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大閱兵,當年也曾經是街頭巷尾的熱議,引來無數自豪滿滿。只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記得當年中國臺灣方面曾表示“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的意思,相對于現在海峽那邊需要不斷表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欺欺人,那個年代,他們說的真還是大實話!因為99年的大閱兵,在我們的對手而言,沒有驚喜,更不會驚嚇!
先說裝備,以老百姓最常掛在嘴邊的坦克飛機大炮導彈舉例
當時我們最先進的坦克,連一個方隊18輛都湊不齊,不要說形成裝備規模,連定型都要在幾年后。而美國至少不遜于這一型號的的M1系列,早已裝備幾千輛。
當時還未定型的三代坦克
當時我們最先進的火炮,雖然性能上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但全部的家當幾乎就是一個閱兵方隊的數量,更重要的是都不屬于規模化生產列裝的裝備,只是試裝。
當時我們最先進的戰斗機,號稱“空中美男子 ”的殲8II(蘇27還沒有國產化),論作戰能力,只和美國越戰時期的主力“鬼怪”F4相當,甚至越戰時期F4都已經相對成熟的中距空戰能力,幾為空白,雖然有幾十枚意大利進口的“蝮蛇”中距空空導彈能用,但當時配套的雷達還跟不上,只能“炮當槍使”
至于導彈,主角還是當年陳毅元帥口中的“長竹竿”——曾經讓U2屢屢鎩羽而歸的紅旗2,雖然說此時里子已經換了多次,但底子還是那個底子,如果不是來自俄羅斯的不多的S300撐起北京、上海等幾個最重要城市的天網,所謂“防空防空,十防九空”當年可不是一句玩笑,而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殺手锏”二炮最后亮相的大殺器東風31,當年只是剛剛完成驗證彈的試驗,不要說形成戰斗力,閱兵場上展示的就是發射車,屬于“有槍無彈”!
上面說的還是單件裝備的比較,更為重要的體系對抗能力,說是漏洞百出有點言過其實,但也可以說是言之有據,以當時代表國際上先進主流體系對抗能力的幾個點看——
空中預警能力:無
精確打擊能力:除了對艦導彈,不要說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美國已經嶄露頭角的“戰斧”、“杰達姆”,即使是美國越戰時期都已經普及的激光制導炸彈、反輻射導彈,也不過處于試驗試裝階段
戰場數據鏈:無
這還是閱兵場上看得見的陸空裝備,海上,當年日本海軍曾經說過“半小時消滅中國海軍”,雖是狂妄可惡,但對方也是底氣使然。
可以說,99年的解放軍與抗美援朝時的志愿軍相比,其實壓力更大——當年的志愿軍除了裝備數量不足,裝備并無代差(不考慮空軍,即使沒有前蘇聯也幾乎可以這樣評估),但99年的解放軍面臨的是代差!
現在回頭看,實實在在的,天佑中華——正確的戰略判斷(領導),果斷的取舍(政策) ,具有大局觀的隱忍(軍隊),最終成就了21世紀這20年的鳳凰涅槃!
終于2019大閱兵,不需要再有20年后才能說的秘密,因為當你弱小時才需要通過隱真示假給到你的對手威懾,而你強大時需要的只是亮出你的肌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