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桑文》中第二個“驚世駭俗”的觀點,即其標題所言,認為“沈崇案”是“壓倒中華民國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原文是這么說的:“今天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如果說當年的學生游行游垮了民國,或許不是沒有依據的。鑒于此起彼伏的示威抗議,美國人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最后做出決定:從中國撤兵并停運軍火,這就很快導致了國民黨部隊在東北戰場失利,淮海戰場上有炮無彈,很快全線崩潰。臺灣的民國史料記載,當年長春被圍、北平被圍,守城的傅作義部隊都是因為彈藥欠缺,后援無著,無法持續作戰才被“和平解放”。如今回顧這段歷史,美國人撤兵并停運軍火,均與“沈崇事件”有直接因果關聯。最終,國共內戰以國民黨敗走臺灣收場。”
這個論調其實并不新鮮,系冥國當局敗走臺灣后如祥林嫂般嘮叨了幾十年之久的陳辭濫調,非但邏輯不通,而且在史實方面可謂瞪著眼睛說瞎話。反正一句話,都是別人的錯,冥國政府一點毛病也沒有。
這些蛆卻絕口不提,抗戰勝利后,冥國政府接收了上百萬侵華日軍的全套裝備物資,其中有各型子彈1.83億發,各種炮彈207萬發。此外,冥國當局還收編了偽軍(不含偽滿軍)24個軍、64個師、13個旅及134個小單位共計683,569人,槍357,254支及大批彈藥。它們也絕口不提,從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美國售華戰爭物資共計7.8億美元,超過了全面抗戰期間美國援華物資的總額。
它們更是回避,二戰結束后,美國將囤積在海外的軍用物資打折處理,因此冥國當局以7.8億美元代價所獲物資實際價值遠不止于此。
其中,冥國當局以抗戰期間駐華美軍應付款項中剩余的3億美元,換來了實際價值約13億美元的戰爭剩余物資。
在1946年的6月,即美國宣布對華實施“武器禁運”前夕,美國又以1.75億美元的價格,將存放在太平洋各島上的價值8.25億美元的“戰爭剩余物資”售給冥國政府。
有些人一味強調這些物資并非全是武器彈藥,但卻避口不談其中的確包含大批武器彈藥,也不談那些“機械與零部件、汽車、油料、軍裝、藥品、鋼盔、鐵絲網、防毒面具和航材”等,都是支撐一支近代化軍隊作戰不可或缺、與武器彈藥同樣重要的輔助裝備,都是打著“民用物資”或“軍用兩用物資”幌子的軍用品。
也就是說,美國先拼命地為冥國政府輸送了海量的軍用物資,然后再裝模作樣地從1946年7月至1947年5月,對冥國當局實施了為期10個月的“軍事禁運”,以示自己“不干涉中國內政”。而在1947年5月以后,眼見爛泥巴糊不上墻的刮民黨軍敗仗連連,庫存武器彈藥快速消耗,美國便撕下“中立”的面具,迅速恢復了對冥國政府的軍援和軍售。
公知、果粉、恨國黨們居然會認為,發生在1946年12月底的“沈崇案”,居然會導致美國自1946年7月起就開始裝模作樣實施的“停運軍火”,這智商當真令人嘆為觀止。
那么,《桑文》所稱長春、北平等地刮民黨軍是因彈藥欠缺,無法持續作戰才被“和平解放”,這是不是事實呢?讓我們就用戰爭年代往來文電中的匯報材料來打臉:
長春戰役,東野繳獲了4883234發子彈,80146枚各型炮彈,61416枚槍榴彈,刮民黨守軍是因為彈藥缺乏才“和平解放”的嗎?
而在整個遼沈戰役中,東野共消耗各種炮彈156190枚,子彈6974萬發,手榴彈136169枚,炸藥19094公斤,共繳獲各種炮彈270180枚,子彈2435萬發。這是“因為彈藥缺乏才導致東北戰場失利”的嗎?
我們再拓展一下,看看除了遼沈戰役,其他著名戰役的情況。
萊蕪戰役,華野消耗130萬發子彈和1.2萬枚炮彈,繳獲200余萬發子彈和5萬余枚炮彈。
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戰前擁有七九步槍彈111299發、美式步槍彈646104發、美式輕機槍(其實就是七九勃然)彈730601發、美式沖鋒槍彈646185發、七九重機槍彈46133發、美式重機槍彈507805發,以上總計2688127發。最終華野以損耗子彈199萬發和3.3萬枚炮彈的代價全殲整編74師,繳獲子彈2082580發,手榴彈6360枚,炮彈7202枚。
淮海戰役,華野和中野共計消耗各種炮彈679943枚,子彈2015萬發,炸藥(缺雙堆集戰役統計數字)97025斤,繳獲各種炮彈120128枚,子彈2015萬發。這就是《桑文》所稱的“淮海戰場上有炮無彈”?這120128枚炮彈難不成是憑空變出來的?
黃百韜兵團覆滅后,鄭三發子大發雷霆,指責邱清泉、李彌兵團救援不力:“查此次東援作戰,共消耗各種炮彈12萬余發,而每日進展不及1公里”,“如此消耗浪費,不計成效,亦我革命軍人之奇恥大辱。”試問,這叫“淮海戰場上有炮無彈”?
更搞笑的是,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后,因為炮彈消耗量極大,后方炮彈尚未運抵前線,因此攜行炮彈已經所剩無幾的華野特縱已經準備后撤休整了,但杜聿明率部棄走徐州南逃后,華野兵不血刃地進占徐州,竟然在刮民黨軍聯勤倉庫里發現了數萬枚未能帶走的各型炮彈,解了華野特縱的燃眉之急。
原因是杜聿明集團本應用于載運炮彈的汽車,南逃時竟然裝上了中高級軍官眷屬、徐州各黨政機關官員眷屬及其搜刮來的財物,不少徐州當地及逃亡到徐州的資本家、財主,甚至還要拿出黃金、銀元、美鈔來賄賂刮民黨軍軍官,這才能擠上汽車。就這個尿性,美國即便給再多的軍援,刮民黨方面也照樣爛泥巴糊不上墻。
平津戰役,我軍消耗各種炮彈152680枚,子彈499.5萬發,手榴彈104872枚,炸藥33760斤,戰場繳獲各種炮彈98820枚,子彈1207萬發又3900噸。
其中最為激烈的天津攻堅戰,我軍消耗各種炮彈88978枚,子彈249.9萬發,手榴彈43783枚,炸藥20925斤,繳獲各種炮彈63666枚,子彈644.8萬發。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并非我軍繳獲到的彈藥全部。北平和天津皆是華北刮民黨軍的重要后勤補給基地。到1948年,美國甚至繞開南京,直接將援華軍火直接運往平津地區,支持傅作義擴充軍力。因此平津地區刮民黨軍儲備的彈藥頗為富足。
天津市軍管會于1949年2月8日寫給中央總前委華北局的報告稱,接管天津后,又從敵軍倉庫中清理出榴炮彈16062枚、山野炮彈73299枚,迫擊炮彈52712枚,平炮彈46895枚,共計炮彈188968枚,還有44427枚炮彈正在清查。此外,還清理出子彈1053.7萬發。
《桑文》說北平守軍是因為彈藥缺乏,后繼無力而投降的。但北平市軍管會物管會于1949年4月16日撰寫的工作總結報告稱,在北平共接管了各種子彈、擲榴彈、手榴彈共38881766發(枚)、各種炮彈733089枚,軍用炸藥122570公斤(工礦用炸藥未計在內)。試問,北平守軍是因為缺彈藥才投誠的嗎?
請問,上述這幾場大戰,哪一仗不慘烈?但看看繳獲的彈藥數量,刮民黨軍卻沒有哪一戰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戰敗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我軍繳獲的彈藥比消耗的還多。
所以,說公知、精英、果粉、恨國黨們沒腦子,盡是些信口胡勒的貨,還當真沒冤枉它們。
作者:西西河的康夫;來源:西西河的碎玉軒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