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發展的永恒課題。近年來,通過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管理方法,城市管理部門逐漸找到了城市發展與百姓滿意的平衡點。“人性化”執法、“親民型”管理、“暖心式”服務獲得廣大市民的肯定,溫暖和秩序共同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城市變得更有序、更宜居、更美麗,居民才能感覺到更滿意、更舒適、更幸福。
城市管理,并不等同于一味的“管”,“管”只是一種最終手段,而不是最初目的。城市管理應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逐漸轉向“以人為本”。城市的管理者是政策的執行官,更是城市和百姓的“服務員”,服務“有溫度”,管理出力度。
語言上要有溫度,暖心提醒比冰冷苛責更“高效”。近期,一段城管小姐姐的花式“隔空喊話”讓市民們感覺到“極度舒適”,大家紛紛感嘆,這樣的暖心執法人員應“再來一打”。“瓜子殼滿地丟,垃圾桶怕是有些寂寞哦”、“你們要不要把廚房搬出來,搞個美食節目?”,一改往日冰冷強制性的話語,俏皮可愛的喊話中體現城管工作人員的機智、創新,同時飽含對市民的滿滿尊重。要先在語言上做好內部 “整改”,注意語氣、態度,以教育、引導為主,言中帶“理”,話中講“理”,讓市民在交流中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耐心和責任心。
行動上要有溫度,真情幫助比強制執法更“給力”。擔心92歲買菜老人中暑,城管“包圓”勸其回家;幫助違章占道經營攤點,挪動商品到指定地點經營…越來越多的暖心行動全面提升了城管干事形象。從“我要管”向“我幫你”的方式轉變,從“局面僵持”到“主動靠攏”的行為“蛻變”,城管部門面對問題不抱怨、不回避,以人性化、合理化的方式逐一化解,讓執法行動有了民生“溫度”。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思想和行動均 “以民為先”,在城市管理這片星空,溫暖和秩序終將共同“閃耀”。
政策上要有溫度,精準施策比刻板管理更“可行”。多一些“因時而動,順勢而為”的調整,多一些“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的關懷。“地攤經濟”撲面而來的今天,城市管理為流動攤販“松綁”,但并不是“一松到底”。既要改善民生的“煙火氣”,也要整潔有序的文明味。相關責任部門“放管結合”,細化管理措施,以適宜的管理“尺度”合理規范“地攤經濟”發展。除此之外,限時停車泊位、事前“問診”執法、“721工作法”等都體現了管理政策上的“以人為本”。城市管理需要更多有溫度的政策,以此為契機,推動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管理有力度,更要有溫度。用最好的服務提升城市管理質量,讓人民的笑臉成為城市常駐的美景。
作者:海闊 工作單位:滄縣風化店鄉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