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歲入黨的博士,一個39就位居正廳的年輕干部,“不相信組織、不相信法律”,腐敗行為再度刷新了人們的認識。
此人就是甘肅團省委原書記、武威市委原副書記陶軍鋒。9月1日,他被通報“雙開”。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曾介紹過,出生于1973年的陶。31歲時,他從一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普通干部,一躍成為蘭州市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位居正處。
然而,根據紀委通報,此人在任蘭州市政府市長助理、市發改委主任、西固區委書記、市政府副市長及團省委書記期間,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撈取政治資本。
也就是說,他剛到蘭州工作且剛走上領導崗位,就開始走上違紀之路。這條違紀之路,充滿了投機和鉆營色彩:團團伙伙、拉幫結派,一些省部級老虎都未能及他。
陶之所以能走上仕途,跟當年西部地區引進人才的大背景有關。當時,為了優化省內各級領導班子干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甘肅省委省政府決定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博士后高層次人才到各市州、省直部門和省屬企事業單位工作。
陶軍鋒等3名博士后成為了蘭州市長助理,參與教育文化、民族宗教、規劃土地方面的工作。這三人中,陶是最年輕的一位,也是此后職務最高的一位。
縱觀陶的履歷,擔任過團省委書記的他,未來前景看好,說不定會走上更重要的領導崗位。然而,此人初入仕途就變質了,好比當年某些機會主義者投機革命,幸虧紀委部門及時把他拿下,不然肯定要刷新高級領導干部的貪腐時長紀錄。
此話決不是危言聳聽,陶違反八項規定,虛報個人事項,收受巨額財物,同時還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錢款,數額巨大,既受賄又行賄,五毒俱全。
值得關注的是,他在接受組織審查期間,仍然頑固對抗組織,向組織提供虛假情況,嚴重干擾、妨礙審查。如果不提及年齡,大家很難想到這是一個40多歲的年輕干部所能干得出來的。
此前,我們說“五假副部”盧恩光不走尋常路,陶軍鋒同樣不走尋常路。到蘭州之前,他讀書與就業交替進行,換了三個單位:華為公司、上海郵電管理局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住房金融業務部,同時拿到了博士學位。
到蘭州工作后,10年時間里,陶軍鋒換了6個崗位,每個崗位工作時間都不長。與盧恩光類似的是,他們都涉嫌行賄犯罪。
精致利己主義者投機黨的事業,腐敗年輕化、低齡化,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說到這,大家一定記得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介紹過的另一名甘肅年輕干部,虞海燕的“跟班”金晉哲。
金晉哲1979年出生,同樣很年輕就成為正處級干部,1998年考入蘭州大學的他,本科畢業后一度曾去支教,是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后來他還參評過甘肅“五四青年獎章”,履歷可謂“豐滿”。
此人的違紀事實同樣“豐滿”,甚至是令人發指,除了經濟問題之外,他背棄黨的信仰,搞團團伙伙,培植私人勢力,組織封建迷信活動。
紀委稱其行為極其罕見——將個人意志凌駕于黨和組織之上,肆無忌憚地破壞黨的干部管理規定,把干部培養使用變成撈取政治資本赤裸裸的政治交易;把組織賦予的職權變成自己拉山頭、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的工具;把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變成向特定干部灌輸精神鴉片的手段;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變成拉攏干部培植私人勢力的活動,擾亂了干部思想,搞亂了干部隊伍。
值得關注的是,陶軍鋒的行賄行為,金晉哲的結黨營私,目的都是一個:撈取政治資本。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30多歲不把心思放在干事創業上,一門心思搞投機走捷徑,如果他們僥幸上位,后果不堪設想。
中紀委“內鬼”袁衛華的名言猶在耳畔:我當時對自己仕途的發展是一種比較快速的規劃,希望能夠盡快地進入處級這個崗位。但是這個目標情況之下,如果順便能生活更好,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個規劃,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