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這兩天看到的三件事情引發(fā)筆者的一些思考。
第一件是,13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巴黎與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會面后,兩國元首在召開記者會時發(fā)表的一段有感而發(fā)的表態(tài);第二件是,《紐約時報》前天發(fā)表的一段社論;第三件是,《印度快報》報道的一個關于中印對峙的印度政府安排。這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但實質上都反映了與國家利益相關。讓我們一件件來看:
一、特朗普、馬克龍對習近平贊不絕口 13日晚上,正在巴黎訪問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共同召開記者會,在談到中國問題時,不少國際媒體都十分關注在這個十分敏感的時候,兩國領導人會怎樣說。然而,令他們十分失望,兩國元首的表態(tài)絲毫沒有一些國際媒體想要的片言只語,相反,兩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惜用了大量贊美詞語進行夸獎。
特朗普說:“他(習近平)是我非常好的朋友。我對他非常尊敬。我們相知越來越深。他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是一個才華洋溢的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而他愛中國。我可以告訴你,他愛中國,他做的事情是想要讓中國變得更好。”“習主席是個超贊的人,我很喜歡跟他在一起,他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馬克龍說:“我第一次跟習主席見面是在德國漢堡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時候,明年初我會拜訪中國。”“不過我們的初次見面,很有成果并且正面。我對習主席有許多敬意,在過去的幾個月,他也提過在多元主義上的愿景,并且在要在幾項議題上,他也承諾合作。”
聯(lián)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的兩大國元首,對中國領導人贊賞有加,除了習近平的個人魅力之外,中國國家的影響力在國際社會越來越大,中國的發(fā)展對美法兩國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不無關系。與中國關系和睦只會對其國家?guī)韺嵒荩喾矗赐侠鬯麄儯磧蓴【銈_@點,特朗普和馬克龍比誰都清楚。因此,不應該視作這僅是簡單的個人之間的贊美,而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fā),釋出的善意。
二、《紐約時報》社論“香港前途堪憂”堪憂的是什么?
美國《紐約時報》英文版12日發(fā)表題為“香港前途堪憂”的社論。
社論說:“香港回歸之時,有人希望香港能啟發(fā)內地改革,可是北京以‘委任’的臨時立法會取代選舉產生的立法會,已發(fā)出令人不安的訊號。自此,英國扶植建立的一些重要制度如有力的傳媒、獨立的法院和受尊重的公務員制度,都因中共干涉香港的事務而被削弱了。”
社論說,“中國國家新一代領導上臺后,情況進一步惡化。國家領導人著力減低臺灣于國際的接受度,在香港,由北京支持的管治階層與民主派的爭拗,削弱了香港政府作出艱難決定、完成重要基建的能力,在香港,人們買得起的房屋少之又少、教育制度令人憂慮、高鐵工程延遲。”
社論道,“英美兩國近年并沒將香港列作優(yōu)先事項之內,但同時中國和習近平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越來越強,更著力于打壓,更難容忍香港走自己道路的希望。”
社論最后指出, “中國國家領導人與其對香港一味強硬,不如尋求方法滿足港人的訴求。”
《紐約時報》的這篇社論,在西方引起不小響應,多個西方媒體予以了報道。
這篇看似對“香港前途堪憂”的社論,實質上是對香港沒有將西方的價值觀帶入中國內地,影響中國內地的政治體制發(fā)出的失望,更是寄希望香港成為顛覆中國現(xiàn)政治體制的橋頭堡的失敗發(fā)出的哀鳴。
難道香港回歸中國后,一直保持英國殖民時期所有的一切都不變,而且永久下去才是“前途無憂”?那么你們能否先回答幾個很簡單問題:一、香港回歸前,立法會一直是選舉產生的嗎?二、港督是選舉產生的香港人嗎?三、敢罵英國女王嗎?敢反對英國嗎?
這些簡單的問題,《紐約時報》全可以回答上來,可絕對不會說。因為,在啟動中英談判之前,香港根本就沒有立法會,而立法局也只是聽從港英政府港督的一個花瓶而已;港督從來就只是代表英國女皇和英國政府的意志;英國法律規(guī)定不允許侮辱英國女王;更不允許從事顛覆英國的活動。回歸后,香港人有了自己的選舉、自己的特首等,相反還“堪憂”起來。無非是選舉沒有如西方之意,特首不是反中國的。別老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
斯諾登曾披露出的西方情報機構滲透香港,培植代理人抹黑中國、制造謠言,企圖搞亂中國的內幕,讓人們看清了西方反華的險惡用心。如果香港現(xiàn)在是一個堅決反對中國的特區(qū)政府,《紐約時報》以及西方可能會將香港捧上天,成為全世界“民主”的“燈塔”。而這才是他們所說的“與其對香港一味強硬,不如尋求方法滿足港人的訴求。”的真正目的。
維護國家利益被西方“堪憂”,有點中國良心的人希望這樣的“憂”繼續(xù)下去,直至徹底失敗。因為,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允許有顛覆自己國家的分子存在!因此,習近平在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國家的底線絕不能觸犯!”說出了廣大中國民眾心里的話。
三、印度在“統(tǒng)一思想”而中國有人在嘲笑自己的國家
13日,《印度快報》報道,印度內政部長辛格與外交部長斯瓦拉吉發(fā)出邀請,請印度主要反對黨領導人本周五會晤,介紹近期中印邊境對峙情況,以消除反對黨不滿,統(tǒng)一立場。印度政府顯然打算就解決上述問題與各政黨達成共識。在印中邊界對峙問題上,莫迪政府希望反對派在接下來的國會上與政府保持一致。
該報道還分析說,在中印邊境對峙的4周里,印度外交部只發(fā)表了一份聲明,這與中國外交部幾乎每天通報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印度政府內部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有意淡化與中國的對峙。但實際上,印度軍隊已經得到‘不退讓’的指示。”
除此之外,目前,印度社會已經掀起一股反中國風,抵制中國物品,甚至在公開場合焚燒中國產品。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些平時十分關心中國民主進程的國內專家、學者,要么緘默,要么嘲笑中國政府。而國外的一些所謂的中國“民運”組織,幾乎都在嘲諷中國政府,好像巴不得印度能把中國軍隊打敗。
俗話說,銅鏡正衣襟,關鍵見失得。這些平常口口聲聲說只是為了推翻中共統(tǒng)治的勢力,其真實賣國、漢奸的丑惡嘴臉到了這個關鍵時刻便顯露無遺。
維護國家利益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上述三件事充分證明,當國家強盛時,個人才有分量,才會昂首挺胸。相反,則被人瞧不起、受人屈辱。因此,國家的盛衰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絕不是有些人散布的的“國家與我何干”的謬論。當“東亞病夫”成為中國人的符號時、當在自己的土地上只能當外國的“三等公民”時、當國土可以任人肆意侵犯時,你有何臉面談自由民主?
中國是一個多難多災的國家,經過先輩們浴血奮戰(zhàn)建立了新中國,再經過全體國民近70年的建設奮斗,成為如今在國際上一個有分量的大國,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們應該感到自豪。然而,這么多年來,不愿意看到中國強盛的勢力一刻也沒有放松對中國影響。中國每前進一步都會極大刺激它們悲哀的神經。因此,見不得中國好,唱衰中國成為它們時刻要做的功課。
西方敵對勢力想方設法要中國崩潰;中國海外一些被洋大人圈養(yǎng)的奴才竭盡全力幫著其主子搖旗吶喊;國內某些人不甘寂寞積極配合。他們打著“憲政改革”、“民主自由”等旗號,做著鑿船推墻的勾當,說白了,就是要達到突破憲法,顛覆國家政治體制的目的。如果他們的目的得逞,東歐、中東的局面就會在我們生活中呈現(xiàn)。
因此,保衛(wèi)我們來之不易的穩(wěn)定生活不被打破,維護國家利益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除非你想顛沛流離,除非你想看到動亂、甚至戰(zhàn)爭發(fā)生在身邊!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fā))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