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尹國明:日本這一次麻煩大了
點擊:  作者:尹國明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4-04-20 10:42:16

 

1.jpg 


日本這一次在劫難逃。原因是有兩關它很難挺過去,一是美國對日本的金融收割,經濟上一推就倒;二是中國產業升級對日本剩余優勢產業的競爭壓力,會導致日本全面去工業化,堵死日本賭國運的機會。

一、先說日本的第一關

 

這方面內容我們寫過一篇《日本這次不只是上了美國菜單,而是已在美國的砧板上了》,分析最近日本的金融風雨飄搖,一副被放在砧板上待人宰殺的景象。

美國加息硬挺到現在很不容易,但美國設定的最主要目標中國,依然沒有徹底放開金融防火墻,金融項下貨幣自由兌換這個底線中國還在堅持中。但美國已經等不起了,只能先對次要目標下手了。日本現在就是最好的下手目標。

一是日本股市被吹出的泡沫比上世紀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前那次更為壯觀,日經指數最高41,087.75點,比1989年日本大股災前的最高38,915.87點還要高。而且上一次泡沫吹那么大時,日本還有強大的工業優勢,家電、電子、半導體、汽車、造船還是如日中天的狀態,現在的日本工業實力還有什么呢?只剩下一個汽車與半個半導體了。

先讓日本資產泡沫上天,再打入地獄,華爾街的金融戰都是這么布局。這次的資產泡沫之大,足以把日本的未來發展空間徹底埋葬。上一次泡沫破裂的結果讓日本失去了三十年,這一次股市泡沫破裂會讓日本永遠失去未來。

現在外國資本已經在加速撤離日本股市了。

 

2.jpg

 

二是日本政府的國債規模達到GDP的260%,比美國政府的負債率還高出一倍。美國好歹還有美元這個世界貨幣可以撐一下,日本靠什么?現在日本政府支出的一半都要依靠發債,比美國政府對發債的依賴度還高。日本政府中長期國債的主要買家竟然是日本央行,國債流動性已經虛弱不堪。日本國債現在已經是風聲鶴唳,4月13日,日本3個月國債暴跌100%,6個月國債暴跌16.67%,1年期國債暴跌8.25%,40年國債暴跌9.26%。

有以上兩個因素,做空日元就沒什么難度,日本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2022年初,115日元兌換1美元,變成現在154日元兌1美元。貶值幅度已經這么大,而真正的做空還沒開始。

2024年4月初,全球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持有的日元空頭凈額升至148,388份,為近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只要美國高興,把日元打到200日元兌1美元也并非難事。就看美國愿意給日本留幾口氣,畢竟為了遏制中國,美國還需要日本發揮作用,所以不大可能把日本一次性搞死。

但美國現在已經是餓極了,拿日本充充饑還是難免的;而且,日本這么大的股市泡沫和債務規模,華爾街資本想不做空都忍不住。

把日本的資產泡沫吹這么大不是目的,目的是再做空,把資產打到地板價,然后就可以輕松低價收割優質資產,進一步控制日本經濟,讓日本變得更聽話。

華爾街資本對日本股債匯發動三殺現在簡直太輕松了,就看美國需要在什么時間發起金融收割令。反正,做空日本國債、股市和貨幣的條件現在已經相當成熟了。美國應該還是在看中國這邊還有沒有機會。只要中國不讓美國看到放開貨幣自由兌換的機會,美國就只能先拿日本打牙祭了。

二、即便美國手下留情讓日本挺過第一關,日本也很難過第二關

 

因為中國產業升級的決心不會動搖,產業升級的進程不可阻擋,產業升級的最大障礙正在突破,產業升級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中國產業升級對日本而言,意味著剩下的制造業要和中國發生重疊,進行競爭。前面三十年日本和中國產業發生重疊競爭的優勢產業,從家電、消費電子終端,到造船……一個又一個消失了。日本現在最大的優勢產業是汽車制造,隨著中國汽車出口量超過日本,日本汽車制造業開始面對來自中國的直接競爭了。因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日本車輛在中國市場被我們的國產車打得節節敗退,市場占有率急劇縮小。2020年,日系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是24.1%,2023年是17%,到今年3月進一步下滑到14%。

面對中國汽車的全面崛起,日本汽車制造業大概率會跟家電、電子終端、造船一樣,成為日本失去的產業。失去了汽車制造業,日本工業就基本壞菜了。如果日本還選擇綁定在美國這邊與中國作對,比較徹底的去工業化就不可避免了。

 

3.jpg

 

日本敢對中國發動侵華戰爭,就是利用工業化的優勢,讓中國抗戰進行了十四年。

解除日本對中國的威脅,就要打掉日本再次拿中國賭國運的能力,就需要瓦解日本的工業。一個去工業化的日本,才是不得不溫馴的日本。美國占領日本之后,馴服日本的手段本來也是讓日本去工業化,只是朝鮮戰爭的爆發讓日本避過了這個命運,反而有了工業化繼續高速發展的機會。

從明治維新開始,到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前,日本的國運一直不錯,即使二戰失敗也沒有讓日本的國運壞掉。但中國工業起來了,日本的國運軌跡就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了。

現在日本制造業要面對來自中國的競爭,近代史以來日本最大的坎兒也出現了。

只要處于同一技術水平,日本的制造業就競爭不過中國,這個規律已經被中日多個行業的此消彼長所證明。

三、解決日本威脅的誤區與根本出路

 

在日本問題上,我一直反對兩種觀點或主張:

一是先解決日本而非美國。二是用軍事手段而不是非軍事手段解決日本對中國的威脅。

這兩個主張是關聯在一起的,其實是一個主張的組成部分,因為他們主張的首先解決日本的手段就是指軍事。

一個問題是這么做等于給美國提供跟中國打代理人戰爭的機會。日本和中國相比是人口小國,但也有一億人口,超過一億人口的國家不過才13個。日本的工業化已經不復當年之勇,但依然有著比較強的工業實力,日本制造業整體實力依然能夠排到世界前四。美國做夢都想在亞洲復制一個俄烏沖突模式出來。奈何臺灣省規模太小,距離大陸太近,菲律賓又太菜。就體量而言,在中國周邊,只有日本和印度具備這樣的條件。

在西太甚至印太我們與美國博弈,首先要避免美國用代理人戰爭消耗中國的局面出現,這種局面一出現,印度也很可能蠢蠢欲動跟我們賭國運,讓我們東西兩線腹背受敵。

解決日本問題的優先級不可能放在解決美國前面,也不可能是我們主動采取軍事手段。因為這樣會葬送我們的主動優勢,變為被動。

日本敵視中國是肯定的,想對中國再賭一把國運的沖動也是有的。日本現在國內的經濟困境,靠經濟手段已經不可能擺脫了。但現在的日本不是一百年前的日本,也不是八十年前的日本。中國也是一樣,中日的力量對比變化決定了日本要再次賭國運,就一定要拉上美國。雖然日本憑借對中國多年的滲透,在中國也培植了比較多的親日派,并和親美派高度融合,但沒有美國的支持,日本賭國運根本沒底氣。

美國與日本是捆綁在一起遏制中國的,所以美日的威脅,只能同步解決,而且不會優先采用軍事手段。軍事從來不是解決對手的最佳方式,甚至從二戰之后就不再是戰爭的主流模式,上一篇我們已經分析了這方面的問題。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和平的基本保障,強軍不是為了一定要打仗,而是震懾敵人不敢來犯。

我們現在明明有不用戰爭方式就可以一勞永逸解除日本威脅的手段。用軍事手段解決對手很難產生一勞永逸的效果,用經濟手段才能。

 

4.jpg

 

中國可以在經濟層面改變日本,讓日本一勞永逸地失去戰爭潛力,失去威脅中國的能力,失去跟中國賭國運的機會。

對中國來說,這已經具備很高的可行性,而且看起來都不用刻意為之,只要中國盡快完成產業升級就可以,而這是民族復興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中國產業升級的實現過程,就是日本制造業瓦解的過程。只要中國完成產業升級,日本的制造業就很難剩下什么。

本來中國并不想變成工業全能,但沒辦法,美國非要打貿易戰和科技戰,利用供應鏈打擊中國的制造業。中國原本也不想讓日本變成去工業化的國家,日本原來是可以跟中國形成產業協同的,但日本非要加入美國陣營,參與美國的科技戰。

即使不論侵華戰爭的那段歷史,從日本加入美國的對華科技戰陣營,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實行限制開始,日本就已經參與了對華經濟戰。經濟戰也是戰爭,而且經濟戰和思想戰輿論戰一樣,都是中美之間戰爭的主要形式。不用戰爭的思維,自然無法理解日本為什么要跟隨美國,放棄中國的市場,也要限制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出口。

日本把自己的優勢工業變成美國打擊中國的手段,那中國還客氣什么。這也是日本參與美國對華科技戰應該付出的代價。否則,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而且讓日本變成一個后工業化的國家,日本就不敢拿最大的工業化國家作為賭國運的對手,何樂而不為?

總之,只要中國完成產業升級,與日本現在還保持優勢的產業產生直接競爭,日本的制造業就再難維持。

 

5.jpg

 

四、經濟基礎最終決定與改變一切的


自從工業革命之后,工業就成為綜合實力的基礎,即便人類進行信息革命,仍然要以工業實力為基礎。去工業化才是解除一個國家戰爭潛力最直接也最徹底的手段。

中國的工業實力正在發展到不需要刻意針對日本,就能讓日本完成去工業化的程度。

包括美國在內,傳統的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產業升級為什么那么排斥,不惜自毀自由市場自由競爭的形象,也要用經濟戰代替競爭,來遏制中國的產業升級。因為中國只要突破了一些技術的限制,產業優勢就不可阻擋。中國只要完成產業升級,美西方的去工業化就無法逆轉。

當然中國的產業升級也需要一個時間條件,就是盡可能要快。至少要在兩個時間節點之前完成:一是美國的全球產業鏈重構實現突破性進展,二是美國率先實現以AI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

說白了,不管是美國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還是美國的脫鉤斷鏈、去風險化,最重要的目的都是兩個:一是阻止中國的產業升級,二是讓中國去工業化。

美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也同樣圍繞著這兩個目標而展開。中美之間圍繞著產業升級與去工業化的斗爭,一直是經濟戰的主線。金融戰的間接目的也是為了打斷工業體系的金融鏈,從根本上解構工業體系。美國最成功的去工業化都是需要通過金融戰進行配合的。

產業競爭才是改變世界競爭格局與秩序的根本主題。

通過加強軍事建設具備以戰止戰的實力讓對手不敢搞軍事冒險,通過中東在地緣政治方面拖住美國,通過產業升級解除主要對手戰爭能力的物質基礎,通過人民網絡戰爭打贏輿論戰,做好金融的防守,加大防間諜反滲透,加快共同富裕,民族復興就可以用以比較小的代價順利實現。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