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鑒于事件社會影響很大,僅僅停留在自說自話還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有權威第三方來說清楚。沒事最好。如果真是違反商業規范和國家政策,應該很嚴肅處理,不是簡單道歉了事。因為事件影響并損壞了產業和國家形象。不妨由此案例,明晰規則,澄清爭議,確立標桿。
“紅芯”瀏覽器事件是一個很有典型性意義的事件,最好不要簡單上綱上線或者主觀武斷,而是用客觀、理性、科學的態度,通過權威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深入調查,將這一事件徹底查清楚,把涉及“自主可控”、“自主創新”、“開源”等很多專業問題,查清楚、說明白。
其實,搞清楚這一事件并不復雜。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問題:“紅芯”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Chrome授權使用許可政策,是否符合國際通行的開源許可規則,以及是否真正符合國家“自主可控”的標準和要求。這三個問題的前兩個都有著很明確、很具體的規范。后一個問題也應該開始形成一定的規范和標準,國內有一些機構可以進行評測。
通過授權許可、開源規范和自主可控標準三個層面,就可以判斷“紅芯”的性質究竟是外界批評的“披馬甲”騙取資金,還是企業所說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新”。只有三個層面都符合國內和國際規范,才是真正合情合理合法的?;镜纳虡I規則都不符合,還何來自主可控?所以,如果“紅芯”存在弄虛作假,或者違反國際和國內規范。既不符合相關采購政策,也損害中國IT產業和整個國家的形象利益,應該嚴厲追責。
當下,自主可控是國家安全的需要,而業界的確出現很多問題:因為利益驅動,出現很多“披著馬甲”的虛假產品欺騙國家和民眾。杜絕這些現象,需要建立規范的制度和嚴格的測評,不能靠企業自說自話,不能簡單聽概念包裝。同時,自主可控的產品和技術,必須首先符合國際規則和規范,尊重知識產權,嚴格遵循企業授權許可的要求。這是基本前提。
弄虛作假之所以泛濫,一方面在于規則不清,更在于利益與風險機制沒有建立。因為現在太多人不守規則可以獲得更大利益,而違規被發現的風險和代價太低。
簡單的捧殺和棒殺都不是辦法。所以,“紅芯”事件爆發,提供了很好的契機。不妨用客觀和科學的方式,一查到底。通過權威第三方機構參與,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有沒有違規和違法,不難水落石出。如果這次事件能夠最終為確立規則作出貢獻,就能體現很好價值!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