擁有五十多名諾獎獲得者,十多名菲爾茲獎獲得者。在20個關鍵科研領域,法國都居于世界前列,盡管浪漫的法國人似乎比日本人和德國人都更慵懶,但在科學研究上面,他們更富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
法國在航天,能源,材料科學,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均比較明顯!
法國出產了全球首款商用無人駕駛汽車。
第五名:德國
說到德國,大家就會想起德國的機床,德國的精密機械,德國人一絲不茍的精神! 迄今為止,德國有七十多位獲得諾貝爾獎,要多于法國和日本。
不得不說一下,與大多數人想象的不一樣,科研其實也是一種體力活(雖然創新精神很重要),一種既枯燥又乏味的體力活。一個實驗可能要重復一千次,找出一個錯誤可能需要幾天幾夜,哪怕你想的全部是正確,但只要一個微小的錯誤,就足以阻擋科研的步伐。德國人的品質在這方面就具有優勢。與法國一樣,德國的大學也是按照專業排名,而不是學校排名的。每一個學校都有自己擅長的專業。
德國的科技來源于德國的教育,更來源于德國的制造業。
工業4.0,中國的夢想,德國的現實。
第六名:芬蘭
除了諾基亞之外,芬蘭,這個只有500多萬人的小國,在20項關鍵科技領域,有17項排名前十,比如說計算機科學,大家都知道windows,但計算機專業的人一定知道linux! 芬蘭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始終居于世界前列。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指出,芬蘭是世界上向中國轉讓高科技技術最多的國家,中國方面公開的資料則說,芬蘭是中國在北歐的第二大技術轉讓方。
芬蘭硅谷:因諾玻利科技園
第七名:以色列
具有猶太血統的人獲得了很多諾貝爾獎,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色列不但在軍事上強悍,在科學技術上,他們也同樣的強悍,雖然他們很多的軍事裝備來自于美國。但他們同樣也幫助了美國的科研人員對武器裝備進行研究和改進。
以色列有很高的教育水平,24%的勞動人口擁有研究生以上的學歷,居全球第一。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以色列科學家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對世界科技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尤其是在電子和化學方面。
美國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利用以色列人的聰明和智慧(與中國不同,以色列人參與并承擔了關鍵科研和產品的開發)!
雖然以色列缺乏資源,但最大的資源就是他們的頭腦。
第八名:瑞典
諾貝爾獎的評委是瑞典人,而且能得到世界的公認,也就證明瑞典有一流的科學家,有能力有水平對世界最頂尖的科學研究進行評估(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水平,沒有人會承認你的評估)。瑞典只有900萬左右的人口,但卻有38%的勞動人口在高科技公司(比如說愛立信)就業,這個比例居世界第一!瑞典人也是世界上最熱愛讀書的國家之一,國民科學素質世界第一。
中國人想象中的瑞典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人們過得很休閑,但瑞典實行極為嚴格的競爭教育模式,所有的課程按從易到難分為幾十個級別,而不是按年級和班級區分。
在20項關鍵科學技術領域,瑞典有14項居于前十,19項居于前二十。瑞典西斯塔科技城。
第九名:意大利
意大利人能設計出最好的服裝,引領時尚的潮流……這看起來與自然科學技術沒什么關系,但卻體現了意大利人的創新能力。其實,意大利同樣有阿古斯坦-維基特蘭直升機,有法拉利、瑪莎拉蒂、蘭博基尼等超級跑車,擁有世界超一流的汽車制造技術。
意大利在奢侈品方面創新能力甚至于遠超歐美,而最高端的奢侈品也往往代表著最高科技的應用。
當然,意大利的問題也很多,容易遮掩人們對意大利科學技術的評價。
意大利的機械設備產業位居全球第四、歐洲第二。
第十名:加拿大
在20個關鍵科學技術領域中,加拿大有16項處于前二十名,4項處于世界前五。
加拿大MDA公司就為國際空間站制作機械臂和機器人工作站。
第11到19名分別是:荷蘭、丹麥、瑞士、澳大利亞、挪威、比利時、俄羅斯、新加坡、韓國。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它不只是擁有和香港一樣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事實上新加坡在科技和工業上花的心思比服務業還要多。
南洋理工大學是世界前三十名的大學。新加坡制造業有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電子業、機械制造、生物醫藥。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石化中心。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鉆井平臺制造國。從謀篇布局的角度看,新加坡比香港的眼光高遠太多。
在科技實力的5個級別里
第一級,核心,美國。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級,登堂入室,芬蘭、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捷克等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后,其余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中國在制造業上要走的路有多長? 30年真的不算長。國人成天還沾沾自喜于第二大經濟體,殊不知還差得太遠太遠!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清華博導李顯君:感謝特朗普的一劍封喉,它敲響了中國崇洋四十年媚外的喪鐘!
2018-05-02“從一開始就錯了”,美學者指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五大錯誤觀念
2018-04-2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