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蒼山綠水之中的閩西土樓,紅紅火火的板凳龍盤旋往復,眾鄉親身穿節日盛裝,品佳肴美酒,笑語喧嘩。這其中有一位舞龍的小伙子,想起了他103歲的爺爺——當年的紅軍小號手,給他講過的有關1929年舞龍迎接紅軍、有關“古田會議”、有關朱德、毛澤東、陳毅、劉安恭、林彪等的故事。
目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榮獲“五個一工程”特別獎,其獨特的現代視角和“年輕化”的探討,得到有關部門及觀眾的認可。本報記者因此專門采訪了該片導演陳力。
細節表現見歷史
在20余年的導演生涯里,陳力拍攝過大量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8年前接觸到《古田軍號》這個題材,就覺得這部片子難拍,但她一直沒有放棄。“我喜歡挑戰,不好拍的我才更要試試。”她說。其實編劇執導這部影片,還是因為喜歡這個題材,“想讓今天的青年人記住那些值得記住的歷史”。
電影首尾都出現了舞龍場面,陳力是想用今天和昨天對望的形式,“使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昨天的崢嶸歲月形成對比,讓觀眾油然而生珍惜感。”
影片中有著豐富而新穎的細節,為了挖掘素材,陳力幾乎走遍了閩西,進行了大量的采訪和采風。當時紅四軍從井岡山下來,在閩西待了9個月,做了許許多多多的事,比如換新軍裝、造紙、辦學校,在影片中都有所體現。影片正面回答了為什么要開古田會議等問題,真實再現了那段歷史。比如用了不少篇幅來寫整兵,寫朱德對舊軍閥“走州過府大吃大喝”惡習的雷霆之怒,寫整兵時朱毛的分歧。戲里有爭吵,但大家的目的和信仰是共同的,細節的取舍和表現的分寸尤見匠心。
“紅色男團”出大彩
陳力把片中的紅軍青年領袖群體,用時下最時髦的詞稱為“紅色男團”。路演中,青年觀眾也對主要角色用了“鎖定了朱毛這組CP(couple,配對)”的表述,稱贊飾演朱德的王志飛、飾演毛澤東的王仁君演得特別好。年輕觀眾也特別喜歡影片中劉智揚飾演的陳毅。張一山此次飾演了軍人氣質十足的林彪。飾演劉安恭的胡兵,把一個特別容易臉譜化的人物演得很動人。
這次的領袖人物群體,個個很生動,也很有個性。陳力說,這是因為他們大多數當時都比較年輕,更容易表現他們的不同性格特點。“其實拍電影就是拍人物關系,你把人物刻畫鮮活了,青年觀眾就跟著你的故事走。”陳力說,在挑選演員時,她立足必須都是新面孔,既要靠近歷史人物的形象,又要養眼、帥,而且表演有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把紅色歷史題材的電影放進當下的電影市場。” 她覺得自己很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演員群體,特別團結敬業,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他們也經歷了共同成長。
往生活這個方向拉
“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愿意自己走進影院看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了。他們特別愛國,喜歡歷史。”陳力說。她拍片特別考慮影片的受眾面,注重采取適應當下青年人審美的藝術表達,還曾經在年輕人中專門做過調查,“把握住這段歷史以后,我就把它當成一部藝術片來拍。”
陳力通過《古田軍號》做的是“往回拉,往生活這個方向拉”的工作。小號手的飾演者是當地的一個小學生,影片中用的號是古田紀念館的真正文物,是影片的號手原型捐贈的,所有的場景都是真實的,包括古田會議會址、毛澤東、朱德、陳毅住的房子。
很多人評價這部影片像一首既雄渾磅礴又細膩深情的詩。影片的配樂不是慣常的交響樂,而是一個蒼涼的男聲自始至終唱著一首無字的歌。“我們最希望的就是觀眾能走進影院看看,今天的紅色題材影片變了,特別接地氣,能打動人。”陳力說。
本文發表于《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年08月23日第07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