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烏沖突的戰場上似乎依然呈現膠著狀態。一邊是俄軍對烏重要基礎設施大轟炸的繼續。一邊是烏克蘭軍隊還在繼續對赫爾松等地進行反攻。這就出現了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即俄軍有能力對烏全境內目標進行大轟炸,卻無力擊退烏軍在前線的反攻。盡管俄軍還在繼續對基輔周圍的重要目標進行轟炸,可烏軍還是不斷嘗試在赫爾松一線進行反攻。赫爾松似乎成為了俄烏交戰的重點區域。普京突然宣布了在烏東四地進入戰時狀態。不但要實行軍事管制,還組織平民撤離行動。而烏前線總指揮也明言赫爾松前線吃緊。這表明面對烏軍的反攻,俄軍似乎有些難以招架。澤連斯基是信心滿滿,而俄方面似乎是底氣不足。那么問題就來了。俄軍有能力對烏克蘭全境目標進行大規模的轟炸,為何卻對反攻的烏軍沒有辦法應對?宣布入俄的烏東四地進入戰時狀態。用普京的話說就是,“我要提醒的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以及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在成為俄羅斯的組成部分之前實行過戰時狀態。現在我們需要在俄羅斯立法的框架內正式確定這一制度,因此,我簽署了一項關于在俄羅斯聯邦這四個主體中引入軍事管制的命令,并將立即送交聯邦委員會批準。”宣布這四地進入戰時狀態,自然就意味著接下來俄烏交戰將重點在這些區域內進行。也就是意味著烏軍將在這些地區展開大反攻。宣布進入戰時狀態,顯然與一開始宣布的對烏克蘭采取特別軍事行動有本質的區別。也就表明了俄烏沖突升級為俄烏戰爭。

烏克蘭軍隊反攻的目標就是要收復被俄“侵占”的領土。而俄羅斯則要進行的就是保衛自己領土的戰爭。戰爭性質變了,戰爭的規模也就將擴大化。再加上俄已經定性克里米亞大橋襲擊案為恐怖襲擊,用梅得韋杰夫的話說就是基輔政權已經“納粹化”,瓦解基輔政權就正在成為俄軍事行動的目標。俄軍已經連續對烏全境重要目標進行了10余天的大轟炸,重點打擊了烏克蘭的能源電力和軍火庫等重要基礎設施,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戰果。這表明了俄軍還有強大的打擊能力。可是,盡管俄軍依然擁有強大的炮火優勢,可前線烏軍還是有能力展開反攻,而俄軍在與烏軍的爭奪戰中似乎并沒有優勢。難道俄軍的強大炮火對前線烏軍無力?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這表明了目前俄軍的重點不在于與烏軍的陣地戰或直接交戰,而是意在首先重創烏克蘭的基礎設施戰爭潛力。實際上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持久戰的能力,當然也在于打擊烏軍的補給線。也就是說,不是俄軍的炮火無力,而是打擊的重點不同。也可能是因為目前前線俄軍兵員不足有關。畢竟新動員的20多萬預備役還沒有完全到位。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普京在準備冬季戰役。目前還處于冬季戰役的準備階段。對能源、電力、軍火庫以及其它重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大轟炸。一是制造恐慌打擊心理。二是摧毀烏克蘭的戰爭基礎戰爭潛力,包括后勤保障能力。三是可以對烏軍的前線反攻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實際上就是為了冬季戰役部署爭取一定的時間。能源電力等重要基礎設施受到嚴厲的打擊,一時半會難以修復。嚴冬來臨之時,不僅烏克蘭的平民生活社會運轉會極大的困難,前線士兵的冬季保暖也將成為一個重大的困難。后勤保障跟不上,冬季戰役真的沒法打了。進入嚴冬之后,自然有利于俄軍的坦克等重裝備的運動。重要的是,冬季光溜溜的大平原上,也不利于烏軍人員和重裝備的運動和隱蔽,前沿陣地的士兵可就更慘了。這就更有利于俄軍的炮火優勢發揮了。戰爭已經打了200多天,烏軍消耗的美歐軍火也超過了2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烏軍每天都要消耗1個億的軍火。雖然美國還在不斷向烏提供軍火支持,可歐洲國家似乎不那么積極了。實際上因為消耗太大也積極不起來了。目前前線烏軍還在強化反攻,而后勤補給在俄軍的大轟炸之下恐怕就有跟不上之嫌。進入冬季的時候,俄軍將重點打擊的就是補給線了。一旦補給線被切斷,連撤退的機會都沒有。澤連斯基可是還在不斷地抱怨給的武器太少。目前,俄新動員的預備役士兵已經達到20多萬,這與前期進入烏克蘭境內作戰俄軍數量一樣多。也就是說,俄將增兵一倍以上,到那時恐怕就不再是兵員不足了。

如果赫爾松等前線地區真的開始撤出平民,這前線也就只剩下俄烏雙方的軍隊對壘了。最怕的是烏軍突入撤出平民的無人區,俄軍的炮火可就可以開啟狂轟濫炸模式了。這前線的數十萬烏軍,自然也就成為了活靶子。另外,還有三周美國中期選舉。一旦共和黨獲勝,很可能在軍援烏克蘭方面有所改變。這一改變可就苦了烏克蘭了。撤出平民,減少人員流動,戰區人員的補給就可以省下一大筆,糧食補給甚至都不用從俄本土運進了。這一次戰役,俄軍恐怕就不單純是與反攻的烏軍展開烏東決戰的問題了,而是有可能重新包圍打擊基輔。而如果從白俄重新入境攻擊,打擊基輔更容易,也可以從北線突襲切斷烏軍的補給線或撤退路線。總之,俄既然有能力對烏克蘭全境進行長時間的猛烈打擊,就應當有能力對反攻的烏軍進行嚴厲的炮火打擊。不重點打擊反攻的烏軍,很可能是還是誘敵之計。或把反攻的烏軍吸住在前線,等待重新部署完畢之后,再回過頭來重點打擊前線烏軍,甚至是一鼓動作氣再圍攻基輔。進入嚴冬之時,一切都將向有利于俄軍的方向發展。打到最后,普京很可能真的把基輔沿著第涅伯河一分為二。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修訂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