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依賴全球化剝削世界的美國,在現任總統特朗普的領導下,又開始了阻礙世界自由貿易、力爭國內再工業化、打擊他國產業制造的“逆全球化”政策?難道美國是在自掘墳墓?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然特朗普是商人出生,但是其政治手腕不可小覷,其之所以發動逆全球化,與其說是自斷根基,更不如說是在某東方大國節節進逼下的斷尾求存!
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戎評將以美國全球化體系的三層階梯為切入點,詳細為大家剖析在“新時期”下,美國的掙扎與救贖...
2017年1月20日,在爭議與質疑中,唐納德·特朗普正式就任第45任美國總統。
回顧其執政一年半以來,這位極富爭議性的總統,正逐漸兌現了其競選諾言:
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改革《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一切有關經濟發展的政策,都指向了一個焦點:美國再工業化!
退出氣候協定,美國的制造業環保投入將大幅降低;
退出各式的貿易協定,美國的再工業化進程就能肆意的揮動制裁大棒;
在特朗普的操舵下,美國這艘曾一往無前的巨輪罕見的開始了調頭:
以美國為塔尖的全球化貿易體系,開始了自上而下的無序和混亂!
美國全球化剝削體系下的三級階梯
總之,在二戰后完成對大英帝國以貿易為主導的初代全球化體系的和平繼承后,美國憑借著二戰紅利及傲視全球的宏大制造業,著實“闊”了好一陣。
但是,其好戰惡勞的本性卻葬送了一切:
到70年代時,隨著歐洲傳統工業國走向恢復,在商業競爭與連年戰爭軍費的壓迫下,美國賴以掌控世界經濟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一盎司黃金(約31.1035克)=35美元的換算基礎實質已經崩潰,在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后,美國的全球化時代似乎走向了終結。
不過,當年隨著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赫德森的著名經濟學著作《黃金非貨幣化的影響》的問世,深受啟發的美國人創造性的將美元脫鉤黃金后資本市場反應時間內的短期“掠奪”,納入了一個長期的經濟波動周期內,依靠科技與軍事的兩大支柱,建立起了完善美元回流機制的金融剝削制度。
美國是操刀人、美元剝削機制是剪刀、除美國以外的世界各國,都成了被定期剪毛的“羊”,而這一切,都被納入了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之中!
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體系所撐起的美元霸權,是過去近50年美國一切政治及軍事活動所服務的對象,憑借著槍桿子與印鈔機,美國綁架了世界!
但是,如今這一切隨著特朗普的執政開始發生紊亂,如上文所講:以美國為塔尖的全球化貿易體系,開始了自上而下的無序和混亂!
全球化貿易體系因何而發生混亂?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戎評首先需要向大家闡明美國所主導的“三級剝削制度”下的全球化體系,到底包含了什么。
第一級:貨幣制造者—美國
作為體系指定人,同時也是美元霸權的受益人,美國在當今世界全球化體系的設計之初,就將自己在該體系中的角色定義為了:最大受益人和秩序維護者。
美國如何受益?
世界唯一不必遵守國家財政收支平衡的國家、世界唯一擁有國家大宗商品交易結算貨幣的國家、世界唯一只需要開動印鈔機就能用一張綠紙周而復始從全世界換回真金白銀的國家,按照時髦的說法:美國的存在就是為了努力的揮霍,至于這些錢從何而來?在座各位人人有份!
美國如何維護美元秩序?
這涉及兩個方面:貨幣發行者和規則守護者。貨幣發行很簡單,說白了就是開動印鈔機印錢再想辦法花出去,這是美國給自己的任務。
總之,美國的邏輯很簡單:依靠對全世界發起的”眾籌“,美國人堆砌了世界戰力最強的軍隊,然后再用這些軍隊來對全世界進行”監管“:
挑戰美元霸權者,打!
阻礙美元回流者,打!
不主動配合美國搶劫者,打!
被美國殺了全家還敢吱牙咧嘴者,繼續打!
這么幾個詞匯可以概括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體系:白色恐怖、強權政治、國家霸權主義...
第二級:物資生產國—美元剝削的肥羊
如前文所講,美國是金字塔頂端手握剪刀的操刀人,那么第二級,就是美國周期性進行羊毛收割的“肥羊”。
但是,截止到70年代美元剝削機制的設想被提出時,除開競爭對手蘇聯外,這個世界最大的物質生產國絕對非美國莫屬!
美國自然不可能剪自己的羊毛,于是為了養肥羊圈里的肥羊,美國做了一件大事:制造業轉移。
美國的設想是美好的:
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市場中,作為貨幣提供國的美國只需要保持對秩序的控制,就能在全世界都為美國"打工"的同時,憑借印出來的紙,換回所需的一切物資!
但是,如何轉移是一門“大學問”。
首先是轉移的種類:
高端軍事工業乃至當年已經被看做了是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電子計算機產業,自然被留在了美國,而除此以外的幾乎所有制造業,從70年代起都開始了向美國全球化體系下的各國進行轉移。
其次是轉移的對象:
諸如機械、民用半導體等傳統高端制造業,自然是優先向日、英、西德等盟國進行轉移,其原因不僅是因為這些國家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些國家,特別是作為轉移重點的日本和西德,是完全被美國所軍事控制的戰敗國!
當然,在當年美國人的設想中,日德只能算特殊情況下的“肥羊”,在日常,他們更類似于維持美國全球化秩序的跟班和打手。
那么肥羊是誰?中低端制造業承接國!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日本及美國的中低產業制造轉移下,擁有廉價勞動力優勢及部分制造業基礎的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共同組成了以日本為首的亞洲工業制造雁形陣的雙翅雙尾。
在美國的設想中,這些國力孱弱但是卻具有相當人力及資源優勢的小國及地區,將分工扮演美元剝削體制的肥羊。
話語權全部被美國握在手中,如果順從,則允許他們依靠出賣國家資源及環境度日。如果反抗,輕則發動經濟摧毀,重則掀起國家政治動蕩。
當然,這并不代表著做“順民”就可以長久,在美國的設想中,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土地價格的上升,這些中低端制造業,也是會隨時進行轉移的。
這一點,從亞洲四小龍之后美國所鼓吹的亞洲四小虎(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便可見一斑!
第三級:資源提供者—永不得翻身的“悖逆者”
在中國有句古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美國的全球化體系設計中,這句話同樣適用。
大致來說,美國所設計的全球化體系中,資源提供國大致分為三類:
1、盟友加持型。
這種類型國家的典型代表,就是以沙特為首的海灣石油輸出國。他們依靠貢獻本國石油法定交易貨幣權的形式,順利完成了和美元體系的捆綁,依靠美國的軍事保護,這些國家雖然經濟政治成為了附庸,但是小日子可謂過得美滋滋。
2、刺頭兒打壓型
這種類型的國家以伊朗及委內瑞拉為代表,通常來講因為各種因素,他們與美國的關系是不對付的,但是因為國內經濟結構單一,這些國家又不具備成為足以抗衡美國的完善工業國的希望,因此對于這些國家,美國的策略就是長期經濟制裁,間歇性軍事打擊,因此相較于第一種,這些國家常常是捧著金飯碗要飯。
3、懷璧其罪型
該類型的國家,以印度、阿根廷為代表,從根本上來講,這種國家在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中,只能有兩種狀態:
一、完全對立,絲毫不融入其中(如當年的中蘇)。
二、作為最低端的資源及人力輸出國,國內經濟發展形式仍停留于農業化及簡單工業狀態。
當然,對立的工業國要想加入其中也很簡單,只要選擇去核武化、去工業化、同樣能夠擁抱民主,但是至于民主之后是個什么下場,美國概不負責,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南非、以及之后的烏克蘭等國家清晰看到。
他們有罪嗎?
他們當然有罪,他們的罪就在于擁有挑戰美國的實力,他們的罪就在于不是永遠無法威脅美國的走狗跟班,就在于不是太平洋上一輩子注定爛泥的香蕉國!
因此,美國之所以至今仍舊無法接納俄羅斯,與其說是前蘇聯的歷史原因,還不如說是在美國的心目中,1991年的那場解體還不夠,倘若現在的俄羅斯化作十幾個國家,戎評相信他們一定能夠立馬得到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社會的“認同"。
同理,這一點用在紅色東方也并不矛盾,只是這種公知大V做夢都想要的“認同”,大家想要嗎?
特朗普為何要鼓吹去全球化
不可否認,在美國所設計的三層階梯分工的全球化體系統治世界的47年間,美國成功突破了之前200年才能取得的經濟成就!
到2017年時,美國GDP已經被抬升到了19.4萬億的高度,相較于1971年的1.2萬億美元,增長了16.2倍。
但是,正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如今的美國理論上本來應該更強的美國,截止到2017年的GDP占比,卻從1971年的35.81%,下降到了2017年的24.32%!
2017年美國GDP占比
當然,相比較于GDP占比整整下降11.5個百分點,更為可怕的是美國的工業GDP,也從1971年的占比41%,下降到了去年的不足11.6%!
如今,美國的這種變化通常被咱們看作是其走向衰落的標志,但是鮮為人知,在當年美國的規劃中,這其實是一種預料內。
道理很簡單,當美國開始刻意對國內制造業進行轉移,并意圖通過金融剝削手段作為霸權工具的時候,如今美國制造業空心化就已經注定。
但是美國并沒有畏懼,在一整套完備的美元體系乃至精密分級的全球化體系設計下,自信滿滿的美國甚至連當年尚處于敵對狀態的中蘇乃至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算了進去!
這種“算無遺策”的錯覺,以至于使得美國政治經濟學家弗朗西斯·福山都曾驕狂的感嘆:美國讓人類歷史終結。
但是,僅僅才過了47年,美國既有的全球化體系所運行的成果,就已經有了預料內和預料外的區別。
預料內是什么?
通過扎根全球化體系中的美元剝削機制,美國在實力大幅膨脹后不僅成功的擊潰了蘇聯,在之后的發展中更是將世界范圍內的一個個“刺頭兒”,挨個的踢進了美國的全球化秩序中!
預料外又是什么?
隨著美國的制造業轉移,全球工業化及半工業化的國家增多,原有設計中美國所缺失的本該零散分布于多個小國的工業GDP占比,結果統統被匯聚到了中國,并且在完全失控下,咱們不僅即將完成對美國的超越,甚至已經具備了搭建“新秩序”的能力!
美國千算萬算,卻算漏了最重要的一個國家,他們根據一時的貧弱,竟然就狂妄的認為:那個擁有幾千年古老歷史,曾在長達兩千年里稱霸世界的東方大國,只會永遠的甘心混跡于煤礦坑和制衣廠...
當然,中國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除了我們民族發展的歷史性使然,其實更離不開我國第一代執政團體高瞻遠矚搞出的“內生性”全產業鏈。
既然談到了這里,戎評覺得有必要為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工業成就正名。
雖然,當年咱們那套牙縫里摳出來的工業體系,即使在同時期也相當落后,但是工業體系這種東西就好比交通工具,5萬元的二手汽車即使再破,也一定是二十萬的蘭博基尼限量版自行車跑不過的,并且在下雨的時候,咱們還不會淋濕!
中國為啥幾十年都給人“土”的感覺?就是因為在有限的資金下,相較于華麗的面子,咱們更在意實在的里子。
事實也證明,中國這種務實的精神,不僅給咱們摳出了一套全產業鏈,并且在中美建交,中國主動融入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化體系后,還創造性的開啟了中國價格標準+中國技術標準=中國力量的世界產業制造吞并大潮!
什么叫中國價格標準?只要被中國盯上的產業制造技術,一定難逃“白菜化”魔咒。
什么叫中國技術標準? 中國一旦開始白菜化的產業制造門類,用不了多久不僅更便宜,質量還更好。
什么叫中國力量?短短40年,中國從最基礎的易拉罐、制衣業起步到如今的船舶高鐵大飛機,中國的產業升級史,就是一部產業吞并史!
如今中國的發展豐碑是建在什么基礎上的?
就是那一套被公知大V貶斥到狗屎不如,咱們的父輩勒緊褲腰帶從牙縫里省出來的全產業鏈。
中國當年的發展有多不易?這是今天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所無法想象的!
1993年銀河號事件、1996年臺海事件、1999年炸毀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事件!短短10年的三大恥,只是因為咱們沒有配合他們的和平演變策略,只是因為我們無數的小作坊、小工廠,通宵晝夜縫制生產的單件利潤僅5美分的襯衣、每百個才利潤7美分的打火機、每千萬雙才抵得過一架美國進口客機的廉價鞋賺了那一點點也會被眼紅的辛苦錢!
中國的30年的忍辱負重與逐漸擴張的“產業制造黑洞”,使得西方的警惕開始蘇醒,而我們成功在各個領域不斷沖破美國預先劃定的產業分級位置,更是挑動了他們的神經。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巴統封鎖結束后,他們專門為中國樹起了《瓦納森協定》,而為了造成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貿易被動,咱們從1986年就開始的“入世申請”被拖了整整的15年!
對于當年的中國做出了怎樣的讓步和犧牲,戎評不敢妄言,但是至今咱們都看不全的入世條款,長達15年的艱難談判,每一個腳印都可謂是混著血和淚。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逆境下,咱們還是趟了過來,曾限制中國的規則成為我們強力的貿易反擊武器,而獲得喘息之機的17年以來,我們更是吸收、消化甚至超越了西方曾牢牢占據優勢的眾多技術領域!
因此,特朗普為什么要推動本國工業化,高筑貿易壁壘去全球化?
在戎評看來,其本質和奧巴馬所推行的TPP戰略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其根本還是中國從產業制造大國向產業制造強國邁進的過程中,已經完全突破了原有設置的一切障礙,并且在現有的世貿規則框架下,美國不僅玩不過咱們,甚至隱隱有被“壓一頭”的緊迫!
因此在戎評看來,相較于奧巴馬執政時期重設障礙的保守,特朗普如今種種所謂的“變革”,雖然看上去殺機四伏,但是其更看重短期利益,甚至罔顧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化體系下各盟友固有地位的各項舉動,最終所導致的結果只能是美國霸權下西方利益集體內部的離心離德。
當然,對于特朗普如今的“冒險”我們也不能一味嗤鼻,畢竟對于中國而言,鋼鐵澆筑的野狗無論怎么看,其威脅都遠遠勝過了美元疊成的紙老虎。
只不過,早已經習慣了躺在印鈔機前隨手撈錢的美國,還愿意回到那個埋頭苦干的時代嗎?
就算美國集體打了雞血,但是別忘了,當今世界的兩大工業國,除了“外國”以外,還有一個國家,叫做中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全球化體系慘遭此人破功,在紅色刺頭進逼下,印鈔機被一腳踢飛
2018-07-30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3-4月號刊發智利經濟學家巴勃羅?貝略?阿雷利亞諾的文章《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網絡攻擊》稱,互聯網打破了經濟和領土之間的關系,數字全球化及其潛在的地緣政治力量使得構建新條約的
2018-06-07李奇澤 黃平:經濟全球化不是發達國家內部收入不平等加劇的主要原因
2017-12-1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