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周恩來的文章《反對官僚主義》。這是周恩來196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關于反對官僚主義部分的要點,后來收入《周恩來選集》下卷。文獻深刻批判了官僚主義的各種表現,剖析了其根源和危害。重溫這篇文獻,對我們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啟迪意義。周恩來認為,“官僚主義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一種政治病癥”。要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一定要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在《反對官僚主義》中,周恩來對官僚主義的表現、危害作了全面的分析和論述。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其表現形式是“高高在上,孤陋寡聞,不了解下情,不調查研究,不抓具體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周恩來嚴肅批評說,黨的路線、政策再好,如果執行的業務部門給阻塞住了,那就是把黨和群眾隔開了。這種官僚主義是領導者尤其是高級領導者必須時時警惕的。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其表現形式是“狂妄自大,驕傲自滿;主觀片面,粗枝大葉;不抓業務,空談政治;不聽人言,蠻橫專斷;不顧實際,胡亂指揮”。周恩來明確指出這種官僚主義的危害在于:“一個人站在領導地位,不虛心,不平易近人,自以為了不起、什么都懂,只要有這種思想并且在作風中表現出來,就危險了。”這種人總是“蠻橫專斷,瞎亂指揮。”無頭腦的、迷失方向的、事務主義的官僚主義。周恩來指出其表現是“從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對事情沒有調查,對人員沒有考察;發言無準備,工作無計劃;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眾,盲目單干,不辨方向”。針對這種貌似無大害的官僚主義,周恩來一針見血地指出:“常有人說:‘我做個辛辛苦苦的官僚主義。’好象這種官僚主義還能容許似的。我看,這種官僚主義也要批判。”“如果是個領導干部,怎么能容許他是個事務主義者呢?”特殊化的官僚主義。這種官僚主義的人“圖享受,怕艱苦;好伸手,走后門;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請客送禮,置裝添私;苦樂不均,內外不一”。周恩來嚴肅地指出,“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蛻化變質的官僚主義。其表現形式是“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蛻化;靠老資格,擺官架子;大吃大喝,好逸惡勞,游山玩水,走馬觀花;既不用腦,也不動手;不注意國家利益,不關心群眾生活”。周恩來認為,“官僚主義發展到這個程度,就嚴重得很了。一個干部、一個共產黨員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革命的熱情,要有朝氣、有干勁。革命熱情一衰退,政治上就要蛻化了”。走上非常危險道路的官僚主義。患有這種官僚主義的干部已經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周恩來尖銳地指出,他們“助長歪風邪氣,縱容壞人壞事;打擊報復,違法亂紀,壓制民主,欺凌群眾;直至敵我不分,互相勾結,作奸犯科,害黨害國”。這是我們黨紀國法所不容許的。除此之外,周恩來還列舉了老爺式的官僚主義、不老實的官僚主義、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做官混飯吃的官僚主義、顢頇無能的官僚主義、糊涂無用的官僚主義、懶漢式的官僚主義、機關式的官僚主義、文牘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官僚主義、爭名奪利的官僚主義、鬧不團結的官僚主義、宗派性的官僚主義等共計20種官僚主義,并對其表現形式作了深入分析和嚴厲批判。
周恩來不但列舉了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還深刻分析了官僚主義的社會根源。他指出,官僚主義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長期封建統治的遺產,“與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命令主義、事務主義、分散主義、本位主義、宗派主義,都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反對官僚主義,也就必須聯系到反對這些主義”。在工作中,周恩來深深感到“官僚主義在我們執政的黨內,在我們的國家機關內,的確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險的”。官僚主義不但危害了黨風和社會風氣,也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它可能導致黨的干部由人民公仆變為社會蛀蟲,使人民群眾失去對黨和國家干部的信任。周恩來常告誡黨的干部,要把黨和國家建設好,就必須“經常反對官僚主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問題,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引發重大失誤,造成重大損失。周恩來充分認識到反對官僚主義斗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他深知由于中國復雜的社會和歷史原因,“中國長期是封建社會,一百年來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官僚主義更是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它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徹底消滅掉的,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與官僚主義展開斗爭。周恩來意識到,在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干部中,有嚴重官僚主義作風的雖然只是少數,但已經給我們的工作造成許多損失,如果任其發展,不堅決制止必將給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帶來更大的危害。因此,“我們絕不能容許官僚主義再繼續發展下去”。周恩來提出的反對官僚主義的主張不但在當時對黨員干部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而且在新的形勢下更啟示我們要繼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首先,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增強黨員干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強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協助職責統籌起來,把監督體系與治理體系貫通起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糾正一切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黨員干部要學習周恩來,時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身作則,嚴格自律。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不斷增強斗爭本領和駕馭改革風險的能力,杜絕“為官不為”的現象。其次,構建全方位權力運行監督格局,強化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良性互動,黨員干部自覺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批評。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各項制度,深化落實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任務,持續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貫通銜接。切實保證民眾知情權和參與權,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媒體監督的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每個黨員都應對照《反對官僚主義》中批判的官僚主義表現,檢查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錯誤行為,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最后,激發黨員干部敢作敢為、善作善為的內生動力,探尋杜絕官僚主義的新舉措。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權力觀。教育黨員干部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培育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的價值取向。嚴格要求各級干部秉公用權、依法用權,把勤勞敬業、一心為民內化為自律準則和思想自覺。同時,數字化時代對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新要求。未來要將數字技術發生的變革和反對官僚主義的舉措相結合,與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相融合,探索糾治“四風”新舉措,運用數字技術驅動一體推進“三不腐”的機制創新和防止官僚主義的路徑優化,徹底根除官僚主義滋生的環境和土壤。作風建設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執政黨的興衰成敗。《反對官僚主義》一文,寓意深遠,為我們今天繼續大力整治官僚主義提供了寶貴精神財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我們要向周恩來同志學習,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覺接受監督,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拒腐蝕、永不沾,決不搞特權,決不以權謀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黨人”。
(來源:《學習時報》2025年3月19日第5版,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