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家里辦大喜事,一定是要熱熱鬧鬧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盡心盡力參與其中的。百年大黨的喜事,更應如此。所以,舉國上下,黨內黨外,都在宣傳百年大慶的事,尤其是媒體界,更是開足馬力,提前多天開啟立體宣傳模式,這講的就是一個氛圍。
但是,在中國的首都,就是有這么一個牛氣沖天的媒體,他們根本不屑于參與此事,好像此事與他們沒有一點關系。
這家媒體就是《三聯生活周刊》。
昨天晚上,小編我特意搜索了三聯生活周刊的幾大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頭條,但如我猜測的那樣,沒有找到一篇(條)關于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信息。
也許有人說,人家媒體有報道自由,這是市場行為,你管得著嗎?
管得著管不著不好說,但我在網上查到這家媒體的總編輯是中國出版集團的黨組成員,這就意味著它的總編輯是一名共產黨員。而三聯生活周刊僅微博粉絲就有2337萬,可他們連一條慶祝建黨100周年的微博都不發,這大概說不過去了吧。
百年一遇的大喜事,三聯生活周刊不報道,無法理解、不能接受。而百年一遇的大災難,三聯生活周刊卻像打了雞血一樣朝前沖。
去年武漢疫情期間,自1月20日至2月26日期間,三聯生活周刊通過微信公號發布100多篇原創文章。而在去年整個武漢疫情期間,全中國對武漢疫情的報道引發爭議最大的就兩個,一個是方方的武漢日記,一個就是三聯的系列報道。
我不想說立場的問題,因為立場自在讀者心中。但一個可以派出強大團隊冒著生命危險寫出100多篇現場報道疫情文章的媒體,卻寫不出一篇慶祝我黨百年大慶的文章,他們的總編還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太詭異了。
然而,還有更詭異的事情。
就在今天全國人民都興高采烈收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時候,三聯生活周刊旗下的記者卻在微博上發出了如此歹毒的文字:
那些女孩排列整齊,洋溢著驕傲的爭相獻祭的表情。真是部恐怖片,就幾秒鐘,看得我汗毛都立起來了。
而發出如此歹毒的文字的人,微博認證正是三聯生活周刊記者,還是一個女的記者。
不敢想象,一個記者、一個女記者對我黨百年大慶的喜事居然用出“獻祭”兩字來評價,這簡直不要太恐怖了。
對此,網民評論:“三聯啊?那沒事了,你們越詆毀,越害怕,說明我們做的越正確。”這個評論,已經把問題的本質說得很清楚了。
當然,如此歹毒的賬號,肯定是活不長的,在今天很短時間內,浪浪迫于壓力,把它給干掉了。
由于旗下記者犯了錯誤,三聯也一并被罵慘了。為了擺脫困境,三聯不得不臨時繡起了紅旗,在忙亂發了一條微博以示“愛黨”。而這條倉促發出的微博并不是自己真心實意的原創,僅僅只是轉了一篇文章。
可是,連繡紅旗,他們都做得這么敷衍!微博上建黨百年的話題都不帶一個,他們甚至愿意給一個無關緊要的外國人出生紀念日設置話題,也不愿意給我黨的百年大慶帶上一個話題。
這,就是三聯生活周刊啊!我們不僅要問,這還是中國的媒體嗎?
說起三聯生活周刊啊,那可是有很多“光輝”歷史的。
一個讓許多人印象都很深刻的就是去年疫情期間的超常表現,他們在極盡批評武漢和湖北之后,又寫文章為英國的群體免疫辯解,其中最經典的是說嘗試群體免疫才是更高級的人道主義。而搞笑的是,之后不久英國自己都否定了自己的群體免疫政策。
在去年底,原三聯生活周刊記者、編輯、主筆,現財新傳媒常務副主編高昱還在指責我們國家抗疫成果,稱“這個國家的慘痛損失卻變成了凱歌禮贊,教訓已經被忽略,甚至都看不到幾個還在追問”。說到追問,中國對抗疫中追責了多少人,而美國、印度、巴西等國才追責了幾人?這樣的記者說這樣的話,良心不會痛嗎?
高昱還在文章中說:“站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敢僭越的說一句,過去三十年所有啟蒙的努力,失敗了。越來越多我們想給予幫助免于恐懼的人,變成了痛恨我們的人,比那些欺壓他們的人更恨我們。”他說的沒錯,這三十年來他們所做的努力,全失敗了,他們沒能改變中國,因為他們不得民心。
前三聯,后財新,可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就是中國的媒體啊,全得了南方系的衣缽。
來源:黔線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