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湖南韶山沖籠罩在綿綿細雨中。
毛澤東的嫡孫毛新宇少將攜妻子劉濱、兒子毛東東與女兒毛甜懿,如往年一般回到韶山緬懷追思。
他們在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廣場完成參觀、敬獻花藍、瞻仰銅像等活動后,穿過蜿蜒的山路,來到虎歇坪——毛澤東祖父毛翼臣的長眠之地。
毛新宇在祖墳前深深鞠躬。當時,,毛新宇眼含熱淚發表了講話,他說,作為毛家后代,直到今天,他們依然在繼承、弘揚和發展先人開創的偉大事業,毛氏后人一定會清正廉潔,永遠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為黨和國家做出貢獻。
毛東東身著軍裝,目光堅毅,說:“我愿到最艱苦的地方保衛國家,傳承家風!” 身著北京101中學校服的毛甜懿說,今年她寫了一篇作文,題目叫《拙與巧》,對此她有很深刻的感悟,今后,她一定會以樸拙的精神,一步一步地積累,然后達到更高的境界,不辜負曾高祖父的期望。
這一場景,讓人不禁想起毛家祖墳的滄桑往事。
1930年,湖南軍閥何健為泄憤,下令挖掘毛家祖墳。當地鄉親聞訊后,連夜將祖墳石碑深埋,并用雜草掩蓋痕跡。何健的士兵在虎歇坪遍尋無果,最終悻悻而歸。
這段故事成為韶山百姓口耳相傳的傳奇。毛新宇常對子女說:“鄉親們用生命守護的不僅是祖墳,更是對革命信念的忠誠。”
韶山人民對毛家祖墳保護,緣于對毛澤東及其家族成員“為有犧性多壯志”的崇敬。
少年毛澤東17歲離開家鄉,到東山學校讀書時,便確立了“孩子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遠大志向。
在湖南一師讀書學習工作的八個春秋(1913年~1921年),他給自己取名為“子任”,以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毛澤東與蔡和森等13人組成的新民學會,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宗旨,堅定地走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
1921年,毛澤東出席黨的一大,先后擔任了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等職務,為黨的早期組織建設和革命運動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7年9月,他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起義失敗后,他果斷改變計劃,三灣改編后,率領部隊挺進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1930年6月,紅軍第一軍團成立,毛澤東任政治委員兼前委書記。同年8月,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他任總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在他的領導下,紅軍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強大的革命武裝力量。
這期間,毛澤東三次回韶山,發動群眾鬧革命,覺醒了勞苦大眾。
1921年他回到韶山,料理父母親后事,帶著弟弟妹妹走上革命道路,一家六口為國捐軀。二弟在毛澤民新疆被軍閥秘密殺害,年僅47歲;三弟毛澤覃被捕殺頭示眾,年僅30歲;堂妹毛澤建被敵人殺害,年僅24歲;侄子毛楚雄在路上被秘密殺害時,年僅19歲;毛主席的妻子楊開慧犧牲時剛剛29歲。
1925年2月,毛澤東以“養病”為由,攜妻子楊開慧和兩個孩子岸英、岸青回到韶山,辦起了20來所農民夜校,創建了中國農村最早的韶山特別支部,涌現出“韶山五杰”英雄人物。
1927年1月,毛澤東將韶山“泥腳桿子”的斗爭經驗寫入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并說:“要徹底消滅封建地主和土豪劣紳,打倒軍閥,趕走帝國主義,還得要二三十年的時間。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就不回韶山!”
至1930年,37歲的毛澤東已成為令國民黨反動派聞風喪膽的紅軍領袖,在韶山沖有著“響當當”的影響,所以蔣介石才電令湖南軍閥何健抓捕毛澤東,甚至不惜干出“刨祖墳”的缺德事兒。
但韶山人民用生命來維護毛澤東家族的聲譽和風水,用真情實感表達對領袖偉人的敬意。
這是韶山淳樸的民風。
2013年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努力把毛主席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讓韶山人民過得更加幸福、安康、富庶”的重要指示精神,由中科招商集團牽頭投資的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在韶山核心景區破土動工。
這是一部以“傳播偉人思想、塑造偉人形象”為主題的紅色演出,獲得上海基尼斯世界最大室外舞臺(1.83萬平方米)稱號,以“中國版圖”為基底,用歌舞、音樂、聲光電技術與威亞特效再現了毛澤東從韶山沖走向革命的壯闊歷程。
為使這部大戲如期搬上舞臺,為偉人故里打造一部紅色經典IP,湘潭、韶山兩級市委市政府在項目規劃、土地征用、住戶拆遷、基本建設等方面給予足夠重視,作為“一號工程”。韶山當地百姓以各自的方式,支持劇組發展,延續著崇敬偉人、賡續血脈的精神。
原湘潭廣電局長熊興保作為項目首任總經理,為大戲籌劃、創演、彩拍、運營付出了巨大心血。風雨中、嚴寒中、塵埃噪聲中,到處都是他忙碌的身影,他說:“這是全國首臺歌頌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大型實景演出,一定要做成不負時代的精品力作。”
△作者與特型演員朱建平、毛家鄰居湯瑞仁
特型演員朱建平因神似毛澤東被選入實景演出團隊,為精準還原領袖神態,他研讀史料、走訪故居,甚至模仿毛澤東的韶山口音。一次排練中,他因威亞故障摔傷,卻堅持帶傷完成演出:“能讓觀眾感受到主席的氣魄,一切都值。”
從北京衛戍區退役回韶山的毛頻,原本經營韶山民宿,生意紅火,卻毅然加入潤澤東方公司,負責演出辦公事務。“看到年輕人看完演出后熱血沸騰的眼神,我覺得這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業。”毛頻的抉擇,印證了毛澤東那句“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號召,正在新時代以新的方式回響。
如今的韶山,紅色文旅正迎來新機遇。2024年,《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全年演出近600場,吸引8萬研學學生;農講所實景劇《百年講臺》在廣州公演,將革命歷史與沉浸式體驗結合,觀眾可“零距離”觸摸歷史。韶山市政府更將紅色資源與科技融合,推出AR導覽、虛擬展廳,讓年輕一代以更鮮活的方式感知歷史。
毛新宇一家人,每年清明節都會到韶山。毛新宇是《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大戲的顧問,從劇本創作開始,他們夫婦倆就全程深度參與了。像大戲中毛岸英的戲份,就是根據他的要求加進去的。毛新宇看完演出后評價說:“演出很震撼,很感人!各種表演手段運用得很到位,恢弘大氣,到達如此水平很不容易”。
清明節后,毛東東即將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他選擇奔赴邊疆部隊:“太爺爺在井岡山點燃星火,我要去守護這團火。”
清明韶山,雨絲如訴。
從毛家祖墳的守護到實景演出的震撼,從普通人的堅守到新時代的開拓,偉人的感召力始終如湘江之水,奔流不息。
毛澤東在1959年6月25日回韶山時寫道:“為有犧性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而今,這已成為韶山精神代代相傳,在韶山的青山綠水間,續寫著“換了人間”的華麗篇章。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