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則傳聞稱,改革開放伊始,領導人在談及對美開放緣由時表示,追隨美國發展的國家都富起來了。此說法的真實性現在已難以確切考證。盡管如此,“跟著美國混能致富”的觀點,也確實獲得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肯定,他們以此為論據,試圖論證站在美國陣營的正確性。
無可否認,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部分緊跟美國步伐的國家和地區曾一度呈現出大繁榮的景象,日本、韓國和東德等皆是典型。但時過境遷,現在我們能較為清楚地認識到,追隨美國實乃暗藏重重危機。以實力最雄厚的美國盟友歐盟為例,次貸危機、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的接連沖擊,使得歐盟從往昔的“座上食客”淪為如今的“盤中食材”,經濟實力由盛轉衰,成為美國用以“進補”自身的對象。美國審視全球局勢,發覺它難以搞定中國與俄羅斯,而歐盟既擁有富足的資源,又相對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遂將其鎖定為理想的目標。于是,在美國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博弈中,作為俄烏戰爭重要參與者的歐盟,逐漸淪為旁觀者,甚至成為被美俄雙方掠奪的對象。
歐盟尚且遭遇如此境遇,其他國家的狀況更可想而知。如今,越是能夠為美國帶來利益的盟友,越容易成為美國算計與欺凌的目標。烏克蘭在俄烏戰爭后,國土滿目瘡痍,特朗普卻仍逼迫其無償向美國提供資源。美國還要求北約國家將軍費開支提升至GDP的5%,鑒于北約國家的軍工產業大多集中在美國,這無疑等同于強迫盟友向美國繳納高額“保護費”,直白來講,就是被美國“抽血”。不僅如此,美國對盟友實施的關稅政策同樣毫不留情。由此可見,那些看似追隨美國獲得財富的國家和地區,最終皆被美國無情收割,美國此舉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當下,美國認為中國的崛起對其既得利益構成威脅,故而企圖集中力量遏制中國。特朗普覺得,若不大肆壓榨盟友,便難以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占據上風。
隨著美國逐步走向衰落,即便繼任者比特朗普更為溫和,迫于形勢壓力,也可能會采取更為激進的手段。這恰恰印證了基辛格那句著名論斷:“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由此不難發現,諸如烏克蘭的澤連斯基、菲律賓的馬科斯,以及韓國的尹錫悅之流,皆在自蹈絕境。他們不過是美國操控下的傀儡,一旦違背美國意志,便將面臨極其慘痛的后果。這些人中,多數所處之地緊鄰中國周邊,顯然,美國妄圖驅使他們充當遏制中國的炮灰。
所以我們看到最近臺海的局勢又緊張起來了,賴清德現在瘋狂挑戰大陸底線。人民不禁好奇,因為有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的悲劇歷史在前,為什么賴清德還要前赴后繼地向前走?要知道我們對臺灣可不像俄羅斯對待烏克蘭,因為臺灣是我們的核心利益,因此,當我們被賴清德逼得亮劍時,他的小命就難保。可賴清德為什么明知山中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就像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即便深知將杜特爾特引渡至海牙法庭風險巨大,卻因背后主子施壓而不得不從。畢竟忤逆主子意志,后果不堪設想。美國的這般行徑,將盟友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為華爾街實施做空創造了現實條件。如今,特朗普以強硬手段逼迫日本、韓國赴美投資建廠和發展AI。在其持續施壓下,臺積電已打算從臺灣遷至美國,致使臺灣地區在美盟友中衰落態勢尤為顯著。
這般局面,使得“跟著美國混就能富裕”的說法不攻自破。畢竟被美國如割韭菜、宰豬般對待,無論如何都與富裕沾不上邊。早在1972年,基辛格指出“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時,美國尚未如當下這般式微,卻已盡顯強盜本性。回顧歷史,美國為謀取自身利益而犧牲盟友利益的事例不勝枚舉。二戰后,英國因爭奪蘇伊士運河控制權,遭美國對其金融體系發起打擊;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因半導體產業發展對美國構成威脅,便被美國加以限制;澳大利亞更是為迎合美國,撕毀與法國的潛艇建造合同。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與中國交好的國家發展得愈發蓬勃向上。在非洲曾因大屠殺而聞名于世的盧旺達,在其現任領導人的引領下,積極向中國學習、靠攏,如今已成為非洲發展態勢最為良好的國家之一。在非洲,多數發展出色的國家,都與中國保持著密切關系,堪稱中國的“好學生”。
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地區亦是如此,除受中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外,它們如同非洲國家一樣,積極擁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命運共同體理念,發展蒸蒸日上。在歐洲,與中國友好的匈牙利、希臘等國發展態勢頗佳。尤其是希臘,往昔被視為“歐豬五國”之一,如今憑借成為中國在歐洲的主要物流中轉地,發展得紅紅火火。
即便是在美國的“后花園”,但凡與中國關系融洽的國家,發展也都不錯,巴西便是典型例子。如今,就連美國的盟友日本和韓國,也極為重視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它們深知,一旦在經濟上與中國交惡,好日子便會到頭。畢竟中國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蘊含著無限的投資發展機遇。這種吸引力,曾經是美國所具備的,而如今正逐步向中國轉移。
也難怪如今歐洲也變得務實起來,秉持“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的理念。反觀波羅的海三國,因與中國關系惡化,日子愈發艱難;烏克蘭不聽從中國勸誡,也落得如今這般困苦境地。
當下,中國日益展現出主導世界經濟的能力與資源,正全力整合第二、第三世界國家。因為一旦整合成功,真正構建起全球命運共同體模式,實現互利互惠,形成如同大海洋般良性循環的生態體系,這對于主導者和參與者而言,都是最佳結局。
這并非無端的主觀臆測,而是有著切實依據。3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于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國際工商界代表時,明確闡述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重要角色與發展愿景。多年來,中國始終擔當世界經濟增長的關鍵貢獻者與穩定基石,當下正全方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對外開放作為中國堅定不移的基本國策,中國正大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領域,敞開的開放大門必將愈發寬廣,利用外資政策不僅始終如一,更將持續鞏固。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