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huán)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 | 骨氣的消亡——《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一個片段
點擊: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fā)布時間:2025-01-10 16:52:48

 

1.jpg

 

“他意識到,自己所珍視、所堅守的一切,根本就一錢不值,這些原則,不會使自己受到尊重,也不能使自己免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況。”
有人說,電影是歷史精神的不朽肉身。
這句話,聽上去有點令人費解,其實很有道理。
如果沒有電影,歷史就是抽象的、平面化的,有了電影,歷史變得豐滿、靈動,不僅可見、可聞,甚至可以擁抱和進入,歷史不再僅僅是一種概念,而且是一種感性的體驗。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新電影運動有兩位名導,一位侯孝賢,代表作《童年往事》(1986)、《悲情城市》(1989)、《刺客聶隱娘》(2015)等,另一位楊德昌,代表作《恐怖分子》(1985)、《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一一》(2000)等。
兩位名導都堪稱大師。相比較而言,我更傾向楊德昌一點,原因無他,侯孝賢似過于冷峻和隱忍,以至于令人心生寒意,而楊德昌雖同樣不乏冷峻和隱忍,但多了一些溫情,令人心生暖意。
楊德昌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當屬《牯嶺街》。

2.jpg

這部影片,堪稱“小說式電影”,有點像十九世紀的長篇小說那樣,徐徐展開一個歷史長卷,令觀眾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給姜文帶來巨大聲望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很多橋段都是在致敬這部電影。
《牯嶺街》是一部長達四小時的長片,先后出場的人物有近百人,相當于一部1960年代臺灣社會的人物浮世繪。
這些人物中,做為主角,張震飾演的小四,當然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另一位舉足輕重的角色,則是張震的父親張國柱飾演的小四的父親。

3.jpg

也就是說,這對生活中的父子,銀幕上也同樣扮演父子,自然水乳交融。
影片開始的時候,父親和小四的關系是“正常”的,也就是說,符合人們對那種傳統(tǒng)的、古典的父子關系的想象,庶幾有點像賈政與寶玉的關系(當然不是那么對立)。總之,父親是有尊嚴的、令兒子生敬生畏,不僅是生理學意義上的父親,也是文化與價值觀意義上的父親。

4.jpg

楊德昌用了三組父子倆從學校回家,推車并行的長鏡頭來交代這對父子關系的變化:
第一次,是因為父親懷疑學校搞錯了小四的語文分數(shù),要求查閱試卷;
第二次,是因為小四在學校被壞學生“滑頭”霸凌,抄了他的試卷,學校不僅不主持公道,還要同時處罰小四;
第三次,是因為小四和校醫(yī)發(fā)生沖突,被軍訓教官抓到,要給小四記大過處分——這會影響到小四的升學。
前兩次,父親很有點“雄赳赳,氣昂昂”的氣概,雖然他與學校的交涉,不僅沒有得到希望的結果,反而使校方加重了對小四的處罰。
但正義感滿滿的父親,堅持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尤其是第二次,他認為兒子沒有錯,不需要道歉,他面斥訓導主任,“我們把孩子交給你們,你們怎么這樣對待他?”

5.jpg

父親把交涉視為對小四進行人格教育的機會。在回家的路上,他對小四說,
“如果一個人,還為他沒有犯過的錯誤去道歉,去討好的話,那這種人,什么事情做不出來啊?讀那么多書,就是為了從中找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頭來,還不能很勇敢地相信它(做人道理)的話,那做人有什么意思啊?我希望這件事情,對你反而是鼓勵,而不是打擊,你要相信,你自己的未來,是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來決定的。”
說得真好,小四還真信了。
回到家里,父親自信地對小四媽媽解釋:“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做出榜樣給孩子看,讓他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每次看到這一段,我都有點上頭,言傳身教啊,為人父親者,理應如此。

6.jpg

父親是這樣一種人:有一點舊式讀書人的骨氣,做人做事,有所為有所不為,寧肯利益上吃虧,也不愿放棄自己的原則。
但父親很快就受到一個嚴重教訓,讓他意識到自己是何等微不足道——他被警備總部傳訊、拘留、審查了。
審查的理由非常可笑:父親和一位“夏老師”相熟,而這位夏老師,恰恰在1949年留在了上海。
六十年代的臺灣,仍然處于戒嚴時代。警備總部是一個凌駕于整個社會之上的超級機構,既不受社會監(jiān)督,也不對社會負責,任何人一旦進入警備總部的拘留所,就如同墮入一個無底黑洞,沒有任何救濟渠道。

7.jpg

負責審訊父親的警員,是“學音樂的,也算是搞文藝的”,很有藝術氣質,看上去甚至有點文弱的。他說話和顏悅色,即便父親寫的交代材料不符合他的要求,他的語氣也只是略略有些不滿,從未聲色俱厲,更談不上用刑了。
但他的話,卻擁有一種不怒自威的力量。
在他面前,父親從抗拒、到順從、再到積極主動地交代,只用了幾天時間。

8.jpg

父親完全被壓垮了。
這段時間不長的拘留,對父親而言,不僅是身體自由受限,更是精神世界的垮塌。他意識到,自己所珍視、所堅守的一切,根本就一錢不值,這些原則,不會使自己受到尊重,也不能使自己免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況。
所以,待到第三次為小四的事情到訪學校,面對趾高氣揚,一口一個“什么玩意”的訓導主任,父親再也沒有前兩次的氣概,他變得卑微、逢迎,小心翼翼地看著訓導主任的臉色,低聲下氣地求他高抬貴手。

9.jpg

反倒是小四無法忍受這一切,他揮起棒球棍擊碎了頭頂?shù)臒襞荩步o自己換來退學的結局。
父子二人,第三次踏上了推著自行車回家的路,只是他們的角色已經完全顛倒了——這是《牯嶺街》中最催人淚下的橋段。
小四吃力地同時扮演者兩個相互矛盾的角色:
一個,是“爭氣的兒子”,他向父親保證,自己會好好復習,考上更好的中學;
再一個,就是父親的“父親”,他喋喋不休地向父親復述此前父親教給他的“做人的道理”。
父親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忽然停下腳步,從上衣口袋里掏出半盒煙來,說,“如果我戒了煙,就可以給你買副眼鏡了。”
什么公平正義、“做人的道理”、詩和遠方……都抵不過眼前的茍且。

10.jpg

就這樣,楊德昌通過這種看似絮叨的細節(jié),相當合乎邏輯地揭示了國民黨的專橫統(tǒng)治,如何摧毀社會的脊梁,把一位并非左翼進步人士,只是還有一點正義感的人,變成了可憐的犬儒,把一個上進的優(yōu)等生,變成了少年殺人犯。
和侯孝賢《悲情城市》中的林家不同,《牯嶺街》中的張家,不是臺灣本土家庭。
做為一個小公務員,父親是隨著國民黨政權的失敗,帶著全家從上海遷來臺灣的——這就使得《牯嶺街》與《悲情城市》有著看似相近但截然不同的意涵。

11.jpg

國民黨逃臺后頒布的戒嚴令,整整持續(xù)了38年,他們把在大陸三十年代“南京雨花臺”、“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的一套令人毛骨悚然的做法,又帶到了臺灣。
這一時期,有數(shù)十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其中的大部分,居然是和國民黨一起遷到到臺灣的“軍公教”人員及普通人,約占遷臺人口總數(shù)的十分之一。
感謝電影保存了歷史的精神肉身,讓今天的我們仍然能夠與之相遇,并驚訝于其長久的徘徊與似曾相識。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fā)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huán)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xiāng)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