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世界上很多國家過去一直把西方現代化等同于現代化,等同于工業(yè)化,等同于民主,等同于先進。但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入發(fā)展,一些西方國家的所謂現代化,所謂社會先進,所謂民主自由,所謂一系列可以輸出的價值觀等,一個個地被揭開真面目,暴露在全世界面前。現代化不是西方的專利。西方的現代化不是唯一的選擇。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社會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和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力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
關于現代化,世界各國有很多關于指標體系和形態(tài)的描述。如美國社會學者英格爾斯提出的以社會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互為基礎,包括十個衡量指標在內的指標體系,這個表述在國際上認可度比較高。主要體現經濟規(guī)模、經濟質量并以購買力評價各國經濟發(fā)展程度等。聯合國新千年計劃提出來的關于人的現代化、經濟社會現代化等國家現代化的若干目標,是各國為之奮斗的共同方向。
現代化是一個動態(tài)概念。在歷史不同階段,現代化有不同衡量標準,比如在上世紀60年代,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后,仍然能夠保持7%以上的增長,就可以說進入了現代化快速發(fā)展時期。如日本1950年至1973年,23年年均增長率為8.9%(日本經濟騰飛);韓國1965年至1996年,31年年均增長率為7.9%,其中1973年至1976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11%,被稱為“漢江奇跡”;巴西1948年至1979年,31年年均增長率為7.2%,其中1968年至1973年,年均10%以上,被稱為“巴西奇跡”,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這些國家都曾邁入現代化門檻,一些國家成為現代化的國家。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間保持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長,增長速度和持續(xù)時間為全世界之最,為中國邁向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不可能照搬西方現代化模式。在現代化道路上,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出現了幾個大的失衡:一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失衡;二是經濟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失衡;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衡;四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失衡;五是不同社會群體之間貧富懸殊。人類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有經驗,也有教訓。西方現代化道路有哪些經驗可借鑒呢?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科技的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的人才制度、政府公共政策與制度、政府公共品采購制度等等,就特別值得我們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學習和借鑒。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一個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而且要構建基于更高文明要求的社會文明形態(tài)和生態(tài)體系,其中包括經濟發(fā)展方式,包括人民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生產方式、生命方式,包括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包括現代國家的執(zhí)政能力等。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又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還是中國從一個臺階邁上另一個更高臺階的過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序幕拉開之后加速度發(fā)展的最重要時期。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來源:“北京日報”,修訂發(fā)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