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發出警告:未來戰爭是無人機的戰爭,AI霸主可能統治全球。你以為現在憑借先進武器就能打贏一場血與火的硬仗嗎?其實不然,AI將顛覆傳統戰爭模式,兵未動、炮未發,你可能已經輸在了一場看不見的“軟戰爭”上。
在俄羅斯和英國因為雙面間諜中毒一事鬧得不可開交之時,美國人正在開發一種“無人機間諜”技術。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正在搞一件大事,計劃利用微型無人機群大舉發動宣傳戰,試圖“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個無人機堪稱新時代的高技術間諜,恐嚇、威脅、策反這些“臟活兒、累活兒”都能干,而且一出動就是成千上萬。
1、從“AI小冰”說起
AI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2014年5月,具有16歲少女智商的微軟“小冰”誕生了。
微軟將近7億中國網民多年的公開聊天記錄精煉為1500萬條容量的語料庫,再加上自身在大數據、自然語義分析、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方面的技術積累,使“小冰”具備了理解對話語境與語義的能力。
她能干啥?
陪你聊天是正事兒。她超越了原來人機對話“你好”、“謝謝”、“對不起”這種簡單交互模式,大大擴寬了“戲路”,可以說是無所不知,使聊天內容既豐富又“接地氣兒”。
此外,她還能兼具提醒、百科、天氣、星座、笑話、交通指南、餐飲點評等一系列強大功能。
厲害吧!
上述還只是第一代小冰。
在這幾年的升級中,小冰越來越強大,實現了三個技術突破:算法、云計算、大數據(如上文所述,指與人類交互中得到的第一手資料)。
第四代微軟小冰
到了2016年,“小冰”已經能夠使用中、日、英三種語言,通過文本、圖像、音視頻與人類進行實時情感對話,能夠根據語義和情感進行動態判斷,自主確定聊天策略。
而且,她還具有擴展功能,也就是說,你給她一張專業領域的“功能卡”,她就能“冒充”政府官員、軍人、教師甚至科學家,與你聊得火熱。
第五代微軟小冰
2017年,小冰實現了情緒識別、興趣分析、智能控制等功能,能夠主動引導與用戶的對話。與人類聊天的時候,小冰甚至能夠感知對方的位置和移動。
更神奇的是,承擔電臺主播工作的小冰,可以針對任何主題實時創新電臺節目,還能和聽眾進行互動,根據聽眾實際要求調整節目內容,進而影響和引導受眾的情感和思維。
與小冰交流,平常人幾乎無法識別出對方是個機器人。
這一切看起來很美。
但是,如果把這些技術運用于戰爭呢?
2、美軍早就這么干過
其實,對于上述功能,庫叔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在依靠大腦和人工勞動的時代,這些事,美軍都干過。
一方面,進行“情報大數據”的積累。
中央情報局、美國國防語言戰略司令部等情報單位招募了大量人才,從各國媒體等渠道收集了約十幾大類、涵括了100多個領域的情報,如作戰地區的地理、人口、政府、法律、媒體等信息。
有專人負責將這些情報信息輸入一個專門用于心理作戰的信息系統。該系統可以針對心理戰目標區域的數據進行整理,以及分析實施心理戰的可能效果。
另一方面,實施心理戰。
在這方面,常年處于戰爭狀態的美軍早已看到了心理戰的重要性,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機制。從國家、政府到軍隊層面,均設置了負責心理戰的協調、計劃、指揮、控制的相關部門,體系非常完備。
中央情報局就是主要策劃者和實踐者之一。
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下屬單位——美軍第4心理作戰大隊
美軍各大軍種都編有專業的心理戰力量,如陸軍的特種作戰軍事信息支援行動部隊,海軍的戰場攝像部隊、信息作戰司令部、海軍陸戰隊信息戰中心,空軍的193特種作戰飛行聯隊,總兵力約有7萬人。
2010年,美國成立網絡戰爭司令部,統一管理網絡空間攻防,并進行心理作戰評估。現在,該司令部現已經升級為一級戰略司令部,層級非常高。
同年,美軍正式將“心理戰”更名為“軍事信息支援行動”。
3、把心理戰玩得很“6”
在過去幾十年的各種海外戰爭中,美軍花樣百出,在當地大搞心理攻勢,為贏得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灣戰爭
美軍采用“離間計”,通過戰場喊話、電視、廣播等方式,反復宣傳伊軍的共和國衛隊是一支吃得好、軍餉多的“王牌部隊”;而一般的部隊缺衣少食、裝備差,常被作為人體擋箭牌。
這些帶有鼓動性信息,焉能讓人不憤怒!所以,一般部隊戰斗精神急劇下滑,出工不出力,甚至主動放棄了防御要地。
*阿富汗戰爭
美軍通過飛機拋撒傳單,印上“911”事件人員傷亡慘狀的照片上,非常醒目地印上《古蘭經》中“不得傷害鄰居”的話。
美軍通過飛機搭載廣播電臺,不斷進行威懾宣傳:
“小心點!美軍的炸彈將落在你的窗戶上!”
“你別無選擇,馬上投降,舉手向美軍陣地走過來!”
“塔利班和基地組織的士兵們,你們別藏了,我知道你躲在哪里,你們都是我們打擊的目標。”
美軍特種作戰-心理戰專用機EC-130J在空中獨立發送廣播和電視
美軍還大力宣傳他們激光制導“超級炸彈”、殺傷直徑達60米的“割草機”巨型常規炸彈等武器的利害。
一位叛逃的塔利班軍官說,他正是目睹了美軍巨型炸彈難以想象的爆炸之后,才決定帶領手下投降的。
*伊拉克戰爭
美軍出動3個心理戰大隊、12個心理戰營、共22個心理戰連。
EC-130J特種作戰飛機號稱“空中電臺”,從每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11點,美軍通過5種不同波段對薩達姆政權進行惡意攻擊。
它還模仿伊拉克民眾喜聞樂見的風格進行播音,如“青年電臺”。節目內容由心理戰專家特別制作,用以瓦解伊拉克各階層人士的心理防線。
美軍還撒下了2000余萬份傳單。
在傳單上,一名滿面愁容、士氣低落的伊拉克士兵,旁邊有一行簡單的阿拉伯文字:“扔掉武器,回家吧!”
美軍心理戰部隊的黑鷹拋撒心戰傳單
他們還拿著高音喇叭,一到可能遭襲的地段,就不停地喊話辱罵伊軍,誘使伊軍憤怒而暴露行蹤……
美軍還通過各種手段搞到了伊方高層領導及軍隊重要指揮官的手機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向他們發送了大量信息,甚至還雇用懂阿拉伯語的情報人員直接與他們通話,對薩達姆政權的“骨干”展開恐嚇和勸降活動。一些丟下武器、甚至“叛逃”的官兵就是這么被忽悠過去的。
不僅如此,美軍還曾運用信息生成技術,模仿薩達姆和伊方其他軍政領導人的聲音,向伊軍部隊下達假命令……
第五維戰場:心理戰
回到之前話題,以小冰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有了這么大突破,美軍的玩法該翻新了吧?
顯然,這次美軍運用無人機群大舉發動宣傳戰的新功能,實質就是“無人機+小冰”功能組合在間諜戰和心理戰上的應用而已。
美國防部長辦公廳戰略能力辦公室研發的“灰山鶉”微型無人機
在未來戰爭中,它主要可以執行以下五重任務:
首先,它可以承擔起上文提到的美軍種種宣傳任務。
“無人機間諜”可針對特定目標實時合成并發送語音、圖片、視頻等電子傳單,甚至可以找到目標人物發起精確“打擊”!
2016年底,美軍使用3架戰斗機在空中釋放103架“山鶉”微型無人機自主執行情報搜集和監控任務
其次,對特定目標進行策反。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想象一下,當敵方政治人物正在吃飯時,手機突然響了,話筒中傳來的不是推銷電話,而是一個美國士兵的聲音——對方操著一口流利的當地語言發出警告:別想抵抗即將到來的美國大軍!”
實際上,這里提到的“美國士兵的聲音”就來自微型無人機。
不僅如此,由于它背后有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作為支持,儲備了大量的個人信息,還具備了像小冰那樣的“讀心術”。換句話說,它可以針對目標人物的特殊經歷、思維慣性以及當時的情緒,迅速制定出更為有效的策反方案,引導對方舉手投降。
比如,它可能利用目標人物曾經干過的壞事(貪腐等)對其進行威脅——不投靠,就舉報!
IBM Think 2018大會,1毫米世界最小電腦亮相,加快了AI進入應用的步伐
第三,充當“中繼者”。
“諜戰”片中經常出現一群人為傳遞一份情報進行各種“劇斗”,美軍在戰爭中也使用了大量衛星進行信息傳輸,衛星信號可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到。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成千上萬的“無人機間諜”,都可以作為很好的中繼者,在長距離信息傳輸上、信號薄弱的地方實現“信息接力”。
第四,扮演“偽裝者”角色。
“無人機間諜”誕生以后,可能就不再只是千方百計地偽裝成敵軍領導層成員下達命令了,通過上述技術,它可以模仿目標人物的愛人、子女、親戚、上司乃至無辜受害者等各種角色。
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迷惑性,敵軍上當受騙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美國陸軍“渡鴉”無人機系統
第五,履行“破壞者”的使命。
如果換成察打一體或者自殺式無人機,那么“無人機間諜”還能進行暗殺敵軍人物、破壞重要設施等活動。
想想看吧,成千上萬的這種無人機蜂擁而出,不僅可以執行傳統的情報、爆炸、監測等任務,還能利用精心策劃的宣傳訊息,塞爆敵軍的電話、無線電與電視頻道……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AI發展得太快,人類的大腦似乎有點跟不上節奏。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發出警告:未來戰爭是無人機的戰爭,AI霸主可能統治全球。
對于這種可能性,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AI戰爭時代拉開帷幕
其一,在反制技術上要實現突破。
AI模擬再怎么像、再怎么能,都會存在破綻。我們用更高明的技術手段識破既有技術的“破綻”,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比如:
*追蹤聲源位置,若其位置在荒野或者空中,我們就要重新考慮其真實性了;
*搜集、整理和分析一些關鍵人物的音紋特征,進入AI數據庫并保護起來,戰時可多方面匹配,自主識別和判斷出那些人耳無法識別的假音紋;
注:音紋,類似指紋和掌紋的一種生物特征,每個人發音都有獨一無二的韻律、節奏、速度、語調、音量及習慣,可以用來識別人物身份。音紋識別也是AI發展的一個方向。
*我們還可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運用AI技術監控一些可疑電話,對接收的聲音、圖片和視頻進行識別和處理,對一些重要人物的電子設備要實施“濾網”保護。
其二,打鐵還要自身硬。
在AI時代,每一個人都可能是“透明人”,不管你是軍人還是政客,不管你是科學家還是平民,只要你是與國防安全有關的一份子,就應該意識到:只有自己的內心強大,多掌握一些相關知識,才不會被各種虛假信息迷惑,才能在心理戰面前保持足夠的定力。
特別是重要崗位任職人員,素質和資歷都要過硬,防止授人以柄。一旦被敵人抓住了“小辮子”,戰時就可能成為被要挾的對象,一旦出現“變節”,可能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其三,保護好個人數據。
一切戰爭(包括諜戰、心理戰)的前提是情報。在大數據時代,即便是零散的個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分析出十分重要的信息。
“斯諾登”事件暴露出美國的監聽劣跡
2014年,蘋果公司因為收集用戶通訊錄、手機短信、通話記錄等信息陷入“竊密門”,而遭到集體控訴;
同時,央視又曝光蘋果手機隱秘使用更為精確的定位信息,獲取一個人的活動路徑;
2018年1月底,美國國防部對美軍使用的健身追蹤器等可穿戴電子設備進行全面審查,理由是發現一款知名健身應用軟件可能曝光了美軍的秘密。
大數據時代,從跑步軟件公布的信息里可以窺探一支軍隊的戰斗力
所以,我們需要提高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能隨意暴露個人及家人照片、透露個人職業、泄露電話號碼和日常活動等信息。
實際上,哪怕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至于有些不安全的電子產品,盡量就不要用了。
其四,加強AI國防教育。
國防教育是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在AI時代,人人都可能是戰場上的那個決定戰爭勝負和國家存亡的“馬蹄釘”。
所以,面對AI時代的國防新邊疆,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意識,促進軍政、軍民團結,積極推進新科技、新技術為主體的國防教育落地生根。
努力吧,有志的中國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國務院怒吼!數萬間諜在中國橫行!助紂為虐!中國正被自己人出賣!
2017-12-10鐘成:李鴻章為何包庇日本間諜?——兼談為何今天有人替李鴻章翻案
2017-11-1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