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政策法規 > 閱讀信息
黃培武:對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的思考和建議
點擊:  作者:黃培武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5-03-10 07:27:39

 

1.jpg


到2028年前后,我國絕大多數地方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就要到期了。從2019年開始,國家就啟動了縣級開展第二輪農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到去年2024年,國家又在安徽湖南廣西等幾個省份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省級試點工作。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堅持“大穩定、小調整”,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擴大整省試點范圍,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糾紛,確保絕大多數農戶承包地總體順延保持穩定”。我們知道搞試點工作,就是為了先行一步摸索各不同地區的經驗教訓,充分聽取農村廣大基層干部群眾意見,調整改進總結完善好這個政策,以便能夠在全國農村整體面上把這個政策持續健康的推行好貫徹好落實好。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的當下,很有必要對保持農村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政策進行深度思考,以便為試點工作能夠取得預期效果,并為下一步整體面上工作能夠全面順利推開提供參考。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保持土地家庭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要求,此后不久,國家又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的文件,其文件政策內涵就是,要求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給農戶家庭經營這一制度長久不變,同時還要求集體承包給農戶家庭的特定田地地塊原則上不調整。對于這個保持土地家庭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的出臺實行,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的反應態度是多樣的,有贊成的,有反對的,有持觀望態度的,還有冷漠不關心的。贊成者主要觀點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在農村普遍實行的集體土地家庭承包到戶責任制的政策,較好地調動了農戶生產經營積極性,并取得了功高至偉的成效。他們認為中國農村之所以能夠解決吃飯溫飽問題的原因主要歸功于此,因此希望這一政策應當在農村長久實行;反對者主要看法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國已經實行了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集體制度,實際上已能夠基本解決我國百分之七十以上農村地區人口的吃飯溫飽問題了,當時全國一刀切地廢除農村人民公社制度,又一刀切地推行農戶家庭承包責任制,是農村集體化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倒退。他們認為少部分落后地區的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政策后確實調動了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積極性,但僅僅依靠農戶的積極性提高,是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吃飯溫飽問題的。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實行了二十多年的農村人民公社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全國絕大多數農村種地靠天收成的水利問題,同時全國農業良種培育及科學種植植保等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化肥農藥及農業機械和電力能源也有了很好的發展,這些都為農業生產能夠取得豐收解決吃飯溫飽問題提供了客觀物質條件基礎。并且他們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實行的地主地租制度就是家庭承包制度,那為什么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國長期解決不了農戶吃飯溫飽問題呢?他們還認為,我國當初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僅僅幾年后,我國農業生產就出現了徘徊不前的狀況,并產生了系列性的綜合性的越來越嚴重的三農問題,且長期找不到有效解決辦法。

 

對這些不同看法,本文試圖通過解剖“沈浩之問”這個“麻雀”來找出實質性原因。我們知道,長期以來,其無論是贊成的、反對的、觀望的,還是冷漠不關心的,大家都被當年小崗村原支部書記沈浩曾提出的疑問,被稱之為“沈浩之問”的問題,即”一夜跨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門“的問題給問難住了。至今這個“沈浩之問”已經提出二十多年了,但是小崗村依然沒有能夠給出成熟的解題答案。一個公認不爭的事實,就是當初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后,其初期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確實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農業生產也有了明顯的發展,但是僅僅過去幾年時間后,我國的農業生產就出現了徘徊不前的狀況。此后還產生了更為突出的嚴重問題,那就是隨著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政策幾十年的實行不變,在那些落后地區農村解決了吃不飽飯的溫飽問題后,不僅沒有能夠更上一層樓實現三農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目標,反而農村整體性地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鄉村蕭條凋敝衰敗的景象,導致國家層面不得不花大力氣搞全國性長久性的扶貧,同時接續不得不花大力氣搞全國性長久性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就是說,實施全國性的扶貧工作和實施全國性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其根本性原因就是為了解決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政策后,而隨之產生帶來的全國性的普遍性的存在已久的鄉村蕭條凋敝衰敗問題的。按照邏輯推理,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理結論,只要農村實行保持土地家庭承包關系政策長久不變,那么中國特色的全國性扶貧工作和中國特色的全國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就必然會相伴而生而隨不會停息,并且是被動地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更具體地說,就是我國農村只要堅持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政策長久不變,那么國家層面實施扶貧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就只能是長久性的相配套的存在不能變了。至于農村在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基本經營制度政策的大前提下,將來農村能否實現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目標?其疑問的實質,仍然是“沈浩之問”所提出疑問的問題。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政策的出發點初心,就是要設想計劃搞一段時間權宜之計的家庭承包責任制,以解決那部分落后地區長期存在的吃飯溫飽問題,同時還設想計劃要隨著農村生產力發展,其最終還是要逐步回歸到農業集體化經營制度軌道上來的。但是從這幾十年的農村政策走向上來看,似乎這個初心本心已經在悄悄發生了變化。其主要集中表現在:第一,農村實行土地家庭承包經營關系長久不變,如果時間久了將來集體土地會不會異化變成為事實上的農戶家庭私有。尤其是自2013年開始的農村土地確權制度改革已經搞10多年了,其總的感覺是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權利被削弱淡化到幾乎是名存實亡,而農戶承包使用權卻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硬化,幾乎把農戶的土地承包使用權搞成為農戶的土地私有權?第二,國家長期以來大力扶持支持私有性質的所謂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種植大戶、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當這些私有性質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的時候,如果時間久了,將來他們會不會成為農村新型地主階層?第三,國家層面出臺政策大力扶持支持社會資本企業搞的所謂農業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其無論動機目的是什么,在市場競爭經濟條件下,事實和結果都是把農戶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處置于十分不利的經濟競爭地位。其做法已經嚴重沖擊了農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幾乎把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搞成為只有農戶“分”的單層單干,而沒有集體提供“統”的經營服務的短腿狀況,雙層經營幾乎是名存實亡。第四,開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其三權分置的土地經營權主要流轉到社會資本企業手中,而不是主要流轉到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手中。其做法已經越來越嚴重地削弱損害村組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所有權權利,越來越嚴重地削弱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政權的根基。畢竟土地問題和農民問題是農村發展建設服務治理的根本性問題。

 

憲法規定了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這就決定著我國農村農業從根本上來說必須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必須要走合作化集體化道路,這個農村合作化集體化方向道路是必須要旗幟鮮明長久堅持的。對此,需要定心定力定策,需要心無旁騖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的。在堅持走農村農業合作化集體化道路過程中,是肯定會遇到各種艱難困難的,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是要成就前無古人的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這個偉大事業,就必須不怕艱難困苦做難而正確的事情。

 

這個世界上所有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而上坡路都是比較難走的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年全國一刀切實行農戶家庭承包責任制后,其所出現的”一夜跨過溫飽線,幾十年進不了富裕門”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我國實行農業家庭承包制改革所走的路是一條下坡路。而反過來看,全國那些長期堅持走合作集體化道路村組,如江蘇華西村、河南劉莊村、河北省周家莊、黑龍江興十四組西藏嘎拉措鄉,他們分別處于中國的東中西部地區,他們都是依靠集體化力量實現了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同時,我們還看到一些當初早期實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的村組,因為他們及時發現了其弊大于利的問題嚴重性,又果斷放棄了家庭承包責任制,而重新又搞起了農業集體化生產經營的鄉村,如河南省南街村、山西省大寨村、內蒙古的官牛俱組,他們也都早已經依靠集體化力量實現了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了。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些長期堅持走合作化集體化道路的村組,他們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其最終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那就是因為他們所選擇走的集體化道路是一條上坡路。

 

當然,舉這些農村典型事例,并不是要否定當年一些落后地方的農村,從戰術上實行一段時間的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以解決他們吃飯溫飽問題的燃眉之急。但是我們共產黨人三農工作的遠大宏偉戰略目標是要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而不僅僅只是要解決吃飯溫飽問題,是既要能夠解決好吃飽飯溫飽問題,還要能夠進一步發展農村的農工副業搞好多種經營,搞好就地工業化,從而解決農村農民有錢花的問題,同時還要能夠再一步搞好農村就地城鎮化科技化生態化,從而解決讓農民過上當家做主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現代化共同富裕美好幸福生活問題。

 

我們看到小崗村也痛定思痛,于2017年在安徽省農村信用擔保集團幫助帶動下,聯合成立了農民股份制合作社,并且其合作社實現了連續幾年的分紅。小崗村是我國率先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改革的第一村,其改革初期農業生產確實有了明顯的發展,但是僅僅過去幾年時間,就產生了一系列長期難以解決并且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被稱之為所謂三農問題。其問題主要是:村組集體經濟實力越來越薄弱被稱之為空殼,集體“統”的服務功能嚴重短腿,集體公積公益事業的發展建設嚴重依賴化,其主要依賴等靠要于上級及外界給予扶持支持;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積極性下降,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收入,勞動力外出打工成為常態,農業生產出現了徘徊不前的狀況,農業已成為農戶家庭的副業,出現了老人農業的狀況,土地家庭承包碎片化及碎片化基礎上的確權嚴重制約了農業規模化水利化和機械化,土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拋荒現象;同時農村產業結構長期單一并處于產業鏈低端,產業融合發展難以實施,產業融合的綜合效益無法實現;化肥農藥除草劑的大量長期使用造成的農村面源性污染越來越嚴重,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農產品安全問題;農村空心化留守化越來越嚴重,被稱之為”386199留守部隊“,同時教育事業萎縮,文化娛俗宗教泛傳,農戶單打獨斗一盤散沙,集體意識淡薄,發展重點迷茫,鄉村治理越來越難,并且長期離不開上級下派工作隊住村幫扶。于是就有了北大荒集團到小崗村去搞農業土地生產大托管的新生事物,這種土地生產經營的托管辦法,實際上是以社會資本企業為主導的,農戶得到了租金,與村集體關聯度不大。從長遠來看,其做法對于農村發展建設服務治理四位一體的綜合性長遠性大局是弊大于利的!

 

對于分田到戶家庭承包的做法,我國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戰爭年代的解放區以及解放初期都曾經嘗試探索實踐過,但是在這個實踐探索過程中的僅僅幾年時間里,就敏銳發現了其弊大于利的問題嚴重性,同時也發現了那些組織起來搞農業互助合作生產經營的村組,其做法明顯是利大于弊且具有遠大美好的前景。因此國家層面就迅速果斷確立了引導農村農民走合作化集體化道路的發展戰略,于是一路高歌猛進,短短幾年時間就迅速從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發展到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毛主席當年曾親自組織編纂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并作了序言,并對其中的合作化集體化典型案例給予了大量的按語點評,以在全國宣傳推廣這些典型。實事求是地說,由于這項工作在實踐探索過程中缺乏經驗,又是全國性各地農村條件千差萬別的實施操作,難免出現許多不同程度的這樣那樣問題或者這樣那樣不足。但是無論出現了多少問題,中國農村走合作化集體化的方向道路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實踐已經表明在農村人民公社制度實行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其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首先,實行人民公社制度基本上解決了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農村農民吃飯溫飽問題;通過人民公社集體力量,大規模地興修整治了大江大河和基本農田,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農村靠天吃飯的水利問題;同時化肥農藥工業、農村電力和農業機械化事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業的科學育種和科學種植植保水平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公社建立了七站八所機構,基本上健全了農村農業集體化服務體系。其次,國家通過國有和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實行工農業產品統購統銷和價格剪刀差的做法,這為我國實現工業化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能夠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家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其三,依靠人民公社集體的力量,提高改善了農民的生活狀況,同時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很好地發展了我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事業,從而促使我國人口數量和壽命迅速增長,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人口增長翻了一番多,人口規模達到了十億多人,這一人口增長水平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同時依靠人民公社集體的力量大力發展普及了農村集體民辦基礎義務教育和大規模的農民掃盲工作,從而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有文化的優質勞動力。其四,一些地方的村組集體通過人民公社集體力量,在發展農業解決了吃飯溫飽問題后,他們積極地把農業剩余積累資金用于發展農村工副業搞多種經營,大力發展社隊企業和推動農村就地工業化和就地城鎮化發展建設,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可復制可推廣的實現農村就地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和讓農民過上集體化共同富裕美好幸福生活的路子。其五,在鄉村治理方面,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充分發揮,群眾路線工作方法得到有效實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無私奉獻精神蔚然成風,人人學習雷鋒互幫互助爭做好人好事,并能夠做到同壞人壞事等不良行為作斗爭,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局面,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時期世界最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為動員號令,在全國幾乎是一刀切地廢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同時幾乎是一刀切地推廣小崗村家庭承包責任制,于是就出現了“一夜跨過溫飽線,幾十年入不了富裕門”的長期尷尬局面。在全國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僅僅不到十年的時間,鄧小平同志就發現了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只能是作為權宜之計的戰術手段,而不能作為戰略舉措。1990年3月他明確指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1992年7月,他再次重申:“農業改革和發展會有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第二個飛躍就是發展集體經濟。社會主義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農業也一樣,最終要以公有制為主體。”“農村經濟最終還是要實現集體化和集約化。”對于如何實施“第二個飛躍”,他提出需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機械化水平提高了......。第二,管理水平提高了......。第三,多種經營發展了,并隨之而來成立了各種專業組或專業隊,從而使農村商品經濟大大發展起來。第四,集體收入增加而且在整個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小平同志的這個論述,清晰闡明了推動實施農業第二次飛躍所需要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條件,即推動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向前發展直至實現新型的高水平集體化所需要的條件。對照這四個條件,實事求是地看,目前全國至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組集體,其實早已經具備了逐步開展實施農業第二次飛躍的基本條件。從實際情況來看,河南省的南街村和山西省大寨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們在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不久僅僅幾年時間后,就果斷地開始實施推動農村農業二次飛躍改革,他們的實踐已經證明這個二次飛躍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其經驗做法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特征。實踐還表明,實施推動農村農業二次飛躍改革,并不是所有的村級集體都需要堅持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經過很長很久時間這個過程的,其實行時間的長短需要根據具體客觀情況來確定。因此正確的態度是應當從全國各地農村實際出發,根據生產力發展水平需要,根據村級黨支部班子戰斗力的強弱,根據群眾的愿望程度,因地制宜分類分期分批不失時機地推動農村二次飛躍改革。

 

當下進入新時代,我國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長遠戰略發展方向如何選擇?我國農村農業的現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到底應當如何走?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逐步回歸農業集體化,并依靠集體化力量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還是繼續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政策,并同時配套搞長久性全國性扶貧和搞長久性全國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選擇關系到我國農村農業農民的前途和命運。對此,非常需要再組織開展一次全國性的“三農問題的真理需要實踐反復檢驗”的大討論。重要問題說三遍,就是“三農真理需要實踐的反復檢驗”,“三農真理需要實踐的反復檢驗”,“三農真理需要實踐的反復檢驗”!

 

開展“三農真理需要實踐反復檢驗”大討論,其關鍵和重點是要正確研判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政策的利弊得失取舍調整,以從全局上長遠上根本上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戰略目標的實施實現。個人的看法是,不能用改開后幾十年的三農實踐結論來否定改開前三十年的三農實踐結論,不能搞三農工作的歷史虛無主義,要把后幾十年的三農工作實踐經驗成果與前三十年三農工作實踐經驗成果結合起來,用唯物辯證的方法,把實行土地家庭承包政策長久不變政策利弊得失取舍衡量,放在新時代我國實施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標任務戰略大局中進行謀篇布局考量。

 

開展此大討論,建議注重遵循以下幾個方面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識: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事物運動發展變化規律性原理認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其運動變化是有規律的,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引發質變,量變質變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并且量變質變是按照否定之否定規律進行的。因此全國搞一刀切的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政策,是與哲學關于事物運動變化發展規律的基本原理要求不相符合的。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矛盾論原理認為:一切事物在發展變化運動過程中都存在著矛盾,其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在事物運動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的諸多矛盾中,其矛盾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分,在矛盾著的對立統一雙方中,又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之分,同時在事物運動變化發展過程中,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隨著條件發生變化,其主要矛盾有可能轉變成為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也有可能轉化成為矛盾次要方面,反之亦然如此。此原理還認為事物的性質及發展方向和趨勢,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和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因此我們看到在農村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幾十年過程中,其存在著諸多矛盾,其中,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分”與集體統一經營的“統”不相協調的矛盾問題,是其長期存在著的主要矛盾,而在這個統分不協調問題的主要矛盾中,其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突出問題,就是長期以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能夠有效的為農戶家庭承包經營提供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集體“統”的服務長期處于短腿狀況。并且這個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的問題,是在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初期就一直長期存在而沒有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的,其突出表現就是“分”有余而“統”不足。對此長期以來我們始終強調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政策,而沒有能夠突出強調要加大力度搞好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統”的服務功能建設。這種問題狀況的長期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長期以來沒有能夠真正抓住抓好,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統分結合雙層體制中,長期存在著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問題的及時有效解決。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事物聯系的普遍性系統性原理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客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聯系可區分為內在聯系和外在聯系,主要聯系和次要聯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偶然性聯系和必然性聯系等等。在事物多樣性聯系中,其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必然性聯系,就是我們所要掌握和遵循的規律性聯系。根據聯系的不同關系構成分類,就形成了若干不同的聯系要素組成的不同系統,這就是事物聯系的系統性整體性特征。據此,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定三農政策過程中,要用系統性規律性整體性的普遍聯系觀點,來統籌考慮各種內在外在要素因素之間的規律性聯系,不要犯顧此失彼搞單打一的錯誤。具體來說,國家在制定出臺農村關于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政策的時候,就需要統籌考慮這個長久不變的政策與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與推動農村發展建設服務治理四位一體大局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與發展農村工副業搞好多種經營,完善農村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實現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與實施農村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型科技化新型生態化和新型組織化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與農村“五大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及實現三農現代化和共同富裕之間的規律性聯系關系等,即從大局上長遠上戰略上根本上綜合統籌考慮處理好,實行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政策與這些方方面面之間規律性聯系關系的利弊得失和權衡取舍協調及調整,以實現戰略性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實踐檢驗真理標準原理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檢驗應當是實踐的反復檢驗,而不是以一時一事的實踐論成敗論英雄,其真理需要實踐的反復檢驗,并且要在實踐檢驗中不斷揚棄修正完善和發展。我國的農村農業實踐已經反復表明,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長期堅持走合作化集體化道路不動搖,而堅持保留生存下來的全國七千多個集體村組,幾十年來,他們既不需要搞扶貧脫貧攻堅,也不需要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不需要依賴等靠要于上級下派工作隊的幫扶,其主要依靠集體力量,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持之以恒地苦干實干巧干加油干,他們都早已經實現農村現代化和共同富裕了。而實行分田到戶責任制第一村的安徽小崗村,其幾十年來 一直在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的道路上艱難前行,至今還沒有能夠實現現代化和共同富裕,并且幾十年來始終離不開安徽省財政廳下派工作隊的人財物的幫扶。同時我們還看到幾十年來,全國還沒有任何一個村是能夠通過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政策,能夠實現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的。

 

(五)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調整。因此實行土地家庭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政策,就全國農村來看,在農村許多地方,其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生產關系已經不適應甚至是阻礙了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如果我們不能夠適時的因地制宜的對這些地方農村生產關系做出相應調整,那么農村要走出蕭條凋敝衰敗的困境就沒有希望。

 

(六)黨的思想理論路線原理要求:一切工作都需要從實際出發,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對照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對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全國幾乎是一刀切地廢除已經實行了二十多年的農村人民公社制度,同時幾乎是一刀切地推行小崗村的分田到戶包產到戶的做法,面對全國農村千差萬別的不同具體情況,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明顯是與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要求不相符合的。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矛盾特殊性原理所要求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不相符合的。

 

(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常識要求:要注重深入基層發現典型總結典型宣傳推廣典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官牛俱生產組的典型做法,即“生產組集體主導下組建專業生產經營班組+土地統一流轉到生產組集體手中+農業央企及上市公司實行大托管”的“統種共富”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典型示范意義。官牛俱這個農村集體生產組典型,已經具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質。以前的當年曾涌現出安徽小崗生產組搞“分田到戶”的典型,現在的當下有內蒙古官牛俱生產組搞“統種共富”的典型。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對其進行調研總結,像當年宣傳推廣小崗村分田到戶典型那樣,在全國各地進行宣傳推廣官牛俱的統種共富經驗模式,以推動農村農業二次飛躍。

 

(八)“功夫在于功夫之外”常識要求:我們探索三農真理、追求三農真理所需要下的大功夫實功夫真功夫,不是做在辦公室里苦思冥想,也不是做在象牙塔里挑燈夜戰尋找本本,更不是專家干部閉門造車,而是要注重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走群眾路線,做到與群眾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堅信群眾路線工作方法,這是我們解決一切三農問題的根本方法。因為群眾路線工作方法是黨的根本工作方法,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群眾歷史觀的要求。

 

(九)良好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常識要求:開展工作找準切入點重要性。全國各地農村在實踐中涌現出了許多成功的新典型,他們的成熟經驗具有參考借鑒學習意義:其一,可以通過抓住對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尤其是通過對農村土地全域綜合整治項目的實施的有利時機,統籌規劃農村新“五區”建設即新農區新畜牧養殖區新商貿加工區新居住生活區和新康養生態區建設,將其作為推動農村農業二次飛躍的重要切入點選擇;其二,還可以通過農村集體村組近幾年來所開展的小田并大田,一戶一塊田改革為契機,根據村組農戶對承包土地生產經營的不同意愿,實行區別對待,采取一村兩制分類的辦法,具體來說就是對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那些長期有意愿種植土地的成員農戶,其主要是那些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不具備外出打工條件的農民群體,把這些非常愿意種地的農戶家庭所承包的土地,推行小田并大田,并同時推行把其家庭承包土地相對集中調整歸片,以解決好承包地零碎分散的問題;而對于那些長期在外地打工不愿意種地的農戶村民群體,可以采取以不低于每畝850斤谷物折價的價值作為流轉條件,把他們家庭承包的土地有償流轉到村組集體組織手中,然后學習內蒙古官牛俱生產組實行的“央企農業上市公司大托管+生產組專業班組負責”的集體生產經營為主方式的辦法,從而推動農業集體化生產經營逐步實現二次飛躍;其三,對于城市郊區和城中村如何實施二次飛躍,其可以通過抓住城鎮大建設大開發的有利時機作為切入點,把集體的建設用地開放建設成為商鋪門面房,開發建設成為公寓樓和標準化廠房進行招商出租及興辦集體企業。

 

(作者系安徽省泗縣殘疾人聯合會四級調研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