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幾位老師討論了有關價值觀的問題。說老實話,對于所謂價值觀,其基本概念到底是什么,我一直沒有弄清楚。或者說,雖然人人都在說價值觀,但是對于這個價值觀究竟能給出一個什么樣的定義,似乎并沒有定見。我過去一直認為,所謂價值觀問題,應該是屬于倫理學范疇的,但我也無法確定。所以多年來,我對倫理學,包括價值觀問題,大多是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后來,在網上查一下,到底什么是價值觀。結果有些答案大同小異,但是都不那么特別簡潔。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價值觀概念的一種普遍現象。
百度文庫中是這樣寫的: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總體評價,是對什么是好的、是應該的總看法,是推動并指引一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是個性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為帶有穩定的傾向性。價值觀是人用于區別好壞,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傾向體系。
后面的話還有,這里就不再繼續引用了。前面說的這些似乎也差不多了。
百度百科里是這樣寫的:價值觀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觀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歷史性與選擇性、主觀性的特點。價值觀對動機有導向的作用,同時反映人們的認知和需求狀況。
辯定是非的說法過去沒有聽說過,一般人們會說辨明是非。不知道這個所謂辯定是非是不是一種獨創還是什么情況。兩個有關定義做了一下簡單的對比,反正意思都差不太多,描述上的差異也無傷大雅。
人們常說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據上述有關價值觀的定義或者描述來看,其實這三觀之間都是有交集的,并沒有那么絕對清晰的界限。價值觀可能也涉及到倫理學范疇,但似乎又不全是屬于倫理學范疇。所以這個問題涉及的范疇應該是很廣泛的。
在一些教材中,有關價值觀的內容多是,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價值觀,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我們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會有怎樣不良的后果,等等。
我相信,教材中寫的這些內容,其出發點都是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接受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是,據有的老師們反映,學生們看到這樣的內容,似乎沒有引起什么波瀾。在學生們看來,這都是司空見慣、老生常談。學生感覺不到新意,在課堂上也就沒有聽講的興趣。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已經通過閱讀了解到了不少東西,但是,他們對這些他們自認為了解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疑問是存在著的。他們或者沒有完全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他們自己現在也解答不了。有的老師說,現在有的學生,簡直就是一個佛系的價值觀狀態,似乎什么都無所謂,對什么都缺乏激情和熱情,也就是對于當前的一切似乎都無動于衷。老師們為學生們的這種所謂佛系狀態而顯得有些焦慮。
我不知道,在年輕人成長的過程中,是不是都會經歷這樣的一個階段。老師們心中對學生所謂佛系的印象,其實正是年輕人在成長中處于某種茫然狀態的一種表現。我記得在我們年輕時,沒有什么佛系的說法。不過,我們當時所看到的或者聽到的另外一些說法,就是“我早就看透了,什么事都是那么回事。”我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是不是與當下的所謂佛系觀點很接近。至少看上去,其中的意思都差不多。
就我看來,如果看到年輕人有這樣的看法或者態度,先不急于給學生們的價值觀下一個定論。說他們是佛系觀點,他們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佛系嗎?老師們是不是也真的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佛系呢?學生們的這種狀態,恰恰說明他們并不是具有一個穩定價值觀的表現,而是價值觀在形成過程中的某種狀態。
對于學生們來說,課堂教育當然很有必要,但在更多的情況下,需要年輕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在他們閱讀和觀察世界的過程中,在他們經歷的各種事件或者歷程的過程中,慢慢去體味或者感悟這個世界。
這就和蒸饅頭一樣,面粉有了,堿面(或者小蘇打,現在也有用鮮酵母的)也有了,爐火也有了,蒸鍋和水也都準備好了。但是,這其中必須要經歷發酵的過程,而且在蒸的過程中,還要保障必要的時間,時間太短了,饅頭是蒸不熟的。而發酵和蒸的過程都是某種自然過程。這就跟孩子們的成長一樣,這個自然過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育或者課堂不能替代的。從很大情況上說,教育包括價值觀教育的結果絕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這個觀點應該讓更多的教師或者家長有明確的了解和認識。
在我們一些教材中,關于價值和價值觀問題,有一些基本的問題并沒有涉及,或者沒有講得足夠清楚。比如,當今世界上的人們有著諸多不同的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是從哪里來的,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內容在一些教材里是沒有提到的。似乎這類價值觀是人天生都具備的。
前文提到,那些對價值觀的定義都是指個人對世界上某些事物或者過程的一些評價。但是,這類教材中并沒有是到,人們的這些評價是怎么產生的,或者人們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評價。這個問題或許在教材的編寫者看來,不是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而且可能也由于課時有限,沒有時間給學生們講更多的這方面的內容。這樣一來,價值觀的由來就成了一個謎。
當然,老師在課堂上沒有提出這個問題,孩子們中的多數也可能都沒有想到要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樣這個問題似乎就隱而不現,而孩子們對于價值觀是不是就是與生俱來的這個問題似乎也就從來沒有懷疑過。
然而,由于教材或者課堂上幾乎不涉及這個問題,孩子們對于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什么是價值觀,什么是正確的價值觀,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的問題,以及老師所給出的各種答案,也就很難提出疑問。老師怎么說的,我們就怎么聽,如果考試需要,我們只把它們記下,或者背誦好就足夠了。到考試的時候,只要照著這些背誦的內容寫在試卷上就完事大吉了。別的事我們什么都不用管了。
這種情況是帶有一定普遍性的。據說,北京市最牛的一所附中,平時根本不上思政課,只是臨近高考前兩個月,由老師集中給學生劃重點,記背有關題目及答案,到時就可以應付考試了。這樣的狀態不知道是否屬實。如果屬實,那么這樣一所重點中學,對于思政課的這種態度確實需要認真反省和檢討。這種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幾乎沒有多少積極的意義,而消極方面的影響卻相當惡劣。
作為價值觀的問題,如果從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任何價值觀都是社會全部現實基礎上的產物。什么樣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現實,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價值觀。
例如資本主義所宣揚的所謂普世價值,就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產階級統治者對自身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認可與意識的強化。雖然資產階級的政客與媒體對這樣的價值觀是極力推崇的,但在資產階級專政下的普通群眾,不一定全面接受這樣的價值觀。固然,由于資產階級媒體的大力鼓吹,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群眾在這樣的濡染之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動地接受這樣的價值觀,但是在現實中,他們沒有體會到這種價值觀對他們自身利益的維護。
例如,在疫情期間,大量普通群眾反對資本主義政府為了防疫而做出的某些隔離強制措施。本來,這類強制作用對于防控疫情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但是在所謂自由的價值觀影響下,資本主義國家普通群眾中就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這種強制措施。至少這表明,這些措施雖然的確有利于疫情的防治,但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卻讓這些普通群眾感覺到這與他們心目中的價值觀不相符合。所以這種價值觀對于這些普通群眾自身的利益沒有體現任何保護的價值。
中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其主體部分則是在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當中逐漸形成的。其中的“愛國”一項,正是大多數中國人民所認同與堅守的。正是這樣的價值觀,使中國最大多數人民能夠團結在黨的領導周圍,一心一意地進行著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在這種價值觀的引領下,中國人民正在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得越來越富強,越來越文明。而且這種價值觀也正在使中國人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
愛國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被大多數中國人民所認可,而且任何與此相悖的言論與行為都會遭到大多數人民的批評所唾棄。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
因此,我們在對學生講價值觀問題的時候,不能不涉及到價值觀產生的基礎和根源。這也告訴學生們,沒有什么價值觀是與生俱來的,沒有什么價值觀是所謂天賦的。西方推崇的天賦人權的觀念是唯心主義的觀念。
除了核心價值觀之外,也有一些普通人所具有的非核心的價值觀。小時候,聽老人說,你要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不看人待我,但看人待人。”意思是說,人家對你好,并不是說明這個人真的就是好人,還要看他對待別人是什么樣的。如果他對你好,對別人也好,才是真的好。如果只對你好,而對別人不那么好,那么這個人就未必是一個真的好人。女孩談戀愛時,很容易認為,只要那個男人對我好就夠了,他對別人好不好與我無關。這樣的觀念顯然是有問題的。因為如果他只對你好,對別人不那么好,那么就可能有一天,他對你也不會很好。道理就這么簡單。
總之,價值觀之類的問題,對我來說,既大又復雜。我過去沒有專門研究過價值觀的問題,所以有這么一點想法也只是一些皮毛。但是,在我看來,對孩子們的價值觀教育絕不是只靠說教就能解決的。而孩子們當中有些人對于這樣的說教非常厭煩,也是情有可原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北航老胡之閑話”微信公眾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肖黎:美國政要和戰略家關于對外輸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相關論述
2021-02-25楊帆 劉在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關于人類發展的中國價值觀念
2019-05-0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