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杭州傳出重磅消息:
全球首個7納米芯片在中國成功量產!
請注意,不是研發,不是設計,而是可以大規模生產、即將裝備半導體行業的量產!
二十年的欺辱與嘲笑,七千多天的日夜奮戰,中國制造,終于用實力應征了自己的偉大!
回想起中國芯片的往昔,蒼岳的心情,依舊難以平靜....
1 沒有外國芯片,就沒有中國現代化
現代社會中,芯片可以說是必需品。小到手機、平板,大到冰箱、彩電,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是用到電能的設備,或許就必須安裝上芯片。
芯片是如此常見,但諸位知道芯片對于我國實現現代化的意義嗎?我國現代化的核心就是工業化,在這一進程中,外國芯片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毫無工業基礎,尚處于傳統的農業社會之中。那時候在前蘇聯的援助下,我們首次開始建設屬于自己的工業體系。
猶記得1958年的秋天,周總理和金日成在清華大學參觀我國首臺數控機床X53K1,它奠定了我國工業自動化生產的基礎。
在隨后的幾十年里,我們從世界各國工業先進國引進技術,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出現在中國工廠之中。就是這些先進設備,助推了我國現代化進程。
曾經只有熟練的老工人才能控制好的轉床磨床,被越來越多的自動化設備所替代,我們國家的生產力也開始節節攀升。
不過,這些設備的核心,全是外國產!
2 比石油還貴的芯片
既然芯片如此重要,而我國的芯片產業又如此不給力,相比花了不少錢進口吧?這個數字要超出大多數人想象,這些進口芯片比我國進口石油花費的還多!
2017年全年,我們向國外進口了4.188億噸石油,進口額約為1500億美元。同年,我國總共進口芯片數量高達3770億塊,進口額則是2601億美元!
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之發達甚至令美國都羨慕不已。沒瞧見特朗普高舉“美國第一”時,首要目標就是提振制造業?但我們芯片產業卻是如此慘淡,還有一組數據更加令人心涼。
2017年,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到達了16860億元的規模,但我們國內芯片自給率不足10%!尤其是MPU、FPGA、DSP等核心芯片,直到現在的自給率仍然是0%!
芯片市場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市場,由于芯片的不可替代性,即使這些芯片廠商抬高價格,也能夠順利將貨賣出去。
韓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國鎂光聯手操縱內存芯片價格,讓內存條價格持續走高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3比核武器還難的中國芯
那么,為何我國芯片行業會如此不給力呢?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吃了起步晚的虧。
還記得前文提到的X53K1型數控機床嗎?這臺數字機床還為我國帶來了另一項耀眼的頭銜:亞洲首個制成數控機床的國家。
但是我們對芯片的研制工作,要比美國晚多了。全球半導體芯片行業領頭羊英特爾的創始人摩爾提出了一個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從1965年至今的半個多世紀中,或許技術進步的速度有所放緩,但這一條定律始終沒有被打破。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芯片行業不僅需要高投入,更需要長時間地投入,不然都等不到結果出來就出局了。
我們在芯片方面的研究,起步本就比美國晚,又經歷了不少重大社會變革,結果只能是差距越拉越大。
當然,落后就要追趕,加大投入是解決中國芯片難題的唯一途徑。
2014年,我國開始對芯片行業進行扶持。截止到2017年6月,從中央到地方總計超過6500億元的資金流向國產芯片產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尤其是芯片這樣需要長周期投入才能獲得回報的行業,需要的就是耐心。未來十年,我國還將持續投入千億資本,為的就是在芯片產業中留下中國的足跡。
4 中美打響科技戰爭
我們為什么要玩命的打造國產芯片?
為了國家安全!
歷史不斷地在向我們證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掌握發展方向,掌握自己的未來。看看前三次工業革命,哪一次不是技術的騰飛帶動了國家實力的迅速增長?那些掌握了核心技術的國家,才有資格分到最大的技術紅利!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所有人都能看見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門正在敞開,而我國就站在最前列!人工智能、量子技術、清潔能源……在這些新銳領域匯總,我們可不比老美的成績差。
再看看“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時間,2014年底作為概念被首次提及,2015年5月19日正式配發文件。這與加大芯片投入的時間點完全同步,真正的目標已經不言而喻。
中國開始沖擊高端產業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美國坐不住了,華爾街坐不住了!
于是,一個釜底抽薪的計策在白宮內成型,那就是以芯片為中心,對中國進行新一輪封鎖的科技戰。
此外,華盛頓通過向貿易施壓,對中國打出一套組合拳。
話說到這,卻給蒼岳一個歷史的既視感,上世紀的美國就做出過類似的舉動,不過對象是日本。
5 日美半導體戰爭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異軍突起,1986年的時候,全世界DRAM市場近8成都被日本企業收入囊中。直到80年代末,日本半導體產業把控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所謂財帛動人心,面對如此大的利益老美能忍嗎?更何況日本向來是其小弟,一半多的蛋糕被其拿走了,美國人不要面子?
從1987年開始,美國各種招數頻出,以反傾銷、反投資、反并購等手段進行貿易保護,最高時甚至對相關產品加收100%的關稅。最早在1991年,日本終于在半導體領域投降。
一份長達5年的《日美半導體協定》,讓日本半導體產業一蹶不振,將市場拱手讓給了美國和韓國。
可是,這與美國現在對我們做的一些動作有什么關系呢?
關系可大著呢!
我們必須知道,美日間半導體戰,是美國同日本進行的6次貿易戰之一,目的是阻止日本經濟進一步增長!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正式走上復蘇的快車道。各個產業的繁榮,促使日本經濟大有“趕英超美”的趨勢。美國人眼里可容不得沙子,進行貿易戰的核心目的為的就是將日本的經濟威脅扼殺在搖籃里。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日本經濟在90年代經歷了“消失的十年”,現在更是大有延續變成“消失的三十年”的趨勢。
而日本的遭遇值得我們警惕,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仿佛想將這一套搬到今天,繼續在我們身上使用。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4月份發生的芯片事件吧,我們將6月份的三次中美貿易會議,以及隨后白宮方面的大翻臉聯系起來,這里面的邏輯難道不是清晰可見的嗎?
在美國的咄咄逼人之下,難道我們就束手無策了嗎?
今年是2018,而不是1844!大清曾被迫簽下《望廈條約》,但我們可不會接受任何不平等條約!況且我們可不是日本,由不得美國人對我們指手畫腳。
6 中國芯的第一步,中華民族的一大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嘉楠耘智傳來“全球首個7nm芯片成功量產”的消息,就是中國芯片行業的一劑強心劑。
它的誕生,說明只要我們足夠專注,就能夠在芯片領域內取得成績,取得領先優勢。正如前文所說,或許這只是全球芯片行業的一小步,但對于中國芯片來說是一大步!
在蒼岳的記憶中,從巴黎統籌委員會到《瓦森納協定》,外國對我們的科技封鎖從未停止。但我們不僅能夠突破外國封鎖,發展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科技,更是在部分領域做到了超越。
看看東風系列導彈。半個多世紀的拼搏,一代人畢生的心血,讓我們擁有了全球最全面而強力的彈道導彈家族;
看看中國空間站項目。數十年前我們希望加入國際空間站,卻被美國人拒之門外,但有誰會在當時想到,2020年代中后期,宇宙中將只會有我們的空間站留存?
看看我們的超級計算機。2015年,我們想用英特爾芯片升級“天河二號”時,被美國商務部勒令禁運。但在短短三年之后,完全使用國產芯片的“神威E級超算原型機”順利亮相!
美國人不想讓我們有什么,我們就能造出什么。這里面積淀了中華民族5000年來的古老智慧,蘊含著億萬中華兒女統一而堅定的信念!
記住毛主席那句話:
凡是敵人所反對的,就是我們要擁護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袁嵐峰:和美國相比,中國科技實力到底是“巨弱無比”還是“強悍到令人窒息”?
2018-08-12張若沖:從王明路線的“保衛蘇聯”到當今的“救美國就是救中國”
2018-08-1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