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NI)對于美國日漸衰落的造船業,向白宮公開表示了深度擔憂:
短短18年,美國造船產業熟練技工的流失人員達到了兩萬余人,現有造船工人平均工齡已經達到了15年,包含軍工造船業在內的個別特殊崗位,已經逐漸顯露出“人才荒蕪”的危機!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在提交白宮的報告末尾還特別聲明:
針對特朗普總統所提出的的“355艦計劃”,當前美國軍工造船業的基礎規模及產能已經難以勝任,如果造船業產能繼續萎縮,美國將喪失大艦隊維護能力...
從美國造船業的衰落看美國的本質
首先需要清醒:如今的美國,無論是叱咤四洋的軍艦還是規模世界靠前的造艦,都可以被稱為一流。
但是,與諸如中國這樣后進者的蓬勃“生氣”有所不同,如今美國的“船”,無論是船塢內還是大海上,都已經不可掩飾的顯露出了破敗與朽暮的氣息...
2017年1月31日,美軍“安提坦”號導彈巡洋艦觸礁。
2017年5月9日,美軍“張伯倫湖”號導彈巡洋艦與韓國漁船相撞。
2017年6月17日,美軍“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與菲律賓籍貨輪碰撞。
2017年8月21日,美軍“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與利比里亞商船相撞。
....
僅僅一年,美國海軍的撞船數目就超過了中國海軍過去20年的海上事故總和!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除了美國海軍戰斗力的大幅下降外,更主要的還是“船”不夠用。
后勤大修維護周期冗長、前方戰備軍艦數量不夠周期湊、單艦超期執勤現象是常態,軍艦磨損加劇,后方維護更是雪上加霜....
所有的矛盾都確鑿的指向了“船廠”低下的產能,一切正如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所說的那樣:
美國的造船廠,產能倘若繼續萎縮,美國將喪失大艦隊維護能力。
顯然,美國造船業這種“王小二過年式”的現狀,與近幾十年以來其在經濟發展上所取得的成績是極不匹配的!
要知道,就在斗垮了前蘇聯至今的短短27年間,美國憑借著幾乎囊括了全世界的“美元剝削體系”,不僅將美國之前200年才達到的GDP總額翻了一番,更是憑借對全球的周期性剝削紅利,確立起了美國在世界政治和軍事領域無可置疑的崇高地位....
但是,就是這種“成功”,依舊遮掩不住美國的日漸頹敗:
美國的造船業是一面鏡子,由此引發的“大艦隊缺額危機”,已經足以將當前美國的一切輝煌葬送!
美國二戰造艦的“下餃子”,哪里去了?
曾經的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又到哪里去了?
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到底什么才是美國的“本質”。
1776年,也就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第二年,在英屬13北美殖民地代表的聯合推動下,“第二次大陸會議”于當年7月4日在費城順利召開。
會議上,反映北美殖民地資產階級訴求的《獨立宣言》得到通過、資產階級武裝統帥“華盛頓”得以任命、與此同時,一個由資產階級所把控的“美國政府”也正式誕生。
一直到今天,當美國在談及自身政權架構的時候,更多的也是大書特書其歷史上各種勝利而透露出的所謂“國體優越性”,至于諸如“南北戰爭”、“驢象之爭”這樣的階級內耗,卻總是避而不談或者干脆美其名曰:自由正義、政治文明...
事實上,在戎評(微信公眾號:戎評)看來,所謂的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實就是資本家之間赤裸裸的“私欲之戰”。
同樣是“內戰”,美國的南北戰爭既不是力求生產力正確配置的“階級戰爭”,也不是歷史轉折的主導權之爭,在這樣一場資產階級內部因“勞動力分配”而起的內訌中,客觀上的國家進步充其量只能算“附帶”!
這一點,與中國工農階層所領導的解放戰爭從一開始就確立起擺脫殖民、力爭國家富強乃至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存在“私”與“公”的本質區別!
當然,不僅僅只是“南北戰爭”,當前美國仍如火如荼的“驢象黨爭”,即使被美帝宣傳機構披上了“政治民主”遮丑,但是隱藏其下的金主代言人政治斗爭和由此而來的國家內耗,更是冷酷且觸目驚心。
以現任總統特朗普為例:上任即全部推翻奧巴馬8年苦心經營的國內外政策,僅僅醫改一項,所造成的損失便高達600億美元。
醫改不好嗎?好!600億的損失美國政府不心痛嗎?心痛!
但是特朗普還是堅持廢除了“醫改法案”!因為奧巴馬醫改的“廣覆蓋”特征,將強制資本集團為員工埋單、將逼迫中產票倉供養底層、將損害特朗普個人乃至背后支持者的政治利益。
個人利益大于國家利益、統治階級與國家實體之間存在不可彌合的利益裂隙、為了達成資本的短期利益訴求,他們敢于犧牲一切!
在美國金融資本集團和產業資本集團的聯姻下,他們在過去27年攫取了曾經200年才能獲得的財富,對于這些資本家而言,國家不過是牟利的機器,而機器是會損耗的,只有屬于個人的財富才是永恒!
因此什么是如今美國政府的本質?
我們與其說他是一個國家政府組織,更不如說他是一個披著國家皮囊的“超級跨國金融集團”!
百年斗爭:美國如何淪為一個“公司”?
1791年,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力排眾議,在費城建立了美國第一個行駛“央行”職能的銀行:美國第一銀行。
“第一銀行”的建立,引起了當年美國資本集團的強力反對:
首先是該銀行的存在已經超出了憲法規定的聯邦政府權限,資本家唯恐“威權政府”的出現,其次“第一銀行”這樣一個全國性銀行的出現,必將削弱各資本集團的銀行影響。
在壓力下,為了順利通過資本所把控國會的投票,“第一銀行”雖然依舊妥協采取了私營的性質,但是漢密爾頓通過將70%的股權分散給歐洲,并促使美國政府直接對銀行進行監督管理的各種手段,不能說不是一種對國內資本集團的無聲抗衡!
被印在美元上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頭像
但是,資本家的反撲卻并不會停止。
自1791年開始,在美國本土金融集團的多方游說下,國外資本持股70%的“第一銀行”成為了歐洲陰謀控制美國的工具,而國家財政部指定銀行的地位,更是讓當年的美國人堅信:聯邦政府已經被歐洲財閥所把控!
因此到1811年“第一銀行”營業執照到期之后,這個在20年間承擔了美國央行地位的銀行,在多方力量的聯合絞殺下宣告倒閉...
但是,還未等到美國人民歡呼陰謀破除,惡果卻接踵而至。
1812年,英美爆發戰爭沖突,在聯邦政府近40余萬的緊急動員下,美國的戰爭機器再此開動起來。
但是就在美利堅舉國備戰的關鍵時刻,資本家卻發起了“國難財”。
1812年7月12日,當美國陸軍中將威廉.胡爾率領數萬大軍向英屬殖民地進發的時候,跟在隊伍后方的不僅只有軍隊后勤輜重,還有大量屬于美國投機商人亨利的私人車隊。
在之后的一個多月中,在中將威廉.胡爾的授意下,美軍沿途的搶劫物資,被統統打包“合法販賣”給了投機商人亨利,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合法繳獲”中,還摻雜了大量的美軍物資...
這為之后的“大潰敗”埋下了伏筆:當時的美軍,幾乎將所有的軍用物資都被納入“戰損”出賣,美軍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支打著政府旗的“烏合之眾”!
但是美軍統帥胡爾中將卻不害怕,因為根據商人亨利的可靠情報顯示:附近并沒有英軍大部隊...(注:諜報三大局尚未建立之前,美國政府并沒有正規成體系的情報來源,戰時主要依靠商人信息傳遞網絡)。
但是,胡爾中將卻被投機商人亨利騙了。
當美軍一路深入的時候,英軍統帥布洛克爵士所率領的軍隊對美軍完成了包圍,在重重圍困下,早已將物資出賣所剩無幾的美軍,無奈只得退守底特律!
當然,大戲才剛剛開始。
英軍不僅一面分兵猛攻底特律迫使胡爾中將于8月16日投降,更是在亨利預先所建立的“美軍沿途物資倉庫”支援下,一路向美國腹地攻擊!
失敗的恐慌開始席卷美國,在國債拋售潮下,一些隱藏在黑暗中的資本家們,在竊笑下開始了瘋狂的收購....
“賣國賊”亨利人間蒸發,扶國債大廈之將傾的“愛國資本家”們,受到了全美的贊譽,當然,除了贊譽之外他們得到的還有“美國政府”的最大債主地位和指定戰備物資供貨商的豐厚盈利。
但是,他們并不滿足于此,除了多次自導自演“亨利圈套”,使得白宮在1814年都被英軍一把火燒了之外,通過把持銀行系統,持有大量國債、戰爭儲蓄資金等金融優勢,不僅當年的美國金融市場被他們隨意揉捏,甚至戰場上美軍的進攻還是后退,都要看資本家的臉色!
顯然,對于美國政府而言這些“資本家”們為了私利已經毫無底線的行為是必須遏制的,于是1816年在麥迪遜總統的倡議下,“美國第二銀行”正式建立。
但是,即使美國政府將財政部的全部資金都轉移其中進行支持,第二銀行依舊沒能逃過第一銀行的噩運,在美國本土資本集團的國債要挾下,1833年杰克遜總統被迫將全部政府資金轉移到各州立銀行,三年后,美國第二銀行宣告倒閉....
在本土資本集團對聯邦政府的“大勝”下,美國自此進入了“自由金融時期”,放任自流的金融市場徹底成為了弱肉強食的殺戮場,在無數民眾及中小企業的破產哀嚎下,一個接一個的巨型托拉斯(高級壟斷組織),在市場壯大并深入美國政治。
但是,資本的丑惡吃像引起了民眾的憤怒。
1907年10月,隨著紐約第三大信托投資公司尼克波克(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宣布倒閉,一場類似于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大型金融海嘯,沖擊而至。
短短數月,100多家銀行因為擠兌而陷入倒閉,300多家信托公司關門、超過1300多家工廠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破產,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一夜之間淪為乞丐....
但就是在這個危急時刻,美國的各大財團非但沒有“救市”的打算,在哄抬打壓下,又掀起了一輪輪的“兼并潮”。
資本集團丑惡的嘴臉遭到了美國的唾棄,在抗議呼喚下,一個由聯邦政府主導控制,以歐洲央行為模板的金融實體設想,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
美國的本土資本集團慌了,一場扼殺“中央銀行”再度誕生的自救開始了。
在J.P摩根(J.P. Morgan)的召集下,美國的各大財團代表齊聚紐約,在多番商討之后,一個大膽的想法被提出:與其提防受政府控制的中央銀行隨時會被建立,不如率先建立一個被財團所掌控的中央銀行!
J.P摩根
不可否認,這種合乎憲法的提議雖然大膽卻可謂一勞永逸,因此在共同籌資下,一個將美國最高法院司法權、總統行政權排除在外,接受資本集團所把控的國會所賦予中央銀行角色的“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正式建立。
然而,遏制了政府公權滲透的美國金融市場終究是“換湯不換藥”,在短暫的復興繁榮后,1929年爆發于美國,波及整個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大蕭條”,如期而至!
在危機還未全面蔓延時,自覺“美聯儲”護體的美國民眾,無論是實業家還是經濟學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財政部長梅隆也樂觀的向公眾保證:“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將會繼續下去。
然而,事實無情的擊碎了“美聯儲”的謊言。
到1933年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已經有高達400萬中學生被迫輟學,全美失業人口達到了830萬,而在4年的經濟危機下,美國被餓死的人,數目保守估計達到了700萬人,占據了當時人口總數的7%!
但是,就是在這種危機下,數以十萬噸的玉米卻被露天焚燒、傾倒的牛奶讓密西西比河都被染白、果實爛在枝頭、小麥被用來鋪路....
一場由金融市場投機而引起的資本市場錯配,在喪失金融市場干預能力的軟弱政府領導下,讓美國人民付出了血的代價,正如當年廣為傳唱的歌謠一般:
“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里沖!”(Mellon pulled the whistle, Hoover rang the bell, Wall Street gave the signal and the country went to hell)
資本的瘋狂,是時候終止了!
1933年,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正式就任美國總統。
上任之后的羅斯福順應美國人民的需要,大刀闊斧的頒布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依靠政府調控,使得資本盲目錯配而引起市場混亂得以恢復的新政!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著新政的成功,羅斯福使得美國總統的權利開始了全面的擴張,而依靠之后接踵而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更是將美國政府威權發揮到了歷史頂點。
自此,美國以總統為中心的三權分立政治新格局,以政府調控為主要參與者的金融市場新形勢,在羅斯福的開拓下得到了實現!
從40年代—70年代,受到政府監管調控的金融市場,可以說真正的承載起了“美國夢”,如果不是因為戰后數任總統的戰爭失誤,或許資本的反噬將無限延遲....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
1971年,在黃金不堪兌付下,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宣告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到第二年,一整套以美元全球貨幣地位為基礎,以美聯儲為執棍人,以轉移美國本土產業制造為前提,以美元剝削體系為架構,以全球產業分工為具體操作,披著“全球化體系”皮囊,卻實為“超級跨國公司”本質的新美利堅,失去了最后一絲束縛!
公司的短板:美國正在自殘中毀滅世界。
不可否認,對于美國而言,1971年所發生的一切即是“新的開始”,又是歷史的倒退。
之所以說他是新的開始,是因為在黃金不堪兌付的情況下,美國宣告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其實本質上就是對自己全球貿易霸權失敗的承認。
但是作為當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抗擊社會主義的支柱,美國卻沒有倒!因此在創造性的啟發以及西方諸國的鼎力支持下,“美元剝削機制”得以確立至今,對于美國而言,這可以被視為“重生”,這一點,戎評(微信公眾號:戎評)在之前的文章(一張紙揭穿美式虛偽,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沒有紅色東方的立足之地!|戎評答疑)中曾詳細敘述,在此就不再贅言。
不過,美國的霸權雖然得到了延續甚至加強,但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毒瘤卻也被悄然種下:嗜血的資本再度失去了約束,歷史倒退之下寄生于世界最強暴力機器的跨國金融資本,成為了人類之癌!
是的,對于1971年發生于美國的那場所謂變革,戎評認為就是一場資本的“癌變”,并且循著資本的本性,他們正在將整個人類社會,推入一個發展停滯的可悲境地...
知道人類的科技已經多久沒有新的爆發點了嗎?40年!
起始的時間剛好就是美國去工業化大規模進行的80年代,當年,在美國總統里根的倡議下,羅斯福時代被大量建立的國企開始了私有化大潮,本土私營制造企業的政府補貼被強制取消,這其中,就包含了上文提到的美國造船業。
弱小私企去死、國企私有化,這成為了80年代美國本土制造的常態,而在美國自70年代便開始的全球化大潮下,以利潤為第一的美國制造,開始了向全世界廉價制造成本產地的轉移....
如同瘟疫一般,他們每到一地所帶來的必然是目標國的私有化浪潮,80年代的英法如此、90年代的中國同樣如此。
雖然,在短期內國企私有化確實達到了淘汰落后產能的篩選效果,最大程度的發掘了生產潛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此所帶來的“高效”只是管理優化所帶來的量變,而并非生產力跨越的質變!
在歷經了80年代的效率提升以及90年代對前蘇聯的分食茍延之后,在新世紀的第7個年頭,金融投機而引起資本市場錯配的歷史一幕再度上演: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并快速演變為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的那場危機與美國1907年的銅業投機、1929年的股市投機,爆發原因可謂高度統一:資本投機一味逐利且毫無底線。
當然,在西方他還有另一個名字:自由資本市場。
不可否認,任何事物一旦被冠以了“自由”的前綴,看上去總是那么美好,但是當我們在贊嘆自由的時候,卻也分明的看到了近40年來在渡過初期的優化增長之后,他只是在毫無意義的原地踏步!
當然,自由資本市場并非完全不能進步,不過前提是首先壓縮勞動者所得(貧富差距增大),其次刻意阻礙生產進步(降低換代成本),最后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當一切剝削手段都不能維持足夠利潤的時候,生產力的進步才會被納入考量之中...
這是當今世界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的根本原因,同樣也是人類科技近40年未能得到新爆發點的根本原因。
而一切又是誰在主導?世界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
如同癌細胞一般,美國的“自由資本主義”在兩百多年的斗爭后終于徹底戰勝了遏制其肆意滋生的國家,而美元主導下的全球化進程,就是一步步將世界葬送的癌變!
為了維持石油霸權,美國從80年代開始就刻意對新能源科技進行打壓;
為了維持美元剝削,美國會周期性的制造地區緊張局勢和世界經濟衰退;
為了維持當前的經濟地位,美國正在對世界第一貿易制造業大國發起波及世界的貿易戰爭....
與歷史上每一次的嗜血貪婪一樣,掌控著美國傀儡皮囊的跨國資本,無視國家、無視社會、無視人類發展!
一如90年前:姆努欽拉響汽笛,特朗普敲起鐘。華爾街發出信號,世界往地獄里沖...
所幸,在90年代的國企私有化浪潮下,有一個國家卻沒有迷失自我,除了美國以外,在亞歐大陸的東端,科技正在孕育,必將取代美國的另一具火車頭,正強勁奔馳。
不過,地獄之門已經打開:
特朗普,沖吧!
華爾街,沖吧!
美國陣營內的舊世界,沖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戎評|餓死700萬人,蓄意打壓人類科技、美國在資本操縱下重蹈歷史,世界正沖向地獄!
2018-10-20戎評:特朗普三管齊下美國敗像初顯,世界最大財富俱樂部示好中國,歐日印俄已作出選擇!
2018-10-19員工所有制——包括部分和全部歸員工所有的工人合作社——在美國日益發展
2018-10-1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