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野戰軍“啃”不動黃維兵團,陳士榘帶華野三個縱隊前往支援,對鄧小平說:“你們讓出陣地,讓我們來解決”。
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是殲滅黃維兵團,1948年11月24日,黃維兵團剛到淮河南岸,就陷入中原野戰軍預備好的包圍圈,被迫龜縮在雙堆集一帶地區。
11月27日,黃維兵團調動四個主力師,齊頭并進企圖向南突圍,結果中共地下黨員廖運周帶領第一一0師五千多人,舉行戰場起義,其余部隊在我軍重拳打擊下,重新縮了回去。
12月6日,中原野戰軍對黃維兵團發起攻擊,但由于中野在挺進大別山的時候,丟失了很多重武器,炮火威力大減,而且雙堆集地區地形開闊,我軍很不容易接近敵人,為了減少部隊傷亡,解放軍創造了壕溝戰術,挖交通壕接近敵人的工事,但進展緩慢,中原野戰軍對黃維兵團只能有力量包圍,想盡快“吃掉”它,還有些困難,如果戰況久拖下去,一切充滿變數。
12月10日上午,粟裕、譚震林、陳士榘和張震在討論戰場形勢時,鑒于南、北兩個戰場都處于相持狀態,不宜久戰不決,一致認為;最好先集中兵力解決黃維兵團,然后再收拾杜聿明集團,這樣我軍在戰略上更加主動了。
研究后,由粟裕用電話與總前委聯系,總前委當即答復同意華野的建議。粟裕、譚震林和陳士榘商量從華野抽調三個縱隊的兵力,并由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率領前往支援中原野戰軍。
以上的決策過程,說明以粟裕為首的華東野戰軍具有全局意識,主動提出派出華野部隊支援中原野戰軍,而總前委中的劉、陳、鄧也意識到了光憑中野的力量,是“啃”不動黃維兵團的,至少是短時間內無法殲滅黃維兵團,必須依靠援軍。
12月10日下午,華野電報報總前委,并報軍委:“電話奉悉,我們決定抽調三縱、蘇十一縱及魯中南縱隊(該三個縱隊可等于兩個縱隊的戰力),外加一部分炮兵,即晚南下,參加殲滅黃維作戰,統由陳士榘同志率領南來,請分配其作戰任務。”
陳士榘于12月11日即趕到中原野戰軍指揮所接受任務,陳士榘對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說,黃維兵團主要是依托雙堆集高地作堅強的掩護,我們要首先拿下雙堆集的一個堆,使其失去依托,全部暴露在我軍火力攻擊面前。
陳士榘要求:“由我指揮來完成這一任務,但必須讓我有個接近指揮和使用部隊的地方,請中野部隊讓出陣地。”
鄧小平回答:“這要和各縱隊聯系,溝通。”
過了三、四十分鐘,陳士榘知道中野各縱隊均不愿意讓出位置,陳士榘便對鄧小平說:“我相信包圍黃維兵團的中野部隊是一定能夠完成圍殲任務的,不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陳士榘表示,我帶隊伍去加強指揮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的援軍,并相機殲滅其一部,以爭取時間,由中野部隊解決黃維兵團。鄧小平當即表示贊同。
陳士榘立即率領華野第三縱隊出發南進,當走到中野第六縱隊的陣地時,六縱隊政委杜義德在十字路口攔住陳士榘的車隊,問:“您是陳士榘參謀長嗎?”
陳士榘回答:“是”
杜義德說:“鄧政委給您電話,請接聽。”
鄧小平在電話中對陳士榘說,你現在不要南下了,立即留在中野,第六縱隊司令王近山、政委杜義德歸你指揮。
陳士榘“得寸進尺”,說:“靠近第六縱隊左翼的華野第七縱隊成鈞、趙啟民部和豫皖蘇獨立旅賀健部及原華野加強中野的華野炮兵第三團及第十三縱隊也統一由我指揮。”
好家伙,陳士榘的意思很明顯:由我擔任殲滅黃維兵團的總指揮。
鄧小平考慮片刻,答應了陳士榘的要求。
陳士榘也毫不含糊,立即調整作戰部署,于12月14日傍晚正式下達總攻命令,步炮協同,經過激烈戰斗,一舉攻占了敵人唯一高地尖谷堆,黃維多次組織反撲,均被我軍擊退。
戰至15日,黃維兵團已經戰力不支,分頭潰逃,被包圍了十九天之久的黃維兵團,終于全部被殲。
陳士榘雖然是華野參謀長,但他不僅是幕僚長的角色,更是一名獨立指揮作戰的優秀軍事指揮員。在華野分兵南線作戰的時候,陳士榘擔任陳唐兵團司令,曾經指揮過陳謝(陳賡、謝富治)兵團,具有大兵團作戰經驗,而鄧小平政委也充分相信陳士榘的指揮能力。
陳士榘是淮海戰役的一大功臣,尤其是在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對殲滅黃維兵團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今日頭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原野戰軍“啃”不動黃維兵團,陳士榘帶華野三個縱隊前往支援,對鄧小平說:“你們讓出陣地,讓我們來解決”
2021-09-0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