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刊發報道《剎住動輒開會發文的慣性》,文章指出,現階段基層干部的工作中,文山會海仍然禁而不絕,表現形式屢屢變異。癥結究竟在哪里?一起來看:
“現在好多了,農戶信息填報采取網上直填直報,統一了口徑。不像以前,政策三天兩頭變,2個多月內4次發文更改工作要求、表格內容和上報時限。”近日,甘肅省一名參與危房改造工作的基層干部表示,“此前,危房改造明明有統一的住房信息系統和檔案管理系統,卻還要求再建紙質版檔案,一戶危改戶的檔案需要50多頁,也就是要做一本書,很大程度上是無用功。”
引起這名干部吐槽的正是此前甘肅省住建廳印發的《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實施細則》。
這份細則長達3200余字,看似規定綿密細致,實際上,擬定該實施細則時并未經過深入調研,而是直接照抄其他地方的做法,其內容與全省扶貧領域危房改造實際脫節,基層工作人員理解困難、難以落實,致使危房改造工作花錢多、推進慢、效果不佳。
甘肅省紀委監委派駐省住建廳紀檢監察組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督促推動省住建廳黨組深入開展“四察四治”專項行動,嚴格執行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不準”規定。
目前,甘肅省住建廳已經對細則進行了修訂簡化,并統一規范鑒定(認定)用表,廢止了至少7個文件。
文山會海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表現,也是困擾基層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中央在精文減會方面持續發力,頻繁開會發文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但在一些地方,基層干部依然文件如山、會議纏身,為群眾辦實事的時間和精力被大大擠占。
“特別累,身體累,心更累。”4月上旬,沿海地區一名鄉鎮干部在參加了一周以來的第9個會議后,連用三個“累”字形容自己的狀態,“疫情期間沒能開成的會,一股腦兒攢到了現在。”
當被問及具體會議內容時,該鄉鎮干部坦言“記不清了”:“一些會議根本沒有什么實質內容,就是干巴巴地念材料、讀稿子,20分鐘能解決的問題硬要拖上兩三個小時,坐在會場里如坐針氈。”
鄉鎮干部如此,縣領導也難以幸免。一個地處“三區三州”的未摘帽貧困縣,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共計參加了71次視頻會議,會議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接受一些省直部門督戰隊的訪談交流,忙得團團轉。
除會議時間冗長、內容重復、路途遙遠,文件“干貨少”、不切實際、要求朝令夕改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外,一些改頭換面的文山會海現象也時有出現。
一名街道干部展示他的手機界面,一個小時內,30余個微信工作群都有消息彈出,內容不外乎共享文件、傳達要求:“回復完這些信息,小半天就過去了,真正做事的時間還剩下多少?”
文山會海禁而不絕,表現形式屢屢變異,癥結究竟在哪里?
部分受訪鄉鎮干部表示,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習慣于把開會發文和落實工作劃等號,覺得會開了、文發了,工作就算落實了,對上級也有交代。
如果缺了這個環節,反而會因為“不重視”遭到批評:“很多時候,干實事的‘效果’遠不如搞一場轟轟烈烈的表態來得明顯。”
“開會發文成癮,根本原因還是思想認識有偏差。”甘肅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李勤說,“‘不參會就是不重視,不發文就是不作為’的觀念折射出了部分領導干部的權力觀扭曲、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他們沒有將提升工作實效、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作為開會發文的出發點,而是錯誤地將表面工程視作自己的政績。”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看來,文山會海頑疾的另一大“病灶”,在于一些領導干部的能力跟不上新時代高要求、高標準領導和服務工作的需要:“‘本領不夠,開會來湊’。對于這些干部而言,與其說是不能轉變思想,不如說是不愿轉變思想,畢竟,比起錘煉本領、真抓實干,機械化地開會發文要簡單得多。”
中央明確提出切實防止文山會海反彈回潮,就是要將基層力量凝聚在刀刃上,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其實質是要求干部把心思放到求實求效上,真刀真槍地啃硬骨頭、挑重擔子。
“現實中必要的開會發文是布置工作、督促落實的有力手段。”多名基層干部表示,他們理解開會發文的作用,但要搞清楚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做到該發的文件短、實、管用,不該發的一個也不發;該開的會議安排好、開好,不該開的、冗余的會議堅決精簡。
前不久,湖南省委制定出臺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0條措施,要求對各地各部門發文開會情況實施動態監測,對出現文件會議超發超開苗頭的及時預警,并統籌精簡基層向上級報表報數報材料,能整合的整合、能共享的共享,促進基層工作提質增效。
“想要提升會議文件質量,必須‘腳沾泥土’,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看最真實的情況,聽最真實的聲音,發現最真實的問題。”李勤說,“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少些走馬觀花,多些‘自選動作’,到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聆聽群眾訴求,在開會發文時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提升真抓實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建立可量化、操作性強的制度規范。
對此,杜治洲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加大對隨意開會的糾治力度,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以實績為重點的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三是要嚴格會議審批程序,并實施全方位的監督,用硬措施剎住動輒開會發文的慣性。”
(來源:“基層干部參閱”微信公號,原載中國紀檢監察報,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左翰嫡 | 貧困縣書記、縣長一個月參加71次視頻會,中紀委機關報痛批“變異”的文山會海!
2020-06-2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