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立華老師《毛澤東軍事思想抗戰篇》,看來、讀來都很親切,也很受啟發。我重點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民族矛盾轉變為外敵入侵后的主要矛盾,已經大致談過了。這里說說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毛主席領導的“全面抗戰”勝過蔣介石的“全國抗戰”,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腦海里一直浮現著立華老師在講抗日戰爭時期的事情時,好像很少笑,相對比較嚴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這個人面善,平時總是面帶微笑。如果特別嚴肅,那肯定是內心里一定想起什么來,可以說也是他有非常動情之處。為何這樣呢?我想起一件事——立華老師曾在法庭上,為捍衛狼牙山五壯士者辯護的事情。請注意,這里的“捍衛狼牙山五壯士者”,出現在被告席上,這件事情從器層面講已經過去了,而在道層面可不能就這么一筆帶過,不了了之??!想到這里,立華老師怎么會不嚴肅呢?正是立華老師親身經歷了在21世紀中國的這件非同尋常的事情,他對區別兩條抗戰路線的意義有著一般人更深的感悟,所以他才會也那樣的想法,那樣的說法,那樣的做法,這三法在今天依然會在某些人那里想不通、說不通、想不通,但立華老師義無反顧堅持這么做,因為從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講,那“三法”是“三通”——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道器變通。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接受檢閱。
著名的“九三閱兵”如此安排,實際上就宣告了北京一個“案件”的結果,盡管法庭還未正式宣判。其實那是一個本來就不該受理的“案件”,原告本來就是在胡說八道??墒钱吘鼓且磺卸及l生了,這也未必是壞事。要想讓壞事變好事,那還是得由器而道,從事實中感悟初點道道來,進而由道而器,舉一反三接受經驗教訓,為走好未來之路提供精神支撐和動力。
下面先看中國法院網上介紹的這一“典型案例”。
2016-10-19 16:08:48 |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一)基本案情
(二)裁判結果
(三)典型意義
立華老師當時和趙小魯律師挺身而出,為郭松民這個特殊的“被告”出庭辯護,這是發生在“九三閱兵”之前。那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當然法庭上,原告成了被告。真理、正義不可能在他們那一邊。
不過,當一個國家的民族英雄在這個國家可以被人肆意污蔑、詆毀的時候,當捍衛民族英雄的人竟然會成為被告的時候,這是什么性質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不會因為一次法庭辯護,或者一次閱兵的安排而從道層面得到解決。立華老師講抗戰史,他把握的根本、根基、根源,是極其深刻的,那是需要悟道的。
唯有悟道,方能道器變通。
研究抗日戰爭史,把毛主席領導的“全面抗戰”,與蔣介石宣稱的“全國抗戰”,專門拿出來講清楚,大有必要。立華老師在這方面作出了新貢獻,我在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再談點我的體會,或者說我和他在保持道器變通之根(本)一致得前提下,借助他的成果作為我的研究的道器變通之基,展開新的道器變通之變——道器變通之源。
立華老師原話:
“不失時機地以主要矛盾為根本依據,果斷調整方針政策和行動方向,是爭取歷史主動、下好先手棋的必要條件。”
我理解,這叫做有根據(道器變通之根與基)的變,這才稱得上是新的道器變通之源。
立華老師的研究有新突破,是必然的。
同時,這里提到“必要條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研究要素。
必要條件,就是不可缺少的條件。毛主席和他的忠實的學生,一般較重視干事業的充要條件(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這體現毛澤東文化的一個維度——圓,圓滿的圓。思維上講究圓,思想上才會“全”,全面的全。
機會主義者往往思維上就是形而上學那一套,片面看問題,他們一般喜歡關注充分條件,不怎么重視必要條件。因為必要條件有時候比較復雜,難以把握。不像充分條件,一旦具備了,就立馬可以把事情辦成。至于辦成之后,因為必要條件的不完備留下的隱患,則不想管了,所以我們看到像蔣介石那樣的人常常慶功會剛剛結束,就一下子被現實的局勢搞得被動而狼狽不堪。
所以,毛主席帶領共產黨奉行的是全面抗戰路線,突出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開展人民戰爭,這是有唯物史觀(相信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作為道層面的思想理論支撐的。這是事業取得勝利的充要條件。
這個說法我們不會陌生:“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名義上是中國的領導人,似乎有條件領導他的“全國抗戰”,但他的階級本性決定了他領導全國抗戰缺乏應有的道器變通之根——他滿腦子的都是孔孟之道作為意識形態的封建專制那一套,事情辦好了就是他這個“領袖”的功勞,事情辦糟了那都是別人的錯——沒有領會他這個領導的意圖。再不就是迷信外國,迷信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幫助——指望德國“調停”、乞求“國際聯盟與非戰公約國,以求公理”。與此同時,他完全不相信中國人民的力量,更談不上相信人民戰爭的偉力了,他也就不可能有毛主席那樣的道器變通之根基了。在整個抗戰過程中,蔣介石一直都是跌跌撞撞,左右搖擺,1945年抗戰勝利了,他自己的心是虛的——那根本就不是他領導的結果——恐怕他還以為那是他“鄭三發子”當年在上海炒股票賺了一把呢。
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不可能靠蔣介石的片面的路線得到切實的維護。中國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不可能靠機會主義路線得到有力的保護。只有毛主席領導中國共產黨,才把中華民族的獨立,把中國各族人民的解放——作為使命來完成,來捍衛。
但是蔣介石的那些孝子賢孫,卻一刻也沒有閑著,他們對毛主席和熱愛毛主席的人,怕的要死,恨得要命。
對此,一方面在法治上要完善,要采取切實措施,這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像立華老師這樣,把歷史講清楚,不給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有任何可乘之機,更重要的是幫助新一代年輕才俊去更全面了解我們的過去,從而更好地把握現在,以利于更好地創造未來。
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
就是從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開始的,就是從蘇聯現代修正主義搞歷史虛無主義導致的惡果。
從為郭松民出庭辯護到現在,立華老師一直堅持不懈為宣傳毛主席革命路線寫作、演講,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03
立華老師的理論思維
立華老師在部隊任職期間擔任過宣傳部領導,他在立場、觀點、方法這三個方面,都是值得宣傳部領導們借鑒、學習的。
引用一段立華老師的原話: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講東征渡河之前的這些事,就是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個全力以赴的重大戰略行動,是如何圍繞決策抓細節,確保萬無一失的。對于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軍事實踐來說,勝利絕不是靠僥幸和蠻干撞大運,而是取決于科學分析形勢后圍繞解決主要矛盾的正確決策,是取決于正確的戰略決策之后嚴謹細致、扎實認真的準備工作,取決于全體指戰員吃透上級戰略意圖和要求的自覺行動之上的。勝算的決定性因素在準備過程之中。”
這一段除了體現立華老師的理論思維水平以外,還可以看出他對毛澤東文化的一個維度悟得很深。
毛澤東文化有個維度叫“圓”,圓滿的圓。這是對中國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廣大。
圓,并非是要把任何事情都要想得天衣無縫才開始干,不是的。
圓,在思維上需要有理論思維,不能光憑經驗思維,也就是要考慮周全,不利的因素和有利的因素都要考慮,贊成某個方案、觀點的人的想法和不贊成的人的想法,都要了解。
立華老師舉紅軍東征前,毛主席做準備工作的例子,極其具有典型意義。毛主席的想法說法做法,堪稱經典。
宣傳部領導,就是要像立華老師這樣,不一定有毛主席那樣的領袖氣質,但不能沒有學習研究毛澤東文化的恒心。
立華老師的文風,是延安式的,通俗易懂,娓娓道來,由此理解這個常識并不難:
要社會健康,扶正祛邪,二者缺一不可。只顧一方面,忽視另一方面,都是片面性。
在為社會扶正祛邪上,像立華老師這樣的人不少,他們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的嚴肅態度,特別值得重視,值得學習。
最后引用一段2015年5月12日下午立華老師在法庭上講的一段話:
“郭松民等人是見義勇為的公民,應當受到審判的是洪振快等人,而不是奮不顧身站出來維護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的正義之士。”
這里要強調的是,法庭及法治不能完全(圓滿)解決的思想問題,需要對事不對人,做更加深入,更加艱苦,也更加有意義的工作。
到這個程度理解立華老師的良苦用心,是必要的。
【相關閱讀】
王立華:我是“狼牙山五壯士”案法庭代理人—— 從法律上破解為英雄英烈正名的困境
王立華:林彪彭德懷都反對,毛澤東何以賭上紅軍全部家底決意東征
王立華:毛澤東如何揮就神來之筆,吃掉閻錫山的王牌“獨2旅”?
參考:
【視頻:立華老師在軍博講毛主席軍事思想——制勝法寶】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