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化大生產的幾個特征,表現在由大數據引爆的共享經濟上:
1、 創造客戶超額價值
華為的客戶北斗星、海爾的客戶至上倒三角,騰訊的客戶體驗導向等說明,客戶核心觀已成經濟運行的大勢。以消費者數據為基礎的消費者喜好和需求畫像倒逼到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供應鏈、營銷等制造業供給側的多個環節的創新,這就是“消費者對企業”(C2B)的本質。在產業鏈中,客戶是相對的,下一個工序環節是上一個的客戶,直至全部社會生產力瞄準最終目標——消費者,從而接近社會化大生產的質變和飛躍。
創造客戶超額價值產生幾個剛性性質:
企業的生衰命脈。
股東至上的宿敵。
社、資生產目的的原則區別:客戶需求而非超額利潤,故成為解決過剩與需求不足的唯一出路。
把客戶放到再生產的核心位置,就是“為人民服務”,也是計劃經濟的最終目的。
2、 賣產品改為賣服務
⑴ 產權意義
把生產資料空間所有權轉為時間使用權,實現社會資源效用最大化,有可能成為公有制的一種新形式。到“十三五”期末,共享經濟在中國GDP中的占比將會超過10%。
三種基本模式:
物品向多人轉移使用權(如共享出行)。
把閑散的東西聚集起來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如共享農業、共享物流)。
用價值的需求相互交換(共享企業平臺,公司內部創業,共享數據)
共享經濟的名單正在不斷增加。實驗室、金融、醫療健康、公共資源、知識教育、空間
……
當共享經濟的交易起點和終點都不是占有,而是使用和收益時,對于公有資本,是合乎邏輯的效益回歸,對于私有資本,是一種貪婪后的自我挽救。總之,是一種社會化生產力的擴張,是對私有桎梏符合價值規律的掃蕩。
⑵ 分配意義
賣產品改為賣服務中,為客戶創造的超額價值,即是市場等值價值以外的剩余價值。這就為剩余價值的社會公有化找出一種形式。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借助科技創新和管理變革實現超額客戶價值,不僅延長了企業壽命周期,也以市場經濟手段達到了計劃經濟的目的。
當共享成為時空上的普遍,人們的勞動價值體現在對共享的維護,而不再是私人占有的巧取豪奪;個人的幸福依托共享生產資料的收益成就感時,共享距共有就只隔了一層窗戶紙。
3、 智能制造支持的定制:按需生產與分配的開端
海爾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創客所有制代表了中國企業對定制生產的熱情,也為創新者的自主性、自由度提供了企業平臺。互聯網加智能生產,逐漸消化了小批量多批次成本,為個性化訂單的定制生產提供了越來越廣的可能。個性定制商品初露頭角,消費者實現個性需求自由化的偉大序幕已經拉開。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時代,消費者定制需求逐漸操縱整個供應鏈。從無數個網絡下單—--定制生產----快遞簽收的閉環及其連綿不斷中,成為明確的的計劃生產,而不是所謂的“極權經濟”。
4、 大數據、云計算和超級計算機:更嚴密計劃的條件
中國超算速度全球N連冠了,和云數據技術一起,為共享經濟的客戶需求管理、供應鏈管理、定制管理與數據地球相結合的大數據預測、計劃提供了空前可能性。
5、 數字貨幣與區塊鏈
數字貨幣和物聯網、高速移動技術等各類新技術對接,形成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是一種信任技術,可以解決社會人與人、人與系統,系統與系統的互動與交易的信用機制,為共享經濟提供了即時資金流,降低了保持數據一致性和交易可追溯性的成本和市場交易費用,當然也提高了貨幣量的可計劃性。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