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引發媒體關注,有理由、有道理,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三邊機制叫中國、俄羅斯與印度似乎更應得到青睞。這不僅是因為,22日,也就是今天這個三邊機制要在莫斯科開會(第16次中俄印三邊學術研討會)了,本人作為中方代表團的成員要獻身發聲,還因為這三邊機制體量夠大、影響力夠大,還因為這一機制已經運行16年了,即便是在去年發生過中印洞朗對峙事件,也沒有停歇腳步。如果還搞不清楚,這究竟是個什么來路、它的前世今生,多少還是會有點遺憾的。
不能不提的是首倡者,他可不簡單
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
普里馬科夫是最先提議建立中俄印“戰略三角”構想的。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俄情報專家、阿拉伯問題權威,葉利欽時期最有作為、最具影響力的一位政府總理,也是蘇聯和俄羅斯歷史上一位富有遠見卓識的學者型政府總理。普京稱他把俄羅斯從最嚴重的危機中拯救出來,還是一個偉大的學者和外交家,對國際社會有深刻的了解,在同外國領導人打交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鞏固俄羅斯國際地位方面所作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普里馬科夫相當有個性。1999年3月24日前往華盛頓訪問途中,在大西洋上空,他接到了美國副總統艾伯特·戈爾的電話,通報美國決定轟炸南斯拉夫,科索沃戰爭爆發,立即決定取消訪問,返回莫斯。2015年6月26日普里馬科夫逝世時,普京、戈爾巴喬夫同時出席了他的葬禮。習近平主席當年在出席金磚上合“雙峰會”在與普京會見時表達了對普里馬科夫的悼念,這很不尋常。1998年12月,普里馬科夫以俄總理的身份訪問印度時公開提出,俄中印三國有必要建立強有力的三邊關系,組成“戰略三角”,以確保區域和平與穩定。他說:“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問題要取決于印度、中國和俄羅斯的政策”,如果能建立俄中印戰略三角關系 ,“那就太好了”。這便是中俄印三邊機制的最早動議與出處。
普京手持紅玫瑰花向普里馬科夫葬禮的遺體獻花
它是這么發展起來的
普里馬科夫提出建立中俄印“戰略三角”建議后,起初中國與印度都沒有“太過在意”,更沒呼應,個中原因就不細說了。它能夠發展起來,還是在俄羅斯極力推動下實現的,俄羅斯、三方學者、三方外交官貢獻功不可沒。一是學者先行。為推動中俄印三邊合作,俄把組織三國學者對話交流作為突破口。2000年, 俄科學院院士、遠東研究所所長季塔連科等人專程到新德里, 同印度學者舉行座談會,探討中俄印三國合作問題。2001年9月,中俄印三國學者在莫斯科舉行首次國際學術會議,就三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地位、三邊關系及三邊合作問題展開討論。從此幾乎每年組織一次,算上這次,至今已組織了16次。二是官方跟進。2002年9月中俄印三國外長在聯合國第57次大會期間舉行首次會晤,就聯合國審議的有關問題交換意見。2004年12月,俄總統普京與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新德里發表聯合聲明,提議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這是三國合作首次被寫入官方文件。2005年6月,三國外長在俄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會晤,并發表三方會談公告。這是三國官方首次舉行的專門戰略對話,意味著三國正式啟動了三邊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機制,標志著三邊關系進入新階段。迄今,三方外長會也已形成年度會晤機制,現已組織了第15次會談,年內還將組織第16次中俄印外長會晤,并發表相應的聯合公報。
這是個溝通與合作的平臺
中俄印三邊機制是推動三國間相關領域更緊密對話和務實合作的平臺。互信是合作的基礎,加強戰略溝通對建立更好的互信很有幫助。自機制建立以來,三國學者間的溝通已進行16次,外長級的磋商也進行了15次,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三國的戰略互信。特別是三國領導人間的雙邊接觸,更是對增進戰略互信起到了極大的推動與引領作用。戰略互信的增強,有力于促進三邊合作。三邊機制自建立以來,著眼于全球、地區與國家三個層面展開合作。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寬與加深。如果說,在2005年三國外長第四次非正式會晤時,中俄印合作還僅限于:國際層面上,表達了在應對新威脅、新挑戰領域開展三方合作的愿望;地區層面上,認為有必要協調行動共同應對亞太地區的自然災害及其后果;三邊層面上,認為執法部門需要在打擊非法販毒和其他形式的跨界犯罪中采取協調行動,經濟上尚處于討論前景階段,這樣一種狀態的話,那么,到了2017年,三邊機制的合作不僅落實到了實踐層面上,而且已經大大拓展與深化了。僅在國際與地區層面上的合作,就已覆蓋了聯合國改革、氣候變化、外空和平利用與開放、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全球反恐等多個領域與朝鮮半島、阿富汗、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也門等幾乎全部地區熱點問題,還積極推動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的合作,推進亞洲地區互聯互通,參與包括東亞峰會、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亞歐會議、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和亞洲合作對話在內的地區論壇和組織的合作。此外,三方還于2016年12月在北京首次舉行了亞太事務磋商,今年上半年還將在新德里舉行第二次中俄印亞太事務磋商。在三邊層面上,去年1月舉辦了首次中俄印青年外交官交流活動,今年將在印度舉辦第二次中俄印青年外交官交流。
當然,三國合作是本著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三不方針”來展開的,這種合作有利于維護國際和地區和平與穩定并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與繁榮。
作者2017年1月在印度新德里第15次中俄印三方學者對話會上
“中俄印聯合,可以做很多事情”
中俄印是個大塊頭,在世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都是世界大國、地區強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占有了兩個席位。三國總人口高達28.4億多,約占全球人口的38.68%(聯合國人口司2016年排名),領土面積占全球陸地面積的20%。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世界的五分之一,僅中國2017年占世界經濟比重就達到15%,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俄印三國都屬于金磚國家,以及東亞峰會等這些新興國際平臺的重要成員,都兼具世界大國和新興經濟體的屬性。
2017年1月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中間最高者)與夫人接見出席第15次中俄印三方學者對話會的中方學者代表團一行
這樣的體量,在世界發聲將會很有分量。沒錯,就像印度《世界事務雜志》社長兼總編輯、世界公眾論壇發起人之一卡帕爾所說,中俄印聯合起來,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三方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用一個聲音說話,在事關三國和世界共同利益的領域攜手合作,將對世界和地區形勢的走向產生重要影響。
我們期待著,三方合作越走越深,三方機制行穩步遠。習近平主席與莫迪總理的武漢會晤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一定會的,歷久彌新生機旺!
朱長生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外經貿大學俄羅斯/獨聯體研究中心研究員,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