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線上的朋友們,大家早上好!
非常開心能與各位新老朋友再次相聚。去年,我分享了“構建數字新范式,共創行業新價值”?,F在,瞬息萬變和錯綜復雜成為新常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剛需。命題也從“要不要做”過渡到了 “如何做”。
所以,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深耕數字化,共創偉大未來。
人類文明滾滾向前,“深耕”是穿越古今的“發展”法則。一萬多年前,人類深耕土壤,擺脫了狩獵時代的自然局限。工業時代,隨著蒸汽機的轟鳴聲響徹大地,人類第一次以機械動力取代了自然動力,拉開了深耕動能的序幕,將煤、油、電等能源轉換為強勁的機械動力,大幅提升企業效率?,F在,人類正以數字技術,驅動千行百業不斷突破物理世界的局限,構建無限可能的智能世界!
數字世界的“深耕”,是一個由淺及深、逐步迭代的過程。Gartner將數字化分為信息數字化、流程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三個階段。我認為,業務數字化并不是數字化的終點,而是“深耕”數字化的起點。
從制造業的發展便能窺見一斑。在信息數字化階段,工廠以基礎設施數字化,實現了部分場景效率的提升。
在流程數字化階段,工廠將數字技術與確定性的業務流程融合,通過打造產品數據流、生產工藝流和商業信息流,實現業務活動自動化,加速企業效率提升。
進入業務數字化階段,數字孿生可以實現各種業務對象的數字化。比如,港口的業務對象不僅是貨船、貨物、工人,而是整條航線。數字孿生還可以對各種復雜規則進行管理,實現規則數字化。這時,企業便可以基于基礎設施數字化、對象數字化、規則數字化,并以數據治理等手段重構生產模式,打開業務邊界,進入數字時代無限的發展空間。
華為智能工廠正是以這樣的方式,讓產品開發和試制周期縮短20%,制造過程中的問題數量下降30%,人均效率提升30%。還實現了智能檢測、智能運維,訂單可視及自動處理,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跀祿卫?,讓研發到生產數據同源,實現了設計即制造、所見即所得。
“深耕”數字化助力企業實現模式創新、提質增效、體驗增強,打造韌性,企業競爭力得以全面重構。
然而,知易行難。如何“深耕”數字化呢?我認為,可以通過場景深耕、模式深耕和伙伴深耕來實現。
場景深耕就是要將數字技術“扎根”于企業場景,與業務流程融合。關鍵在于3個“深入”:
1、首先是從輔助系統深入到核心系統。讓數字化真正深入到企業的生產核心業務,扎根于客戶主業,創造價值。
2、其次是從領導駕駛艙深入到作業場景細節。讓數字化的能力從駕駛艙延伸,觸達場景細節,以數字化提升一線作戰能力。
3、最后是從局部深入到全場景覆蓋。華為就經歷了從研發、財經、制造等單領域數字化,到全面數字化的轉型過程。
接下來,我將分享幾個案例。
首先是金融行業的案例
交通銀行提出了“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的戰略。然而,要實現這一戰略,交通銀行面臨數據分析路徑長,實時應用場景支撐不足,數據處理時效性差等挑戰。
為應對這些挑戰,交行通過FusionInsight的湖倉融合、實時計算等能力,重塑營銷、風控、運營等生產核心業務場景,挖掘、釋放數據潛力,以業務創新驅動經營,實現了一體化數字風險管控和全渠道客戶運營覆蓋。
交行攜手華為,以立而不破的理念,提升海量數據供給時效,加速數字化新交行戰略。
其次是能源行業的例子
傳統電網企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電力系統出現客戶投訴時,傳統人工派單方式要經由省、市、供電所等多層傳達,才能到達班組,響應慢,很容易導致客戶投訴的再次發生。檢修時,由于任務口頭傳達,巡視文件手工記錄,導致作業執行過程不可知、不可控。新問題出現時,也難以及時處理。
四川電網積極創新,尋求突破,基于華為業務交互服務平臺、RPA技術,構筑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以數字化班組為單元,建立了多個地市級智慧供服中心。在四川電網,工單可以智能地直接下發到班組,處理進度全程可知、可視;在線拉通了從總部到地市,再到班組的分層分級的管理體系,讓大屏、中屏和作業細節場景可以實時互動;實現了作業標準化,運營體系化、扁平化,班組智能化。
那么,實現這樣一個美好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基于2B業務的數字化實踐,用流程化的思維,幫助客戶把業務對象、業務規則進行數字化。
面向數字化演進的不同階段,華為持續以創新的場景化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需求,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
今天,站在“深耕”數字化的起點,為助力“深耕”,華為在本次HC期間將重磅發布11大場景化解決方案,積跬步,至千里!
在制造領域,我們將發布智慧車企最新解決方案,助力制造行業提升效率和體驗,驅動創新。
在隨后的各行業峰會和論壇中,我們將對如上方案做詳細介紹。
牛頓時代經典力學營造的所謂完美世界,時間和空間都是獨立的存在,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有非常清晰的目標和工作要求,每個人做好了,事情就做好了。然而,當今世界是復雜的巨系統,就像生命一樣不斷演進、不斷迭代。要分工,更要協同合作。每一個組織都要假設你是這個復雜系統的核心,既要支持好伙伴,也要協同好生態,更要勇敢做自己。
在這樣的多維巨系統下,合作模式需要相應地改變。我認為有 三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懂所需、踐所想和達所望。
華為提出“咨詢+集成+輔助運營”的合作模式來實現這三點。
通過咨詢,深刻理解企業需求,并勾勒藍圖、共享數字化轉型的經驗,設計數字化轉型的實施路徑,做到“懂所需”。
通過集成,實現全棧的技術管理、多廠商產品與方案的協同,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聚合SaaS,幫助企業把藍圖一步步變成現實,做到“踐所想”。
通過輔助運營,驅動應用創新迭代、提升用戶體驗,幫助企業價值持續變現,釋放數字化的價值,做到“達所望”。
未來5年,華為計劃發布300多個場景化服務解決方案,建立200多個服務標準,發展800多個服務解決方案伙伴。
自華為企業BG成立之初,我們就提出并大力推行生態戰略。而助力客戶數字化的“深耕”,促使我們打造一個共生共創共贏的生態體系。通過伙伴深耕,華為攜手伙伴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
截至2021年6月底,華為企業市場合作伙伴數量超過了31000家,其中,銷售伙伴有22000多家,解決方案伙伴有1800多家,服務與運營伙伴有5900多家,人才聯盟伙伴有1600多家。
未來,華為將全面升級伙伴體系:
以黑土地促進7類能力型伙伴的生長,實現“共生”。
攜手伙伴共同打造項目管理、頂設咨詢、商業設計、輔助運營等客戶業務成功關鍵要素,實現“共創”。
以共贏思維打造伙伴體系,基于共同機會、共同創造,建立長期伙伴關系、共同發展。
以客戶為中心是華為的核心價值觀,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是華為的信仰。
信仰是一種行為,只有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
從成立之初走到今天,無論華為經歷了什么,這個信仰從未動搖。34年,20萬人的持續奮斗,以數字技術和行業實踐賦能千行百業,攜手全球伙伴,全力支持客戶數字化轉型。
我們要讓每位客戶成為獨特的自己,讓強者更強!
深耕數字化,共創偉大未來!
作者 | 彭中陽 來源 | 華為企業業務、藍血研究(lanxueyanjiu)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