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10日,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裝置(以下簡稱空間輻射生物學裝置)經由機械臂抓取從貨物氣閘艙出艙,經過中轉位,順利安裝至既定的艙外暴露平臺,裝置開機工作正常。空間輻射生物學裝置用于開展空間粒子輻射等環境要素對樣本材料生物學效應的研究,它能夠滿足出艙過程中生物樣品對時效性、溫度等方面的要求,為科學試驗生物樣品提供生命保障。這是我國首次開展艙外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對輻射生物學和空間科學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神舟十六號乘組將載荷安裝至載荷轉移機構空間輻射生物學裝置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開發研制。裝置內設計了12個裝載生物材料的樣品盒單元,可適用于植物種子、微生物、小型動物等生物樣品的在軌實驗;裝置內的輻射測量子系統中包括有源的主動測量和無源的被動測量,主動測量可獲取生物材料接受的粒子輻射劑量和LET譜,紫外輻射以及中子劑量當量,被動測量中的固體徑跡探測器CR-39用于粒子對材料的定位測量。每個樣品盒單元獨立溫控適應生物生存需求,輻射測量既有宏觀的輻射量測量,也有定位到um級的微觀測量,使用獲取的輻射數據,計劃建設我國空間輻射參數和空間生物效應對應關系數據庫,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和應用價值。
載荷出艙畫面利用該輻射裝置開展研究,將為人體生物體的輻射損傷、遺傳變異、輻射防護藥品的制備,輻射風險生物學評估提供服務,對我國航天員在軌長期生存,載人登月等重要空間計劃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空間輻射生物學裝置各項工程參數正常,溫度等生保條件均滿足科學要求,作為目前唯一的艙外輻射生物學實驗裝置,該裝置將在五年的工作壽命中,陸續為多個科學實驗項目提供服務。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轉編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