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正是我們在學政治經濟學這門課的學期。講課的老師水平還是挺高的。他講課內容清晰,邏輯嚴密,比較引人入勝。然而有一天,一個同學在課堂上突然站起來發言,表示了一些不同意見。他的觀點是,既然資本主義已經發展了幾百年,而且今天世界上資本主義國家都非常富,也比較強,為什么中國不能順著人家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 這個同學的問題在課堂上一提出,很多同學都沉默了。因為對這個問題,大多數同學都沒有想過。或者也有人覺得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也有些道理,但更多的同學還是認為,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當時,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如果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時算起,也不過才走了二十多年。按照那位同學的觀點,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了經濟上獲得成功的路不走,硬要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是不是沒有這個必要?
當時中國對外開放的門剛剛打開,我們原來不是很了解的西方資本主義一下子就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在當時很多人的心目中,我們確實還是很不如人家。
講課的老師可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當時有點發懵,一時反應不過來。后來,他可能越聽越生氣,但也沒能很快找到反駁的話語,有點氣得身體在打顫。這堂課后來也沒法往下講了。
當時在社會上,所謂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的論調是比較流行的。畢竟,我們國家比起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來,還是非常貧窮的。而且那些跟著美國的所謂小弟們,似乎發展得也不錯。所以,國內有不少人對這個問題相當困惑。估計當時那些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甚至包括蘇聯國內的人們,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后來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都與當時的人們所持有的這樣類似的觀念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
在今天看來,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上存在著普遍落后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之前的經濟基礎普遍都比較差。但是,雖然當時落后,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總的增長速度并不慢,社會主義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還要快于西方發達國家。只是因為經濟基數低,要趕上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力量。但在當時,更多的人們對此還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一些表面上的差距就會讓人們產生那種初步的,但是并不深刻的認識。
我還記得在大學時,有一位中文系的老師出國探親,回來后給我們各系的學生做了一次報告,就是講資本主義國家并沒有人們說得那么美好,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但是,在聽報告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在下面嘀咕,說資本主義國家那么多不好,可是這位老師的家人為什么還住在那里,為什么沒有回國。當然,這個學生不是在提問題,只是表示對這位老師所講的東西不那么相信,或者說這位老師所講的內容,無法讓人真的信服。當然,聽講的學生未必都不相信這位老師講的都是事實,但是他的家人沒有回國,還住在那里,這在邏輯上有點說不通。那里有那么多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可是他的家人什么還不回來呢?
直到今天,我們才有可能理解,為什么那位老師雖然看到了所謂西方發達國家確實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他的家人畢竟在那里生活了多年,想要回來也實在不太容易。這種矛盾今天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在當時,這樣的矛盾現象就不太能有太大的說服力。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國內的那些鼓吹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聲調還是相當高的。鄧小平同志出來講話,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說明我們黨內的主流對問題看得還是很清楚的。但是不能否認,即使在黨內,那種盲目向往西方、崇拜西方的觀念與思潮并不那么容易就銷聲匿跡。
為什么在總體上,我們的黨是非常清楚的呢? 因為我們的黨沒有像蘇聯的黨或者東歐國家的黨那樣,完全放棄社會主義,更沒有完全放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沒有像他們那樣,一門心思去走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我們的改革開放,也吸收到西方發達國家中所存在的一些有益的做法,吸收了一些符合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本質上,我們還是堅持我們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這條道路走起來非常不易,但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還是堅持走下去。當時我們選擇走這一條路,主要是認為,中國的國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國的道路只能靠中國自己摸索著向前走。雖然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很發達,但是如果中國走上了一條資本主義道路,那么幾十年來中國已經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就會毀于一旦。而且,中國如果去走一條資本主義道路,那么社會究竟會出現什么樣的混亂,會產生什么樣的問題,沒有人會預先知道。從全黨當時的認識中來看,放棄社會主義而去走資本主義道路是絕對行不通的。
因此,盡管當時在資本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干擾下,我們在經濟建設當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然而,為了解決這些經濟上的困難,有些政府部門的個別官員,有些地方政府的少數領導,居然去相信新自由主義的那一套。他們盲目地認為,新自由主義的那一套,才有可能解決中國當時存在的經濟中的困難。為了所謂提高效率,為了所謂降低成本,某些人就開始把國有企業賣給私人資本,大批解雇工廠的工人。據我了解,這種逼迫工人下崗的企業,大多是地方政府所掌管的地方國有企業,中央直屬企業很少有這種錯誤的做法。特別是大量軍工企業,當時遇到的困難更大。但是盡管企業員工收入很低,但是這些企業都沒有解雇任何一個員工。有個別技術人員或者技術工人,自己主動要離開企業,另謀生路,那是另外一個問題。雖然那些沒有離開的工人們有時幾個月都拿不到工資,但工人們依然堅持留在廠里。如果有了一些并不充足的訂單,他們都堅持到廠上班。這就是社會主義企業在經濟遇到困難時的做法。這樣的做法在資本主義世界那里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我們的國有企業經歷了最困難的階段之后,后來開始走上正軌。正是在此之后,中國的經濟、中國的工業化開始了展翅騰飛的過程。之所以中國沒有像蘇聯和東歐那樣,完全去按照西方資產階級所畫的大餅去做,因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都堅決地相信,我們自己的路只能讓我們自己去走。別人再好再有錢,也是別人的。盲目照搬別人的辦法,絕對是行不通的。
在我看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做的最簡單也最明確的闡釋就是兩個“必須毫不動搖”。這也是表明我們一直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關系并存的做法是正確的,是符合實際的,也是有利于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在多年以來,我們曾經希望通過市場來換技術,通過與外資合作來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在西方資本主義的貪婪與無恥面前,都是失效的。我們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依靠我們的獨立自主和奮發圖強。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可走。
我們今天依然堅持對外開放,依然鼓勵外資進入,但是我們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決地依靠我們自己。這是問題的根本。這個根本不能丟,這個根本如果一丟,那么中國的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在進入新世紀的最初幾年,我們的路走得磕磕絆絆。然而,只要跨過最難走的階段,再繼續向前走,就會開始順暢起來。當然,困難也還是會有的,但已經走過了最痛苦的那一段,今后我們的步伐就會邁得更大,走得更快。經過最近這二十多年的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開始展示出來。西方資本主義的問題與積弊也更清楚地展示在人們的眼前。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環境下,西方資產階級要圍堵中國、打壓中國的圖謀一天都沒有放棄過。我們面臨的風險也都一直存在著。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松懈、任何掉以輕心都是危險的。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來說,我們比過去強大了一些,但是我們還需要更加強大,我們需要更加堅強的斗爭精神,需要更加強大的斗爭實力。因此,我們的努力是沒有盡頭的。這也是保證我們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