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學問賣國的典范——初評<深度解讀中印邊界糾紛>》(下文簡稱“初評”)中,我對溫駿軒從“麥克馬洪線”中虛空穿鑿出的“溫氏原則”做了評價。本文接續前篇,繼續對他用“溫氏原則”為印度侵華的借口“麥克馬洪線”美化吹噓做評價。本篇換個方向,說一下他在藏南這塊土地上,如何用“溫氏原則”為印度侵占中國利益張目。
下面進入話題,看溫駿軒關于藏南的一段原話:
【中國人是很精于談判的,正如賣衣服一樣,當你準備把這件衣服賣75元,你需要開價100元,因為對方也許會還到50元。最終的談判結果就是雙方都能接受的75元。這多開出來的25元就是籌碼,藏南就是這樣的籌碼。以前不承認錫金早已成為印度的一個邦也是一種籌碼,為的就是換取印度在西Z問題的表態。
所以為了阿克賽欽我們不能承認麥線(只是中印一段,緬甸那段就承認了),用藏南做籌碼是做生意的技巧是不能拿到桌面上說的,必須一方面要告訴民眾這塊地是我們的,一方面又準備把他交換出去,這樣做的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真的交換出去,決策者要承擔很大的歷史風險。
既然要把藏南作為中國的籌碼,那就必須要為它找到法律上的依據,于是西Z政府簽訂的條約就不能為中央政府所承認,雖然根據一般的法律準則來看,分公司所訂立的合約是要由總公司承認的?!?span lang="EN-US">
文君軒認為,藏南只是交易籌碼,把它作為我國另一塊國土歸屬的談判籌碼。無論如何,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會對此感到憤怒的,這等于是用手心肉交換手背肉??!這樣說話的證據何在?溫駿軒是沒有的。這就是無中生有混淆是非曲直的。
溫駿軒把西藏地方政府稱為“西Z政府”,顯然是一個獨立于中國政府之外的政權實體了。但是,在這段話里講到“麥克馬洪線”時,又把這個“西Z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說成是分公司與總公司的上下級關系,還要中國政府為無效、非法條約背鍋。矛盾么?不矛盾,他的意思,無論中國政府是否承認“西Z政府”是個獨立于中國政府之外的政權實體,這個“西Z政府”和英印政府簽訂的“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都要承認。這是“法律準則”的規定。那么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也成了“不合法”的侵略。
阿克賽欽,我國控制,印度不服,搞事,我們調兵入疆增援阿克賽欽容易,印度只能撒丫子;藏南現在大部被侵占,那是因為我們要大規模出擊藏南,必須要越過青藏高原這個世界“第三極”,這樣的后勤保障工作很困難,所以,短時間內并不具備收回全部藏南國土的能力;最要緊的,我們現在并沒有毛澤東那樣的頂級戰略家、軍事家,能巧妙地利用有利的時間窗口和不大的代價狠狠地打擊印度,所以,藏南才是現在這個無可奈何的狀況。這,絕不是拿藏南做籌碼換阿克賽欽!
再看一段:
【藏南永遠是中印邊境最熱的話題,提到它就不得不提到麥克馬洪這個人??梢钥隙ǖ氖钱敃r他在劃分這段邊界時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的分水嶺作為主要依據的。我前面說過,我并不認為麥克馬洪當時在劃分這條邊界時本身帶有多大的惡意,因為依據分水嶺劃分邊界是比較通行的辦法。
事實上受當時的條件所限,他這條分水嶺選的并不完全正確。受益于現在的衛星技術,我們很容易看出,這條分水嶺依圖上的白線走會更為準確。從這張〈藏南地緣形勢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單從分水嶺的角度劃分邊界(白線),白線和紅線(麥克馬洪線)之間有兩塊地方劃歸了中國?!?span lang="EN-US">
紅字部分,我在“初評”中做了剖析:兩國劃界的根據是“歷史證據”,根本沒有這個惡意十足的“比較通行的辦法”。倘若這算個“通行辦法”,英國到印度之間的大海對人的阻礙作用更大,為什么英國人要把印度納入英國領地呢?第二段話,溫駿軒還附上了一張地圖,配合他的文字,表示中國占了印度老大的便宜,看他的圖:
文字配合圖片,想必印度很愛聽,極可能還在邊界談判里吵吵嚷嚷:根據衛星圖片重新劃定中印邊界。溫駿軒是不是在這里提示印度人該做什么?或者重復印度人的“吵吵嚷嚷”?但是,這樣的“吵吵嚷嚷”與他前邊的一些論說是相沖突有矛盾的。看他的原話:
【一般正常的國家劃界基本原則是依照山形水勢,有山的以山頂的分水嶺為界,有水的按中線主航道。這種劃法能兼顧雙方的利益,最容易達到平衡,所以易于為各國所接受?!?span lang="EN-US">
這樣說來大的河流也是可以作為兩國劃界的界河的。在現在被印度強占的中國領土上,就有一條中國與印度的天然界河存在,以這條河劃定中印邊界完全可行。這條河,就是發源于我國青藏高原的雅魯藏布江。這條大江出我國境后在現在印度境內被稱之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它在現在印度的大部分河道流向就是略微從東北向西南橫走,大致與現在的中印邊界平行,而后進入孟加拉國。那么以這條濤濤之水作為兩國界河也是很合適的。在上圖中,就是那條橫走的藍線。
但是,這么一來,似乎我們就要失去包括墨脫在內的傳統藏印線內的一塊地方,如下圖被紅線圈起來的地方:
我是這樣主張的么?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傳統藏印線內的藏南,我們絕不放棄任何一塊地方,即便形勢比人強,暫時被敵人侵占,但是,我們絕不承認。我主張的是,除此而外,另外再以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為中印界河,在現在印度的阿薩姆邦的地盤上再劃走河北岸的地盤。如上圖黃線圈起來的地方。再如下圖:
黃色地域是阿薩姆邦,被紅線圈起來的,是我主張的,我們該得到的地盤。這樣劃界,印度是不會答應的,溫駿軒也不會答應的。但是,我們不要管印度是否答應,我們就應該這么主張,以攻對攻,和印度的“麥克馬洪線”針鋒相對。竊以為,領土談判,我們切不可以印度提出的方案“見招拆招”,因為這樣的見招拆招只能是在我們的國土上來回折騰。除非我們關上談判大門,或者堅決拒絕,否則什么樣的談判拉鋸也只能是損失我們的領土。就如溫駿軒選說的那樣,用藏南做籌碼換取阿克賽欽被印度承認。
所以我們也要有針鋒相對的進攻方案:所有藏南土地的損失絕不承認,再進一步以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為中印界河與印度拉鋸。用敵人的東西做籌碼換取我們的權利,這才叫談判呢!
“麥克馬洪線”這具僵尸能從“西姆拉的墳墓”中出來作祟謀奪我國藏南,是有一群英印政府的官員制造偽史做“歷史根據”的。造偽史必然要否認正史,所以針對藏南為中國領土的正史就必然被歪曲、無視。這樣的卑劣言辭,在溫駿軒這篇《深度解讀中印邊界糾紛》就有:
【因為在14世紀西Z政府就在“錯那”設宗(縣),用以向山南的門巴、洛巴族收稅,應當說是西Z政府派駐山南的據點。由于有了明確的行政機關,因此麥克馬洪在劃界時并未依照分水嶺,而是在“錯那”下面繞了一下。而恰恰是這么一繞,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缺口,1963年那場戰爭,解放軍就是從這里攻取達旺并繼續南下的。……
“錯那”縣整個地形是北高南低,也就是說整個是在南山坡上,一直到海拔2800米的時候有一條亞熱帶的山谷。麥克馬洪認為既然已經給了西Z政府面子,讓出了“錯那”。那就沒理由再把邊界往下劃了,于是邊境線開始順著這條山谷直到不丹,然后向北又回到了喜馬拉雅山的山脊。只是他這么一劃卻把“達旺”劃給了印度,也為日后中國向藏南出兵提供了口實。
坦白說西Z政府對于藏南的門巴、洛巴兩族的管理是比較模糊的,現在基于法理上的證據主要是向這兩個民族收過稅,或者說類似于四夷向中央王朝進貢的性質。因此印度和西方國家并不認為這足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曾對藏南地區擁有主權的證據(西方國家本來就認為中國對西Z行使主權過于勉強,而西Z對藏南地區的主權又過于勉強,那么中國對藏南提出主權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更是經不住推敲了)。
不過“達旺”是個例外,基于西Z曾經的最高領袖——六世達L倉央嘉措有明確的記錄出生于此,因此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達旺”為西Z政府的直接管轄地。
事實上我們現在無法揣測當時簽訂協議的雙方是否明確“達旺”的歸屬。有可能的情況是,西Z政府的代表提出了“錯那”的歸屬問題,但誤以為“達旺”包括在內。而英國人并未發現“達旺”之于藏族的重要性(一個幾百年前的喇嘛出生地是很有可能被忽視的)。】
在這段話里,最為狡辯的就是綠色字體部分,極盡歪曲之能。
西藏地方政府對藏南門巴族、珞巴族的管理是“類似于四夷向中央王朝進貢的性質”嗎?在“四夷”向中央王朝進貢的關系中,中央政府在這些“四夷”中是沒有管理他們的政權機關的。每年的進貢都是這些少數民族政權自覺自愿地來中央進獻本地土產,純屬自愿。而且,中央王朝本著“薄來厚往”的胸懷、慣例,是要對這些進貢者回贈禮物的。這些回贈禮物的價值遠高于進貢者進獻的禮物價值。這樣的關系有個專用名詞“朝貢關系”。典型的個例是朝鮮和中國的關系。王朝時代的中國政府向朝鮮派駐什么行政管理機構了么?沒有,朝鮮的內政有自己的國王管理,年年向中國政府進貢,中國政府也會向他們回贈禮物。這就是朝貢關系!但是,西藏地方政府對門巴、珞巴族的聚居的藏南,是設縣級行政機關進行直接管理,直接征稅,并不向他們回贈任何一點點禮物。稅收體現的治理關系和進貢體現的朝貢關系根本兩回事!把治理關系說成朝貢關系,無非是要把山南中國人和山北中國人說成是兩國人,為“麥克馬洪線”找“歷史根據”,跟著歪曲歷史,信口雌黃!
“麥克馬洪線”沒有任何歷史證據支持其合法性,所以來回討論麥克馬洪當年為中國讓出了這個,讓出了那個,無非是想給墓中的僵尸上個戶口當活人對待,非但一點意義沒有,而且令人作嘔。溫駿軒的中心意思:1962年,中國出兵突破那條“線”追打印度不合法。問題是,死了多少年的墳??菔€能不能在誰家的戶口本上占地方?!
更可笑的是,溫駿軒明明白白的說“依據分水嶺劃分邊界是比較通行的辦法”,那就根本沒必要為“麥克馬洪線”成立而歪曲真實的歷史證據了。直接用那個“比較通行的辦法”強硬地在文章里“劃界”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費事說什么“收稅”、“進貢”呢?對自己發明的“通行辦法”那么沒信心?
無恥的言辭還有紅字中關于倉央嘉措和達旺的部分。這部分內容是什么?是回溯歷史嘛!這還是對自己發明的“通行辦法”沒一點點信心,要大費周章繼續歪曲歷史。實際上他也畏懼、繞不過這樣一個事實:劃分兩國邊界的根據是歷史證據!而不是“通行辦法”!六世達L喇嘛出生地達旺就是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轄地!達旺地區,以及以北地區全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轄地,中國的領土!達旺的存在就能把“麥克馬洪線”一腳踢個大豁口。所以呢,六世達L喇嘛被英國人“忽視”了。這個,可能么?六世達L,在位時間雖然不長,但那也是西藏地方政權政教第一人,要緊得很嘞。那可不是隨便一個很普通的喇嘛!英國人能從歐洲跑上萬里地在印度橫行,還能欺負滿清,腦筋沒那么差勁吧?能不了解對手——西藏地方政府的歷史?溫駿軒,為了無恥甘愿裝扮成無知,也能不顧英國人的臉面——硬說英國人忘了中國西藏還有過一個六世達L是在藏南達旺出生的!這不也是在造偽史么?順帶還侮辱英國人智商?
藏南土地的歸屬要以歷史證據確定,歷史上對那里的珞巴族、門巴族的治理都是什么樣的情況?我抄兩頁書:
【早在唐代吐蕃王朝統一西藏時,門隅、珞渝和察隅已屬西藏管轄,《甲波迦塘》一書記載:“赤松德贊攻破吐谷渾,把百姓移于門隅。”古代的門隅,包括現在的門隅、珞渝和上下察隅。13世紀,元朝統一西藏,門隅、珞渝相繼臣服,元朝設甲瓦萬戶管理門隅、珞渝。
入清以來,藏族的政教勢力進一步從北向南推移至西藏門隅、珞渝和下察隅三地區,首當其沖的是門達旺地區。五世達L喇嘛時期,隨著格魯派達旺寺的建成,其政教勢力逐漸擴展至整個門隅地區,其行政管轄區有一半屬北部的錯那宗。至1840年,門隅地區與南部英印勢力除一些貿易往來,基本沒什么外交接觸。實際上,當時門隅南部的謝主克潘族(一般被認為是門巴的支系)的轄地已超出了傳統習慣線(即今日的中印東段邊界)之南。
達旺地區面積2000平方英里(5180平方公里),分兩部分:1.色拉山口以北,以達旺寺為中心的地帶,在錯那宗本的管轄之下;2.色拉山口以南,有達旺寺委派官員管理村莊以征收賦稅。這里有一個名為烏達古里(位于東京92度01分、北緯26度07分處)的貿易市場。
有關達旺地區最早的西方史料當推潘伯頓1839年的報告,內言:“達旺羅阇(Raja)為一直接臣屬于拉薩的頭人”,而達旺作為“一地區臣屬于拉薩,為西藏領土的一部分”。
在珞渝地區的北部,入清以來,西藏地方政府已經建立了隆子宗地方行政建制。而以東的賈隅已是主巴噶舉派的天下,且早在明以前就是藏人雜日朝圣地。再往東的白馬科早在明以前就是寧瑪派的天下,波密土王在此有一定管轄權。珞渝地區由于邊遠,沒有劃分宗溪及委派官吏,但據《達L十三世傳》記載:達L每隔十二年要到珞渝地區收租,“援西藏過去許多舊制度相沿而來,甚少改變,達L十三世每隔十二年要到珞渝收租一次,也是一種舊制,達L十三世不過遵行而已”。
在下察隅北部,入清以來,西藏地方政府已建立了桑昂曲宗地方行政建制。下察隅洛希達河一帶,則屬西藏土酋敬巴管轄。
18世紀初,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在英帝國主義者以印度為基地發動第一次印緬戰爭后,通過1826年的楊端波(Yandaboo)條約攫取了阿薩姆。而后阿薩姆的軍警當局不斷試圖越過習慣線北上,向西藏的門隅、珞渝和下察隅三地區進行侵略擴張,尤以珞渝為甚,不過滲入程度很淺,因為珞巴族對南來的英印勢力具有較大的反抗精神。(《中國近代邊界史•下卷》 608-610頁 呂一燃主編 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以上是1840年前中印邊界東段的情形。到1935年,英國人炮制偽史出籠“麥克馬洪線”時,藏南全境還是由西藏地方政府管轄。文中紅字部分顯示,西藏地方政府在藏南的管轄范圍遠不止習慣線一帶,而是超出習慣線以南很多,到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一帶。所以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一帶也是中國領土!以布拉馬普特拉河作為中印界河是有歷史根據的。
炮制偽史為“麥克馬洪線”找“合法”根據全是徒勞。但是,這樣的徒勞也是“勞”,為達目的,滾刀肉一般的英印政府、以及后來的印度還是奔忙不休,同樣的還有這位溫駿軒先生:
【邊境線的合理劃分是要最大程度保證雙方的戰略安全,所以沿山頂的分水嶺劃分容易為雙方所接受。前面已經說了,墨脫雖然位于山南,但于中國來說目前形同雞肋,對印度東北部暫夠不成威協,何況有麥克馬洪線做法律上的保障,墨脫并不會成為熱點。
而對于“達旺”,即使是基于面子,中國政府也會力爭到底。對于印度來說,既然當年英國人出于政治的考慮,讓中國的勢力伸到了山南,那么有必要考慮尋找下一條分水嶺做為防線。至于這條防線以北的地區,如果有合適的交換品也并非不可以出售?!?span lang="EN-US">
邊境線的劃分,唯一可做權威定案的就是歷史證據。無論怎樣的詭辯,山南藏印習慣線就是中印邊界東段的唯一合理的劃界方案。所謂戰略安全,第一在于你有什么樣的鄰居。遇上了美國這樣的惡鄰,再有固若金湯的天然地形也擋不住他強行突破,誰也會叫苦連天永無寧日。比如墨西哥;第二,還在于你這個國家的對外政策是不是攻擊性的。如果是這樣的對外政策,樹敵多多,那么做賊的心虛,自己自動蹲進迫害妄想癥的囚籠里了,那也就沒有任何安全感了。中印之間,以及整個南亞次大陸,最富侵略性與攻擊性、樹敵多多唯恐被人算計的,恰恰是溫駿軒深切關懷與擔憂其“戰略安全”的印度,那么,印度對中國的領土覬覦是什么時候都不可能滿足的。“麥克馬洪線”滿足之后還會有新的、得寸進尺的無恥要求被印度提出。滿足印度需要的“戰略安全”,那就是全部占領中國。那么中國的戰略安全需求呢?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平戰兩手準備。戰爭手段不多說,和平手段:趁早拿出以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為界劃分中印邊界東段的談判方案回敬印度!
溫駿軒的意思:藏南的墨脫縣是中國的雞肋,還有“合法”的“麥克馬洪線”作擔保,不是“熱點”——中國不可能把這里建成攻擊印度(收復藏南)的始發點。大好河山成雞肋,夠陰損!但是這個可由不得他做夢。首先:中國不承認的“線”,印在底圖上也是村頭廁所的紙!“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不過如此!1962年,就把這條印在地圖上的“線”踢來踩去!墨脫是不是中國的“雞肋”。完全在于我國的國防政策:如果是龜縮式的被動防御,墨脫就像個雞肋;如果是“打得一拳開,擋得百拳來”的積極防御,墨脫恰恰是抵御印度侵略的前哨,收復藏南的出擊點;如果是沙俄、美國,墨脫早就是一個攻擊印度的大兵營。讓溫駿軒和印度失望的是,現在的墨脫就是抵御印度侵華的前哨,熱度只能增溫!就現在來講,墨脫作為前哨的作用還不是很大,原因在于把內地物資調運進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本身艱難,雖說有青藏鐵路進藏,但是已建成的路段也只是到拉薩。余下路程還需要汽車、或者干脆畜力搬運到林芝這個戰略重地。要向山南墨脫補給物資,還需再翻越6000-7000米的喜馬拉雅山,更艱難??上驳氖乔嗖罔F路通車后,2014年拉林鐵路(拉薩-林芝)已經動工,預計2020年通車。這個鐵路東南端靠近麥克馬洪線近20公里,能大幅提高中-印邊界一帶的國防能力!
國防能力就是打仗的底氣!國防物資大規模進藏囤積在藏南指日可待,墨脫是雞肋?我看就是將來收復藏南的一個大兵站!墨脫成了兵站,藏南,印度還能侵占幾年,可以用十個手指頭數得過來。其實,就是不馬上對印度動手,這盤馬彎弓引而不發的威懾態勢,印度不砸進幾百億的盧比給自己壯膽不可能,讓它砸!這也算軍備競賽,讓這個四十年才造出的“萬國牌”坦克(阿瓊坦克)陸軍拒絕采購、每年造飛機的數字比不上摔飛機的數字、拖拉機拉著軍艦模型滿街跑……16年建成4.94公里長的鐵路橋(博濟比爾橋)的神奇國家好好出血!
說過了墨脫,溫駿軒接著說達旺:
【而對于“達旺”,即使是基于面子,中國政府也會力爭到底。對于印度來說,既然當年英國人出于政治的考慮,讓中國的勢力伸到了山南,那么有必要考慮尋找下一條分水嶺做為防線。至于這條防線以北的地區,如果有合適的交換品也并非不可以出售。
個人認為,最終收回達旺地區的可能性為70%,而取得藏南其他地區的可能性為0。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基于“適當考慮彼此的戰略的和合理的利益以及相互同等安全的原則”,中國在西線或中線是一定會做出讓步的。】
這段話還是在重復用中國領土做籌碼交換中國領土的無恥濫調。但是,承認達旺守不住倒算說了實話:1962年就被拿下,現在一樣頂不住。達旺中國必取,也能辦到。這不是什么“面子”問題,是軍事實力擺在那里,也是地形優勢擺在那里。爭奪任何一片土地,手持步槍的步兵是首當其沖。但是,陸軍又是一個嚴重受限于地形條件的軍種。所以冷兵器時代陸軍發揚戰斗力受限的某些因素到現在還在困擾機械化陸軍。藏南的地形地貌最有利于中國陸軍從喜馬拉雅山地居高臨下俯沖印度,印度抬頭防御中國軍隊就困難得多。只要解決了后勤保障,再一次的對印自衛反擊戰收復藏南不會比1962年更困難。整個藏南都是這樣的地勢,所以“取得藏南其他地區的可能性為0”,替印度意淫而已。意淫盡可以抱著看猴戲的心態圍觀,但是意淫之后的紅字部分卻不能輕視。因為紅字內容是在暗示:中國會在“爭議領土”上對印度做出讓步的,暗示中國會向印度屈服。這樣的暗示借助于微信這種社交軟件散布出來,用潤物無聲的方式侵蝕盲聽盲信者,誰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惡劣影響!這個溫駿軒可謂陰毒!然而,盡管陰毒,卻能看到他的無奈:他用2005年的談判指導原則為自己的意淫開道,但是在這個2009才寫成的文章里還在說“中國在西線或中線是一定會做出讓步的”,那就證明,2005-2009年之間,印度希望的、他溫駿軒為印度操心的,中國的領土讓步依然是個美好可期,但是實現無期的愿景。于是呢,他寄望于2009年后的奇跡,所以才說“一定會”。
他的愿景可期嗎?還要看最近這幾年的相關消息。在“中線”,我們聽到的是在洞朗地區中印軍隊的對峙。對峙的原因:我們要修建邊境公路增強國防力量,印度感覺到了危險要干預。修公路是中國對印強硬的信號;在西線,我們看到了中印軍隊在班公措湖的“群毆,其中有中國軍人飛踹印度印度的視頻。見微知著,高層在邊界問題上的堅定態度在這里看得出。
也許、可能,讓溫駿軒崩潰的是,上文的拉林鐵路已經在建,即將竣工,山南孤懸的墨脫有了堅強的固守后盾,這就證明我們對固有領土的寸土必爭決心!藏南,我們要自己拿回來,而不是溫駿軒替印度著想的:中國讓步——中國用自己的這塊國土換取印度在另一塊中國國土的讓步!而且去年就有新聞:《中國公布一批藏南地區新地名(名單)》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420/15310348_0.shtml
這是第一批名單,日后還會有多少批,我無知,但是信號明擺著,藏南就是我們的,就是準備將來行使主權的,現在條件不足隱忍罷了。2019年,這個2009年寫成的文章再發表時,他在2009年為印度寄予的美好愿景干脆成了泡影!“麥克馬洪線”真成了墳穴中一具僵尸,就差一鍬土徹底封死爬出墓穴的出口了!
印度數十年來在中印邊境上的小動作不斷、大挑釁時有,它實際上正在自己的頭頂上制造一個勢能超高、容積超大的堰塞湖,如不放棄侵華企圖,遲早是它的滅頂之災!
1962年,毛澤東主席指揮下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已經把中印之間的優劣態勢定下來了。只要中國不出戰略性的失誤,這個戰略優勢保持下去沒問題的。這個戰略優勢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而且更有政治體制作保證。承認這一點只需要一點點成年人的理性即可。不過溫駿軒卻不愿動用一點點成年人的理性,反而有這樣的奇葩觀點:
【不過中國對印度的地緣優勢并不可能真的轉化為戰爭優勢,原因就是打不起來。因為印度之所以放棄分裂西Z的想法,除了面對現實以外,還因為他找到了另一個更有效的對抗中國的方法——核保護傘。目前印度的有核國家地位已基本被國際社會承認了。而兩個核大國之間的全面戰爭是不可想象的?!?span lang="EN-US">
看,為了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狹長山地,他明為否定,實為肯定地為印度設定了一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與中國同歸于盡的路子:全面戰爭,動用原子彈。學麥克阿瑟鼓動美國政府為了朝鮮和中國打核戰爭。歇斯底里啊。但是,從核武器出世的時候,核武器對解決國際爭端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很可懷疑。中國什么時候怕過核訛詐?既然對核武器那么放心,印度在藏南大修飛機場,增派軍隊又為了什么?為了給印度占臺,拿原子彈嚇唬中國,呵呵,管用么?!
還看奇葩觀點:
【陸地上的事情在現在看來更多的是面子上的問題,雙方的政治家其實早就對這種無意義的對抗感到厭倦了,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雙方的戰略空間和經濟利益更多的應該來自海上,而當中印這兩個邊緣地區的國家都將視線從陸地轉向海洋時,我們發現這一次的情況倒過來了,占有地緣優勢了一方成了印度。而正有如巴基斯坦阻止了印度向歐亞中心地帶發展勢力一樣,南海問題也正成為中國挺進印度洋的攔路虎?!?span lang="EN-US">
領土問題,從來就是國家利益的核心!誰說什么也沒用!既然雙方政治家都對陸地上的對抗感到厭倦,為什么印度在中印邊境上的小動作那么多?說明它還是最在意陸地上的東西。那么,我們加大西藏的發展力度,增強中印邊境上的國防實力,就能牽制、掣肘印度把資源盡可能地向北部集中、消耗,到時候,印度又有多少余力在印度洋上囂張?南海問題美國作祟,但是印度洋上美國的迭戈加西亞更是壓制印度的堵門虎!搞不清中印兩國面對的共同敵人是誰,反而在陸地邊境制造事端,更妄想利用中美矛盾漁利蠶食中國疆土,最終不過是搬磚砸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長河紅陽:大好河山成雞肋,居心何在——再評溫駿軒《深度解讀中印邊界糾紛》
2019-03-01齊工 | 妖魔化毛主席就是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攻擊!
2019-02-2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