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入了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表現之一就是——鼻屎小國在羞辱大國。
我說的鼻屎小國,是立陶宛。我說的大國,是俄羅斯。
立陶宛在羞辱俄羅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讓人氣不打一處來!
具體什么事情呢?
眾所周知,俄羅斯正在與烏克蘭死磕,眼下殺得眼紅,在頓巴斯地區捷報頻傳,目測烏克蘭要輸。
激戰正酣之際,一個爆炸性新聞傳來:
立陶宛對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實施封鎖,包括建材、金屬、木材、水泥、化肥、酒類、魚子醬都不允許過境。
我了勒個去!
俄羅斯人喝不到伏特加,那是要玩命的。立陶宛人怎敢如此囂張?
要知道,想當年俄羅斯允許立陶宛加入北約,有個重要條件,就是立陶宛不能阻斷俄羅斯與加里寧格勒之間的物流通道。
今天立陶宛背信棄義,居然搞這么一出,相當于在俄羅斯的背后,拿水果刀戳了一下,讓俄羅斯人既憤怒又厭惡。以至于放出狠話,要讓立陶宛感受到“痛苦”。
對此,我很期待!
我希望俄羅斯人知行合一,說到做到,對背后捅刀子的小國還以顏色。否則,其它“中山狼”必然紛紛效仿,如多米諾骨牌般一發而不可收拾。
拋開事實不談,說句公道話,立陶宛這個鼻屎,確實欠挖!
長期以來,它一直充當美國的馬前卒,破壞現有國際規則,對大國沒有禮貌。
之前在臺灣問題上,立陶宛不知道吃了什么壯陽藥,跳出來跟中國叫板,公然給臺毒分子抬轎子,被我們修理了一番,將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然后老實了一段時間。
現在又跳出來了,給老大哥俄羅斯使絆子,與俄羅斯對罵,簡直不知天高地厚。
你說它有多么雄厚的實力嗎?
國土面積6.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四個北京市。總人口三百多萬,軍隊區區2萬人。貨真價實的鼻屎國。
值得一提的是,北約在立陶宛部署了1000人,美其名曰“絆腳石”計劃。
意思是說,如果有一天,俄羅斯想恢復蘇聯的榮耀,用武力去收復失地的話,先把這1000個“絆腳石”搬開再說。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寓言:大象朝這邊跑來了,螞蟻躲在墻角伸出一條腿,我問螞蟻,您這是干嘛呢?
它說,噓,小點聲,我他媽的要絆它一跤!
言歸正傳,說回立陶宛挑釁俄羅斯這件事。大家冷靜思考一下,立陶宛為啥在這個時候要跳出來搞俄羅斯?
要知道,俄羅斯是它身邊永遠搬不走的鄰居,是個大塊頭,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第二核大國,前三名的軍事大國,打個噴嚏都能把立陶宛吹到波羅的海喂魚。
按照常理來說,俄羅斯跟烏克蘭打紅了眼的時候,你立陶宛應該老老實實的做人,把家門反鎖好,把窗戶關好,不要做任何小動作,小心惹禍上身。
但是立陶宛呢,非常灑脫,像看破了紅塵一樣,生死看淡,脫褲子就干。
它撕毀與俄羅斯之前談好的協議,悍然封鎖人家的一個州,要知道,人家這一個州都有5萬人的軍隊,是立陶宛軍隊人數的2.5倍,滅你如切瓜砍菜一樣。
在外人眼里,立陶宛這不就是在作死嗎?
所以,你不覺得奇怪嗎?
這立陶宛到底圖什么呢?
不賣關子了,原因很簡單,它為了讓美爹開心。
站在立陶宛身后的——是美國。
立陶宛的政治處境,有點像當年的格魯吉亞、如今的烏克蘭,淪為美國的附庸,唯美國人馬首是瞻,是美國人牽著的一條兇悍的吉娃娃。
無論怎么分析,封鎖加里寧格勒這事,對立陶宛國家和人民絕對沒好處,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是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是大錯特錯的事情。
所謂“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對照古訓,立陶宛現在的做法絕對配得上“愚蠢”二字,死不足惜。
但你真的以為立陶宛的政客愚蠢嗎?
非也,立陶宛的政客,聰明著呢。
為了讓美爹高興,出賣立陶宛的國家利益算個球,他們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
因為,他們不是普通的立陶宛老百姓,他們是“買辦”,是“代理人”,嘴上說的是主義,心里想的都是生意。
他們在海外銀行有巨額存款,他們的老婆和情人在海外替他們看別墅,他們的子女在美國上常春藤名校,畢業了就定居在美國,成為美國人。
跟烏克蘭的大多數政客一樣,他們只是美國人的提線木偶而已,美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立陶宛是用來賣的。
所以,立陶宛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挑釁俄羅斯呢?
理由很簡單:
俄烏沖突已經持續四個多月了,西方民眾對這個話題慢慢疲倦了,對因此引發的能源價格暴漲越來越難以忍受。
于是,歐洲內部出現了分歧,勸烏克蘭讓步的聲音越來越大。
這是美國人絕對不能允許的!
說啥?
你們要跟俄羅斯人求和?
門兒都沒有!
我要流干最后一個烏克蘭人的血!
老歐洲離烏克蘭戰場相對遠一些,自俄烏開戰以后,他們的立場和態度就不堅決,舉棋不定,既想要面子,又不想丟里子。
隨著能源和糧食價格節節攀升,歐洲通脹越來越嚴重,政客們的屁股有點坐不穩了,天秤漸漸朝著“要里子”一邊傾斜。
前幾天,法國、德國、意大利領導人去了一趟基輔,面見澤連斯基。
表面上是為烏克蘭送去“歐盟候選國”的大禮包,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當年“慕尼黑會議”的翻版,老歐洲們準備把烏克蘭像當年的捷克一樣賣掉,以換取一份和平協議。
至少,老歐洲是想通過拉攏烏克蘭的方式,獲得俄烏沖突解決方案的主導權,不想一直被美國人牽著鼻子走,鼻子被牽得太酸了。
畢竟,老歐洲的政客們都是人精,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怎么想辦法,也根本離不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離不開俄烏兩國的小麥和食用油。
更重要的是,資本正在撤離歐洲,世界第二儲備貨幣——歐元正在貶值。
眼看著美國今年不停地加息,把歐洲人加得心驚肉跳,至少要加到年底。
一邊拼命加息縮表,一邊在東歐煽風點火,這是赤裸裸地收割歐洲的節奏啊!
所以才有了法國、德國、意大利三國領導人,上演了一出“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情感戲。
目的是把烏克蘭攬入自己的懷中,占得先機。
不遠的將來,他們會尋找機會勸烏克蘭作出讓步,讓大家早點結束戰爭,好好過日子,老婆孩子熱炕頭,不香嗎。
但是,美國人是攪屎的行家里手,能輕易地讓他們香嗎?
絕不允許啊!
面對雞賊的老歐洲,美國接下來該怎么辦?
美國想到了聽話的吉娃娃——立陶宛。
這個時候,讓立陶宛跳出來搞點事情,相當于在烏克蘭主戰場之外,又給歐洲點了一把火。
表面上看,是在烤俄國人的屁股,其實是在烤法、德、意的老臉。
你們想讓沖突早日結束?想讓歐洲恢復寧靜?想讓資本返回歐洲?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省省力氣吧!
除了繼續讓歐洲保持劍拔弩張的姿勢以外,立陶宛挑釁俄羅斯這件事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給六月底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獻禮”。
在俄烏沖突發生之前,北約已經瀕臨“腦死亡”,在德法大國的眼里,它的存在幾乎失去了意義。
一場俄烏沖突,讓北約煥發了第二春,當歐洲面臨實實在在的戰爭威脅的時候,發現還是躲在北約的核保護傘下面更安全一些。
隨著戰事進入膠著狀態,雙方進入持久戰、相互放血常態化,歐洲內部又發生了分歧。
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樣,德、法、意這些老歐洲與英美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說白了,大家在看似價值觀相同的外表下,其實各懷鬼胎。
這給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峰會,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美國是希望北約集團能夠擰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在與中國的對抗中,采用他最擅長的群狼戰術,來圍堵和撕扯我們中國。
所以,美國必須要充分利用俄羅斯對歐洲的軍事威脅,把歐洲人徹徹底底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如果犧牲一個烏克蘭,還不足以綁架歐洲,那就再搭上一個立陶宛。
如果立陶宛還不夠,就搭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甚至波蘭!
只要讓歐洲人聽話,服服帖帖的那種,美國可以犧牲所有東歐小朋友。
這就是立陶宛作死事件的本質。
第一,讓俄羅斯周邊四處起火,從而削弱它的實力。
第二,讓歐洲繼續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下,從而削弱歐洲。
第三,將擔驚受怕的歐洲綁在自己的北約戰車上,終極目標是劍指中國。
對于我們中國來說,要慶幸于在這個各國擺爛的時代,我們是一枝獨秀。
我們的福建號下水,我們的陸基中段反導攔截實驗的成功,一次次向世界亮肌肉,展示我們強大的實力,終于讓美國知難而退,去撿軟柿子捏。
隨著六月底G7和北約峰會的召開,相信喝了雞湯、打了雞血的美國及其所謂盟友,對我們中國周邊會有所覬覦。
很可能會有亞洲版的“立陶宛”跳出來,充當美國人的炮灰。
屆時,我們一定不能心慈手軟,必須予以痛擊,讓它感受到真實的痛苦。
須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文章來源于李子熙 ,作者李子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