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赴集體化南街村與個體化小崗村的兩個不同“典范村”,作了一次“興村富民”情況的對比調查分析后,深感: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必須根據各村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古跡風俗、鄉土人才等不同優勢,需要“應地制宜”進行集體生產與個體生產“自由選擇”,不可一刀切地搞群干或單干。但是,總體來看,集體群干要比個體單干有力量,讓有優勢的農村先走集體化村民共富的發展道路,集體先富村引領個體后富村。(參見《 走訪“共同富裕的典范”南街村與小崗村分田當事人的啟示》,昆侖策研究院2025-04-19)
然而,當前黨中央尚未考慮出臺“群干與單干”自由選擇的農村改革新政策。很多村委領導班子想搞集體化產業發展,卻處于不敢搞,在搞的也面對著上級冷落的各種壓力。由此,出現了一些民間老百姓自發搞農業合作化、集體化經濟發展的模式。我從中又了解到他們所面對的困境,需要請求社會各界仁人志士的支持與資助。于是我給一位上市融資的知名經濟學者寫了一封請愿信,現公開內容,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社會有識人士和各級政府領導的思考。
——
杜老師:您好。
有幸在一家民營集團認識您這位清華大學畢業的知名經濟學家。
我是毛主席時代成長的60后,原為國營企業工人,在業余探究優生與早教科學,提出“優生英才”與“自改基因”的新學說,在德高望重的原國家計生委副主任栗秀真同志關懷下,被當地人事部門破格招為街道計生干部,現已退休。平時還關注其他國計民生問題。
馬克思曾說:“當資本來到人間,每一個毛孔都滴著骯臟的血”,故而我原來很反感資本。但是,您在那家集團的業務培訓上說:“資本,只是一種工具,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我聽了您這話后,對資本有了新的認識,實質資本猶如一把槍,看它掌握在誰的手里,掌握在人民手里,就有利社會主義公有制發展,掌握在權貴手里,就利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發展了。
人類發展史與國際革命史表明:私有制是萬惡之源。由此,資本這把“槍”不能被私有制里的權貴所掌握,否則對廣大工農大眾不利,必須被公有制下的人民掌握。遺憾的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公有制被逐步瓦解而形成私有制。資本這把槍不再掌握在人民手中,而被權貴奪走了,槍口就會朝著人民。
我不知您是擁護公有制還是賞識私有制。如果您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或愛國人士,那么應該會擁護公有制。就算我們不去講黨員與愛國之心吧,也該為未來子孫后代能有優越的社會福利保障去擁護公有制。有句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您現在也無法斷定自己孫輩之后的親代,最終會成為上層權貴,還是下層百姓?由于私有制不可能給廣大普通百姓提供優越的社會福利,只會讓少數權貴享樂富裕生活,顯然,為了子孫后代享有社會福利保障去著想,我是堅決擁護公有制的,時常在一些公眾號發表文章,呼吁與探索回歸我國公有制發展的道路。
我國14億泱泱人口70%是農民。作為農業大國,自農村改革以來逐漸衰弱農耕經濟效益,很多農民都難以居住在村里,紛紛背井離鄉進城謀生。我國也逐步從農產品出口國變為進口國,在農業上出現過去工業上那種“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不良現象,不僅飯碗捧在了外國人手里,而且難以涌現本地農業人才與農業科技創新,這對民族發展潛在著極大的農業危機。
當今私營和民營企業里流行一句話:“要抱團取暖”。這是意識到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一家企業處于單打獨斗創業已經不行了,只有互相之間抱團緊密合作方可共贏。這不就是改革之前集體化、公有化的創業思維嗎?
客觀事實反映,自農村大包干改革以來,一些堅持“抱團取暖”搞集體生產的農村,都實現村民共同富裕了,而分田沒有“抱團取暖”搞個體生產的農村,幾乎都失去了發展生機。由此,現在全國各地許多公有制的擁護者,都在專心探索與積極開展農業合作化、集體化生產的再實踐,有些人抱團開展種植與養殖,已經開發出許多優質的農產品,可是缺乏資金進行深度加工與擴大營銷。
您身為經濟學家,我希望您能成為人民的紅色經濟學者,而別成為權貴的灰色經濟學者。可否聯系一些抱有城鄉公有化、集體化產業發展思想的經濟學家與實業家,共同關注三農問題,熱心融資助推重走集體農業與村辦企業的發展之路,更多地創收和積累紅色資本,引領農村真正實現鄉村振興與村民共富。
上述有不當之處望寬容諒解。
【相關閱讀】
王學成: 走訪“共同富裕的典范”南街村與小崗村分田當事人的啟示
(作者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