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可以千方百計想搞好同美國的關系,但中美關系的主動權在美國手里,好與壞都是美國說了算,如果美國認定中國是美國最主要與最根本的戰略威脅,一定要拿中國過不去,中國想躲就能躲得開嗎?中國一眾“專家”、“學者”所謂美國對中國戰略誤判、冷戰思維過時之論,能夠說服美國嗎?拿分享“共同利益”蛋糕來收買,如果美國連整個蛋糕都想獨吞,那又該怎么辦呢?什么“太極”,什么俄羅斯沖在前面之類,不是不靠譜的瞎想嗎?
中美關系未來將會有怎樣的局面,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貿易談判達成協議上,他們認為,只要此次中美兩國能就經濟貿易問題達成協議,兩國關系就會雨過天晴穩定下來,就可繼續行進在“互信”、“合作”與“共贏”的平坦軌道上了。
為什么他們對中美關系會有這樣的信心呢?而且種種跡象表明,盡管美國抽打中國耳光的頻率與力度逐年大幅度上升,但還是沒能動搖這些人的上述信念,他們信心一直都很堅定,這其中的根據又是什么呢?為此,我們不能不一探究竟。
在筆者看來,一些人對中美關系之所以具有上述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心,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一些人堅信中美兩國利益高度融合,彼此只能合作除了合作別無出路。
這種觀點多年以來都是中國“專家”、“學者”們的主流意見,一直居主導與支配地位,無法撼動。既然中美“除了合作別無出路”,兩國關系自然也就只能好而不能壞,就是想“壞”,也“壞”不下去,而只能無奈地、不可逆地“好”起來了。
其二,有一些人的信心來源于中國,他們堅信中國不想并且也不會同美國對抗。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堅信,美國代表著人類的未來與方向,肩負著引領世界走向未來,引領地球走向永恒的神圣使命,中國只有從精神到肉體徹底皈依美國才有出路、才有光明,任何同美國對抗的國家與民族,都將灰飛煙滅。正如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曾經說過的那樣,任何同美國對抗的人,都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建立在這一信念的基礎上,他們認定,不管在當今中國有多少人叫嚷同美國斗爭,但中國要發展,要進步,要跟上人類文明的腳步,就必須改革開放,而要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中國就不能同美國對抗,就必須得搞好同美國的關系,這已經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
其三、還有一些人相信中美的戰略理性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互諒互讓的妥協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美兩國彼此之間有著良好的往來互動勢頭,能夠就人類的時代特征與發展大計達成廣泛的戰略“共識”,能夠在中美關系領域充分認識到兩國所謂“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的歷史宿命,認識到兩國雖然道路不同,但其實風雨同舟、同舟共濟,等等。建立在這樣崇高境界的基礎上,兩國的理性將占據中美包括經濟貿易摩擦等各種“分歧”的上風,因而將就中美關系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妥協,實現互諒互讓,從而實現中美關系協調、合作、穩定的發展。
上述三個方面,應該說都相當堅實有力,都具有壓人的氣勢與逼人的威力,一般來說很難撼動,但筆者這等愚氓總愛雞蛋里挑骨頭,如果從這里挑開去,竊以為,上述三個根據也是有懈可擊、居然也很成問題。
關于第一種觀點,筆者以為,好像中美關系目前發生的事實已經使其搖搖欲墜、即將坍塌了。所以,這種觀點不管在學術上多么權威,多么高大上,有多少中國知名智庫在嚴密論證,但基本已經過時發臭、不值一駁了。
第三種觀點也明顯不成。中美兩國具有足夠的理性,這毋庸置疑,彼此之間能實現妥協,也完全可以肯定,至于誰妥協多一些誰妥協少一點,不足深究。但問題在于,任何妥協都有限度、有底線,中國也是這樣。殘酷的現實是,在既定對華戰略的驅動下,美國早已經不斷觸碰中國的核心利益與戰略底線了,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中國在底線上的退守,終究也做不到一讓再讓,終究有不堪承受的那一天。譬如當年的中日關系,日本侵略了東三省,蔣介石政權忍了,表示“一唯國際公理是依”,指望“國聯”能主持公道;接著日本又侵略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蔣介石依然忍了,妥協達成中日淞滬停戰協定;但日本接著又在華北挑事,最終釀成盧溝橋事變,這下蔣介石無論如何也忍不下去了,只好發動全民抗戰來對抗。今天的中國當然不是過去的中國,但所謂的理性與妥協在霸權面前依然靠不住,這是一條基本的歷史經驗。
需要深入探討的是第二種觀點。這種觀點貌似有理,堅持這種觀點的人現如今紛紛拿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說事,以古喻今,什么當年的蘇聯為什么沒有躲過去,而今天的中國又應該如何躲,云云。好像只要中國堅決不同美國對抗,美國就將無計可施一般。他們認為,中國可以對美國打太極拳,這是所謂的“太極”戰略,核心要義是以柔克剛。筆者不懂拳術,難以理解在美國不斷挑戰中國底線的情況下,中國怎么以“柔”來克;他們還認為,同盟與冷戰思維已經過時了,美國奉行冷戰思維得不到呼應,各國將紛紛倒向中國,站到中國一邊,美國將成為孤家寡人而玩不下去,這是所謂的“冷戰”過時論;他們還認為,中國不同美國對抗,而俄羅斯、伊朗等事實上在同美國相抗衡,他們會沖到中國的前面,中國可以躲在美俄、美伊沖突后面,并且還可以拿美國所相當關心的朝核問題同美國勾兌交易,這大概可稱之為“新韜晦”戰略;他們還認為,中國可以積極主動地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讓美國通過分享而從中國的發展中獲得越來越多實惠,于是就變得不忍心破壞中美關系了,這大概可以稱之為“利益蛋糕”戰略。四種戰略齊施并舉,美國就難以把中美對抗落實,中國就像滑不溜秋的泥鰍魚一般可以溜之大吉了。
但筆者以為,這完全都是趙括之流的異想天開。事實上,盡管中國可以千方百計想搞好同美國的關系,但中美關系的主動權在美國手里,好與壞都是美國說了算,如果美國認定中國是美國最主要與最根本的戰略威脅,一定要拿中國過不去,中國想躲就能躲得開嗎?中國一眾“專家”、“學者”所謂美國對中國戰略誤判、冷戰思維過時之論,能夠說服美國嗎?拿分享“共同利益”蛋糕來收買,如果美國連整個蛋糕都想獨吞,那又該怎么辦呢?什么“太極”,什么俄羅斯沖在前面之類,不是不靠譜的瞎想嗎?
美國想搞好中美關系嗎?
中美關系的現實正在回答這個問題。這些年來,中國不想同美國對抗、想盡辦法搞好中美關系的努力已經有目共睹世人皆知了,但中美關系的基本趨勢仍然是來自美國的打擊接連不斷,任何妥協都一概淪為臨時性與策略性安排。因此,展望未來,中美關系的確挺難辦,而且還越來越難辦,總的趨勢是,距離“窮則思變”的那一刻已經越來越近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